佛弟子文庫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二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報恩品第二之上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汝等大士!諸善男子!為欲親近世間之父,為欲聽聞出世之法,為欲思惟如如之理,為欲修習如如之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我今演說心地妙法,引導眾生令入佛智。如是妙法,諸佛如來過無量劫時乃說之。如來世尊出興於世,甚難值遇如優曇華,假使如來出現於世,說此妙法亦復為難。所以者何?一切眾生遠離大乘菩薩行願,趣向聲聞、緣覺菩提,厭離生死永入涅槃,不樂大乘常樂妙果。然諸如來轉於法輪,遠離四失說相應法:一無非處,二無非時,三無非器,四無非法。應病與藥令得復除,即是如來不共之德,聲聞、緣覺未得自在,諸菩薩眾不共之境,以是因緣,難見難聞菩提正道心地法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妙法一經於耳,須臾之頃攝念觀心,熏成無上大菩提種,不久當坐菩提樹王金剛寶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王捨大城,有五百長者,其名曰:妙德長者、勇勐長者、善法長者、念佛長者、妙智長者、菩提長者、妙辯長者、法眼長者、光明長者、滿願長者。如是等大富長者成就正見,供養如來及諸聖眾。是諸長者,聞是世尊讚歎大乘心地法門,而作是念:「我見如來放金色光,影現菩薩難行苦行,我不愛樂行苦行心,誰能永劫住於生死,而為眾生受諸苦惱?」作是念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異口同音,前白佛言:「世尊!我等不樂大乘諸菩薩行,亦不喜聞苦行音聲。所以者何?一切菩薩所修行願,皆悉不是知恩報恩。何以故?遠離父母趣於出家,以自妻子施於所欲,頭目髓腦隨其願求,悉皆佈施受諸逼惱,三僧祇劫具修諸度八萬四千波羅蜜行,越生死流,方至菩提大安樂處。不如趣向二乘道果,三生百劫修集資糧,斷生死因證涅槃果,速至安樂,方名報恩。」

爾時,佛告五百長者:「善哉善哉!汝等聞於讚歎大乘,心生退轉發起妙義,利益安樂未來世中,不知恩德一切眾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分別演說世出世間有恩之處。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瓔珞眾寶衣服,栴檀沉香立諸房舍,百寶莊嚴床臥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藥,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

「世間悲母念子無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終於十月,行住坐臥受諸苦惱非口所宣,雖得欲樂飲食衣服而不生愛,憂念之心恆無休息,但自思惟將欲生產,漸受諸苦晝夜愁惱;若產難時,如百千刃競來屠割,或致無常。若無苦惱,諸親眷屬喜樂無盡。猶如貧女得如意珠,其子發聲如聞音樂,以母胸臆而為寢處,左右膝上常為游履,於胸臆中出甘露泉,長養之恩彌於普天,憐愍之德廣大無比。世間所高莫過山嶽,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勐風,怨念之徵復速於彼;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順無違,諸天護念福樂無盡。如是男女即名尊貴天人種類,或是菩薩為度眾生,現為男女饒益父母。

「若善男子、善女人,為報母恩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處於胎中,口吮乳根飲噉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飲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與其子,珍妙衣服亦復如是,愚癡鄙陋情愛無二。昔有女人遠遊佗國,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漲力不能前,愛念不捨母子俱沒。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緣,母有十德:一名大地,於母胎中為所依故。二名能生,經歷眾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恆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養育,隨四時宜能長養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莊嚴,以妙瓔珞而嚴飾故。七名安隱,以母懷抱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導引子故。九名教誡,以善言辭離眾惡故。十名與業,能以家業付囑子故。

「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

「善男子!眾生恩者,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如是昔恩猶未能報,或因妄業生諸違順,以執著故反為其怨。何以故?無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為父母,所可報恩互為饒益,無饒益者名為不孝。以是因緣。諸眾生類於一切時亦有大恩,實為難報。如是之事名眾生恩。

「國王恩者,福德最勝雖生人間得自在故,三十三天諸天子等,恆與其力常護持故,於其國界山河大地,盡大海際屬於國王,一人福德勝過一切眾生福故。是大聖王以正法化,能使眾生悉皆安樂。譬如世間一切堂殿,柱為根本;人民豐樂,王為根本,依王有故。亦如梵王能生萬物,聖王能生治國之法利眾生故。如日天子能照世間,聖王亦能觀察天下人安樂故。王失正治人無所依。若以正化,八大恐怖不入其國,所謂佗國侵逼,自界叛逆,惡鬼疾病,國土飢饉,非時風雨,過時風雨,日月薄蝕,星宿變怪。人王正化利益人民,如是八難不能侵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愛念無比憐愍饒益,常與安樂晝夜不捨。國大聖王亦復如是,等示群生如同一子,擁護之心晝夜無捨。如是人王令修十善,名福德主;若不令修,名非福主。所以者何?若王國內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於彼國王常獲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惡業亦復如是,同其事故。一切國內田地園林所生之物,皆為七分,亦復如是。若有人王成就正見,如法化世,名為天主。以天善法化世間故,諸天善神及護世王,常來加護守王宮故。雖處人間修行天業,賞罰之心無偏黨故。一切聖王法皆如是,如是聖主名正法王。以是因緣,成就十德:一名能照,以智慧眼照世間故。二名莊嚴,以大福智莊嚴國故。三名與樂,以大安樂與人民故。四名伏怨,一切怨敵自然伏故。五名離怖,能卻八難離恐怖故。六名任賢,集諸賢人評國事故。七名法本,萬姓安住依國王故。八名持世,以天王法持世間故。九名業主,善惡諸業屬國王故。十名人主,一切人民王為主故。一切國王以先世福,成就如是十種勝德。大梵天王及忉利天,常助人王受勝妙樂,諸羅剎王及諸神等,雖不現身,潛來衛護王及眷屬。王見人民造諸不善不能制止,諸天神等悉皆遠離。若見修善歡喜讚歎,盡皆唱言:『我之聖王。』龍天喜悅,澍甘露雨,五穀成熟,人民豐樂。若不親近諸惡人等,普利世間咸從正化,如意寶珠必現王國,於王隣國咸來歸服,人與非人無不稱歎。

「若有惡人於王國內,而生逆心於須臾頃,如是之人福自衰滅,命終當墮地獄之中,經歷畜生備受諸苦。所以者何?由於聖王不知恩故,起諸惡逆得如是報。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輔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現世安隱豐樂,有所願求無不稱心。所以者何?一切國王於過去時,曾受如來清淨禁戒,常為人王安隱快樂。以是因緣,違順果報皆如響應。聖王恩德廣大如是。

「善男子!三寶恩者,名不思議利樂眾生無有休息,是諸佛身真善無漏,無數大劫修因所證,三有業果永盡無餘,功德寶山巍巍無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猶如大海,智慧無礙等於虛空,神通變化充滿世間,光明遍照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煩惱業障,都不覺知。沉淪苦海生死無窮,三寶出世作大船師,能截愛流超昇彼岸,諸有智者悉皆瞻仰。

「善男子等!唯一佛寶具三種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斷德,二空所顯,一切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真常無漏,一切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變現,一切諸佛悉皆同事。善男子!其自性身無始無終,離一切相絕諸戲論,周圓無際凝然常住。其受用身,有二種相,一自受用,二佗受用。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萬行,利益安樂諸眾生已,十地滿心,運身直往色究竟天,出過三界,淨妙國土坐無數量大寶蓮華,而不可說海會菩薩前後圍遶,以無垢繒繫於頂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是名為後報利益。爾時,菩薩入金剛定,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障,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現報利益。是真報身有始無終,壽命劫數無有限量,初成正覺窮未來際,諸根相好遍周法界,四智圓滿。

「是真報身受用法樂。一、大圓鏡智,轉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諸色像。如是如來鏡智之中,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以是因緣,此智名為大圓鏡智。依大悲故恆緣眾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雙觀真俗無有間斷,常能執持無漏根身,一切功德為所依止。二、平等性智,轉我見識得此智慧,是以能證自佗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名為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轉分別識得此智慧,能觀諸法自相共相,於眾會前說諸妙法,能令眾生得不退轉,以是名為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轉五種識得此智慧,能現一切種種化身,令諸眾生成熟善業,以是因緣,名為成所作智。如是四智而為上首,具足八萬四千智門,如是一切諸功德法,名為如來自受用身。

「諸善男子!二者如來佗受用身,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居真淨土說一乘法,令諸菩薩受用大乘微妙法樂。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眾,現於十種佗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葉蓮華,為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菩薩悟已起大神通,變化滿於百佛世界,利益安樂無數眾生。第二佛身,坐千葉蓮華,為二地菩薩說千法明門,菩薩悟已起大神通,變化滿於千佛世界,利益安樂無量眾生。第三佛身,坐萬葉蓮華,為三地菩薩說萬法明門,菩薩悟已起大神通,變化滿於萬佛國土,利益安樂無數眾生。如是如來漸漸增長,乃至十地佗受用身,坐不可說妙寶蓮華,為十地菩薩說不可說諸法明門,菩薩悟已起大神通,變化滿於不可說佛微妙國土,利益安樂不可宣說不可宣說無量無邊種類眾生。

「如是十身,皆坐七寶菩提樹王,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善男子!一一華葉各各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億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諸天無不具足。一一葉上諸贍部洲,有金剛座菩提樹王,其百千萬至不可說大小化佛,各於樹下破魔軍已,一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大小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諸資糧及四善根諸菩薩等、二乘、凡夫,隨宜為說三乘妙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餘眾生說人天教,令得人天安樂妙果。諸如是等大小化佛,皆悉名為佛變化身。善男子!如是二種應化身佛,雖現滅度,而此佛身相續常住。

「諸善男子!如一佛寶,有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利樂眾生廣大恩德,以是因緣,名為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善男子!一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一者無上大功德田,二者無上有大恩德,三者無足二足及以多足眾生中尊,四者極難值遇如優曇華,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具如是等六種功德,常能利樂一切眾生,是名佛寶不思議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一佛寶中,無量化佛充滿世界利樂眾生。以何因緣,世間眾生多不見佛,受諸苦惱?」

佛告五百長者:「譬如日光天子放百千光照明世界,而有盲者不見光明。汝善男子!於意云何?日光天子而有過否?」

時長者言:「不也。世尊!」

佛言:「善男子!諸佛如來常演正法利樂有情,是諸眾生常造惡業,都不覺知、無慚愧心,於佛法僧不樂親近。如是眾生罪根深重,經無量劫不得見聞三寶名字,如彼盲者不覩日光。若有眾生恭敬如來,愛樂大乘尊重三寶,當知是人業障銷除、福智增長、成就善根,速得見佛,永離生死,當證菩提。

「諸善男子!如一佛寶有無量佛,如來所說法寶亦然,一法寶中有無量義。善男子!於法寶中有其四種: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聲、名、句、文名為教法;有無諸法名為理法;戒、定、慧行名為行法;為無為果名為果法。如是四種名為法寶,引導眾生出生死海到於彼岸。善男子!諸佛所師即是法寶。所以者何?三世諸佛依法修行,斷一切障得成菩提,盡未來際利益眾生,以是因緣,三世如來常能供養諸波羅蜜微妙法寶,何況三界一切眾生未得解脫,而不能敬微妙法寶?

「善男子!我昔曾為求法人王,入大火坑而求正法,永斷生死得大菩提。是故法寶能破一切生死牢獄,猶如金剛能壞萬物;法寶能照癡闇眾生,如日天子能照世界;法寶能救貧乏眾生,如摩尼珠雨眾寶故;法寶能與眾生喜樂,猶如天鼓樂諸天故;法寶能為諸天寶階,聽聞正法得生天故;法寶能為堅牢大船,渡生死海到彼岸故;法寶猶如轉輪聖王,能除三毒煩惱賊故;法寶能為珍妙衣服,覆蓋無慚諸眾生故;法寶猶如金剛甲冑,能破四魔證菩提故;法寶猶如智慧利劍,割斷生死離繫縛故;法寶正是三乘寶車,運載眾生出火宅故;法寶猶如一切明燈,能照三塗黑闇處故;法寶猶如弓箭矛矟,能鎮國界摧怨敵故;法寶猶如險路導師,善誘眾生達寶所故。善男子!三世如來所說妙法,有如是等難思議事,是名法寶不思議恩。

「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眾聖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利及佛形像,並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讚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萬倍,亦勝四種轉輪聖王,何況餘類一切眾生?如欝金華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華。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餘眾生百千萬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盡,供養前三真實僧寶,所獲功德正等無異。如是四類聖凡僧寶,利樂有情恆無暫捨,是名僧寶不思議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聞佛法音,得悟三寶利益世間。然今不知以何義故,說佛法僧得名為寶?願佛解說,顯示眾會及未來世敬信三寶一切有情,永斷疑網得不壞信,令入三寶不思議海。」

爾時,佛告諸長者言:「善哉,善哉!汝善男子!能問如來甚深妙法,於未來世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譬如世間第一珍寶具足十義,莊嚴國界饒益有情,佛法僧寶亦復如是。一者堅牢,如摩尼寶無人能破,佛法僧寶亦復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二者無垢,世間勝寶清淨光潔不雜塵穢,佛法僧寶亦復如是,悉能遠離煩惱塵垢。三者與樂,如天德瓶能與安樂,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能與眾生世出世樂。四者難遇,如吉祥寶希有難得,佛法僧寶亦復如是,業障有情億劫難遇。五者能破,如如意寶能破貧窮,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能破世間諸貧苦故。六者威德,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伏諸怨,佛法僧寶亦復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七者滿願,如摩尼珠隨心所求能雨眾寶,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能滿眾生所修善願。八者莊嚴,如世珍寶莊嚴王宮,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莊嚴法王菩提寶宮。九者最妙,如天妙寶最為微妙,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超諸世間最勝妙寶。十者不變,譬如真金入火不變,佛法僧寶亦復如是,世間八風不能傾動。佛法僧寶具足無量神通變化,利樂有情暫無休息。以是義故,諸佛法僧說名為寶。善男子!我為汝等略說四種世出世間有恩之處,汝等當知,修菩薩行應報如是四種之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如是四恩甚為難報,當修何行而報是恩?」

佛告諸長者言:「善男子!為求菩提,有其三種十波羅蜜:一者十種佈施波羅蜜多,二者十種親近波羅蜜多,三者十種真實波羅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寶滿於三千大千世界,佈施無量貧窮眾生,如是佈施但名佈施波羅蜜多,不名真實波羅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大悲心為求無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與他人心無悋惜,身肉手足頭目髓腦,乃至身命施來求者,如是佈施但名親近波羅蜜多,未名真實波羅蜜多。若善男子、善女人,發起無上大菩提心,住無所得,勸諸眾生同發此心,以真實法一四句偈,施一眾生,使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實波羅蜜多。前二佈施未名報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修如是第三真實波羅蜜多,乃名真實能報四恩。所以者何?前二佈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無所得心。以真實法施一有情,令發無上大菩提心,是人當得證菩提時,廣度眾生無有窮盡,紹三寶種使不斷絕,以是因緣名為報恩。」

爾時,五百長者,從佛聞是昔所未聞報恩之法,心懷踴躍得未曾有,發心求趣無上菩提,得忍辱三昧入不思議智,永不退轉。

爾時,會中八萬四千眾生,發菩提心得堅固信,及此三昧海會大眾,悉得金剛忍辱三昧,悟無生忍及柔順忍,或證初地得不起忍,無量眾生髮菩提心住不退位。

爾時,佛告五百長者:「未來世中一切眾生,若有得聞此《心地觀.報四恩品》,受持讀習解說書寫廣令流佈,如是人等福智增長,諸天衛護,現身無疾,壽命延長;若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內宮,覩白毫相超越生死,龍華三會當得解脫,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見佛聞法入正定聚,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智慧。」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二

 

上篇: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下篇:菩薩本生鬘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過去現在因果經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

佛說灌頂王喻經

佛說灌頂王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金色王經

金色王經 東魏天竺優婆塞瞿曇般若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說大意經

佛說大意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蓮修必讀

蓮修必讀自序 佛法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凡詩歌偈...

【註音版】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四念處

四念處卷第一 隋天台山修禪寺智者大師說 門人章安灌頂...

佛說文殊師利行經

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譯 我豆那掘多,...

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金剛寶懺 旃陀羅引 昔有旃陀羅,日殺千羊,販肉自活。...

央掘魔羅經

央掘魔羅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六趣輪迴經

六趣輪迴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宋耆山沙門遵式述 維安養寶剎大...

佛說申日經

佛說申日經(開元錄中無法護譯,恐是支謙誤為法護) 西...

【佛教詞典】分別

(雜語)思量識別諸事理曰分別,是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

【佛教詞典】慧眼清淨

【慧眼清淨】 p1319 瑜伽八十六卷一頁云:復次由二種相...

犯邪淫而找不到工作

任何疾病,包括你的事業,找不著工作都是有因果的。...

虛雲老和尚經歷的十次劫難

一難 生為肉球 人生總要經歷生、老、病、死四種痛苦,...

以此三心而念,感應必至也

你現在要專心在一個上面,專心之後,力量就非常大。多...

如何獲得佛法正見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見作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

平等的對待眾生

有一天,提婆達多生病。很多醫生來治病,但不能把他醫...

修行應發三種心

從上諸祖教人參禪,雖有超佛越祖之談,其實要人成佛作...

寄於殘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

耀智大和尚自述與觀音菩薩的殊勝緣分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觀音菩薩,關鍵的時候都會祈禱...

木魚有什麼含義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動中,木魚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

夢參老和尚講《金剛經》

真如禪寺結夏安居講經法會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

日行一善能避禍嗎

問: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長壽。那麼能避禍嗎? 方海...

怎樣修習發菩提心

如果我們能在內心真切地生起對三寶的淨信,當這個淨信...

【視頻】《金剛經》聆志居士讀誦

《金剛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觀音法會(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觀音法會(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