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水沫所漂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水沫所漂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阿迎闍(波斯匿王所造觀也)恆水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時,有大聚沫為水所漂。世尊見已告諸比丘:「汝等頗見此沫聚為恆水所漂不?」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此沫聚,若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人見已諦觀察之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水聚沫何可依怙?如是諸所有色,過去、當來、現在,若麁、若細、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人見已諦觀察之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空無所有,亦不堅固,此色陰有何堅固?譬如夏雨有泡現,或有生者,或有滅者,彼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人已見諦觀察之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猶如此水沫有何堅固?如是,此身中痛,當來過去現在,若麁、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覺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痛陰中有何堅固?譬若夏後日日正中,無有云曀,野馬熾盛,彼有目士而觀察之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則覺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野馬有何堅固?如是,諸所有想,過去、當來、現在,若麁、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而觀察之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無堅固,此想陰中有何堅固?譬如有人從城郭村落出,求堅固彼器,便往大叢樹中,若見芭蕉樹生茂盛好,人見者歡喜,獨生無枝葉,若斷其根作三四段,在處皮處皮剝卻,欲求實不可得,況欲得堅固?彼有目士諦觀察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芭蕉樹有何堅固?如是,諸所有行,過去、當來、現在,若麁、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而觀察之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覺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行陰有何堅固?譬如黠慧幻師及幻師弟子,在眾人前自現幻術,若有目士諦觀察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幻術有何堅固?如是,諸所有識,過去、當來、現在,若麁、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有目士而諦觀察思惟分別。彼已觀察思惟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識陰有何堅固?」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

「色如彼聚沫,  痛如彼水泡,
 想如夏野馬,  行如芭蕉樹,
 識如彼幻術,  最勝之所說。
 若能諦觀察,  思惟而分別,
 空亦無所有。  若能作是觀,
 諦察此身中,  大智之所說,
 當滅此三法,  能捨除去色,
 此行亦如是,  幻師不真術。」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水沫所漂經


上篇:五陰譬喻經

下篇:佛說不自守意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

佛說蟻喻經

佛說蟻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

毗婆尸佛經

毘婆尸佛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月燈三昧經

佛說月燈三昧經 宋沙門釋先公譯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

【註音版】太子和休經

太子和休經...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一(草書惑人傷失之甚傳者必真慎勿草書)...

【註音版】佛母大孔雀明王經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

觀心論疏

觀心論疏卷第一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然論有序正流通。從...

佛說維摩詰經

佛說維摩詰經卷上(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之稱一名佛法...

阿彌陀佛聖誕祝聖儀軌

(一)戒定真香讚: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佛說力士移山經

佛說力士移山經 西晉天竺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無希望經

佛說無希望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

【佛教詞典】知言不知

謂為耳識曾受曾了。名為已聞。彼有耳識曾受曾了。隱藏...

【佛教詞典】陀那缽底

(術語)Dānapati,譯曰施主。寄歸傳一曰:梵雲陀那缽...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佛陀的慈悲開了很多很多的...

這些祖師為何要把參禪放下而轉修淨土

自後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

道證法師:念佛人唯一的障礙

接著再談到助念存心的問題。我們應該要存感恩的心,就...

大悲咒的來歷與功德利益

《大悲咒》為九十九億恆河沙數諸佛所共同讚歎,功德威...

臉皮薄的人要如何擺脫這種煩惱

問: 我是個臉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當眾講話...

佛陀不能主動地救拔我們

那麼在十方如來一念的清淨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

先把這兩根攝住,其他四根就不攝自攝

六根中,最難攝的有二根,即意根與耳根。意根容易胡思...

轉識成智的次第與方法

識是心識,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識是有分別的,佛的智慧...

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問: 請師父開示,先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淨界...

看病的時候,應為病人念一偈子

凡沙門、居士,見疾病人,須時看護之。 就是說有了生病...

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經中,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位土財主,雖然非常...

【視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

【視頻】心經(謝霆鋒)

心經(謝霆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