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釋淨土群疑論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釋淨土群疑論序

屯田員外郎平昌孟銑撰

虛空無際。天地生其中。墟宇既形。品庶滋其內。於是群生競起。眾識齊奔。沉浮愛慾之河。驅馳生死之躅。因報紛糺。非累墨之能分緣對循環。豈積塵之可計。前佛後佛。報身化身。各返行迷。咸祛溺喪。敞三明以濟俗。臨八苦已宣慈。皇矣彌陀聿采淨國。發弘誓願。現大光明。既疏方便之門。又闡感通之路。十念雲就。俄引伏於金地。九輩往生。遽偕游於銀國。理浮敻劫。事驗無邊。道安幽讚於秦中。慧遠始通於晉末。爰茲已降。同讚前聲。其有克任紹隆。遙膺付囑。思成就於往法。將究竟於來今。疏奧旨於貫華。讚微言於貝葉者。其唯懷感法師乎。法師以本無今有。既生則逝。信力堅正。戒品清嚴。妬路之文。既弘宣而走譽。毘尼之旨。乃演暢以馳聲。雖善說而不窮。恐有言之為累。思練神以息際。佇依定而保光。舍義學共遺蹤。遂誠求而取證。霜懷特發。氷踐孤超。功由理諧。機與神會。斂容赴寂。乃覲安養。法師則意歸真。即是阿鞞聖侶。雖念存有相。而情體無著。眾所知識。俗共歸仰。勝幢雖建。魔壘尚高。未悟聖力所牽。多以常途致惑。青眼以之鶚視。赤髭由其蝟張。始則幹非。後遂凌讟。請戰之曹踵武。設伏之黨肩隨。法師先據不竭之貲。次命無前之語。洪鐘才振。短兵已北。燒須之渠折角。鍱腹之侶流腸。領屈者。拔旗以祈生。吞負之者。與櫬而歸西。安養之師告捷。般舟之旅載寧。式詮詶問之機。遂有釋疑之論。當其詰朝相見任氣爭前。問既直錐以起心。詶亦推鋒而陷腦。故有疑必問。客無問而不深。有問必詶。主無詶不當。因權告實。語為四部所宗。即生宣常。理為五眾攸報。信往生之逸路。乃淨域之亭衢。譔次未修。門成乃化。遺編累復。有懷惲法師惲與感師。並為導公神足。四禪俱寂。十勝齊高。契悟之深。詎止同遊七淨。緣習之重。寧唯共趣一乘。[門@外]歲易掩。長年先逝。三門徒然。七眾同悲。惲以。昌言之書。既成之於舊友。釋疑之論。敢行之故人。以平昌孟銑早修淨業。憑為序引。資以播揚。輒課蕪旨。式旌寶昌。言之為七卷。宣之為一部。云爾。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一

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撰

問曰。佛有幾身。淨土有幾種。

釋曰。佛有三身。土有三土。三身者。一法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土有三種者。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變化土。法性身居法性土。受用身居受用土。變化身居變化土。法性身土。俱以真如清淨法界。以為體性。如般若說。彼如來妙體即法身。諸佛如法界體性經文殊師利禮雲。無色無形相。無根無住處。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等。維摩經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法性土者。如般若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又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又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又云。十方佛國皆如虛空。雖知身土並一真如。夫如者不一不異。而言法性身居法性土者。此以覺照性義名身。法真理體名土。是施設安立諦門說。二受用身土者。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身土。二他受用身土。自受用身土。以菩薩行八萬四千波羅蜜行。修習圓滿恆沙果德。自利利他四智周圓淨五蘊等。為自受用身體。即以智上所現微細週遍廣大清淨四塵。唯佛與佛乃能知見。自受用身所依止處。為自受用土體。他受用身土者。為初地已上諸大菩薩。平等性智。擊發鏡智利他功德。隨其所應現一分細相。為他受用身土體性。變化身土者。為於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以成所作智。擊發鏡智利他功德。隨其所應現一分麁相。為變化身土體性。此受用變化二土體性者有三。一攝事歸真體。二攝相歸心體。三本末別明體。攝事歸真體者。一切眾法。皆以真如為體。此報化二土。即以真如為體。二攝相歸心體者。此報化二土。皆如來等淨心所現。故維摩經云。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即唯識論及攝大乘論等明。一切萬法皆不離自心。三本末別明體者。此二淨土。俱以眾寶莊嚴為體。

問曰。今此西方極樂世界。三種土中。是何土攝。

釋曰。此有三釋。一是他受用土。以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其中多有一生補處。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等故。唯是於他受用土。二言。唯是變化土。有何聖教。言佛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等。即證是於他受用身土。何妨淨土變化之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以觀經等皆說為凡夫眾生往生淨土。故知是變化土。三通二土。地前見變化土。地上見他受用土。同其一處。各隨自心所見各異。故通二土。由此經言。是阿彌陀佛非凡夫境。當作丈六觀也。

問曰。前第一釋。若是他受用土者。云何地前凡夫生。若變化土者。云何地上聖人生。

釋曰。計彼地前菩薩聲聞凡夫。未證遍滿真如。未斷人法二執。識心麁劣。所變淨土。不可同於地上諸大菩薩微細智心所變微妙受用淨土。然以阿彌陀佛殊勝本願增上緣力。令彼地前諸小行菩薩等。識心雖劣。依託如來本願勝力。還能同彼地上菩薩所變淨土。微妙廣大清淨莊嚴亦得見。故名生他受用土。佛地論等說。初地已上生他受用土。地前菩薩生變化土。此據自力。分判地前地上居二土別。不據他力別願勝緣而說。只如肉眼論言唯見障內色。唯見欲界不見色界。唯是離中知不是合中知。然法華經說。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內外彌樓山等。乃至阿迦尼吒天色。豈不是肉眼能見障外等色。及見色界諸天色耶。又解深密經及攝大乘論等說。如人照鏡自見本面。以彼鏡中無有面像。當見自面黑白之精。此扶根塵與眼根合。何見彼扶根色塵。此豈不是合中知。若言見障外色界及自扶根色塵者。便與論文相違。若不見者。復與經文相違。故知。佛地論師。據大分自因而說。不據他殊勝力別緣而說。而定自在所生色。非是色塵。不合為眼所見。若得大威德定。所變定自在所生色。即能令凡夫人眼所見。今此亦爾。以本願力。令彼地前菩薩等生受用土。不可一向判令不生也。又如觀經第九觀雲。阿彌陀佛真金色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八萬四千相好。唯是他受用身佛。非是地前所能觀見。下文言。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故知乘宿願力。觀見受用之身。亦乘宿願之力。生受用土。佛地論中亦作是問。前說淨土最極自在淨識為相。云何會中有聲聞等。而不相違。有何相違。諸聲聞等同菩薩見。同菩薩見故聞說妙法。一論師言。或復如來神力加被。令暫得見聞說妙法。此是如來不思議力。不可難以根地度等。此師意明。說佛地經時。在他受用土。諸聲聞等見彼淨土。聞佛地經。此由如來不思議力。彼是一時化緣。令暫得見。今此是不可思議本願力。令亦得生。斯有何過也。

問。若然者此亦有過。地前不合生他受用土。以乘本願。得生亦可。地上不合生自受用土。應乘本願得生。

答。自受用土名為自。不可乘願令他用。他受用土既為他。乘彼勝緣亦得往生。又自受用土極微妙。不可乘願而得生。他受用土為他現。縱有微妙令下見。又他受用土有本願。乘其本願凡夫得生。自受用土無本願。為此不令菩薩見。

問。若自受用土名為自。他亦若得生自義不成。自受用土佛同見。他佛得見無自義。

答。佛是究竟解脫身。圓證一如應他自。菩薩惑障未除盡。不可生佛自土中。如是等眾多問答。不可一一具說。諸有智者。隨義應思也。又縱令地前菩薩等。自識相分見麁相淨土。不見微妙清淨國土。同諸菩薩所見微妙清淨寶土。然以諸大菩薩受用法樂。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無有恐怖。或喜樂。或生厭離。或斷疑。故亦得名為生他受用土。又起信論雲。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此之論文已通地前。得見他受用身。若得見他受用身。何妨得生他受用土。此以一義。通佛地論一師所解。或起信文。據初地已上證發心說見佛。言變化土地上菩薩生者。此有現一身理通報化。隨宜見者。凡聖各別何妨。下不得生上受用土。以下不能見勝妙之土。又業劣弱不得往生。上能見下。為欲接引地前凡夫。生變化土。有何妨廢。又地上菩薩生變化土者。皆是化身。亦無有過。

問曰。極樂世界既許凡夫得生。未知。為是有漏土。為是無漏土。

釋曰。如來所變土。佛心無漏。土還無漏。凡夫之心未得無漏。依彼如來無漏土上。自心變現作有漏土。而生其中。若約如來本土而說。則亦得名生無漏土。若約自心所變之土而受用者。亦得說言生有漏土。雖有漏以託如來無漏之土。而變現故。極似佛無漏亦無眾惡過患。

問曰。若是有漏土。三界之中何界所攝。

釋曰。此有二釋。一有漏淨土是欲色界攝。以有漏心不離五界故。三界即有漏。有漏即三界。既言有漏。即三界攝。若未離欲界欲。以欲界生得善或方便善。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三福行又十六觀等。以此善根生於淨土。此心所變即欲界攝。若已離欲。得色界心。修十六觀生於淨土。即色界攝。故彼淨土通欲色二界。無色界眾生無實色身可生淨土。以淨土是眾寶莊嚴故。實非無色界攝。定心示現其理可然。彼淨土寶地上者。是於欲界。虛空中者。是欲色天。故無量壽經。阿難白佛言。彼佛國土若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語阿難言。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難白佛言。行業果報不可思議。佛語阿難言。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諸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之地。故能爾耳。下卷言。爾時佛告阿難。汝見彼國。從地已上至淨居天。其中有微妙嚴淨自然之物。為悉見不。以此准知。彼之淨土有漏心所變。即欲色二界攝。二釋雖是有漏所變淨土。不得名為是三界攝。

問。既是有漏識心所變。有漏之心即三界攝。無有漏心而出三界攝。心既三界攝。所現淨土寧非三界耶。

釋。雖知有漏體性不出三界。然以別義。但得名有漏。不得名三界。故三界名局。有漏名寬。只如凡夫得生西方非五趣攝。故無量壽經言。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又阿彌陀經言。彼佛國土無三惡趣等。又無量壽經言。彼國眾生非天非人。因順餘方。故有人天之號。故知彼土無五趣。既許生是凡夫。而非五趣所攝。何妨土名有漏。而非三界所收。

問。彼土凡夫是人是天。於義何廢。經文但言無三惡趣。何妨得有人天趣耶。而經言非天非人者。此說大菩薩等非天非人。因順餘方故有人天之名。非據凡夫得往生者。凡夫生彼。或是人趣。或是天趣。於理無妨。

答。若是凡夫得生淨土。是人天趣者。若是人趣。人趣有四。為是南閻浮提人。為是東西二洲及北欝單越人趣耶。若是天趣。為是四天王天乃至色界阿迦尼吒天耶。若是四天下人趣者。彼北欝單越。應是八難之中欝單越難。若是色界等。應是長壽天難。此是難處。云何名淨土。勸眾生生耶。若言是人趣而不得名四天下人等。亦得名天趣。而非四天王天等。若然者。四天下外。別有人趣耶。四天王天等外。別有天趣等耶。若言有者。何即淨土眾生是人天。非四天下等人天耶。亦有淨土有漏非三界有漏。其義何妨。若言四天下人趣等外。無別人趣。四天王天等外無別天趣。淨土凡夫亦得名凡夫。不得名人趣天趣者。何妨淨土亦得名有漏。不得名三界也。以彼五趣例此三界。其義顯然。不可迷執也。又諸法相中。有寬有狹。只如世間名寬有漏名局。有漏名寬三界名局。三界名寬四生名局。四生名寬五趣名局。何者只如如來所變穢惡國土。雖似三界非如三界。雖是無漏而名世間。此則世間名寬有漏名局。有漏名寬三界名局者。即是凡夫等有漏識心所現淨土。亦得名有漏。不得名三界。故大智度論言。淨土非三界。無慾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故非無色界。此論義意。非是淨土無漏識心所現淨土名出三界。但有漏識心所變淨土器世間相佈置法用安立有情利樂等事。不同於此三界等相。名非三界也。三界名寬四生名局者。四生唯取異熟五蘊有情世間。三界通三性及器世間。故三界名寬。四生名局也。四生名寬五趣名局者。中有是化生而非是五趣。及淨土眾生等是化生非趣。如是等名字寬狹。體性差別。此經論等有此不同。豈得有漏識心所變淨土之言則令是三界攝也。又如第八識有三名。一名阿賴耶。二名阿陀那。三名異熟。若得阿羅漢辟支佛果。及入八地諸菩薩等所有第八識。但名阿陀那。及名異熟。不得名阿賴耶。豈依無阿賴耶名。即遣阿羅漢無第八識。執持諸法種子耶。豈以無三界名。而令凡夫眾生生於淨土。有漏識心不變化淨佛國土。受用種種大乘法樂也。又託如來無漏淨土。雖以有漏心現其淨土。而此淨土從本性相土。土亦非緣縛相應縛縛。不增煩惱。如有漏心緣滅道諦煩惱不增。猶如觀日輪損減眼根也。故非三界。非三界系煩惱增也。

問。若不許是欲色界攝者。何因無量壽經言乃至淨居天等。

答。此是施設為天。不可即為實天分欲色界也。若實天者。如來淨心所變。豈是欲色界攝。又言若是色界者。已下欲天為勝為劣。若劣者。如何色界反劣欲界。若勝者。如此娑婆世界欲色兩界勝劣不同。欲色有情優劣差別。彼土亦爾。生色界者勝生欲界。何因四十八弘誓願。說國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彼色界形既勝欲形。如何說同。故知假安立說為淨居天等。非實即是欲色界也。於前二解初釋為正。異熟識體是實有情。生彼眾生諸菩薩等未滅異熟。何得說彼非實天人。

問曰。若凡夫所變淨土是有漏。非三界所。感之生彼者。不同餘人天造惡受苦果。說非人天。如勝鬘經。說變易生死非三界攝。非彼生死實報。是化生非人天趣者。未知淨土化生凡夫非三界。瓔珞經說。三界之外有眾生者。是洴沙王國安多偈師義。非佛說。故是三界身。實非三界身耶。依此後解復為斯問。

釋曰。此何所惑更為斯問。淨土器世間雖有漏識心所變。而不得名三界。即有漏義寬。三界義局。淨土凡夫但名化生有情。不得言人天二趣。此即四生義寬。五趣義局。今此亦爾。雖是凡夫有漏之身。不得名為三界身也。

問曰。此義更難。若爾者即應身非三界之身。業非三界之業。若業非三界者。當在娑婆孝養父母。修行三福。作十六觀念佛等業。此等業當起之時。未得色界心。即是欲界生得善聞慧思慧心。若得色界定。即是色界修慧之心。生色界已。願生西方。即是色界生得善聞慧修慧心。無漏之心不能感報。業既是其界所攝。以業招報。還須三界所收。因果決然。豈得乖斯道理。而言生淨土非是三界之身耶。

釋曰。前言是其有漏非是三界。已廣成立。此但失名。而不失體。斯有何過更復重徵。雖知造業之時此業是於欲色二界有漏善心。有漏善心所感之報。即是淨土之形。不名欲色界攝。而此業報以果攝因。不得名為欲色界業。但得名為淨土之業。若言是欲色界身起欲色界心而造於業者。寧容不是欲色業者。欲界之業所感人天受報。極長不過萬六千歲。若感淨土遂得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豈欲界業能感彼命無量阿僧祇劫耶。斯亦乘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弘誓願力。令其業力感報極長。非是凡夫所測度。經文顯然。不可不信。大乘道理意趣難知。諸佛境界非凡所測。但知仰信專誠修學。不可一一依諸法相楷定是非。論是三界非三界也。

問曰。凡夫眾生所生淨土。凡夫未得無漏淨心。隨心所變土還有漏。有漏之土即名穢國。何得亦言生淨土。

釋曰。淨有多種。有真實淨。有相似淨。有究竟淨。有非究竟淨。真實淨者。謂無漏善心。相似淨者。謂有漏善心。究竟淨者。謂諸佛世尊。非究竟淨者。謂十地已下乃至凡夫。有體淨相穢。有體穢相淨。有體相俱淨。有體相俱穢。體淨相穢者。謂佛心無漏清淨。故所現之土亦復清淨。然所現土現於穢相名體淨相穢。故維摩經言。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體穢相淨者。如十地已還本識及有漏六七識並地前凡夫一切有漏心所現淨土。是有漏故名為體穢。以依如來清淨佛土。自識變似淨土相現。故名相淨也。體相俱淨者。如佛及十地已還無漏心中所現淨土。名體相俱淨。體相俱穢者。如有漏心所現穢土等。是也。今此得生西方。雖是凡夫。然前第二句。體穢相淨也。

問曰。如維摩經說。若菩薩欲得生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此之心淨經文。乃約十地菩薩方名淨心。如何凡夫即欲生於淨土。若言得生淨土。應言己淨其心。且具縛凡夫見修諸惑紛綸競起。無暫時停。今既不淨其心。如何得生淨土。

釋曰淨土有多種。非是一途。有究竟淨心。有未究竟淨心。有有漏淨心。有無漏淨心。有有相淨心。有無相淨心。有伏現行淨心。有斷種子淨心。有自力淨心。有他力淨心。其義非一。不可為難。諸佛如來逗機說法。或就究竟作語。或就未究竟為語。如是等說其義不定。不可唯依維摩經說究竟淨心。十地之位心淨土淨之文。不信觀經伏現行惑。依藉他力得生西方。雲心不淨不生淨土。譬如得通之人方能陵空。何妨未得通人依得通者亦陵空也。又彼言淨。謂究竟淨心能為他有情現無漏淨土。今往生淨土。謂依佛淨相而現其淨土。彼本此末。依他他依。師弟道殊遂分勝劣。彼據勝說。此約下論。不相妨也。

問曰。彼西方淨土之處為亦有穢土不。若有者如何名淨土。若無者亦如盧舍那佛千葉蓮花一一花上有百億國。此一一國皆是穢土。如何蓮花藏世界盧舍那佛所坐花王之座淨葉之上而有穢土。又身子見穢。梵王見淨。此並淨穢二土同處而現。何故極樂唯有淨土。而無穢土耶。

釋曰。此有二釋。一雲極樂世界唯有淨土。於彼方處無穢土相。以是淨土極淨妙故。如其有者。即有亦淨亦穢之過。又色法質礙不可同處。穢淨二相俱時現行不相容故。雜亂過故。觀經等文曾不說故。四十八願無斯願故。如其有者。往生眾生應亦生故。亦應得見。不生不見。故知無也。有說。亦有穢土。同處同時不相障礙。言二色法不相容受。此是小乘不了之教。淨穢兩土皆遍十方無邊限故。如此穢土即有淨土。如盧舍那淨花王座即有千百億穢土之相。皆悉淨處有穢。穢處有淨。不相雜染。不相障礙。各隨所見淨穢不同。各隨所生淨土穢土。如前所難並是小乘。非大乘宗。作如是說。廣如攝大乘論等及諸大乘經所說。不煩廣述。雖知同處淨穢可成。然彼西方唯淨非穢。心穢眾生不生彼故。經唯說淨不說穢相。令餘方眾生欲生彼故。

問曰。如安法師淨土論說。淨穢二土為一質異見。為異質異見。為無質而見。彼釋言。一質不成故淨穢虧盈。異質不成故搜玄即冥。無質不成故緣起萬形。雖有此釋文義幽隱。請為開示。廣陳玄旨。

釋曰。安法師慧悟開明。神襟俊爽。製造斯論。妙窮深旨。於時大乘經論文義未周。已能作此推尋。實為印手菩薩。可謂。鑿荒途以開轍。標玄旨於性空。然且文隱義深。讀者罕知其趣。今當為子廣宣其義。淨穢兩土由淨穢二業。令其自心變現作淨穢相。此淨穢相是淨穢心現。心淨土淨。心穢土穢。各由自心。心既有殊。土寧稱一。故曰一質不成故淨穢虧盈。佛未足指按地。穢盈而淨虧。佛已足指按地。淨盈而穢虧。如維摩經說。故知。身子梵王二心各異。所現之土淨穢有殊。不可言其一。故曰一質不成故淨穢虧盈。雖復淨穢兩心現淨穢二土。心有兩體。土成二相。然同處同時不相障礙。不可言有淨處無穢。有穢處無淨。別處而現而有障礙。以同處同時現淨穢故。故曰異質不成故搜玄即冥。搜者搜求也。玄者幽玄者。搜其幽玄旨趣。淨穢兩相冥然同在一處。不可分成二所也。計此應言異質雖成搜玄即冥。此法師猶未全解唯識義。故以同一處言異質不成也。亦可。淨穢相殊其體無二。搜其實體唯是一如。故言搜玄即冥。無質不成故緣起萬形者。此淨穢土雖同處現。而二相別。皆由淨穢兩業因緣差別。變現種種棘林瓊樹瓦礫珠璣。從緣所生依他起性。方成土相。不同於彼空花龜毛兔角遍計所執性情有體無無形質體。故曰無質不成故緣起萬形也。

問曰。淨穢二土如同處者。此二土相雖珠璣瓦礫淨穢有殊。莫不皆是四塵色香味觸四大所造地水火風八微合成質礙為性。如何同處同時諸微不障。壞彼色性無質礙能。既法相違。義難通釋。請除此滯。以顯微言。

釋曰。唯執極微有質礙性。此乃是薩婆多宗部執異計。豈是大乘通相妙旨。只如大乘時節長短世界大小皆悉不定。時即演七日為其一劫。促千載而為片時。量即納須彌於芥子。內巨海於毛孔。豈限長短鉅細者哉。質礙亦爾。礙無定礙。其礙即以木礙木。以石礙石也。不礙者。人水鬼火天珠魚宅。本同一處。何有異方。以茲類彼義可知矣。故身子丘坑本無別處。梵王淨剎豈指殊方。蓋由萬境萬心。隨心淨穢。唯識妙旨豈局質礙者哉。

問曰。有漏之心體既是穢。穢心所現諸器世間。只應能現穢土之相。如何能現淨土之相。如彼無漏淨心所現出過三界淨土相耶。若彼穢心能現淨相。維摩經何故說言。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淨也。

釋曰。體既是淨。得現穢相。何妨體是其穢而得現其淨相。故一心之上有種種淨穢等相。心有多功能。現眾多相。又由以本願與眾生。令為現淨土。眾生宿。於佛所有生大願。深厭穢心。修清淨行。詫彼如來淨土相上。雖是有漏。而能現彼清淨佛土。還如世尊所現無漏清淨佛土。此由他力為增上緣。令此有漏之心現其淨土相也。又佛有大神力。能令上人見穢不見淨。如眾香世界九百萬菩薩來此娑婆。唯見穢國不見淨土。或能令下人見淨不見穢。如以足指按地。令舍利弗等見三千世界純是珍寶莊嚴。或令淨穢俱見。如寶蓋之中現十方淨土及此穢國也。今此得生淨土者。蓋是諸佛之力。不可以凡夫之智測量大聖作此疑難。但須依教修行也。

問曰。如大品經等。說內空外空內外空等。今淨土即是外空。眾生即是內空。既爾有何眾生為能生。有何淨土為所生。又維摩經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空等。又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言。如第五大第六陰第七情十三入十九界等。法法花經言。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般若經言。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又言。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等諸大乘經究竟了教。咸言諸法空寂。何因今日說有西方淨土。為所生之土。眾生為能生之人。勸人著相起行依不了義經。此乃不得諸佛深義。取著有相。不名習學大乘法也。

釋曰。如向所說。大乘空義究竟了教。深生敬信。不敢誹謗。究竟出離二種生死。斷人法執。證大涅槃。唯此一門。更無二路。小行菩薩二乘凡夫。修菩薩行。欲求佛果。未證無生法忍。不免退轉輪迴。非無種種法門句義。依之修學。趣求出世。如何所引諸大乘經。說畢竟空破人法相。唯此等教是真佛說。今觀經等所說西方淨佛國土。勸諸眾生往生其國。此亦是於真佛言教。既俱佛說。並為真語。何為將彼空經。難斯淨教。信彼謗此。豈成理也。然佛說法不離二諦。一俗諦。二第一義諦。俗諦是因緣生法。依他起性。非有似有。第一義諦是無相真法。圓成實性。諸聖內證。妙有真有。然其二諦非一非異。以真統俗。無俗不真。即一切諸法皆歸寂滅。若不以真攝俗。即一切諸法緣會故有。緣離故無。萬法宛然。不可言無也。佛或破眾生相。令歸無相。欲除人法二執見修兩惑。偏明第一義諦。說一切皆空。欲令眾生舍凡成聖。斷惡修善。欲求淨土厭離穢土。具說種種法界因果差別。凡聖兩位淨穢二土。今遣舍穢歸淨隔凡成聖。即於此門中。說種種諸法。皆為成就佛法利益眾生。化宜方便。逗機善巧。理宜如此。故教有二門。不可讀第一義諦之經畢竟無相之理。即謂淨土因果等教將非是佛真言。不為究竟之說。便謗而不信也。不可讀種種因果差別言教。不信說一切空寂。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相玄宗。便毀而不持也。此即於諸大乘經三藏聖教。有讚有毀。懷疑懷信。亦修善法。亦造重罪。信不具足名一闡提。如十輪經具明其罪。可須俱生敬信。善會二宗旨趣也。故維摩經言。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能善分別諸法相者。此依世諦門說也。於第一義而不動者。此依第一義諦門說也。又言。諸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不有不無者。第一義諦。離有離無等四句也。諸法生者世諦。從因緣等世間出世間種種諸法生也。又言。雖觀諸佛國永寂皆空。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雖成就一切諸法。而離諸法相。成就一切諸法者。世諦法也。而離諸法相者。第一義諦無相也。又言。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上兩句第一義諦。下兩句世諦。大品經等雖說內外空等。第一義諦也。而言淨佛國土教化眾生。世諦也。如是等眾多大乘言教。皆說畢竟空寂法門。即言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子須具讀經文。上下參綜。自相和會。除其信謗之心。為人宣說。勿有讚毀之語。此即自利利他。同得離苦解脫。而乃披尋聖教。文義不同。自信不具毀陷其身。令他聽徒成闡提業。自損損他也。解深密楞伽經及瑜伽論。攝大乘論唯識論等。三性三無性義。一圓成實性。二依他起性。三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離相真實。依他起性非有似有。遍計所執性情有理無。猶如龜毛兔角等物。汝引大品經等。或約圓成實性畢竟空理。佛說為空。實非空也。或約遍計所執猶如空花。佛說無法。今說淨土等。教約依他起性。從因緣生法。非有似有。因果之義萬法宛然。而子但見說圓成實性。無相之教破遍計所執。畢竟空無之文。遂不信說依他起性因緣之教法也。即是不信因果之人。說於諸法斷滅相者。故經文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斯言誠可誡也。又說。空有皆俗隨機。第一義諦非空非有。故說淨土佛國空者。皆俗。隨機令其入法。何是何非。

問曰。淨佛國土離眾穢惡。一得往生。超絕生死。永離三惡道。無復五燒苦。皆是正定之聚。悉是阿鞞跋致。無量壽經言。次如泥洹之道。若爾者。不可著相凡夫具眾罪業。心有所得而得往生。當須依諸大乘經文及中百等論。廣學無所得法。方可往生淨土。今乃勸人。依觀經等。作十六觀寶樹池等及佛菩薩相好色身。或稱名號。存心住相。豈非是有所得心住著諸相成於病也。既是有病。未免輪迴。如何得生西方淨佛土也。

釋曰。若能觀一切諸法畢竟空寂。無能觀所觀。離諸分別及不分別。作此觀察。得生西方。咸為上輩生也。如觀經中說。上品生等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來迎行人。讚言。法子由汝解第一義諦。我來迎汝。即生西方無量壽國。然凡愚之人在俗。紛擾不能廣習諸大乘經。觀第一義諦。作無所得觀。或復淨持禁戒。孝養尊親。或修行十善。專稱念佛。雖有所得亦是不可思議殊勝功德。皆得往生西方淨土。如經具說。但往生淨土行門非一。往生之人九品差別。豈得唯言無所得法而得往生。不信三福十六觀等往生淨土也。又有所得心通於三性。善不善業咸能感報。今三福等悉是善業。經言。是三世諸佛善業正因。既是善業。寧容不感淨土之報。子今云何唯以無所得而得往生。有所得心不得生者。出何經教。既無聖典。何所依憑。今觀經等具明三福十六觀等。作此相業。說得往生。文義顯然。不可誹謗。寧容不依聖教自率凡情。言有所得心不得生於淨土。以有所得心是善性有殊勝福。能滅娑婆重罪。得生西方淨土。如地觀等言。作是觀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舍身他世必生淨土。心得無疑。此豈不是作有相觀等生西方也。若不信如是等言教。便成不信受佛語輪。成就十惡輪罪也。又言。稱佛名故。於念念中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得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此等經文誠證非一。不可非廢眾多聖教。言不得生唯言學無所得而得往生也。以往生眾生有凡有聖。通小通大。有相無相。或定或散。利根鈍根。長時短時。多修少修。咸得往生。而有三輩九品差別。花開早晚有異。悟道遲速不同。故知往生既有品類差殊。修因亦有淺深各別。不可但言唯修無所得而得往生。有所得心不得生也。以往生者非唯聖人。凡夫亦生也。又佛淨土有理有事。有報有化。故修彼因有種種異。生理淨土修無相因。生事淨土修有相因。生報淨土修無漏因。生化淨土修有漏因。土既有本末。因亦有勝劣。故非無相一因得生一切淨土也。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一

 

上篇:徹悟禪師文集

下篇:淨土十疑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淨土或問

淨土或問序 參禪餘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淨土疑辨

《淨土疑辨》序 豫章微休居士陳 所蘊撰 蓮池禪師作《...

淨土決

淨土決前引 溫陵李卓吾曰。維摩大士雲。隨其心淨。則...

天童山景德寺如淨禪師續語錄

天童遺落錄序 夫佛祖道實際理地。本離言語相。然佛事...

真心直說

真心直說序 或曰。祖師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雲乎。道...

淨土或問

淨土或問序 參禪餘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

佛說幻士仁賢經

佛說幻士仁賢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郭...

佛說信佛功德經

佛說信佛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

【註音版】佛說妙色陀羅尼經

佛說妙色陀羅尼經...

佛說月燈三昧經

佛說月燈三昧經 宋沙門釋先公譯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

【註音版】太子和休經

太子和休經...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一(草書惑人傷失之甚傳者必真慎勿草書)...

佛說鹿母經

佛說鹿母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佛言:「昔者,有鹿...

【佛教詞典】無分別法

(術語)諸法實相之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云無分...

【佛教詞典】生佛

(雜名)生活之佛也。釋門正統三曰:時優填王,不堪戀...

這種情況是對佛的願力認識不足嗎

問: 我越是修行,越覺得自己差勁,越來越慚愧,越往自...

垃圾車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機場,因時間來不及,因此,我拜託一位...

妙蓮老和尚《阿彌陀佛與持戒》

阿彌陀第一 淨土念佛法門是往聖前賢人人趨向,千經萬...

何謂「無生法忍」

這個無生法忍我們也解釋一下。在古德的註解當中也提到...

學佛是為了比別人好嗎

問: 學佛是為了各方面都比別人好嗎? 大安法師答:...

素食是對兒童的最好投資

尼爾伯納德博士,美國臨床醫學專家,美國責任醫藥內科...

菩薩戒的核心精神

《梵網經菩薩戒》談到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薩戒的核...

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智者大師在天台教裡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師,他的...

能聽聞到地藏菩薩的這個因緣有多難

【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

念佛是誰,重點是在「誰」字上面

今天已經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過四支香的問話,了解到...

佛法修學的目的---破妄顯真

唯識學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課程,它跟...

靜坐念佛五點記數法

此念佛法門的妙用在於,五方輪轉避免了止於一點時容易...

【視頻】《佛說咒小兒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咒小兒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晚課(法鼓山)

佛說阿彌陀經晚課(法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