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古來世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古來世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游波羅奈仙人鹿處。爾時,諸比丘飯食已後,會於講堂而共講議:「設有長者所行平等,有淨戒比丘奉行真戒,來入其舍從受分衛,若復曰獲致百斤金,何所勝乎?」或有比丘報之曰:「百斤千斤有益耶,熟思計之。奉戒比丘,遵修正真,受其分衛,念彼長者,其福最上。」於時賢者阿難律在彼會中,聞說法言,答報之曰:「何但百千?正使過此無極之寶,猶不及長者供養飯食真戒比丘。所以者何?憶念吾昔在波羅奈國,穀米踴貴人民飢饉,我負擔草賣以自活。彼有緣覺名曰和裡,來游其國。我早出城欲擔負草,爾時緣覺著衣持鉢入城分衛,中道吾負草還於城門中,復與相遇空鉢而出。和裡緣覺遙見吾來,即自念言:『吾早入城此人出城,今負草還,想朝未食,吾當隨後往詣其家,乞可以適飢。』我時擔草自還其舍,下草著地,顧見緣覺追吾之後如影隨形,我時心念:『朝出城時,見此緣覺入城分衛,而空鉢還,想未獲食,吾當斷食以奉施之。』即持食出長跪授之:『身安隱具,願上道人愍傷受之。』時緣覺曰:『穀米飢貴人民虛饑,分為二分,一分著鉢一分自食,爾為應法耳。』身報之曰:『唯然聖人!白衣居家,炊作器物食具有耳,徐炊食之早晚無在,道人願受加哀一門。』時彼緣覺悉受飯食。吾因是德,七反生天為諸天王,七反在世人中之尊。因此一施,為諸國王長者人民群臣百官所見奉事,四輩弟子比丘比丘尼清信士女所見供養,衣被飲食牀褥臥具病瘦醫藥,自來求吾,吾無所望。初生在家為釋種子,諸藏踴出,金銀珍寶不可勝計,及餘財物無能限者,棄家捐業行作沙門。假使爾時知其道人緣覺道成,廣大其心,福不可量。」於是頌曰:

「吾曾擔負草,  貧窮佣以活,
 供養於沙門,  和裡緣覺稱。
 因斯生釋種,  號曰阿難律,
 吾便於歌舞,  鼓琴瑟笛成。
 吾時見導師,  正覺勝甘露,
 即發欣歡心,  出家為沙門。
 便知本宿命,  前世所更歷,
 在彼忉利天,  受安則七反。
 於彼七此七,  計終始十四,
 在天上世間,  未曾至惡道。
 得知人去來,  生死之所趣,
 雖在於彼樂,  不如聖道甘。
 以五品定意,  寂然為一心,
 洗除結眾垢,  道眼覩清淨。
 所用故出家,  在家損其業,
 其願以合成,  以具足佛教。
 亦不樂於生,  亦不樂求死,
 初不擇其時,  寂然定其志。
 維耶竹樹間,  吾命盡於彼,
 在於竹樹下,  滅度而無漏。」

爾時,世尊道耳徹聞,阿難律比丘為眾比丘自說宿命,本所更歷福德之報,從定室出,詣講堂坐比丘前,告諸比丘:「汝等共會,何所講論?」諸比丘曰:「吾等普會,各論罪福善惡所歸。賢者阿難律,自說宿命所興德本。」佛告諸比丘:「汝等以說過去世事,復欲聞如來講說當來之本。」諸比丘曰:「唯然世尊!今正是時,應為比丘說當來法,聞則奉持。」佛言:「諦聽善思念之。」「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當來之世,人當長命壽八萬歲,此閻浮提人民熾盛五穀豐賤,人聚落居鷄鳴相聞;女人五百歲乃行嫁耳,都有三病老病大小便,有所思求。爾時有王號曰為軻,主四天下為轉輪聖王,治以正法;自然七寶金輪白象紺馬明珠玉女之婦藏臣兵臣,王有千子勇勐多力姿容殊勝,降伏他兵,治四天下,不加鞭杖刀刃不施,行以正法人民安隱。王有四車皆七寶成,其輪千輻高三十二丈,其車甚高威光巍巍,在上舉幡令一切布施眾生;飯食衣被牀臥車乘香華燈火,供養沙門道人及貧窮者。惠施訖竟,以家之信棄國捐王,捨家學道行作沙門。時族姓子所以慕道,下其鬚髮身被法衣,獲於無上淨修梵行,究竟佛教,現在自然成六神通,生死為斷所作已辦了名色本。」

爾時,賢者比丘在會中,即從坐起,偏袒右肩,長跪叉手白世尊曰:「我當來世當為軻王乎!主四天下,自然七寶而有千子,治以正法廣施一切,出家學道成無著慧耶?」於是世尊呵詰比丘:「咄愚癡子!當以一生究成道德,而反更求周旋生死,言我來世為轉輪聖王貪於七寶,千子勇勐然後入道?」佛告比丘:「汝當來世得為軻王主四天下,廣施一切出家成道。」

佛告比丘:「後來世人,其命增長八萬歲,當有世尊,號曰彌勒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如我今也。天上天下諸天梵釋,沙門梵志,莫不歸伏從受道教。普說法化上中下,善分別其義清修梵行,普興道化猶如我今也。其清淨教流布,天上天下莫不承受,其比丘眾無央數千。」

爾時,賢者彌勒處其會中,即從坐起偏袒右肩,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當來世人壽八萬歲時,當為彌勒如來、至真、等正覺,教化天上天下,如今佛耶?」於是世尊讚彌勒曰:「善哉善哉!乃施柔順廣大之慈,欲救無數無極之眾,乃興斯意,欲為當來一切唱導,亦如我今也。汝當來世即當成佛,號曰彌勒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

於時賢者阿難持扇侍佛,佛告阿難:「取金縷織成衣來,當賜彌勒比丘。」阿難受教,即往取奉授世尊。世尊取已便與彌勒,謂彌勒言:「取是法衣以施眾僧。所以者何?謂如來、至真、等正覺,於世間人多所饒益,救以至德。」彌勒即以奉眾僧。

時魔波旬心自念言:「沙門瞿曇!為諸比丘講當來世,今我欲往亂其法教。」魔即時往於世尊前,以偈頌曰:

「我想爾時人,  體柔髮姝好,
 眾寶瓔珞身,  頭戴珠華飾。」

於是世尊言:「今魔波旬故來到此,欲亂道教。」佛即報魔,以偈頌曰:

「爾時世人民,  無著狐疑斷,
 蠲除生死網,  事辦無穿漏,
 於彌勒佛教,  淨修於梵行。」

於是天魔復以偈頌,報世尊言:

「我想爾時人,  體衣文鮮明,
 栴檀以塗身,  莊嚴其身首,
 於城雞頭末,  軻王之治處。」

於是世尊以偈報魔曰:

「爾時人至誠,  無我無所受,
 不用珍異物,  心無所貪著,
 在於彌勒世,  清修於梵行。」

魔人以偈復報佛言:

「我想爾時人,  貪寶好飲食,
 便工於歌舞,  但樂鼓琴瑟,
 在於雞頭末,  軻王之所處。」

時佛以偈復報魔言:

「彼人度無極,  壞網無所拘,
 禪定行平等,  欣然無所著。
 魔波旬當知,  汝以投於地。」

爾時魔波旬心自念言:「如來神聖,已知我所住興滅。」憂愁不樂,羞愧而去。

佛說是時,莫不歡喜。

佛說古來世時經


上篇:佛說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下篇:大正句王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

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滿願子經

佛說滿願子經 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游摩鳩羅無...

佛說信佛功德經

佛說信佛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佛說受新歲經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除恐災患經

佛說除恐災患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木*奈]女祇域因緣經

佛說[木*奈]女祇域因緣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如...

佛說阿難同學經

佛說阿難同學經(出增一阿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無字寶篋經

無字寶篋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入法界體性經

入法界體性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爾時,婆伽婆在王...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註音版】菩薩生地經

菩薩生地經...

【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悲經

大悲經卷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梵天品第一...

【佛教詞典】一字攝多

密教所立十六玄門之一。與「多字攝一」相對稱。密教於...

【佛教詞典】流轉苦中有六種輪轉生死不定生苦

【流轉苦中有六種輪轉生死不定生苦】 p0915   瑜伽四...

一個人會造業,一定是先有一個思想

此中說緣起者。如說: 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

只念一句佛號夠嗎,需不需要再加經咒

問: 師父您好,弟子覺得只念一句佛號是不足夠的,必...

為什麼凡夫的世界都是種種障礙

我們看經文。這個是答相隨性遍,以釋相違性難。這個地...

淨土宗與現代社會

淨宗寓示著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託著一切眾生終極的...

勤修十善是預防遠離災難的最根本方法

2014年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世界各地災情頻傳,馬...

念佛當心存敬畏,立早晚課,讀經看論

人生世間,第一要親近良師善友。有良師善友,便可歸於...

修無常觀能使自己精進修學

警世非常,覺諸幻化。 這是透過無常觀,策發我們的出離...

皈依三寶獲福無量

佛陀在捨衛國祇樹給孤園時,一日對比丘們開示:皈依具...

老舍的腳步聲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遠處有一個破舊的廟宇,裡面住的全是...

三界輪迴的三大業因

其實眾生跟世界會相續,主要的是因為有業力的相續,才...

如何對孩子進行佛學教育

問: 弟子是學前班老師,如何對孩子進行佛學教育,而...

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師在文鈔對「一心歸命,通身靠...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道證法師念誦

《普賢行願品偈頌》道證法師念誦

【視頻】藥師佛聖誕祝儀(志蓮淨苑)

藥師佛聖誕祝儀(志蓮淨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