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字寶篋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無字寶篋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王捨大城耆闍崛山中。時,有無量百千萬億大菩薩眾圍遶如來,皆是大智,善權方便,勇勐精進;善能通達無字法門;善能清淨是處、非處;慚愧解脫羅網所覆,調伏諸根;以慈悲牙、以慚愧牙,愍念眾生;得大三昧,以智為首、善敬智母;猶如寶洲大寶之藏;皆悉善知善、不善法;覺三世事,一切成就;無字辯才,善達二空,得勝妙地;善學諸諦,通達實際;無邊勇健,無所執著;悉能通達自性上法;能善思惟實以不實二種法門;胎藏示生,永離生死;善覺秘密,善知諸相;應護諸國,得大名稱;皆悉復得勝名勝藏;得無言藏,永安隱眠;諸所施為,皆悉善樂;姓名普聞,離於三界;能救三界所住眾生;善覺真如,普示普賢;遍示其身,諸根清淨;善能覺達自身、他身;皆得成就明利智慧。所謂:勝響菩薩、法響菩薩、勝諸分菩薩、法眼菩薩、千相菩薩、辯聚菩薩、勝思惟菩薩、治地菩薩、治地際菩薩、深入地際響菩薩、地響菩薩、具辯菩薩、上積菩薩、華目菩薩、優缽羅目菩薩、頂髻菩薩、文殊響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不可算數,皆是童子,皆從他方不可觀察恆河沙等世界來集,一切皆住受法王職太子位處。

勝思惟菩薩,無量釋梵之所圍遶。普賢菩薩、虛空藏等,四大神王及有無量轉輪聖王之所圍遶。得大勢至、觀世自在菩薩,無量梵眾之所圍遶。不空見菩薩,多有無量毘沙門王之所圍遶。星宿王菩薩,無量星宿及餘護世之所圍遶。復有破疑菩薩、滅一切障菩薩,自身示現如來之身,無量諸佛之所圍遶,及舍利弗、大目犍連、大迦葉等,一切悉是大阿羅漢。真練菩薩、勝思惟菩薩,無量天女之所圍遶。藥王菩薩、藥上菩薩,無量眷屬之所圍遶。

所有十方恆河沙等世界之中諸有日月,自恃威德生我慢者,一切皆悉來向佛所。到佛所已,於如來前,卻住一面,即見自身無有光明,猶如聚墨在於閻浮那提金邊。此諸日月,住如來前,不自顯現亦復如是。無心欲住,亦不欲說,無有威德,不能顯現。

那羅延等,無量諸天之所圍遶。大神龍神得叉迦阿那婆達多等諸大龍王,無量諸龍之所圍遶。善音乾闥婆王,有無量億乾闥婆眾之所圍遶。無厭足迦樓羅王,亦有七億迦樓羅眾之所圍遶,來至佛所。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等諸世界中,所有諸菩薩,各於彼處啟請其佛。既請佛已,四眾圍遶,來至娑婆,持出世間諸供養具,來至佛所。彼諸菩薩,供養佛已,各各自坐蓮華座上。

爾時,有菩薩摩訶薩名勝思惟,來至佛所,即白佛言:「世尊!世尊若為聽許我者,我乃敢問如來二字。」

爾時,佛告勝思惟菩薩言:「聽汝所問,隨汝意問。如來不為一眾生故,此處成道,乃為汝等諸大龍象,我出於此。」

爾時,勝思惟菩薩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而是菩薩所除滅者?何者一法,而是如來所證覺者?」

爾時,世尊讚勝思惟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梵天!汝已淳熟無量善根,諸佛加持問此句義。善男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我為汝說。」

爾時,勝思惟菩薩禮如來足,頂戴而受。

佛言:「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應滅,所謂貪法。善男子!此是一法,應當永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滅,所謂瞋法。善男子!此是一法,應當永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滅,所謂癡法。善男子!此是一法,應當永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滅,所謂我見。善男子!此是一法,應當永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滅,所謂懈怠。善男子!此是一法,應當永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滅,所謂睡眠。善男子!此是一法,應當永滅。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滅,所謂貪愛。善男子!此是一法,應當永滅。善男子!菩薩復應除滅一法,所謂無明。善男子!此是一法,應當永滅。」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法,而諸菩薩日夜防護?」

爾時,世尊語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所謂菩薩,己所不欲,勿勸他人。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護持此法,彼善男子、善女人,護持如來一切戒藏。何以故?善男子!愛自命者則不殺生、愛自財者不盜他物、愛自妻者不侵他妻。善男子!是等眾生,發如是意,言『我敬順如來正教。』彼善男子,常當勤心防護此法。以何義故?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無上正真等覺大菩提者,彼人悉是為樂故求,而無有求自身苦者,世間惟有樂受樂者。以是義故,我說此言。汝等當知,己所不欲,勿勸他人。善男子!此是一法,菩薩常當日夜護之。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者一法,而是如來所證覺者。善男子!無有一法,如來所覺。善男子!於法無覺,是如來覺。善男子!一切法不生,而如來證覺,一切法不滅,而如來證覺。

「復次,善男子!法性離二邊,而如來證覺。一切法不實,而如來證覺。善男子!如來善說業因緣,如來善證業因緣,一切法因緣所縛,而如來善覺。善男子!彼因緣者,猶如電光,而如來所覺,離因離緣。如來說言,無有業報,既成正覺而受之也。一切法廣博嚴藏,是如來所證。善男子!以何義故,說廣博嚴藏?善男子!所有世間、出世間智等,彼從何生?若彼智以真實觀正觀察時,般若波羅蜜轉為甚深,彼法爾時得名為藏。

「善男子!我亦復說一切諸法如幻如焰,是佛所覺。性相一味解脫之法,是佛所覺。所有性相一味解脫,是一切法廣博嚴莊。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復有一法,是佛所覺。善男子!所謂:諸法不去不來、無因無緣、無生無滅、無思不思、無增無減。善男子!若法畢竟自性法性非是自性,若法譬喻所不可說,若以名字亦不可說,此是一法如來所覺。」

說此廣嚴上王無字寶篋光嚴法門時,乃至得住十地菩薩,有微塵數眼不覩者,如是等眾,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是等眾生,證阿羅漢果。復過此數眾生,捨地獄苦,生於天中。無量諸菩薩現百千萬諸三昧門。何況多說而無利益。

爾時,佛告羅睺羅言:「汝能受持我此所說正法義不?」

說此語時,以佛神力,恆河沙等諸世界中九億菩薩,從坐而起,即白佛言:「世尊!我等皆能持此法門,令於此間娑婆世界未來世中,為諸眾生流通不絕,知是菩薩是智器者。」

爾時,四大神王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受持如來所說法義,令彼菩薩所求滿足,若於是中是智器者。」

爾時,世尊週遍觀察一切眾已,作如是言:「善男子!我非惟修微少善根而成正覺。彼諸眾生,若有能聞此正法者,彼亦非修微少善根。若能受持此廣博嚴上王無字寶篋法門,若能聞者,彼人則為已恭敬我,尊重讚歎。善男子!是善男子、善女人,則為兩肩荷擔菩提。彼人則得不斷辯才,得善清淨諸佛世界。命終之時,則得現見阿彌陀佛,聲聞、菩薩大眾圍遶,住其人前;亦見我身於此耆闍崛山王頂,及見此等諸菩薩眾。善男子!彼善男子、善女人,則為己得大法庫藏,而不可盡;得宿命智,不生惡道。

「善男子!我今說此一切世間所未曾有難信法門。善男子!若彼善男子、善女人,設有逆罪,以其善能讀誦、受持此勝法門,若自書寫、若勸人書,若自讀誦、勸人讀誦,若能自持、若勸人持。善男子!我說彼人,不見惡道,則為一切諸佛所記。彼諸菩薩皆得五眼,諸根具足,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一切菩薩之所攝受,令滅無量煩惱,業障即得清淨。

「善男子!我此所說最後言說,自我得道成正覺來,未說此言。」

佛說此經已,勝思惟等諸大菩薩,帝釋王等諸天及四大王,人、天、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乾闥婆等,一切世間,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無字寶篋經


上篇:佛說懈怠耕者經

下篇: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

寶授菩薩菩提行經

寶授菩薩菩提行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

佛說忠心經

佛說忠心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

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 失譯附東晉錄 佛在捨衛祗阿難...

佛說懈怠耕者經

佛說懈怠耕者經 宋沙門惠簡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

佛說樂想經

佛說樂想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方等如來藏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南無月光如來神咒

南無月光如來神咒...

華嚴法界玄鏡

華嚴法界玄鏡卷上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餘覃思...

念佛警策

念佛警策卷上 菩薩戒弟子 彭際清 纂 無量壽經 佛告...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註音版】佛說諸行有為經

佛說諸行有為經...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

華嚴經善財童子參觀自在菩薩章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

【佛教詞典】畜長衣過限戒緣起

亦名:長衣過限戒緣起 含注戒本·三十捨墮法:「佛在捨...

【佛教詞典】飲酒戒酒相

亦名:酒相 子題:是酒、酒、梨汁酒、閻浮果酒、蒲萄酒...

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

《四十二章經》第四章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

有兩種惡行,其果報之快能令人速墮地獄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 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

念佛後的迴向內容

問: 弟子學佛時間較短,請問在念完阿彌陀佛聖號後,...

念佛蒙佛護念,所以不會著魔,有這麼回事嗎

有人問省庵大師:參禪全靠己力,所以多易著魔。念佛則...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還需要閱讀經典

問: 年輕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號,是否應該多閱讀經典...

憫人之孤,容人之過

憫人之孤,就是憐憫他人之孤,這些行善積德都是雪裡送...

人生的立命之學

垂訓以格人非:垂訓就是建立好的教訓,來格除人性當中...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質

古人說: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今社會,雖不說物慾橫...

大安法師寶貴的念佛經驗

我們一天到晚妄想雜念紛飛,一彈指有九十個生滅,每個...

要有決生淨土的信心

有一種人虛心太過分了,總說我們這樣的凡人,還不及天...

安住於何處

唐朝丹霞禪師有一次想要去拜見馬祖禪師,在路上碰到一...

假如生命只有三個月,該怎樣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裡坐了二百多人聽我開示,結束後,大家...

【視頻】瑜伽焰口(佛光山唱誦)

瑜伽焰口(佛光山唱誦)

【視頻】《大方廣普賢所說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