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歡喜心聽佛法和賺大錢,哪一樣比較殊勝

2011/12/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陀的姨媽為佛陀做了一件金縷衣,佛陀卻要姨媽拿這件金縷衣去供養眾僧。

姨媽就認為,這件金縷衣是特地為佛陀做的而捨不得,佛陀就解釋說:「 因為眾僧的福田廣大無邊,為了使您的布施得到廣大功德,所以我才勸您這樣做,況且您如此做,就等於供養我了。」

姨媽就拿金縷衣去供養眾僧,但沒人敢接受,只有彌勒菩薩接受。彌勒菩薩就穿著這件衣服到城裡乞食,那莊嚴的風采,得到很多人的讚歎,並爭先恐後的觀看,人們卻忘記拿食物供養他。

有位穿珠的師傅看到,就跪著請求彌勒菩薩至他家受其供養,彌勒菩薩答應了。

飯後,穿珠師傅請求彌勒菩薩演說佛法,穿珠師傅聽得非常歡喜而入神,而忘了數天前有位大富翁為女兒的嫁妝定做的一串珠寶首飾,工錢給的特別優厚,十萬錢。

就在穿珠師傅正高興聚精會神地聽彌勒菩薩說法時,大富翁派人來拿珠寶首飾,結果來了三趟都撲空,大富翁很生氣地把珠寶和工錢都要了回去。

師傅的太太看到此情形很生氣,責備穿珠師傅說:「你真糊塗! 你只要幫那富翁穿珠寶,就可以淨賺十萬錢,而你卻在聽道理,錯失賺大錢的機會。」

穿珠師傅聽此言,起了悔心。

彌勒菩薩知道他的心思,就對他說:「你能隨我去趟寺院嗎?」穿珠師傅說:「當然能啊!」兩人就回到寺院。彌勒菩薩就問寺院裡已得道的上座和尚:「以歡喜心聽法和賺大錢,到底那一樣比較殊勝?」

憍陳如尊者說:「如果有人得到十萬斤黃金,不如用一缽飯菜布施給持戒的修行人,更何況能以清淨的信心去聽佛法。以清淨的信心聽聞佛法,即使只聽片刻,也勝過得到十萬斤黃金的百千萬倍。」

如此,連續問了四位上座和尚,都回答說:「布施一缽飯菜給持戒的修行人,又聽了佛法,比得到千萬的黃金還殊勝百千萬倍。」

最後,彌勒菩薩問阿那律尊者:「為什麼布施一缽飯菜給持戒的修行人 和聽佛法,勝過得到全天下的金子呢?」

阿那律尊者說:「我記得我曾經在饑荒的時候,布施了一缽飯菜給辟支佛,結果生生世世都當了天帝和人間的國王,安享快樂自在的生活,九十一劫未曾斷絕,後來又出生於印度,和釋迦牟尼佛同一種族,出生時自然擁有四十里的寶藏。」

穿珠師傅聽了,心中非常歡喜,而不再有悔恨之心。

聽聞真理不但使自己的智慧大開,自己的脾氣毛病亦會因對真理的體悟,而有堅定無比的毅力掃除。與財施比較,聽聞真理不需花錢,只要肯接受,就可以得到非常殊勝的福德,如果不把握當下聆聽法語,時機錯過了不代表還有機會,沒有人能把握下一秒的我們是否還存在於世上,更何況能沉靜的聽聞佛法,啟發人的智慧。來世的福報又豈是金錢可以換得的。

知道了聆聽法施之音的力量,人人應該把握、珍惜聆聽真理的機會,不要以為還有很多的明天,不要以為自己的心已經很好了,不要以為自己知道的已經足夠。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行中出現的不思議境界,為何不能隨便向外人說

我們看這裡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師的補充說明。蕅益...

【推薦】《法華經》的殊勝功德利益

01、《法華經如來神力品》云∶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

《觀經四帖疏》的不思議緣起

感應道交的特點在善導大師的著作裡面及實踐中比比皆是...

受了菩薩戒,為何一定要學大乘經論呢

為什麼受了菩薩戒,一定要學大乘經論呢? 第一個理由,...

短時間的修行就能把無量劫的輪迴解決

淨土法門下手的方法又極為容易,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聽聞佛法最重要是改變觀念

沒有聽經聞法,不懂分別善惡,不知取捨對錯,不能自我...

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二龜聽法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們又挪步到這塊...

在念不退當中,頓然超越四十一個因位

為什麼淨土法門,往生一法是這樣的圓頓超越,勝異方便...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婆羅門婦害母遭自滅

昔日,有一位婆羅門,他的妻子姿容美艷,但是婦德不佳...

一位20歲出家僧人的心路歷程

和大部分同齡人比我是幸運的。幸運的是自己在童年聞到...

孝順慈悲的光目

一天,佛陀開示定自在王:無量阿僧只劫以前,清淨蓮花...

善良,讓人生的機遇不曾錯過他

聖保羅國際影業公司計劃籌拍一部情感電影《中央車站》...

阿彌陀佛攝受眾生的最低標準

《華嚴經》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種大根器修行淨...

如何看待「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記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懷海禪師所譔的《叢林要則》中...

均提沙彌

昔日,有一群商人帶著一隻狗到其他國家做生意,行至半...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嗎

問: 經常有人說能行即是佛,何須念?做的好,不用念,...

再怎麼聰明,也抵不過業力

修行和做事業有些類似,成功的不多,失敗的很多。為什...

人生一百種病

以佛法來講,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來,所...

「持戒」與「修善」的差別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如果我們能...

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如果我今天煩惱了,就要想想是誰給的我煩惱,實際是自...

讚美的魅力

有一項管理髮現,最受歡迎的同事是有團隊精神、樂於助...

這四種行業的罪業無量無邊

【善男子。譬如有人壓油為業。一一麻粒皆有蟲生。以輪...

【推薦】追求臨終正念,在唯識學有三個重點

那麼臨終的正念,在整個淨土宗的修學者,是所有人努力...

學佛不能學成孤家寡人

現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總想自己弄出點什麼名堂,試圖...

【佛教詞典】摩訶

梵語 mahā,巴利語同。又作莫訶、摩賀、摩醯。意譯為...

【佛教詞典】衲

(衣服)比丘之糞掃衣謂之納衣,納俗作衲。著衲衣者為...

【視頻】慧律法師《一心不亂就是離心意識》

慧律法師《一心不亂就是離心意識》

【視頻】給淨土學人的三點勉勵(淨界法師)

給淨土學人的三點勉勵(淨界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