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追求臨終正念,在唯識學有三個重點

淨界法師  2020/07/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追求臨終正念,在唯識學有三個重點

那麼臨終的正念,在整個淨土宗的修學者,是所有人努力的共同目標了。不管你是走專修的、不管你是走圓修的,總而言之淨土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你臨終必須保持正念,以念力來感動佛力。

臨終的正念,在唯識學,它基本上有三個重點,我們一路從唯識學來呀,第一個:懺悔罪障。我們淨土宗第一個,你要處理你的業力的問題,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很多老參長時間在心中修觀想,忽略了業力的問題,這個是不對的,因為你還有很多的過去,我們是夾帶過去的因緣來修行,你今生可能沒有重大的罪業,但是我們每一次的受生,都會留下一些問題。

懺悔罪障當然這個地方,在聖道門跟淨土門的目的不一樣。聖道門的懺悔罪障,是為了要保住人身。因為他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增上,他必須要保住人身才能夠不斷的進步,所以他的懺悔業障是針對來生來懺悔;淨土宗的懺悔業障,是針對於「願我臨終無障礙。」

我們臨命終要提起正念,以及要面對心中很多的妄想的干擾,你絕對不允許在臨終的時候,業障起現前,否則你根本沒辦法做了。如果業力再來干擾你,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不能要求說:臨終的時候,所有的善業起現行來幫助你,這個可遇不可求,起碼它不要來障礙你。

所以有鑒於此,淨土宗的人,必須要透過懺悔、皈依、發願,把重大的罪業懺除,讓它沉澱下來,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先處理你無始劫來的殺盜淫妄的重大業障,這個是為臨終做的第一件準備工作。

當然要以弘一大師跟蕅益大師的標準:懺悔業障的工作是要滿一年、加行滿一年,你要有一年的時間專修懺悔,當然這個懺悔當中還包括皈依,不是說你在佛前發露一下就可以了,你要有一個法門,你必須有佛、法、僧的力量,你要有一個八十八佛、或者大悲懺、或者拜阿彌陀佛,你必須某種程度有三寶的加持,才能夠做到的,所以你的皈依也很重要。

第二個:發願。你要對未來要永斷相續,持戒、發願永不再犯。這個是我們在臨終的正念,第一個要做的事情:你必須找出時間好好的做這個功課,懺悔業障的功課。第二個:就是依觀發願。沒有一個人往生,是臨終才想到要去那裡的,不可能。

所有往生的人,他早就知道他要去哪裡,一定要先有一個人生的規劃,你不能到臨終才決定要到淨土去。

思想的改變,一般人,利根人不講了,那種頓修頓悟的;絕大部分人的思想改變,都是點點滴滴的,就像一棵樹,你要把它從東邊搬到西邊去,那是慢慢慢慢的搬動的。我們無量劫來會在娑婆世界得果報,就是因為我們對娑婆世界是有貪愛的。

所以幾乎所有人的思想是要修正的,正常人是不可能往生的,正常人,除非你是大善根的,你根本不需要今生修行,你佛號提起來就馬上往生的人,這個人前生是大善根,他前生修得很好,他本來前生就該走了,一時的糊塗,所以他今生對他來說,他有沒有修,對他影響不大,但這個是特例。

正常人你要往生之前,你的思想是要調整的,你沒有調整,你是往生不了,正常人。

所以你不斷的在佛堂當中的思惟觀察,慢慢慢慢調整你的心態,從貪戀娑婆,然後把它轉成欣求極樂,就是思想的改造,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情,讓你的生命只有一個目標:我一定要往生!你別無選擇。

思想的改造,你必須從道理上的覺悟,誰勸你都沒有用的,因為別人勸你的東西,對你來說是外來的,它對你的影響,可能只是一句話而已,但是你真實的從道理上的覺悟,發自內心的力量那才是你真實的力量。

所以佛陀講很多的道理,你必須把它做一個會歸,不斷在心中不斷的跟自己溝通,用現在的道理跟過去的你溝通,讓你的思想從貪戀娑婆而轉成欣求極樂,這個就是你要做的第二個功課:思想的改造。

第三個是最關鍵的:會歸佛號。大乘佛法的操作,我們前面講過,你要知道它的開合,聖道門的開合、所有的會歸,你看那個菩薩他整天忙這忙那,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是法法消歸菩提心;淨土宗是法法消歸佛號,要會歸佛號。

我們所拜的任何的懺悔、我們所修的觀行,你要觀想這個完全是彌陀本願的攝受,會歸到這句佛號。

就是你要告訴你自己:有這句佛號,我一定可以往生!我們在發願的階段,是我一定要往生;當你會歸佛號的時候,你從我一定要往生,提升到我一定可以往生!

所以從這個唯識的角度,我們淨土宗,你有志於追求臨終正念,要做三塊:第一個懺悔業障;第二個依觀發願;第三個會歸佛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必須讓佛號有個家

那麼我們上兩堂課講到什麼是佛陀,那麼現在這一科講到...

鐵窗下的懺悔

再度入獄,雖近不惑之年,卻開始對自己生命產生疑問:...

一句佛號圓融四法界

一句彌陀,圓融法界。覿體全真,交羅無礙。徹悟大師 一...

慧律法師《僧伽的臨終和善後》

病危 同參道友應悉心照料,如法供應飲食、湯藥。病室...

從極樂歸來的菩薩是非同小可的

極樂世界的解脫功德,我們簡單提出三點: 第一、隨願聞...

別讓福氣迷了眼

佛經上說諸經滅盡後,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

臨終能否捐贈器官

所謂菩薩一切悉捨,吾人臨終是否可將色身各器官,捐贈...

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安穩性

前面是破壞,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壞的...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修行最怕就是還沒有上路

我們現在有兩個問題要注意: 第一個先檢查自己的行蘊,...

對待子女,寬嚴把握要有度

我們對待子女,寬嚴把握要有度。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金剛經的功德利益作用與十大威力

一、金剛經中佛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導我們對一切...

感情重的人應該看哪部經

問: 師父好,剛才師父說,四諦、十二因緣是對重感情的...

如何證得念佛三昧

【原文】 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

膽欲大而心欲小

【原文】 古人有言:膽欲大而心欲小。膽大者,謂其有擔...

惟有能忍才能止諍

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彌的地方說法的時候,弟子群中發生...

是珍珠終歸會發光

有一個自認為在學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

為什麼很多地方都會鬧鬼

問: 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很多地方都會鬧鬼。 方海權...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該如何處理

問: 經書損舊、佛像磕碰,怎麼處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

順境逆境都不能忘記求生西方

諦法師專修淨業,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撐持道場種種...

談「苦」

許多人不了解佛教,認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說得苦不...

【推薦】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

如何得到阿彌陀佛無量光的護佑

阿彌陀佛的光明遍一切處,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現代居士學佛多年,為何沒得到佛法的利益

現代居士信仰的淡化,雖然學佛多年,卻沒得到佛法的利...

結善緣的重要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間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

【佛教詞典】解脫

解脫者,謂八解脫,廣說如經。云何有色觀諸色解脫?謂...

【佛教詞典】成實宗

(流派)印度小乘中最後所立之宗也,即小乘中之空宗,...

【視頻】《佛說禪行三十七品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禪行三十七品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護生卡通:癌症末期 放生得救

護生卡通:癌症末期 放生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