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光明皇后

證嚴法師  2011/07/17  大字體  護眼色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長得非常美麗,像秋月般清明柔和,人見人愛;人們心中若有煩惱,一見到她就自然而然生起歡喜心,因此大家都稱她為「光明女子」。

公主十四、五歲時,向父親請求說:「我希望到城裡去,看看百姓的生活情形。」城主覺得女兒已長大,應該多了解世間的人事物,於是命令家丁隨小公主到城裡去。

小公主走在市集裡,面帶微笑,很親切地和大家打招呼;她典雅的氣質與秀麗的容貌令人欣慕、讚歎,見到她的人都說:「哦!果真名不虛傳啊!」

當她走到一家布行的門前,聽到裡面有人大聲吵鬧,因此進去看看,原來是買主和賣主起爭執,買的人說:「你給我的布不夠長。」賣的人卻說:「你要的長度我已經給你了。」兩人為此爭吵不休。

公主親切地對他們說:「你們為了這點事情而吵架,不是很傷感情嗎?來,我替你們量量看。」

她拿了一支標準尺為他們量布,然後說:「看!用標準尺來量是最公平的,要多長就可以量多長;若是以重量計算,就用磅秤來秤。如此不是皆大歡喜嗎?人人皆以標準的方法來計量,就不會產生紛爭了!」大家都讚歎小公主不只長得美麗,也很有智慧。

三年後,公主已十八歲,被日本皇室選為聖武天皇的妻子,成為──光明皇后。

皇后篤信佛教,賢慧過人,以「大愛」母儀天下,她請求天皇建造「大悲院」行善布施,幫助苦難的人;第二年,再請建「施藥院」,為貧病孤老的人提供醫藥。

當時的百姓,都覺得皇后是菩薩的化身,皇后卻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由於當時日本人要洗澡相當不方便,所以她又要求天皇建一千個浴池,並且發願為一千個不方便自己洗澡的人服務。天皇很感動,馬上答應皇后的請求。

浴池建好之後,皇后天天親自清洗浴池,放乾淨的水讓民眾沐浴,其中若有老人、兒童、病患,皇后就親自為他們洗澡。

經過兩年多,皇后已服務了九百九十九人,當第一千位來到浴池邊時,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他全身潰爛惡臭,連頭髮和鬍子也因皮膚潰爛而幾乎掉光了……皇后身邊的人都悄悄躲開了,皇后看了也很震驚,不過她還是面帶笑容,默默地向佛祈禱,希望自己能有清淨光明的心與良善的德行,不要排斥眼前這位可憐的人。她不斷地祈禱,臉上流露慈祥的光輝,開始為他洗澡。

此時,這個病人好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跟皇后說話似地喃喃說道:「我的病已經很多年了,看醫生、吃藥都無效,不過曾有一位名醫指示說,若有一位高貴而且心地善良的人願意為我吸除身上的膿血,那我的病一定會好。」

「如果幫你吸掉身上的膿血,你的病真的會好嗎?」皇后問道。病人回答:「是的,若能如此,我就可以脫離病苦。」

「只要你的病能好,我願意為你服務。」於是皇后真的趴下來為病人吸出身上的膿血!

就在此時,病人的身體散發一片光明與清香,現出觀世音菩薩潔淨莊嚴的法相!菩薩讚歎皇后:「你身心合一、清淨光明,確實是真佛子啊!」然後就消失不見了。

皇后內心非常歡喜,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別人做不到的事。

當晚入睡時,她聽到一個有力而溫和的聲音說:「請照顧好你的心,不要驕傲啊!」皇后覺得很慚愧,自己只做了一點好事,就覺得了不起,幸好這種自大的心念一生起,菩薩就及時教導她;因此她很感恩,趕緊到佛像前頂禮膜拜,向佛懺悔。從此以後,她更加虔誠地為全國百姓服務。

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后以慈悲仁念對待人民,他們在位期間,是日本的太平聖世。

行善布施,須抱持「三輪體空」的精神,分分秒秒都不可讓清淨的心念,受到自大自滿心態的污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人懷愛慾,不見道者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

既然理即是佛,我們與佛又有何區別

《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

不信淨土的人有這四種特點

那怎麼樣才能信淨土法門呢?前面的偈頌談到多生多劫以...

怎樣解決家庭感情的痛苦

問: 請問師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麼解決? 仁炟...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謂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艱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

八歲的沙彌

很久以前,當時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統治。有一...

聖嚴法師: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心中諸多的煩惱現象,總是圍繞著...

讓自己有面子

人人都愛面子,尤其是中國人,為了面子才去讀書上進;...

端正的鼻子

在佛教的《百喻經》中,有一則可笑而發人深省的故事,...

將劣勢變成優勢

有一個10歲的美國小男孩裡維,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

帶著前世記憶的一品高官

清朝初年有一位記得前世經歷,深受順治、康熙皇帝賞識...

只看到揮杖鞭策的外相,見不著無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頭迷路的鹿跑進高山寺境內,明惠上人看了連...

這輩子請為自己而活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活給別人看,也在盯著別人怎麼活。...

夢到底從哪裡來呢

在說夢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眾生都具有的八種識:眼識...

不要以「凡夫心」對接「聖人境」

問: 法師在講解中提到無我,既然這個神識不是我,我們...

夢參老和尚:堅定信念

我在紐約遇著這麼一件事,有一位跟我天天拜懺的弟子,...

淨慧法師:頓悟成佛

我們在此打禪七,就修禪本身來說,它是不拘形式、不拘...

用爬樓梯來比喻人生

現代的社會,醫學發達,生活素質提升,在先進的國家裡...

苦樂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

如何判斷發心的真與偽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

內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樣協調

問: 請問師父,那種安住跟平常生活怎麼協調?我們安...

把去世多年的人掛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問: 請問把去世多年的人掛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從...

【佛教詞典】說欲不障道違僧諫戒犯緣

亦名:惡見違諫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五緣...

【佛教詞典】彌陀初會聖眾

(雜語)謂阿彌陀佛於十劫之昔成就正覺後,初說法時,...

【視頻】《優婆塞戒經》聆志居士讀誦

《優婆塞戒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慧律法師《怎奈邪見深入,亦難救矣》

慧律法師《怎奈邪見深入,亦難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