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淨界法師  2021/08/12  大字體  護眼色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本經當中,結集經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這些大弟子們通稱叫做長老。這個長老是貫穿下面十六個弟子。什麼叫長老呢?德臘俱尊,故名長老。他的戒臘高,而且有戒定慧的功德——德臘俱尊。在這十六個大弟子當中,值得我們了解的有三位,我們簡單介紹這三位尊者一些殊勝的行為:

一、首先介紹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他在僧團當中的特色,就是智慧、辯才特別殊勝。在經論上說舍利弗尊者對於法義善知開合,他能夠把一個法義作廣泛的宣說,也可以作簡單扼要的宣說,他有這樣的智慧辯才,所以能夠破除當時外道的種種邪見。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佛陀還沒有出世之前就存在了。在這個婆羅門教當中有一位教授師,他對古代《吠陀》和《奧義》的經典非常通達,而且能夠善巧說法,所以在整個婆羅門教當中,對這位教授師非常的尊重。

有一次,一位弟子跟教授師說:「老師啊!您在我們僧團能夠講這麼微妙的法義,這是非常值得讚歎的,但是如果您能向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挑戰,把他們都調伏了,改信我們的婆羅門教,那就更好!」這位教授師說:「這沒有什麼困難,我可以跟佛陀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辯論,把他折伏下來。」

婆羅門的弟子說:「老師啊!我們不要這樣做,凡事都有步驟、漸次。不要找舍利弗,先找佛陀最笨的弟子周利盤陀伽,你把他辯贏了,再慢慢地往上調伏。」這位教授師說:「說得有道理。」於是就到僧團,要找周利盤陀伽辯論。

身為一個阿羅漢,他的內心跟我空的真理相應,心中無所畏懼,你要跟我辯論,我就跟你辯論。周利盤陀伽就出來跟外道的教授師辯論。周利盤陀伽雖然能夠通達四諦,但是很多的因緣假觀不清楚,所以當這個教授師用《奧義》的經典、很多因緣法來問難時,周利盤陀伽就回答不出來。

怎麼辦呢?這時候他就顯神通,飛到虛空當中結跏趺坐、放大光明,現出廣大的身相。這個外道一看,哎呀,這是一位聖人!內心生起恭敬心。但是,雖然你讓我生起恭敬心,道理沒有講清楚,還是不能幫我解除疑惑,他就靜待周利盤陀伽的開示。但是周利盤陀伽一直回答不出來,就僵在那個地方。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在寮房裡面打坐,天耳遙聞,知道這個外道得度的因緣成熟了,就用神通跟周利盤陀伽的身體對調,住在周利盤陀伽的身體,以善知開合的辯才回答他的問題。結果這位教授師就非常歡喜說:「佛陀的弟子周利盤陀伽尚且有這種智能,其他人還得了!」於是就皈依了佛陀,後來也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舍利弗尊者在僧團當中,他的定位就是經常能夠教化外道,這就是我們偉大的舍利弗尊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用佛的慈悲智慧來包容別人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一個小和尚講故事。這...

洪應明《菜根譚》下集

一、樂者不言  言者不樂 談山林之樂者,未心真得山...

【推薦】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行持語錄 這部份開示,是從一九七八年冬季開始,至...

慧律法師《業與無明》

芸芸眾生,一念無明,遮掩自性,困惑造業,由業受苦,...

廣欽老和尚100句行持語錄

1、我們修行主要是專心於佛號,心心念念不離佛號,四...

讓自己成為快樂又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生活過得很快樂,缺少智慧的人生活過得很不...

舍利弗不成菩薩的緣由

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弟子中,有位名叫舍利弗,他在佛的弟...

憨山大師醒世歌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

惡性須菩提

世尊成道之後,觀察到大海龍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緣,便現...

一碗清湯素面

題記: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這一天,寒梅落盡把冬...

願將娑婆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

光緒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師一肩雲水,行腳於東...

一個終身受用的測試題

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經過一個車站。...

人到中年的十六悟

一、活法 過一天,少一天;過一天,樂一天;過一天,...

好壞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

正視自己的分別心,好壞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我們大家...

沈家楨居士的學佛經過

我現在的心態,是衷心感激這一生中,所有遇到過的法師...

明一法師:淺談懺悔業障

一、懺悔的意義: 我們不管是做什麼佛法的修行,最初...

無盡大悲 矜哀三界——宏海法師浴佛節開示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是農曆的四月初八,是我們大...

不迴向亦能獲大益,此語欠妥

接手書,並閩佛化社書,及大綱大事記。備悉此社尚正當...

濟群法師《佛陀制戒的原因及意義》

戒律是否過時?在今天這個時代,如何認識戒律的價值?...

文珠法師《三皈五戒的意義》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

什麼樣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孫

一、什麼樣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孫 印光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

大安法師:是「萬修一二去」還是「萬修萬人去」

問: 有人說,往生淨土是萬修一二去,而東林法音說,...

【佛教詞典】五戒受法

亦名:受五戒法、授五戒法 隨機羯磨·諸戒受法篇:「阿...

【佛教詞典】擇法眼

(術語)簡別法之是非之識見也。...

【視頻】大悲咒

大悲咒

【視頻】《金剛經》李罕念誦

《金剛經》李罕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