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宏海法師  2018/07/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的有緣,大家吉祥。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一個話題,就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就是說我們人世間一輩子呀,最後打拼的結果可以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古印度有一個國度,它的國王叫做難陀國王。這個國王雖然身為一國之主,但是他非常非常的貪財,幾乎下令說,把整個國土裡邊,國度裡邊所有的財寶、金銀都得最後,收集到他的這個,王宮裡面的財寶庫中。而且他還非常吝嗇,吝嗇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說,甚至把自己的女兒,貴為一國的公主,把她打發到這個妓院裡邊,來作為一個他收集財寶的手段。並且把全部的這個,全民的財產都收集到國庫裡邊以後,還告訴下面的人說,說如果有人來看到他的女兒漂亮,想娶到他女兒的話,就把這個人,和他所帶的財物一塊兒給我,交到王宮來。那麼身為公主的女兒呢,當然非常地難過。但是也不得已而為之,難違父王之命。

但是有一次終於因緣出現了,就是有一個寡婦的兒子,看上這個漂亮的公主了。一見鐘情以後呢,就是茶飯不思,他想娶到這個公主呢,他又覺得自己身無分文,非常貧窮的一個家庭嘛,只有跟他母親相依為命。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不吃不喝,就跟我們常說的,得了相思病一樣。得了相思病呢,畢竟他媽媽看到自己的親生兒子,看不過去了,這個時候就跟兒子商量。他就說了實話,他怎麼也想把這個公主娶到手,只要能夠娶到公主,他什麼都願意。結果想來想去,說我們家裡啥都沒有,有什麼資格去下聘,去娶這個公主呢。最後想來想去呢,他媽媽也沒辦法了,就告訴他說,你爸爸死的時候,口裡邊銜了一枚金幣,你如果現在要去找這個寶物的話,那麼我們唯一能夠夠的著的財產呢,就是把你爸爸,從下葬的這個墳墓中把他挖出來,把這枚金幣拿到手。

果不其然,兒子愛公主心切,就帶著這樣一種心呢,真的從墳墓裡把他的父親給刨出來,從口裡邊把這一枚金幣給拿過來。就帶著這一枚金幣,表達他所有的財產,和對公主的愛慕,就真的去求親了。求親以後呢,果不其然,就被國王旁邊的人就給帶過來,帶過來以後,帶到國王面前,問說你想娶我的女兒,那你有什麼能力能娶呢。他說我其他的沒有,有一枚金幣。這個國王就非常的納悶,因為他已經下令,把所有國家裡邊的財富,包括金幣都收集到他王宮裡邊了,他覺得這窮小子怎麼會有一枚金幣呢?他就懷疑他是不是發現了一個寶藏,而沒有告知他。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駙馬,想作駙馬的窮小子,就不得已就告訴,這是什麼呢?不是我發現了寶藏,而是這一枚金幣是我們家僅有的,是曾經在我死去的父親,口裡面含了這一枚,作為紀念,現在我把它拿出來奉獻給公主。

當時,這個話一出口以後呢,就對這個國王,產生了非常大的震撼。他就突然想到,說哎呦,原來人死了以後,啥都帶不走,你看這個寡婦的丈夫,死了以後,他只僅僅口裡含了這麼一枚金幣,最後都被刨出來又還到世間。他就終於悟到說,原來真是萬般帶不去。雖然他把所有國土裡邊的財富,都收集到一起,可問題是什麼呢?他將來還是什麼也帶不走。

在這樣的情況下,旁邊的大臣,就是有這個佛陀的弟子,他就見這個皇帝這會兒,智慧開始啟動,善根開始啟發了,就乘機來度化他,就給國王講到說,的確是的,說陛下您雖然收集了這麼多的財寶,可是您要知道,等到您死亡的時候,您連自己的這個身體都帶不走,何況說身體之外?自以為是所屬於您的,這些金銀財寶呢?

在這樣的一種智慧的啟迪下,這個國王就把他所有的財富,整個散給全國的子民,特別是救濟貧苦的人,由此他也得到了很大的福報。並且依著這個,還追隨佛陀學習教法了,學習佛法。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這是一個在佛經裡面,很巧妙的一個寓意故事。它從中就教導我們說,很多時候一個故事,可以啟發我們無窮的智慧,你看就教導我們說,真正確實是這麼一回事。雖然有時候我們在人世間,還是覺得應該去打拼,應該去擁有,甚至世間法裡面說,但求曾經擁有,也不求天長地久,可是確實是沒辦法天長地久。

所以大家在這個時候會想起,我們常讀過《普賢行願品》的同修,就會知道。在《行願品》裡講到說,人在臨命終的時候,一切的這個眷屬,一切曾經有的勢力、威德呀,乃至牛馬車乘、珍寶伏藏等等。都能夠什麼呢?完全離開自己,一樣都帶不走。當時說只有這個普賢的願王,帶著這個能護送著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由此,我們差不多人一輩子呀,大家都會有一些福報的顯現。也就是我們一輩子,所擁有的這些錢財物質資糧。人的福報一個說從物質上來講,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金錢吧,另外一個就是從壽命上來講。那麼從金錢的福報來講呢,差不多一輩子能夠少欲知足,夠了就可以了,多餘的呢?我們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業,不生貪著心。那麼也是可以來這樣去做的。

特別是在這個,因果前生後世的輪迴裡邊呢,確實我們要知道,就是說,把這個金銀要善於,財物,我們的錢財,要善於來進行這個分配。你比如說夠自己吃穿用度,差不多也留一部分,防止有一些突發事件,多餘來的呢,應該把它去佈施供養。或做一些救濟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人的福報,有時候它就是那麼一個量。當然我們可以修,可是還是有福報大小之分。那麼我們的量是那麼多,當我們的貪慾心,促使著我們對於財富的追求,超出我們所能承載之量的時候呢,很可能就會出一些狀況。民間有一句話說,破財消災,這倒也確實是事實。為什麼呢?因為你這會兒福報不夠撐了,這個兜就要破了,除非你在這個兜裡現有的情況下,再把它拿出一部分進行佈施供養。那麼這樣,同時增加了自己的福量,很可能還會有更好的效果。

那再一者來講,我們常說到捨得捨得,確實是,能捨的時候呢,意味著你就有更好的得。當然盡量,我們避免用這種功利心去佈施。但是它事實的客觀的存在呢,就是有捨才有得的。而且我們的人心呢,一般也是無常的,當我們發善心的時候呢,就是趕緊能夠把這個事情給做了,有時候一拖拉的時候,就像祖師們開示,在修行的因地,修加行的時候呢,應該熾然的去做福,就是看到有培福報的機會呢,趕緊搶著就做了,否則,有可能今天我們覺得這個,好像我們今天能夠發心,但是很可能在明天的時候,我們又會退掉。就把一個培福的機會給錯過了。所以好多時候,人心是無常的。我們應該掌握到當下,去多行佈施和救濟。

那麼再者來講,因為我們有時候覺得會說,喜歡存,存錢也罷,存金也罷。存什麼股票呀期貨呀等等投資也罷,這些投資呢,都不如我們把這個錢存在福德法界。福德法界是隨著,我們的身心的這個福報,福德呢,它顯現的。當你福量夠了以後,自然而然呢,就招感來所需的這個物品,而不是說我們以凡夫心,生怕在,不能夠接受無常,害怕無常來了的時候,自己沒辦法應對,所以在那每天存存存,越存越多,一旦超過這個量,很可能就麻煩了。

所以說,通過這一則經典裡面,講的這個智慧的故事,我們確實也知道,人生呢真的說萬般帶不去,你看連死了以後,口裡銜一枚金幣,最後都被兒子給刨出來了。這個國王從中才啟迪到這樣的智慧。希望我們在人世間生活的時候,能夠進行這麼一個反思,回頭間,看見整個我們對於這個物質世界,追求的一個意義所在。可能那個時候,才能體悟到佛門,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橫截諸惡趣

帶業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橫截諸惡趣。這個橫,注...

因果不是宿命

佛門常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人便以為這是宿命論...

佛說持八支淨戒的功德果報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上為大眾說法,一千兩百五...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這裡貧是指無財,耗是家破。多...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復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

唯識學裡的二種色法

在《唯識學》上,色法有二種:一個叫業果色,一個叫定...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

身體少病的十個原因

1、不打別人,不虐待動物。 2、勸別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八歲論師的舍利弗尊者

八歲走上論師寶座 舍利弗譯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

佛源老和尚對發心受戒的弟子一段發自肺腑的教誡

知客師父領幾位新落髮僧前來禮源公。 知客:師父,他們...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鎮江的金山禪寺,由住持法...

【佛學漫畫】宇宙有盡頭嗎

孩童時期可能都曾有這樣的疑惑:這一切的一切有盡頭嗎...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根機

什麼叫根機呢?我怎麼知道我根機好呢?當然,你根機好...

自己為自己負責

在南傳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這麼一段話:我們不能...

智者大師的破魔方法

師初至佛隴,一日入坐,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

熄滅淫慾的簡便方法

色慾禍害極其酷烈,從古到今,因此亡國敗家、喪身絕嗣...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輪迴相續

我們看總結。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整個輪迴會相續呢? 汝負...

一千斤的鹽

一粒種子看起來雖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發芽、成長...

老鼠入牛角,當必有倒斷處

【原文】 圓覺謂輪迴以愛慾為根本。而此愛慾,百計制之...

一個人沒學佛時,他就是要依靠某種東西來過日子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變滅],就...

透視愛情的無常

佛陀早就講過,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無常才是這個世...

學佛人要閉是非之嘴,開念佛之口

釋迦牟尼佛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中說,在末法時期...

再恩愛的夫妻對死亡也無能為力

即使有再恩愛的夫妻,再美滿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對...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嗎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對香菜這一詞有些忌諱?尤其是...

【佛教詞典】本願功德聚

(術語)由因位之本願而於永劫積聚功德之佛也。謂阿彌...

【佛教詞典】四行了滅諦相

【四行了滅諦相】 p0457 瑜伽三十四卷十六頁云:於集諦...

【視頻】聖嚴法師《順境逆境由心造》

聖嚴法師《順境逆境由心造》

【視頻】夢參老和尚《每一生都想了生死,為什麼了不了》

夢參老和尚《每一生都想了生死,為什麼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