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高僧轉世為高官給我們的啟示

大安法師  2017/03/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高僧轉世為高官給我們的啟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王十朋是由嚴首座轉世而來之事,是中國佛教史上比較著名的公案之一,在《樂邦遺稿》《天台山誌》《台郡誌》當中均有記載。嚴首座,俗姓賈,法名釋處嚴,字伯威,是王十朋的舅公。年少時出家於明慶寺,拜知性和尚為師,後來成為宋代高僧,人稱「嚴首座」。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樂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人。王十朋少年時聰明過人,7歲入塾,14歲先後在鹿岩鄉塾、金溪邑館、樂清縣學讀書,學通經史。

19歲時,他便寫出「北斗城池增王氣,東甌山水發清輝」這樣的名句。24歲時,樂清縣學落成,王十朋能文賦詩,他的蓋世才華震動了浙南詩壇。

王十朋先後出任侍御史,出知饒州、夔州、湖州、泉州四州知州。

王十朋說,自己小時候,每次鄉間出家人遇見他就說:「這個孩子是嚴伯威的後身。」 他覺得莫名其妙,就向他的叔父寶印大師(即嚴首座的徒弟)詢問。

寶印大師肯定地說:「你父母成婚很久尚無後代,很是憂愁,所以祈禱甚力。由此緣故,有一天,嚴首座在夢中告訴你祖父,說:‘汝家求子許久,故吾至此。’說完就消失了。後來,你母親有身孕,就生下了你。」

王十朋一出生,眉眼樣子、興趣愛好和嚴首座都很相像,很符合叔父所述之事。王十朋有一天在睡夢中,夢到一個地方,山峰樹木非常秀雅、茂密深邃,有很多出家人往來其中。

旁邊有一座石橋,他就站在橋畔,看到一塊碑。旁邊有一位出家人說,這是你前生所書寫的。王十朋問道:「我前生是誰啊?」那位出家人答道:「嚴首座是也。」

後來有一次,王十朋辦公事,經過石橋寺。這個寺院的出家人在前一天晚上做夢,說要去迎接嚴和尚。

第二天早上,王十朋到了,大家都認為他就是嚴和尚。王十朋瀏覽周邊的山水,發現與夢中所見,驚人地相似。

於是,他感慨題詩一首:

石橋未到已先知,入眼端如入夢時。

僧喚我為嚴首座,前身曾寫此橋碑。

至此,王十朋確信自己前身就是嚴首座。

王十朋至38歲時,感到作文寫字不如前世好,很慚愧。有時,他看到前生所做之畫,感慨說:「嚴闍黎,你前生吃素,智慧很多,現在我今生吃肉,就很愚鈍了。」王十朋雖然知道自己前世是出家僧人,但是對佛教有意保持距離,並無意投身佛門。

蓮池大師說,我聽古德說,士大夫英明聰敏過人,多由高僧轉世而來,但也曾經懷疑,既然是高僧轉世,為什麼會多半迷失於紅塵,重續佛緣的人少之又少呢?想來身在五濁惡世,退緣多多,縱然曾為賢者,也難免如此啊!

印光法師在《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五》中也說:「王十朋,蘇東坡,黃庭堅,曾魯公等,皆是前生錚錚出眾之高僧。而此生已不如前生,來生又不知如何結局。思及此,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若不發憤專修仗佛慈力往生淨土一法者,非夫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拔除心中憂愁之刺

古印度時,那羅陀尊者在波羅梨國長者的竹林中修行。當...

【推薦】這麼簡易的法門,為何你卻不修

龍樹菩薩對我們一代時教的判教,判為難行道和易行道。...

你心裡的苦惱和困惑是誰放進去的

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說有個人總是非常苦惱,他聽說佛...

以水譬喻七種人

昔日,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一日,佛告訴比丘...

宿命通一看,你還敢結婚嗎?還敢吃雞嗎?

人豬合體 看看人和人的關係:當年恩愛,今作怨家。昔日...

回觀此土修行者,齷齪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無礙異常倫。 直將果用為吾用,不...

佛學之宇宙論——九地

依三界施設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

富翁吃豬

傳說過去有一個富翁一生行善無數,修橋鋪路,救濟鰥寡...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墳墓上的竹籃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與兒媳、孫子住在一起。他從...

出世與入世

無相禪師行腳時,口渴尋水,這時看到一個青年在池塘裡...

虔誠的迴向,讓逆子回頭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我們跟...

放生蛇反遭咬,結果意想不到

晚上,和老媽閑聊。她問我:你還記得小阿公嗎?小阿公...

對惡母應該孝順嗎

問: 對惡母應該孝順嗎? 大安法師答: 首先你對你的...

人與人之間的5%差別

一位內地企業家在接受電視訪問時談到了他去李嘉誠辦公...

打知名度的多,真實了生死的少

佛法進入末法的時候現在我們已經快三千年了,進入末法...

五根放逸的過患

現在我們關鍵是要認識五根放逸的過患,一定要在這上面...

學佛人必須講究的三種語言

《雜譬喻經》上記載,以前有只甲魚遭遇枯旱,湖水乾涸...

日常生活應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寶,能遍流一切資具海、飲食海、歡樂海、...

如何助老人一臂之力,以盡我們的大孝

問: 永寧寺這麼多老菩薩,常年在這裡修學,風雨無阻,...

佛法滅盡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釋迦佛是在第九減劫中人壽百歲時降世的,到現在差不多...

釋迦彌陀此遣彼喚,豈容不去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所弗窺測。況我信...

遠離無益的苦行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

八萬劫後,未脫鴿身

八萬劫後,未脫鴿身,這也是一個佛經典故了。有只鴿子...

吳南浦居士的信佛因緣

《梵網經》云,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

【佛教詞典】二根

1、利根和鈍根。利根是指根器很銳利的人;鈍根是指根器...

【佛教詞典】六度集經

凡八卷。又作六度無極經、六度無極集、六度集、雜無極...

【視頻】道證法師《你興趣和誰相應》

道證法師《你興趣和誰相應》

【視頻】《佛說佛名經》(萬佛懺)

《佛說佛名經》(萬佛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