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了半偈而捨身的故事

2025/01/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為了半偈而捨身的故事

在《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釋迦牟尼佛說:「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就是彌勒菩薩要比釋迦佛修佛道早四十二劫。可是,彌勒菩薩還沒有成佛,要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才能降生在閻浮提,證得佛果。

閻浮提就是在須彌山的南邊,又叫做南贍部洲,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住的娑婆世界。彌勒菩薩為什麼早發心,成佛卻落後了呢?在《大般涅槃經》裡,釋迦牟尼佛說出這樣一則半偈捨身的故事。

在遙遠的過去,釋迦佛未成佛前,某一世是一位婆羅門的童子,名為善慧。他獨自在雪山中精勤修行。在那個時代,沒有佛陀出世,更沒聽過什麼佛法,卻連方等這樣的名字都沒聽說,他專心思考、坐禪,這樣過了很多年。遠離了貪嗔慢,斷除了愚癡,口中從來沒有說過粗俗惡劣的話。

在善慧童子在修這種苦行的時候,在天上的釋提桓因等天人心生驚怪,於是就聚在一起談論道:「大家都來看看,在那清淨的雪山之中,有一位遠離慾望、功德莊嚴的人,他因為遠離了貪嗔慢,永遠斷除了愚癡,口中從來沒有說過粗俗惡劣的話。」

當時,在天上有一位天子,名叫歡喜,看到善慧在人間的修行,說道:「像這樣遠離慾望的人,清淨且勤奮精進,難道他不嚮往帝釋天的地位以及天界嗎?如果是求道之人,修行種種苦行,這種人大多是有很多慾望,想要追求帝釋天的地位。」

這時,又有一位天子對帝釋天說:「天主憍尸迦,你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外道修行苦行,不一定是追求帝釋天的地位。」說完這話,又接著說:「憍尸迦啊,世上有偉大的修行者,為了眾生的緣故不貪戀自己的身體,為了想要利益所有眾生,而修行種種無數的苦行。他不希求生於天上,只希望讓所有眾生得到快樂。按照我的理解,這樣的大士清淨無染,所有煩惱都永遠斷絕,只希望求得無上正等正覺。」

帝釋天說道:「如你所說,這個人就是要普度世間眾生了。大仙啊,如果這世間有佛,它能消除所有諸天、世人以及阿修羅的煩惱毒蛇。這些眾生處在佛樹的陰涼之下,煩惱的各種毒害就能全部消除。大仙啊,這個人如果將來成為佛,我們就能滅掉無量熾盛的煩惱。像這樣的事情實在難以相信。我看到這麼多眾生發心之後都產生動搖,所以我現在雖然看到這個人修苦行,沒有煩惱沒有熱惱,走在險道上還能保持清淨,但我還是不能相信。我現在一定要親自去考驗他。」

當時,帝釋天就幻化成羅剎的模樣,樣子非常可怕,來到雪山下不遠處站住。他聲音清雅,說出過去佛所說的半句偈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說完這半句偈語後就站在前面,他的樣子非常恐怖。這個苦行者聽到這半句偈語後,心中歡喜得無法形容;像久病之人,沒有遇到好醫生和良藥,後來終於得到;像人落入大海,突然遇到船;像口渴之人遇到清涼的水。善慧童子我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用手撩起頭髮,向四週看了看然後說:「剛剛聽到的偈語,是誰說的呢?」當時沒看到其他的人,只看到一名相貌可怕的羅剎。
 
於是就說:「是誰打開了這樣的解脫之門?這半句偈語啟發了我的心。」此刻他心中又產生疑惑:「不是他說的吧。為什麼呢?這個人的樣子非常可怕。如果有人聽到這個偈句,所有的恐怖和丑陋都會消除,怎麼會有樣子這麼可怕的人,能說出這個偈語呢?但轉念一想:「我現在沒有智慧,而這個羅剎也許曾經見到過去的諸佛,從諸佛那裡聽到這半句偈語,我現在應該問問他。

於是就走到羅剎面前說道:「善哉!大士,你在哪裡得到這半句偈語呢?這半句偈語的意義,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的正道啊。」問完後,羅剎就回答說:「大婆羅門,你現在不應該問我這個意義。這不是我本來知道的東西。我已經很多天沒有吃東西了,到處尋找都找不到,又饑又渴非常苦惱,心裡亂了,所以才亂說的。」

善慧童子又對羅剎說:「大士,如果能為我說完這個偈語,我將終身做你的弟子。你所說的偈不完整,意義也不完整,又是因為什麼原因不想說呢?財物的施捨是有盡頭的,而法施的因緣是無盡的。我現在聽到這半句法偈後,心中產生驚疑。你現在可以為我消除疑惑,說完這個偈語,我將終身做你的弟子。」

羅剎回答說:「你的智慧太過了,只擔心自己,完全不考慮我現在被飢餓所逼迫,實在不能說。」善慧問他:「你吃的是什麼東西呢?」羅剎回答說:「我吃的是溫熱的人肉,喝的是人的熱血。我沒有福分,只能吃這種食物。世上雖然有很多人,但他們都有福德,而且被諸天守護著,而我沒有能力殺死他們。」

善慧童子又說:「你只要完整地說出這個偈語,我聽到偈語後,就把自己的身體奉獻出來供養你。大士,我就算死了,這樣的身體也沒有什麼用處了,會被虎狼、鴟梟、雕鷲等吃掉,而且得不到一點福報。我現在為了追求無上正等正覺,願捨棄不堅固的身體來換取堅固的身體。」

羅剎回答說:「誰會相信你這樣的話,為了八個字就捨棄自己心愛的身體?」

善慧童子回答說:「你真的沒有智慧。就像有人施捨一個瓦器能得到七寶器;我也是這樣,捨棄不堅固的身體得到金剛之身。你說誰會相信?我現在有證人,大梵天王、釋提桓因以及四天王能證明這件事。還有有天眼的各位菩薩也能證明。還有十方諸佛世尊也能證明我為了八個字,能捨棄身體性命。」

羅剎又說:「你如果真的能這樣捨身的話,好好聽著!好好聽著!我將為你說其餘的半句偈語。」

善慧心中歡喜,馬上脫下自己身上的鹿皮,給這個羅剎鋪好法座,合十恭敬地跪下說道:「大士,願你坐在這個座位上,好好為我說其餘的半句偈語。」羅剎就說出了下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羅剎說完這個偈語後說:「你現在已經聽到完整的偈語了,你的願望都能滿足了。如果你一定要利益眾生的話,現在就把你的身體給我吧。」

此時善慧童子深入思考這首偈的深義,接著在各處,像石頭上、牆壁上、樹上、道路上書寫這個偈語。然後就爬上高樹,準備投身入羅剎口中。當時,樹神問他:「善哉!仁者,你想要做什麼?」善慧回答說:「我想要捨身,來報答偈語之恩。」樹神問:「這樣的偈語,有什麼利益呢?」善慧說:「這樣的偈句,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說開啟空法之道的話語,我為了這個法捨棄自己的生命,不是為了名聞利養,金銀財寶。或者四大天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以及人間天上的快樂,而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捨棄這個身體。」當說完這些話後,就縱身從樹上跳下。

還沒落地的時候,虛空之中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聲音一直傳到色究竟天。當時,帝釋天馬上恢複本身,站在空中,用手接住善慧的身體,把他放在平地上。並對善慧童子懺悔、頂禮、讚歎。善慧童子也因為了半偈佛法捨身之因緣,在因地迅速圓滿十二劫的資糧。也為後世的佛教修行者,樹立了榜樣,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成佛的十種廣大行願

如果要成就如來就是佛這樣的功德之門,那你應該怎麼做...

太子出城遊歷,照見世間老病死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為悉達多...

不發急三字,能辦成佛之大事

參禪人,學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發寬大願。幸我今...

佛母摩耶夫人的故事

釋迦牟尼世尊,當其在兜率天未降生人間時,早已是一生...

佈施多而福報少的原因

《菩薩本行經》裡面談到,若有眾生不能以至誠心去佈施...

龍施女得佛授記因緣

過去,佛陀帶領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眾及五百位諸大菩...

菩薩成就國土,要有兩種準備

這一科是與之授記。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權實不二...

聽聞正法的功德利益

龍樹菩薩在其《聽聞集》中寫道: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推薦】《了凡四訓》漫畫版

《了凡四訓》漫畫版...

當從善者,與淨相應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半塊餅乾的佈施

傍晚,一天的法會結束了,我們三三兩兩的在廣場上散步...

【佛學漫畫】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的故事...

鋤草斬蛇

有一個學僧到智常禪師的道場來參學。 智常禪師正在鋤...

【推薦】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傷

昨晚正在給家裡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個小家,只聽得客...

大安法師:一顆出離牢獄的道心

我們的生命也像一種投資。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

淨土法門的特別之處

淨土法門在佛的一代時教當中被稱為特別法門,所謂勝異...

水泡花蔓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家吉祥。我們又在道場白華庵,今...

佛法,一種終極智慧

一 佛,就是覺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給予你啟發和幫助的人...

你到寺廟裡幹什麼來了

現在有好多居士都願意到廟裡面住一住。他們來的目的也...

雖然身體還沒往生,但心早已過去

你想憑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這樣可就不空費了...

殘經與破損佛像的處理方法

殘經不能修補,燒掉沒有罪過。如果是還可以看,可以修...

鬼子母

在古印度一座幽深的山谷中,住著老鬼王波闍迦,和他的...

不評價別人也不必執著於別人的評判

生活當中的評判和修行當中的評判是不一樣的。當我們的...

自立法師:觀音菩薩聰明偈

我介紹一首「求聰明」的偈子,這是我做小和尚的時候自...

【佛教詞典】王不自縱任不行放逸

【王不自縱任不行放逸】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七頁云:雲...

【佛教詞典】迷執

(術語)轉倒事理雲迷,迷情之思雲執。成唯識十曰:愚...

【視頻】南無大行普賢菩薩聖號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聖號

【視頻】妙蓮老和尚甘露開示法語

妙蓮老和尚甘露開示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