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法為何要用烏鴉與豬來做譬喻

2015/12/29  大字體  護眼色

佛法為何要用烏鴉與豬來做譬喻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說:「我今天開示佛法要用烏鴉與豬兩種動物來做譬喻,大眾聽聞後應當善自思惟。」眾比丘們齊聲答:「是,世尊!」並專心從佛受教。

佛陀開示:「什麼樣的人會被比喻像烏鴉呢?就像有人在寂靜之處,常耽溺於淫慾中,造作種種惡行,事後感到羞恥而心生悔意,於是便向他人坦誠自己所犯的過失。這樣的人,雖然被修清淨梵行的人指責其惡行,但仍有羞恥心,知道悔過,就像烏鴉常受飢餓之苦,總是吃一些不淨的穢物,吃完便趕快擦嘴,深怕有其他的鳥類看見而嘲笑說:‘這烏鴉總是吃不淨的穢物。’如同有人在閑靜處,耽著淫慾,做不善行,事後因羞恥的緣故,便向他人發露懺悔。這樣的行為就如烏鴉的習性。」

佛陀繼續說道:「什麼樣的行為會被譬喻如豬的習性呢 ? 如果有人在閑靜處,時常耽溺於淫慾,造作種種惡行,卻絲毫沒有羞恥心,更遑論會懺悔過失。不但如此,還驕傲地向他人自誇說:‘我在財、色、名、食、睡五欲中悠遊自得,有誰能夠像我這樣自在快樂呢?’這種人做了壞事,毫無羞恥悔改之心,就像豬的習性,總喜歡吃不乾淨的穢物,總是睡在肮髒的地方,還會到豬群當中蹦蹦跳跳。如果有人喜好淫慾、造作壞事,無羞恥心又不知悔改,還大言不慚地自我稱讚:‘我在五欲中悠遊自得,沒有人能夠像我這樣快樂自在!’這樣的行為就好像豬一樣的習性。」

「諸位比丘!不論是烏鴉或是豬的習性,都是修行人應當舍棄與遠離的。大眾應當要朝此方向學習。」諸比丘們聽聞佛陀開示後,心生歡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七。火滅品第十六(三)》

省思: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人的慾望是永無止盡的,芸芸眾生始終向外追求慾望,任己沉浮於五欲之樂,因此迷失自性。學佛之人,當知慾望為眾苦之源,發願做自己心念的主人,遠離五欲,時時刻刻返觀自照,保持覺性存在,如古德云:「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為淨業者守護信心,說此二河白道喻

一、喻旨 為修持淨業者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說...

牛年說牛---佛教裡的「牛」

農曆辛丑牛年即將來臨,牛與佛教有著殊勝的因緣,如著...

世間的四種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為比丘們開示法要...

《法華經》中最精彩的七個比喻

《妙法蓮華經》在大乘經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法華經...

礦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師

李圓淨居士編寫《印光大師嘉言錄》。他就在一篇文稿裡...

把真如本性喚醒激活

我們看蓮花的兩種譬喻:一個出水義,一個開敷義。天親...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識」:八個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百喻經·認人為兄喻

經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復多錢財。舉世...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

固執的青蛙

兩隻比鄰而居的青蛙,一隻住在深水池裡,不容易被人瞧...

念佛不輟忽患胃癌,預知時至念佛舍報

鄒妙順,居士華融海之母,無錫後宅鎮人。住在上海新閘...

孝心只需三分鐘

去同事家玩時,同事正在打電話。只見他拿起電話,撥了...

原來生命可以如此莊嚴地謝幕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聲聲佛號,...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

有了這個觀念,就能消解憤怒的情緒

相信因果,就會有對一種生命的際遇那種逆來順受。以前...

聖嚴法師《苦報與福報》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豐富,也是最...

人生四件可悲的事情

第一件可悲之事:幹壞事 此十分難得之清淨人身,如果...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間的慾念有善惡兩種,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開...

棋品與人品密不可分

唐朝元和年間,東都留守名叫呂元應。他酷愛下棋,養有...

寺院過堂儀軌及意義

在齋堂裡,不可在中堂走動,保持安靜,關閉手機,端身...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勤修我皆接引願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

歸心淨土的楊傑居士

楊傑,字次公,安徽無為人,自號無為子。北宋神宗元豐...

用寬容和愛心去化解怨恨

一家公司的老闆正在氣頭上,他對公司經理大聲呵斥。...

佛陀與阿難的往昔因緣

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歡喜或滿腹煩惱,需看過去是否和對...

災難的啟示與佛教的無常觀

經云:高必墜,聚必散,合必離,生必死。因一切有為法...

【佛教詞典】三摩地圓滿

【三摩地圓滿】 p0199 瑜伽二十卷十二頁云:復次如是已...

【佛教詞典】臨終業成

修行人到了臨終的時候,就能成就往生的事業了。...

【視頻】紀錄片:北海禪院

紀錄片:北海禪院

【視頻】《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

《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