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lobha,rāga 巴利語同;或梵語 abhidhyā,巴利語 abhijjhā。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欲求五欲、名聲、財物等而無厭足之精神作用。即於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愛著心,引生五取蘊而產生諸苦。又作貪慾、貪愛、貪著。略稱欲、愛。俱舍論卷二十廣引諸經,謂緣五欲之境而起貪慾,纏縛其心,故稱欲軛。書中又舉出欲貪、欲欲、欲親、欲愛、欲樂、欲悶、欲耽、欲嗜、欲喜、欲藏、欲隨、欲著等十二項冠有「欲」字之異稱。據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載,貪系由取蘊、諸見、未得境界、已得境界、已受用之過去境界、惡行、男女、親友、資具、後有及無有等十事而生,經由以上十事所生起之貪,依序稱為事貪、見貪、貪貪、慳貪、蓋貪、惡行貪、子息貪、親友貪、資具貪、有無有貪。俱舍論卷二十二將貪分為四種;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供奉貪,可修各種不淨觀以對治之。 貪通於三界,其中,欲界之貪,稱為欲貪,其性不善,為十惡、五蓋、三不善根之一;色界、無色界之貪,稱為有貪,其性有覆無記(能障覆聖道之染污性,然因其過甚輕,作用極弱,故不會招感果報),與欲貪共為六根本煩惱、十隨眠、九結之一,又其性非猛利,故為五鈍使之一。說一切有部以貪為「不定地法」之一,又非緣無漏法而生者,僅與喜、樂二種感受相應,故與隨煩惱及八纏中之無慚、慳、掉舉,六垢中之誑、憍二者為等流。然唯識家則以貪為「煩惱法」之一,於喜、樂二種感受外,若於逆境中亦會與憂、苦兩種感受相應,並與「見」皆同緣無漏法而生。又依俱舍論卷二十二之說,經部以中阿含經卷七分別聖諦品為根據,謂四諦中僅有集諦以「愛」為體,愛乃貪之同體異名。[俱舍論卷十六、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品類足論卷三、顯揚聖教論卷一](參閱「愛」5457) p4792

上篇:貧者一燈 下篇:貪心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率都婆

(術語)Stūpa,又作窣堵波、窣睹波、素睹波、藪斗婆...

六十二見

(名數)經論之諸釋不同。多用下三種:(一)大品般若...

火喻菩薩十種善法

據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六載,菩薩修行,以智慧之火了妄...

禪枝

(雜語)禪堂之樹枝也。庾信安昌寺碑曰:禪枝四靜,慧...

三摩地

梵語 samādhi,巴利語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

出假行

(術語)菩薩固意起假觀,而認差別相,化益眾生也。與...

他引分別

【他引分別】 p0487 世親釋四卷十八頁云:他引分別者。...

畜長衣過限戒貿易不染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一、引律示犯)律又云,若舍...

棒喝

(術語)禪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

忌日設齋

(行事)於死人之忌日招待僧人請讀經,於是供齋而祈冥...

一九之教

一個九品往生的教法。一九即指彌陀所立之九品往生。...

一切如來金剛誓誡

指如來三昧耶之本誓。謂如來見證此三昧耶時,見一切眾...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千萬不要向阿彌陀佛請假

我們在人世間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產業,名下有幾棟房子...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讀誦大乘。 對淨業行人來說,主要是讀誦淨土五經。此外...

宏海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第一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學子們,大家晚上...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

聖嚴法師:多情須講理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愛他往往反而傷害他」,在...

《天台智者大師發願文》略釋

在這篇願文中,智者大師闡明了修學佛法的目的和方式。...

觀世音菩薩的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這個地方是講到,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以後所成就的...

靜坐的利益與方法

靜坐的利益 靜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對於身心健康,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