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神我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purusa。意即「人」,指個人之精神本體。又作神我諦、我知者。或單稱「神」、「我」。印度數論學派所立二十五諦之第二十五。即執「我」為「常住獨存,受用諸法之實我一。蓋數論於自性等立二十五諦,而以其中最初之自性諦(梵 prakrti)為本性,中間二十三諦為變異,第二十五神我諦則非本性亦非變異,其體乃實有常住、清淨獨存,常為其餘之二十四諦所圍繞。為根本質料因之根本原質(即自性)若與神我結合,則由根本原質展開現象世界。而於根本原質興神我結合時,神我會受物質之繫縛;然在解脫之時,神我則脫離根本原質,單獨存在,而成為本來純粹而清淨者。

依數論派之學說,神我之存在,可由五種情形證明之:(一)為他積聚(梵 sajghātaparārthatvāt)故,凡世間可見之一切聚集皆非為自身而存在,例如床席,其性質之存在非為自身,乃供他人受用而積聚為物者。(二)異於三德(梵 trigunādiviparyayāt)故,三德係指喜、憂、闇三者。神我以外之二十四諦不離三德,乃為盲目者;神我則能知見其自性,異於三德,而為常住之我。(三)依(梵 adhisthānāt,又稱支配)故,若依神我,則此身有作用;若不依之,則此身亦無作用。神我能支配物質性之身體,其餘二十四諦則必須依於神我始成意義,故神我乃為實存者。(四)有食者(梵 bhoktrbhavāt)故,其餘二十四諦猶如食物,神我則如食者;有食物則必有食者以感受吟味其滋味。(五)為獨存而努力(梵 kaivalyārtham pravrtteh)故,如無神我,則吾人種種努力(例如為求解脫之努力)終歸無效,因果報應亦失其意義,故知神我必然實存於吾人之內。佛教反對上述之說,謂神我乃「離蘊」之我,而以「諸法無我」之主張評破妄執神我之諸論說。[金七十論卷上、百論卷上破神品、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 p4247

上篇:神光 下篇:神我外道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生支

【生支】 十二因緣的第十一支。以現世的業力,報盡命終...

影像喻

【影像喻】 p1341 世親釋五卷五頁云:於此復疑;淨不淨...

金剛頂義訣

(書名)一卷,說金剛智三藏六卷略出經之要注,智藏筆...

珠利耶國

為南印度之古國名。珠利耶,乃古代南印度之俗語 Choly...

識等五支

五種熏發名言熏習發識等種,未必一時。雖有前後,雜亂...

信度河

信度,梵名 Sindh 或 Sindhu,巴利名同。印度西北部之...

立地

(一)謂立於地。祖堂集卷五雲岩曇晟章:「洞山來,不審...

以如是相隨念僧

謂以此相此門此理。於諸僧所。起念隨念。專念憶念。不...

無餘入寂

(術語)二乘之人,證無餘涅槃而歸入寂滅也。...

遍行苦

【遍行苦】 p1241 顯揚十五卷五頁云:論曰:無色界中,...

大染法

指理智冥合之至極,形於男女兩性之染愛,乃密教愛染明...

智者於處善巧

阿難陀言。云何智者於處善巧?佛言。智者於十二處。如...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五戒中間有包含賭博嗎

問: 佛教五戒中間有包涵賭博嗎? 宗舜法師答: 五戒...

謙虛十要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外貌。外貌乃內心之窗;心有所思,...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一、幼而穎異,發出世志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

佛法的藏、通、別、圓四教

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把佛法的內容分成藏、通、別、圓四教...

真行善不可為名,有發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從之; 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 利不...

素食,就是不做餓死他人的幫兇

哈佛營養學家梅爾指出:如果美國肉類生產降低百分之十...

宏海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第一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

答非所問

世間各行各業,各人有各人的智識和經驗,智識有累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