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2021/01/30  大字體  護眼色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一、幼而穎異,發出世志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 諱際醒,字徹悟,一字訥堂,又號夢東,京東丰潤(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潤區)人,俗姓馬。大師幼而穎異,長喜讀書,博覽經史。二十二歲時因大 病深感幻軀無常,發出世志。病患痊癒後,即剃度出家。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二、參學諸方,圓解頓開

大師參學諸方,聽隆一法師講《圓覺經》,明其大旨;聽慧岸法師講法相,深得妙要;聽遍空法師講《法華經》等諸經典,圓解頓開。又參廣通寺(位於今北京北下關)粹如純翁,嗣法為臨濟三十六世、磬山七世。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三、歸心淨土,專修念佛

大師後嬰疾病,以念佛而得治癒。繼思念佛一門,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智者、永明、楚石、蓮池等諸大善知 識,皆羨歸心,遂終止參禪,歸心淨土。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四、精進修持,蓮風大扇

大師修行中律己甚嚴,其齋號為『尺香齋』,將每日會客時間限定在一尺香的時間之內,超過時間便禮佛念佛。大師領眾精勤修行,蓮風大扇,遠近仰化,道俗歸心。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五、同甘同苦,興建道場

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大師退居紅螺山(今北京市懷柔縣城北)資福寺,打算於此終老,四眾弟子依戀追隨者甚眾。大師為法為人,始終無厭倦之心,於是便收留大眾,與大眾同甘共苦,擔柴運水,泥壁補屋,遂成一念佛道場。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六、交接住持,永遵規矩

嘉慶十五年二月,大師辭山外諸護法云:『幻緣不久,人世非常,虛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淨土好相見也。』後回紅螺山,命弟子預辦荼毗事,交接住持位,並囑弟子凡其所立規矩,永宜遵守。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七、淨土相現,決意西歸

圓寂前半月,大師覺身有微疾, 即命大眾助稱佛號,見無數幢幡自西而來。大師云:『淨土相現,吾將西歸矣。』眾弟子求師住世,大師云:『百年如寄,終有所歸,吾得臻聖境,汝等當為師幸,何苦留耶?』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八、安詳入滅,瑞相紛呈

嘉慶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師云:『吾昨已見文殊、觀音、勢至三大士,今復蒙佛親垂接引,吾今去矣。』大眾念佛愈精勤。大師面西端坐合掌云:『稱一聲洪名,見一分相好。』遂手結彌陀印,安詳而逝。眾人聞到異香盈空。荼毗後,獲舍利百餘粒。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九、淨土正祖,不滅法炬

大師將『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楷定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堪稱慧眼燭照。大師解行並進,瑞應超卓,有《夢東禪師遺集》流通於世,不愧為 五濁惡世的不滅法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臨命終時無障礙該安立呢

身為一個凡夫眾生,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

為何欣願往生還會對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問: 弟子是一名公務員。從二〇一三年開始在家念佛、...

極樂世界是虛無縹緲的嗎

莫說西方為譬喻,須知名與實相應。譬甜似蜜非無蜜,喻...

【推薦】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項

一、佛七的內涵 佛七,也稱打佛七,指的是淨業同修集中...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問: 念佛本極易之事,而成佛為甚難之事。佛道長遠,...

念阿彌陀佛後,還念八十八佛,這是雜修嗎

問: 感恩師父遠道而來為我們講經開示。我的問題是:善...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門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

昌臻法師:「念佛現世獲十種殊勝功德」淺釋

一句佛名,是萬種功德的結晶,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

妙蓮老和尚傳奇

淨土法門中,有一種大精進,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

新參四問

一日,一名年輕的學僧前來參問大珠慧海禪師,學僧一見...

糞窟夫妻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一絲星火,終成燎原之勢

唐代靈佑禪師,福州長溪人,十五歲出家,十八歲時前往...

最後的生還者——地震廢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號半夜凌晨三點,正當大家歡欣期待即將來臨...

四種真正的無上享受

每個人都希望能舒服地享受精神或物質上所得到的種種。...

宏海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第一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

彌勒菩薩的事蹟

彌勒,全譯梅達麗(maitreya),又譯為慈。彌勒是姓,名...

51條做人之道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這一輩子需要知...

聖嚴法師:在忙中起了煩惱時的禪修

現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頭的流浪漢,以及好逸惡勞...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惡業

凡皈依佛法之人,無論男女,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隨手環保100事

使用布袋 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

歷代高僧大德的惜福節儉

惜福節儉是歷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優良品格,也是我們增...

佛陀勸孝的偈語

一天早晨,正當佛陀著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時,有一位...

【佛教詞典】十無盡藏

華嚴宗之教義。略稱十藏。藏,有含攝、蘊積、出生之義...

【佛教詞典】真諦

1、二諦之一,又名勝義諦、第一義諦、即聖智所知所見的...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佛光山唱誦

《佛說阿彌陀經》佛光山唱誦

【視頻】《般舟三昧經》男聲讀誦

《般舟三昧經》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