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第七難,見好不求難

證嚴法師  2011/03/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好不求第七難;

人生大患在貪婪,庸碌一生心難安;

精進棄除身外欲,心中寧靜能致遠;

清淨佛心最輕安,見好不求亦不難。

人生到底有什麼困難?其實都是出於一念心,心結打開,一切就不困難。接下來的一段是「佛說人有二十難,見好不求第七難,人生大患在貪婪,庸碌一生心難安」。

見好不求第七難,這也是在於「心」的問題。人都有一種貪念,不單因缺乏而貪,主要是心態問題——看到東西就想要,然後就會不由自己無能為力奪取。譬如經常在報紙上看到的,有的男人喜歡偷女人用過的東西。一個大男人卻有這種嗜好,喜愛收集女人穿過的衣物,這就是一種心理變態。當他冷靜下來時,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但是每次看到,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去偷,這就是心態問題。

有些人純粹是為了貪,他認為自己的生活比別人困苦,既然別人比我富有,我偷他的有什麼不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他對自己的行為沒有慚愧心,所以一犯再犯;小則偷、大則盜,這種偷盜的心態就慢慢地養成。為了偷盜,不只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有時一失手,甚至會毀滅自己。

所以,迷於物質心就無法調伏,造成「人生大患在貪婪」。大患就是由於貪婪心,造成遺憾人生。但是,這種人一生庸庸碌碌,再怎麼偷也同樣過得很辛苦,因為他不肯正當地學習一技之長,只是去偷去搶,短暫的歡樂享受完畢,身心依然流離失所。

自造因緣自承擔

其實,貧窮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懈怠,不肯去找正當的工作,只想要輕鬆過日子,這種心態也是很辛苦。佛世時也有類似的情形——有位貧困的人,他的生活非常潦倒,想去謀生,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有一次,他看到富有人家在辦喜事,非常風光,於是自己就想:我的兒子也已經到了適婚年齡,看到人家的迎娶場面是如此風光,如果我的兒子有了對像,我要拿什麼當聘金去迎娶呢?

他坐著想像娶媳婦的情景,忽然間飄來一股難聞的味道,原來是一隻全身惡臭的流浪狗。看到這隻狗狼狽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目前的處境,「我和這隻狗又相差多少!我這麼貧窮,家裡的太太、孩子,我能拿什麼養他們?」就因這樣的心態,所以他一直不敢回家,流浪在外,潦潦倒倒,庸庸碌碌,苦不堪言。

他想:我為什麼會這麼窮困,到底是什麼原因?於是,他來到給孤獨園,將他貧困生活,及流浪在外的苦悶向佛陀吐露。

佛陀聽了很同情,就告訴他:「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由於前世你有著一分貪念,見好必取;偷竊強盜無所不為,致使他人生活困難,甚至有人因此而亡。這都是你過去生中種下貧窮之因,所以今生受到如此的果報。」貧窮人就問佛陀:「我過去生所造的因,現在已經得到貧窮的果報,那麼我的將來要怎麼辦?」

佛陀就說:「從今以後照顧好你的心,不要讓內心產生任何的慾念,貪念是貧窮的因,有了貪的念頭要及時消滅,更要培養富有愛的心態。」貧窮人說:「我什麼都沒有,我要怎麼付出愛心?我愛我的妻子、孩子,卻無法給他們什麼,所以我很慚愧也不敢回去,我有愛,但卻無法付出。」

佛陀就說:「你還是回去吧!一分勞力的付出,就是一分愛的培養,何況他們所愛的不一定是物質,你可以給他們心靈的依靠。讓你的貪念消除,如此貧窮的因果也會慢慢消失。無因不成果,現在要好好造就愛與慈悲的念頭,對一切眾生平等。」

貧窮者聽到佛陀如是說,他想一想:愛,應該是很美的東西。他就想到剛才那隻狗雖然很臭,無形中也讓他生起憐憫心,所以他將這個心得告訴佛陀:「我剛才對那隻狗起了憐憫心。」佛陀就微笑說:「是!我們對一切苦難的眾生,不只是人,而是對所有生靈,都應該時時生起憐憫心,自然就能培養一分愛念。」

貧窮人明白了,慈悲不一定要有豐富的東西,最重要的是一顆滿足的心,切莫因貪慾而求取別人的物質來滿足自己。他了解了——貪,是永無止境的;人,是不會滿足的。

心中寧靜能致遠

「庸碌一生心難安」,庸庸碌碌只因一念貪,所以才會覺得不足。只要我們知道滿足,願意辛苦付出,世間其實沒什麼困難的事。

「精進去除身外欲,心中寧靜能致遠,清淨佛心最輕安,見好不求亦不難」,不是很簡單嗎?只要精進去除對身外物的貪念,內心自然就會寧靜,眼界也隨之開闊。所以,我們要為未來著想,不單隻是為了眼前短暫的滿足,而讓身心的舉措失誤。

佛陀不是說「前世因,今世果」,致遠,不是只為了現在,還要想到未來,不單為了目前一點點的滿足,就拖累未來長久的人生。所以說「心中寧靜能致遠」,無虧失、無罣礙,內心自然寧靜,智慧開啟就能宏觀今生未來,這叫做致遠。「清淨佛心最輕安」,學佛能學得一片清淨,與佛心一樣沒有煩惱塵垢,就是最輕安的狀態。

如果能這樣,「見好不求亦不難」,看到好的東西,我們怎麼會貪求?不只沒有貪念,我們還會以愛心去佈施。佈施,不一定是物質,若能以種種的形態、動作去幫助別人,點點滴滴都是佈施。

學佛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調心」,制伏我們平常錯誤的動作。舉手投足無不是業,開口動舌無不是罪,不論是開口動舌,或者是舉身動足,都只在於一念心,如果我們心定行正,生活自然清淨、輕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管理好我們這顆心

有一種內觀法門,在座的可能有人參加過。修內觀最主要...

曲折所帶來的財富

宋代詩人楊萬里曾在《過鬆源晨炊漆公店》詩中寫道:莫...

沒有功夫的人,在緣上要注意

我們現在有的人,你不要認為你家裡的條件有多好,又有...

有時需要以退為進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古人勸我們要精進,...

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

問: 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通讀大...

【推薦】醫院裡的「生死輪迴站」

世人總認為生死離自己很遠,若是有人與其談論生死,他...

星雲大師《語言要像陽光、花朵、淨水》

多年以前,曾經在一篇文章裡,讀到這麼一句話:語言,...

人生百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證嚴法師:時時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一份很清淨的本性,這也...

父母在家,如同活佛在堂上

孝順不能等!父母在家中,就如同活佛在堂上;如果連眼...

【推薦】每天投五毛錢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時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間是為...

愛是沒有分別的

佛教徒多數會念佛,但卻不一定都能了解南無阿彌陀佛這...

修了多劫的福報善根,才能得人身聞佛法

佛家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

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

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並念佛了生...

一切法的生因有內種跟外種

這個就是講到種子有兩種因:一個是生因,生起的生,它...

聖嚴法師《佛門?無門!》

佛教徒可分為三等:第一等人,精進修行而心無所求;第...

一位女居士寫給女兒的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願望。在如今以分...

慧律法師:什麼事都加上一個【無】字

教你一個大智慧,一個無上的法門,一個字,你什麼事都...

三世因果,有時候我們看不出來

「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

如何對盲聾啞說禪

玄沙師備禪師開示大眾說道:諸方長老大德,常以弘法利...

印光大師提出的做人16字綱領

一、敦倫盡份 敦是敬重,相應,符合的意思。倫是倫理道...

要照顧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們這個色身會生老病死,終有一天要丟棄,是沒有用的...

如何改掉不孝頂撞父母的惡習

問: 請問師父:如何才能打開心量,改掉不孝順、頂撞父...

全佛是心,心外無有佛為心所念

徹悟禪師說【一句阿彌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

【佛教詞典】不空

(人名)三藏法師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羅Amoghaajra,...

【佛教詞典】印契

(術語)印相者,標示法界之性德,而非偽者,故云契。...

【視頻】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佛光山唱誦)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佛光山唱誦)

【視頻】《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

《金剛經》印能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