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印光大師提出的做人16字綱領

2016/01/28  大字體  護眼色

印光大師提出的做人16字綱領

一、敦倫盡份

敦是敬重,相應,符合的意思。倫是倫理道德。盡是恪守義務,盡職盡責的意思。份是指自己的位置、身份。敦倫盡份就是我們的思想行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會的倫理道德,盡職盡責地主動承擔好自己本份的義務。

倫理道德是我們的行為軌範,該作的一定要去作,不該作的一定要堅決不犯。法律只是倫理道德的最低底線,觸犯法律,必受罰懲。邪惡的思想意識,未及觸犯法律的小過,法律並不追究,但要受到道德的評判。

在人與人的關係方面,儒家提三綱五常為行為準則。佛教也講:「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提出五戒作為行為道德準則。不殺生與仁相通,不偷盜與義相近,不邪淫與禮相通,不妄語與信相通,不飲酒與智相通。

總之,要作一個好人,人生活得有意義,首先就要盡到自己的義務,本分。這就是敦倫盡份。

二、閑邪存誠

閑是制止、防範的意思。邪指邪惡,行為上不作惡事,思想上也不起邪惡的妄念。存就是保持,存養。誠就是誠意、誠信,保持正確的信仰觀念。閑邪存誠就是熄滅執著,伏斷貪瞋癡見思煩惱,保持正念。妄想就是顛倒夢想。一般的凡夫有四顛倒,又叫四倒:

(一)以無常為常:物質是永遠運動變化不止的。精神也是運動變化不止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人有生老病死,要想永遠青春美貌,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人身體是四大(地水火風)因緣和合的假體,是暫時幻有的。我們卻認為有一個真正屬於我的身體,認定有我自己的個人利益。所以一切以我和我的利益為中心,把自私自利放在第一位,而大造惡業,因此長劫淪落六道,長時受苦報不止。

(二)以苦為樂:我們常貪五欲:財、色、名、食、睡,追求錢財,美女,名譽地位,貪享美食,閑散貪眠,自以為是樂事。表面上我可以暫時滿足我們在生理、心理上的慾望,但實際上多是在造惡業,為墮入三惡道創造條件。人們常說,病從口入,病是吃出來的。享用美食,飽了一時口福,可跟隨的是百病纏身,壽命早耗,真是以苦為樂呵。

(三)以不淨為淨:我們的身體是眾緣和合的,是由食物營養的,但如將青春美麗的一張假人皮剝去,人人都是同樣的骨血之軀。天天排泄的大小便、汗液、唾沫、鼻涕都是細菌萬億的髒臭廢物,都是非常不清潔,不乾淨的。而我們總愛追求外表美,卻不注意思想品德的內在美。雖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看得過重,就是顛倒妄想,心靈不美的人,外表也不是真正的美。

(四)以無我為我:佛教主張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離而滅,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叫緣起性空。作為人也是因緣和合的,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因為無常,所以無真我。我有主宰的意思。我們對人體本身是作不了主的,這叫人無我。一切事物也不是神仙上帝可以主宰的,也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有它自己的運動變化的規律的,這叫法無我。所以佛教不承認神鬼上帝可以主宰人們的事,而主張自作自受,自己的所作所為的善惡業力,才是人的生死變化的推動力。而人們總是認為有一個真正的我,所以常以私利為目的造下很多惡業,而必受惡報,甚至淪入三惡道苦海,受無盡極苦。

四顛倒是邪知邪見,違背八正道的都是邪。我們要完美我們的人生,就必須止惡止邪,而以真誠心,平常心,順應心對待一切事物,對待自己的身體和生死。

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什麼是善?一切維護眾生的利益,造福眾生,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思想言行都是善。什的是惡?損人利已是惡,損人不利已是大惡。利人又利已是善,利人不利已是大善。

佛經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三世一切諸佛的教誡,也可以說是佛教的定義。佛教是止惡揚善的教育。我們對一切損害眾生的惡事都不能作,「莫以惡小而為之」,即使是小小的惡念也不起,小小的惡事也不去作。一切利益眾生的善事,我們都要去作好,「莫以善小而不為」,不要以為是小小的善事,就不去作。

佛教認為人們應作好十種善業:

1、不殺生:不殺害一切眾生,包括蟲蟻動物等,絕對不能殺人。一切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我們絕不可去剝奪他們的生命。殺生是大惡,尤其是殺人。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都是必墮無間阿鼻地獄的五逆不赦的大罪。我們應該戒殺而護生放生,這才是善業。

2、不偷竊:不隨便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已有。偷竊錢財,偷竊名譽、非法謀取地位,制假詐騙等等都是惡。不偷竊而行佈施,就是利人的大善。

3、不邪淫:不與非正式夫妻關係的異性發生行淫行為是善,否則就是惡。

4、不兩舌:不挑撥離間,不說他人過失是善,否則就是惡。我們應不兩舌而說調和語。

5、不惡口:不罵人,更不破口罵人是善,否則就是惡。我們應該說關愛語。

6、不綺語:不說無意義的下流話是善,否則就是惡。我們應該說正當的有益他人之語。

7、不妄語:不撒謊不騙人是善,否則是惡,我們應該說誠實語。

8、不貪:不貪財物美色而據已享受是善,否則是惡。我們應該學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真正的得。

9、不瞋:不對人間事物和他人產生嗔恨心,不生氣是善,否則是惡。我們應該學慈悲博愛,心地柔軟和氣。

10、不癡:對因果深信不愚癡,對佛言祖語深信不疑,是善,否則是惡。我們應該學習佛教,啟迪般若大智慧。

十善業是從佛教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擴展而來的。

有人提出全球的道德倫理就是:「不殺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就是從佛教的五戒來的。只要我們守好了五戒,就可以保人身,而不墮入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佛教認為每守一戒有五個善神守護,全守五戒即有二十五位善神守護,自然可以消災難,保平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推薦】虛雲老和尚《參禪的先決條件》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實見...

大安法師:修行的高低是看德行

修行的高低看德行,不在於外在的東西,無論是哪畢業的...

莫追憶,莫等待,莫猶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依修行的標準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

星雲大師《人生五味》

過去有一個傳說:閻羅王要一個人到世間來投胎,只給他...

當淫慾心在活動時,你要迴光返照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

末法時代8個很重要的法門

消業第一 金剛薩埵法門 金剛薩埵佛尊因地時曾發如是大...

什麼樣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孫

一、什麼樣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孫 印光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

本煥長老:修行,功夫,開悟

佛法是平等的,不論你年紀大小,動步早就早回家。當年...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推薦】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沒有不痊癒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厭乃得樂之基。宿因厚而現善濃,...

印光法師法語一百零八則

本篇從《印光法師文鈔》中,精選了大師的法語共一百零...

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

眾生心性,與佛無異。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華嚴...

印光大師法語三則

第一則 世人食肉,已成習慣,但須知無論何肉均有毒,是...

吉祥人生的四個道德實踐

講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實踐,這就落實到我們每個人自己身...

慧律法師《1999年佛七圓滿開示》

精進念佛,求生淨土 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九年元月二十三...

超越自我的身心

佛陀說:能統領百萬大軍的人,沒有什麼偉大;一個人能...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明朝時有一個小沙彌,住在普陀山的寺廟裡。 有一天,小...

尋找真正的快樂

這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對眾比丘們提起過...

貪慾對內心世界的影響

在物質文明的典範現代化大都市中,環境污染嚴重,空氣...

面上無嗔供養具,口裡無嗔吐妙香

無著文喜禪師是唐代著名禪師,他七歲出家,參訪善知識...

持地菩薩因地如何修福德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這次跟大家共同學習唯識跟淨土這兩個思想的交互應用的...

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今值舊曆新年,請觀廈門全市之中,新氣象充滿,門戶貼...

從不寂寞

我從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內在原本是完美充實的。你...

戒邪淫方法

果卿居士曾經提到過,要戒除邪淫有時候仰仗自力還是不...

【佛教詞典】安樂國

(界名)西方極樂之別名。無量壽經上曰:無有三途苦難...

【佛教詞典】范衛

(雜語)范為軌範,衛為護衛。以其法為軌範,為其法所...

【視頻】女人為什麼有貧富貴賤和美丑

女人為什麼有貧富貴賤和美丑

【視頻】慧律法師《誰都不能阻止自己不老》

慧律法師《誰都不能阻止自己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