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兒童德育啟蒙

印光大師  2014/07/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兒童德育啟蒙

孝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與我,實為一體,我愛自身,應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榮親。

友愛:

兄弟姊妹,手足骨肉,痛癢相關,休戚與共,兄愛弟敬,和和睦睦,相推相愛,家庭之福。

敬師:

師嚴道尊,人倫表率,道德學問,是效是則,養我蒙正,教我嘉謨,不敬其師,何能受益。

擇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相處,有損有益,益者近之,損者遠之,勸善規過,端賴乎茲。

布衣:

衣取遮體,兼以御寒,大布之衣,惜福養廉,莫羨綢緞,錦繡華美,折了福壽,自暴自棄。

蔬食:

蔬食衛生,肉食傷生,殺時恨心,其毒非輕,勿貪吃肉,吃了須還,還的時候,真個可憐。

惜字:

字為至寶,遠勝金珠,人由字智,否則愚癡,世若無字,一事莫成,人與禽獸,所異唯名。

惜谷:

田中五穀,以養人民,愛惜五穀,即是善心,修善者存,不善者亡,惜谷獲福,殄谷遭殃。

惜陰:

七十古稀,彈指即過,過則已無,何敢懈惰,努力勤學,立德立業,自利利他,為世作則。

仗義:

一舉一動,唯義是取,義之所在,無往不利,小人見利,即忘其義,雖得小利,究竟吃虧。

清廉:

人生福澤,前世所修,非義而取,是食毒物,清而不污,廉而不貪,世所崇敬,榮無知焉。

知恥:

恥之一字,其利無窮,有與聖近,無與獸同,慚恥之服,無得暫卸,我佛訓誨,莊嚴第一。

盡忠:

一秉真誠,不被妄侵,事親接物,了無二心,只期盡分,不計人知,如是之人,堪為世儀。

守信:

守信之人,言不妄發,說到做到,不矜不伐,無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厭棄,不如牛馬。

仁慈:

仁愛慈悲,心之生機,此心愈真,福澤愈深,若無此心,勢必殘刻,縱有宿福,折盡受厄。

不殺生:

凡屬動物,皆有知覺,貪生怕死,唯命是惜,若戲頑殺,及殺而食,現生後世,決定報復。

不偷竊: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喪品,偷大招禍,偷人之物,折己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虧。

不邪淫:

淫慾為害,傷身喪志,雖屬夫妻,亦當節制,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無一犯之。

不說謊:

言為行表,是本心術,心既不真,行何能正,望爾後生,切勿妄語,口是心非,終無結局。

不吃煙:

煙俱勿吃,以傷衛生,口氣常臭,熏天熏人,鴉片香煙,其毒極烈,花錢買害,癡人可憐。

不飲酒:

酒是狂藥,飲必亂性,醉則反常,越禮犯分,最好勿吃,免致大喝,聰明智慧,常保清白。

不賭博:

賭錢博奕,喪志失時,專心於此,正事棄遺,有限光陰,送之兒嬉,破家蕩產,罪無了期。

不奢侈:

奢侈誇富,買禍買賤,君子下看,盜賊來劫,布衣蔬食,聖賢儀式,現生後世,人各取則。

不傲慢:

傲慢輕人,實自呈短,明人知伊,學養俱罕,縱到聖位,猶不輕人,絕無凡聖,念存於心。

不嫉妒:

人有才德,我當讚歎,彼於社會,必有貢獻,若生嫉妒,是謂愚癡,業報奪汝,宿世慧思。

不偏見:

人有小智,未聞大道,每執己見,以為最妙,坐井觀天,所見者小,若登高山,前見自了。

不遷怒:

有富貴人,氣量或小,每因拂意,忿怒牢騷,遷怒無益,自他煩惱,海涵寬恕,是無價寶。

不恥問:

能問不能,多問於寡,冀人從己,故先自下,若是無知,尤當問人,博學審問,造詣方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還款之德,還子之義

51歲的吳應德,湖南祁東縣人。1988年,吳應德帶著妻子...

聖嚴法師對為人父母者的開示

現代的教育環境流行著兩句話,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輸在...

賢母才能培養賢善的子女

印祖在一生教化眾生的過程中,尤其注重教化女人。治國...

聖嚴法師《把孩子「過繼」給觀音菩薩?》

一位居士曾經問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後,為了使孩子平...

家訓,一盞千年不滅的心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觀念、態度等都可能會...

「鬼子母」的由來

佛教中有一位母親神,造像、畫作中的她身體丰腴,面容...

最美的孩子

有一個獵人到森林裡去打獵,他沿著清淨鑒人、纖塵不染...

人格的熏陶

佛陀出去托缽,路過皇宮的樓閣,看到難陀和愛妃正在享...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印光大師嘉言錄--標應讀典籍

● 大啟願輪,深明緣起,其唯《無量壽經》。專闡觀法...

貢高我慢之心,易招來宿世怨家對頭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覺得我很...

【推薦】父母過逝時,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話文】 昨天收到你寄來的訃信,知道你父親在上個月...

迴向之義,大矣哉

【原文】 迴向者,以己所修念誦種種各功德,若任所作,...

扮新娘

三十多年前,在我辦的佛學院裡,有一個比丘尼,四方臉...

廣欽老和尚對出家弟子之開示--放下俗情,提起願力

如果情執未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但如至誠懇...

誰有資格「酒肉穿腸過」

逢年過節,大酌小宴,無不腥腥相惜,滿盤葷腥。略涉佛...

守財狗

通常靜坐是為了訓練自己精神集中,洗滌習氣,每天若以...

禪者悟道時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有一位學僧,恭敬地問慈受禪師道:禪者悟道時,對悟道...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們就跟諸佛菩薩溝通不了

學法時,學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

錢是一味藥

《全唐文》中收錄了一篇唐人張說的奇文《錢本草》,全...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

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於相上言,真的是佛以...

受菩薩戒的好處

你能求戒,得戒體,就能有相當的把握讓你不去犯戒。如...

慧律法師:拜佛與拜神有什麼差別?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拜神、拜祖先傳統的一個民族,所以拜...

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點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他舉止文雅...

【佛教詞典】永寧寺

(一)位於河南洛陽以東十五公里之處,地當漢魏洛陽故城...

【佛教詞典】有色

(術語)欲界與色界之有情有色身者。金剛經曰:若有色...

【視頻】往生咒(演甫居士)

往生咒(演甫居士)

【視頻】大安法師《阿彌陀佛跟我是何關係》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跟我是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