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印光大師嘉言錄--勉居心誠敬

2014/01/05  大字體  護眼色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書一】七一

世俗讀書,絕無敬畏。晨起則不加盥漱,登廁則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頭。夜臥而觀,則與褻衣同聚。對案而讀,則與雜物亂堆。視聖賢之語言,同破壞之故紙。漫不介意,毫無敬容。甚至書香家之婦女,花冊皆是經傳。世祿家之僕隸,揩物悉用文章。種種褻黷,難以枚舉。積弊已久,習矣不察。若不特示禍福,決定難免褻黷。未曾得益,先獲大罪。憫斯無知,須預指陳。【書一】六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縱令得生人天,斷難高預海會。至於佛像,當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銅鐵等看。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像時,當如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

能如是,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矣。現今士大夫,學佛者多,然率皆讀其文,解其義,取其供給口頭,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於恭敬志誠,依教修持者,誠為難得其人。餘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哀哉!【書一】十三

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誠敬若極,經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癡福而已。而此癡福,必倚之以造惡業,其將來之苦,何有了期?【書一】十八

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咸知,此道舉世咸昧。印光由罪業深重,企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訣。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書一】四四

至於閱經,若欲作法師,為眾宣揚,當先閱經文,次看註疏。若非精神充足,見解過人,罔不徒勞心力,虛喪歲月。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淨三業。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朗誦,或止默閱。或拜佛後,端坐少頃,然後開經。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閱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六祖謂但看《金剛經》,即能明心見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諸大乘經,皆能明心見性,豈獨《金剛經》為然?

若一路分別,此一句是甚麼義,此一段是甚麼義。全屬凡情妄想,卜度思量。豈能冥符佛意,圓悟經旨,因茲業障消滅、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猶能少種善根。倘全如老學究之讀儒書,將見褻慢之罪,岳聳淵深。以善因而招惡果,即此一輩人也。古人專重聽經,以心不能起分別故。如有一人出聲誦經,一人於旁,攝心諦聽。字字句句,務期分明。其心專注,不敢外緣一切聲色。若稍微放縱,便致斷絕,文義不能貫通矣。誦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攝,亦能誦得清楚。聽者惟聲是托,一經放縱,便成割裂。若能如此聽,比誦者能至誠恭敬之功德等。若誦者恭敬稍疏,則其功德,難與聽者相比矣。

今人視佛經如故紙,經案上雜物與經亂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蕩,身或搖擺,足或翹舉。甚至放屁、摳腳,一切肆無忌憚,而欲閱經獲福滅罪。唯欲滅佛法之魔王,為之證明讚歎,謂其活潑圓融,深合大乘不執著之妙道。真修實踐之佛子見之,唯有黯然神傷,潸焉出涕。嗟其魔眷橫興,無可如何耳。智者誦經,豁然大悟,寂爾入定。豈有分別心之所能得哉?

一古德寫《法華經》,一心專注,遂得念極情亡,至天黑定,尚依舊寫。侍者入來,言:「天黑定了,只麼還寫?」隨即伸手不見掌矣。如此閱經,與參禪看話頭、持咒、念佛,同一專心致志。至於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貫通之益耳。明雪嶠信禪師,寧波府城人,目不識丁。中年出家,苦參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實為人所難能。久之大徹大悟,隨口所說,妙契禪機。猶不識字,不能寫。久之,則識字矣。又久之,則手筆縱橫,居然一大寫家。此諸利益,皆從不分別,專精參究中來。閱經者,亦當以此為法。【書一】四六

閱經時,斷斷不可起分別,自然妄念潛伏,天真發現。若欲研究義理,或翻閱註疏,當另立一時,唯事研究。當研究時,雖不如閱時之嚴肅,亦不可全無恭敬,不過比閱時稍舒泰些。未能業消智朗,須以閱為主,研究但略帶。否則終日窮年,但事研究。縱令研得如撥雲見月、開門見山一樣,亦只是口頭活計。於身心性命,生死分上,毫無干涉。

臘月三十日到來,決定一毫也用不著。若能如上所說閱經,當必業消智朗。三種情見,當歸於無何有之鄉矣。若不如是閱經,非但三種情見,未必不生。或恐由宿業力,引起邪見,撥無因果。及淫殺盜妄種種煩惱,相繼而興,如火熾然。而猶以為大乘行人,一切無礙。遂援六祖「心平何勞持戒」之語,而諸戒俱以破而不破為真持矣。甚矣!修行之難得真法也。所以諸佛諸祖,主張淨土者。以承佛慈力,制伏業力,不能發現耳。當以念佛為主,閱經為助。【書一】四七

夫如來滅度,所存者唯經與像。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視作真佛,即能滅業障而破煩惑,證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視之,則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褻之則無過。若以褻土木金彩之佛像,則其過彌天矣。讀誦佛經祖語,直當作現前佛祖為我親宣,不敢稍萌怠忽。能如是者,我說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徹證一真。否則是遊戲法門,其利益不過多知多見,說得了了,一絲不得真實受用,乃道聽途說之能事也。古人於三寶分中,皆存實敬。不徒泛泛然口談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談一屈字,況實行乎?【書一】六七

光近見刺血寫經者,直是造業。以了無恭敬。刺血則一時刺許多。春秋時,過二三日即臭,夏日半天即臭,猶用以寫。又有將血曬乾,每寫時,用水研乾血以寫之者。又所寫潦草,毫不恭敬,直是兒戲。不是用血以表志誠,乃用刺血寫經,以博自己真心修行之名耳。【書一】七二

寫經不同寫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若寫經,宜如進士寫策,一筆不容苟簡。其體必須依正式體。若座下書札體格,斷不可用。古今人多有以行草體寫經者,光絕不贊成。【書一】七二

今人書經,任意潦草。非為書經,特藉此以習字,兼欲留其筆跡於後世耳。如此書經,非全無益。亦不過為未來得度之因。而其褻慢之罪,亦非淺鮮。【書一】七二

所書《法華經》,見其筆法堅勁精秀,不勝欽佩。但其用筆,猶有文人習氣。於流通法道,似有未合。如俗體、帖體、變體等,則有從俗之弊。又有執泥古體,如魔作磨,懸作縣,瑪瑙硨磲作馬腦車渠,陣作陳等,則有違時之失。如必曰悉依古文,即時行正體,皆不堪用。則字字皆須更換,無一字可用矣。楊仁山破泥古者曰:字須遵時,何必泥古。

如必欲從古,且請先從人、入二字改起。古「人」字作「入」,「入」字作「人」。如人、入不能改,則餘字何須特改?且古體亦非當日蒼頡所制之字,不知幾何變更,方成此體。君既好古,宜從蟲文鳥書為正體,則吾無由置喙矣。否則畢竟為無事生事,勞而無功。生今反古,聖有明訓。如莊居士志在流通,當一掃文人習氣,字字遵時。凡諸破體、俗體等,一概不用。俾一筆一畫,皆可為法。【書一】八三

如於淨土一法,不能死盡偷心,決志修持。於主敬存誠、克己復禮等,猶欲以不執著,為疏散放逸作遮護之巧符。則其所得之利益,固非光劣知劣見所得而知也。餘則光蕪鈔中已備言之,故不多瀆。看經一事,惟恭敬方能得益。若不恭敬,縱得,亦不過依文解義之益。而其業消智朗,徹悟自心,斷斷無此僥倖。況褻慢之過,有不可勝言者乎。此舉世通病,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書一】七八

禮佛儀式,極忙之人,不便特立。但至誠懇切,口稱佛號,身禮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誠則可矣。【書二】二二

舍利不能禮拜,叢林不能親炙,有何所欠?但能見佛像,即作真佛想。見佛經祖語,即作佛祖面命自己想。必恭必敬,無怠無忽。則終日見佛,終日親炙諸佛、菩薩、祖師、善知識,舍利叢林雲乎哉!【書二】二四

知所寄白布,托壬年以打印者。此事罪過之極,以菩薩名號作拜墊用,已屬褻瀆至極,況尚有就地作坐墊用者。餘光緒二十年在普陀一見,二十一年在育王又見,以為詫異。告於舍利殿殿主,彼雲此寧波家風也。自慚無力挽此惡風。使光若作一方主人,當必到處聲明此事之過。俾有信心者,唯得其益,不受其損也。【書二】三六

大覺世尊,所說一切大乘顯密尊經,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實相,歷三世而不易,舉十界以咸遵。歸元複本,為諸佛之導師。拔苦與樂,作眾生之慈父。若能竭誠盡敬,禮誦受持,則自他俱蒙勝益,幽顯同沐恩光。猶如意珠,似無盡藏,取之不匱,用之無窮,隨心現量,悉滿所願。

《楞嚴》所謂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夫大涅槃者,究竟果德。若論如來本心,契經全力,實屬乎此。但以眾生志願狹劣,與夫致誠未極,不能直契。故隨彼行心,滿彼所願。倘宿根深厚之士,則頓明自性,徹證唯心,破煩惑而直趣菩提,圓福慧而速成覺道。獲契經之全益,暢如來之本懷矣。譬如一雨普潤,卉木同榮,大根則拂雲以蔽日,小根則長寸而增分。道本唯一真如,益隨心而勝劣。然善根苟種,佛果終成。縱不能即獲巨益,亦必以因茲度脫。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者,其斯之謂歟。【論】十四

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非宿有因緣,佛經名字,尚不能聞。況得受持讀誦,修因證果者乎?然如來所說,實依眾生即心本具之理。於心性外,了無一法可得。但以眾生在迷,不能了知。於真如實相之中,幻生妄想執著。由茲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迷智慧以成煩惱,即常住而為生滅。經塵點劫,莫之能反。幸遇如來所說大乘顯密諸經,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即彼客作賤人,原是長者真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處。實報寂光,乃為本有家鄉。迴思從無始來,未聞佛說。雖則具此心性,無端枉受輪迴。真堪痛哭流涕,聲震大千。心片片裂,腸寸寸斷矣。此恩此德,過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萬倍。縱粉身碎骨,曷能報答!【論】十六

今之緇素,翻閱佛經,毫無誠敬。種種褻慢,難以枚舉。而習行既久,彼此相安。其褻慢之跡,不忍備言。視如來之法言,同破壞之故紙。且勿謂不知旨趣者,了無所益。即深知實義者,亦只是口頭三昧,面門輝光。如飢說食,如貧數寶。雖有研究之功,絕無實證之益。況褻慢之罪,奚啻彌天。而受苦之期,豈止窮劫。雖是善因,反招惡果。縱為將來得度之因,難免多劫備受其苦。用是心懷慘傷,敢陳芻蕘。企依佛教以奉行,庶唯得益而無損。【論】十六

《金剛經》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又云:「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何以令其如此?以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故。而諸大乘經,處處教人恭敬經典,不一而足。良以諸大乘經,乃諸佛之母,菩薩之師。三世如來之法身舍利,九界眾生之出苦慈航。雖高證佛果,尚須敬法。類報本追遠,不忘大恩。

故《涅槃經》云:「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法。」況博地凡夫,通身業力,如重囚之久羈牢獄,莫由得出。何幸承宿世之善根,得睹佛經。如囚遇赦書,慶幸無極。固將依之以長揖三界,永出生死牢獄。親證三身,直達涅槃家鄉。無邊利益,從聞經得。豈可任狂妄之知見,不存敬畏。同俗儒之讀誦,輒行褻黷?【論】十六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其操縱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縱任也。須知「誠」之一字,乃聖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明」之一字,乃存養省察、從凡至聖之達道。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此想既生,則真心遂受錮蔽。而凡所作為,咸失其中正矣。若不加一番切實工夫,克除淨盡。則愈趨愈下,莫知底極。徒具作聖之心,永淪下愚之隊。可不哀哉!然作聖不難,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序】十五

若請法齋主,與作法諸師,各皆竭誠盡敬,則其利益,非言所宣。如春回大地,草木悉荷生成。月麗中天,江河各現影像。故得當人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先亡咸生淨土,所求無不遂意。並令歷劫怨親,法界含識,同沐三寶恩光,共結菩提緣種。若齋主不誠,則出錢之功德有限,慢法之罪過無窮。僧眾不誠,則是鼓橐籥以為經,交杵碓以成禮。於三寶龍天降臨之際,作鹵莽滅裂塞責之行。其不至罪山聳峙,福海乾枯,生罹災禍,死受譴謫者,何可得也。【序】五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佛經讀誦安置須知

讀誦須知: 1、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

《竭誠方獲實益論》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諺語說:對人低下謙恭的...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

作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須要奉行一個原則:誠敬主敬存...

不慳財物長

恆思得慧根,恭敬得義理,無貪作事成,不慳財物長。(...

現三寶形象的,都不應該隨便使喚,否則損自己的福報

若看到沙彌,即使是孩童年齡的小沙彌,也一樣要禮敬,...

臨產助念可護佑產婦母子平安

女人難產是有原因的。要麼是跟這個所生的兒女有怨,所...

前世恭敬的殊勝果報

過去佛住世時,一天夜裡,有八位天人依序來到佛所。第...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

問: 佛教徒為什麼不可以在佛像前隨便坐呢? 答: 歸敬...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

印光大師:念佛人為什麼還要遭受橫死

有一天,印光大師收到一位周頌堯居士的來信,信的內容...

印光大師:不可赤體睡覺

學佛之人,夜間不可赤體睡,須穿衫褲。以心常如在佛前...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為第一

原文: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為第一。食肉之...

跟出家師父同坐一起,感得什麼果報

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 為什麼?他是師父,他代表佛...

黑豆白豆

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為了順應眾生根機而施教...

人生難得當精勤

有一個小孩聽到佛經上說:盲龜值浮木孔,其事甚難。他...

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兩種:一種是福德,它可以產生暫時...

能在動中修,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問我在忙什麼。我說這段時間,上午忙...

聖嚴法師:懺悔要懺在心裡

有位女居士因為吸-毒被關,出獄後來向我學禪,她邊哭...

如何引導家人都能走入佛門

問: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該怎樣做才能...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光近來得一攝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

淨土初學者能夠拜佛是最好的

淨土宗初學者,你如果能夠拜佛是最好,我覺得拜佛對初...

隨緣隨份盡力放生,成就淨土資糧

古往今來,有眾多高僧大德致力於放生事業,昔智者大師...

入清涼境除熱惱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過便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了。人...

在生氣時,自己照照鏡子

當憤怒生氣時,拿出鏡子看看自己,這時的你一點都不可...

【佛教詞典】阿彌陀報化異

(術語)諸佛有法報化三身。法身者,諸佛平等。其報身...

【佛教詞典】雜染清淨

【雜染清淨】 p1412 無性釋二卷二十一頁云:言雜染者:...

【視頻】晚課(開成禪寺)

晚課(開成禪寺)

【視頻】幸福攻略之結婚

幸福攻略之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