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宣化上人:不持戒即是末法

宣化上人  2011/06/29  大字體  護眼色

今天的題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講佛法,僧依著法來修行,再傳給他人。可是僧人一定要持戒,不但僧人要持戒,就是俗人也應該持戒。不論僧人或俗人,若不持戒,那就是末法,所以說「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你若隨便打妄語、殺生、邪淫、偷盜、飲酒,這都是犯了根本五戒,即是末法。就是有佛法在世,你不持戒,那從你自身起,就是末法。

「法賴僧傳」,人才能傳揚佛法,但一定要以「戒」為根本,所以戒是成佛的基礎。基礎就像造房子要先打地基,我們是在造佛這個房子的基礎,必須要從持戒著手做起。各位特別注意!不要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不是不要,而是你根本就不要去做。不是人家告訴你,你才不做,而是自己本身就老老實實地嚴持這根本五戒。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虛雲老和尚雲居山傳戒開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來已略說衣缽名相。今將受戒的要義...

南山律祖道宣律師

我國隋唐時期,佛教宗派,一時紛起,形成了一個眾芳競...

持戒現世都會有趨吉避凶的效果

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講到說,過去在湖南有一...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

怕犯戒,所以遲遲不敢受戒該怎麼辦

問: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語,所以遲...

解脫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為舟航

有人說,受了戒就有了束縛,而且還有犯戒的危險,犯戒...

女眾到寺院,為何戒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

問:女眾到寺院,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為什麼呢?女眾...

宣化上人:守戒律

現在是末法時代,但是佛教徒應該打起精神,立金剛不壞...

宣化上人:何謂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是說定學,律藏...

宣化上人:佛門孝經澤潤眾生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始...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忽動被雲遮

人之所以下地獄,做餓鬼,轉畜生,不外乎受六根眼、耳...

宣化上人:認清做人的責任

人在世,要知道做人的責任為何?人的責任,應該為旁人...

宣化上人:八德是做人的基礎

(一)孝:就是孝順。孝順父母,這是為人子女的本份,...

夕日首富的破產帶給我們的啟示

2005年,施正榮以186億元的身價成為中國首富。然而世事...

妙蓮老和尚《拜佛念佛的方法》

(一)拜佛的方法與功德 我們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

向鬼神祈禱就是邪見

世間人生病或者有危險災難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積善...

淨土法門是了生死之大法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

游本昌的濟公人生

他在江蘇泰州出生,是家裡孩子中惟一的男丁。曾有人預...

唐代高僧懷玉禪師

我們有很多人雖然念佛不一定心裡能夠篤定,就是這種自...

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

人,生活在這堪忍的世間,常常互相對立、彼此怨恨,致...

為社會加溫加暖

親人要出遠門,家人總會叮嚀:你要多加一件衣服;吃飯...

在大眾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們的加持力

參禪用功這一法,古來都是在叢林大眾會下行持。所以古...

【佛教詞典】一心五行

又作如來行、不次第行、圓五行。天台宗主張,一心之中...

【佛教詞典】瞻波犍度

(術語)Campākhand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佛在瞻波...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敬僧》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敬僧》

【視頻】彌勒菩薩的示笑本懷

彌勒菩薩的示笑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