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幾個儒生,去拜見中峰禪師,提出一個問題說:佛教有「善惡報應,如影隨形」的說法,和事實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為什麼他的子孫卻不興旺;而某人行惡,家門反而隆盛,所以佛的說法沒有根據。
中峰禪師就說:凡夫的情慮沒有洗滌乾淨,智慧眼沒有開啟,所以,往往顛倒,常常把事情看錯。善的被當為惡,惡的被當讚為善,這種事兒屢見不鮮。我們不怪自己是非顛倒,反而埋怨因果報應有差錯,責怪上天的報應不公平,真是罪上加罪。
「緣起」本來無差錯,只是凡夫心識顛倒,才對善惡、苦樂顛倒認識,這是凡夫的特色。
這些人不接受,善和惡怎麼會弄反呢?我們為什麼把善惡看顛倒了?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一向落在顛倒見當中,就連善惡這種基本問題也有認識上的顛倒。中峰禪師有智慧,有教學的方法,不去解釋,讓他們各自描述善惡的體相。
有一個學生就說:打人、罵人是惡;恭敬人、禮敬人是善。
中峰禪師說:不一定。
又有一個學生說:貪財非義妄取是惡,廉潔有操守是善。
禪師也說:不一定。
學生們各人說各人對善惡的看法,依次談了自己的見解,中峰禪師都說不對,不同意。這些年輕的學生們,只看問題的表面,沒有深究,往往把問題看錯了。凡夫是在外在的形相上轉,所以,對善惡的認識都不對。中峰禪師把他們的看法否定了。這些學生就因此向中峰禪師請問: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中峰禪師就說:「能給人利益的是善,只利益自己的是惡。」起心動念、言語作為是利益別人,是利益社會,是利益大眾,這是善;如果是自私自利的,那就是惡。所以,存心只為他人好,不雜私心,則打人罵人都是善,心地良善的緣故。只求自己的利益,不論如何恭敬人都是惡,內心自私的緣故。
有益於人的,就算打人、罵人,都是善;對一個人有利益,打他、罵他,也是善!父母教訓兒女,有時候打,有時候罵,都是為孩子好,那不是惡,那是善。學生不守規矩,老師處罰他,這不是惡,是善。如果是為了自私自利,只利益自己,就是恭敬人、禮敬人,那也是巴結,是惡,而不是善。
真善、假善一定要搞清楚。沒有私心自利,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都是為利益社會、利益大眾。利人,大公無私,這個善是真的。損人利己,那是內藏私意,這個善是假的,不是真的。
公是真,私是假。一個人為公,善就是真的;一個人為自己,善就是假的。
比如在大眾當中,發心為公是善,只考慮自己是私。符合我的利益才做,不合我心意、讓我吃虧的就不做,這是假善。從良心發出來的善,才是真善。也就是說,如果你發心,是從真心裡發出來,利益大眾的,這是真的。如果看到別人做,我們也去模仿,「襲跡」是模仿,這是假的,不是從你的真心裡生出來的。為善最重要的是真心。
我們前面讀的十個例子,這十個人修善,後面都有好的果報,什麼原因?真心。只知道幫助別人,絕不求一點自私自利。真假要從這裡辨別。
對善的真假有很多深淺不同的判定。從甚深的層次論真假,我們要細心去考察。「無為而為」,沒有執著去做的善,是真;我們做善事,不露痕跡,不需要讓人知道,你做的這個善事是真的,這叫陰德。有為而為的善,你是有企圖,是有目的,才做這件善事,這個善事是假的。
以上的真假都要一一的拷問,自己行善的心是真還是假。如果是假,就要及時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