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宣化上人:修道的六大宗旨

宣化上人  2011/03/16  大字體  護眼色

修道人要有擇法眼,才能選擇何為正法,何為邪法。正法就是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這是修道人的六大宗旨。依此宗旨去修行,就是正知正見。邪法就是有爭、有貪、有求、有自私、有自利、打妄語。有了這六種心,就是邪知邪見。正邪的關鍵在於此,所以這是正邪的分水嶺;向前流是正法,向後流是邪法。這一點,大家要認清楚。

如果沒有邪知邪見,不論魔王如何來擾亂,而你的定力堅固,不會動搖你的道心。所謂‘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教你不要執著境界,就是佛來也不接受,何況是魔呢?在境界中的預兆,雖然有時很靈驗,可是不要相信。那麼,要相信什麼?就相信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這六種宗旨,就是六把斬魔劍、降魔杵。

有了這種的正知正見之後,就算有天人現身來供養、來叩頭,也不動心。如果一動心,或生出歡喜心,歡喜魔便得其方便,乘機而入,來擾亂你修道,令你發狂。若生憂愁心,那麼,憂愁魔得其方便,乘機而入,來擾亂你的心,令你煩惱。或者動了執著心,或者動了我慢心,都會受魔來擾亂,使思想不清淨。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奇奇怪怪的境界,不要相信,不要動心。要相信自己的智慧,要明白自性能生萬法,明白自性本來清淨,明白自性本無染污,明白自性本不顛倒。若能這樣,還有什麼可求呢?

凡是有所求,就是染污。有爭、有貪、有自私、有自利、打妄語,都是染污。無論什麼法,可以用這六大宗旨來衡量、來觀察,做為尺度。合者是正法,不合者是邪法。這六大宗旨,能破天魔外道的邪知邪見。天魔外道所行所作,皆有所求。總是在爭、貪、求、自私、自利、妄語中打主意,一切為自己,而不為他人,這就是旁門左道的思想。

修道人,要行所無事,積功累行,不可執著。所謂‘掃一切法,離一切相。’不可說:‘我有什麼功夫,我有什麼修行。’或者‘我有什麼境界,我有什麼神通。’就算是有的話,都是虛妄不實,不可相信,免上其當。若相信異端神通,就不能成就正定正受。要曉得正定正受不是從外邊得來,乃是從自性中所生出來。怎樣能生出來?就是迴光返照,反求諸己,才有成就。

萬佛聖城是萬聖集會的地方,可是在四週也有魔王在等待機會。如有修道人的心不清淨,盡打妄想,魔王就入其竅,做你的顧問,譬如令你先知今天尚未發生的事。你若認為這是神通,就上了魔王的大當,做為他的眷屬。不要聽到一點聲音,便認為虛空在說話,虛空本來無言語。所謂‘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假如聽到虛空有聲音,那就是魔的境界,不是大圓鏡智所應該有的。為什麼要耽著彫蟲小技?這是沒有出息的行為。

修道人,心要清淨,不要貪圖預先知道的事。先知道將要發生什麼,反而有麻煩,令你分心,精神不能集中,無法專一來修道,妄想紛飛,煩惱重重。不知道,不煩惱,即無罣礙。在《心經》上說:‘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才是修道人所趣向的目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虛雲老和尚:參禪要旨

一、參禪的先決條件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問: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濟群法師答: 當...

星雲大師《福報與福氣》

福報,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體胖了,就說「你發福...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這八個字很重要

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我們是學佛的,要制心一處,你用的功夫,要時時刻刻現...

話多心散亂

還記得剛學佛時,一位居士說了一句讓我印像極為深刻的...

星雲大師《生活與修持》

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我們在...

在家如何修行

我從前做船生意,對船很有緣分,因此對《金剛經》中佛...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宣化上人:邪淫與狐臭

【今生不邪淫,來生不婚變】,什麼叫婚變?譬如離婚,...

五戒的宿世因果

弟子問: 今生脾氣大,這前生做什麼來的呢?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什麼是樂

什麼是樂我已經講過了, 不爭是樂,不貪是樂,不求、...

宣化上人:無盡意菩薩名字的含義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

出世間的七種法財

在千百年來東方的傳統春節文化裡,親朋好友之間新年第...

平衡膳食,辯證用膳

平衡膳食,辯證用膳是中國傳統營養學理論的精髓,在膳...

聖嚴法師《持誦觀音聖號的法門》

觀音菩薩的法門一共涵納七個法門,至深的是《楞嚴經》...

【推薦】幸福快樂到底在哪裡?

現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問他為什麼這麼忙?他...

黃豆替佛珠,念佛供養兩不誤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黃豆,每念佛一聲,過豆一粒,一...

以德報怨的國王

佛陀時代有一段故事――佛陀來到舍衛國的只園精舍,摩...

萬緣放下,深參念佛是誰

念佛是誰?高旻寺這個禪堂,作為禪宗道場,從上以來都...

僅貪求極樂世界的享受,是否會障礙往生

問: 《大寶積經》說,時一比丘,聞佛讚揚不動如來佛剎...

吵鬧著炫耀一番

寺院裡接納了一個年方16歲的流浪兒。這個流浪兒頭腦非...

【推薦】吃飯也是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

有一位日本禪師,日日修行,也沒什麼別的嗜好,唯獨喜...

何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

初七第一日開示(2月22日) 這裡的大和尚(葦舫法師)...

【佛教詞典】神湊

(744~817)唐代僧。藍田(陝西)人,俗姓成。大歷年...

【佛教詞典】中道應本

謂圓實中道為應化之本源。中道之理為法界之實相,即離...

【視頻】慧律法師《鳩摩羅什大師的教誨》

慧律法師《鳩摩羅什大師的教誨》

【視頻】淨界法師《忘利、忘身、忘我》

淨界法師《忘利、忘身、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