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宣化上人:「佛」字的解釋

宣化上人  2011/09/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佛」,說「我信佛教、我學佛法」,究竟這個「佛」字又怎麼樣解釋呢?佛,是印度語,具足叫「佛陀耶」;中國人歡喜簡略,所以「陀耶」兩個字就給刪去了,就用一個「佛」字。因為「陀耶」沒有翻譯成中文,一般人以為這個「佛」字就是中文了;不是的,這個字雖是中文,音不是中國話。若是翻譯到中文,叫什麼呢?就叫「覺」,「覺悟」的「覺」。這覺悟又不是一種,有三種;三種的覺悟是什麼呢?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什麼叫「自覺」呢?自覺就和凡夫不同;好像你、我現在這凡夫,是沒有覺悟,自己還沒有覺悟。那麼佛自己覺悟了還不算,又要想辦法令其他的人也都開悟,所以這叫「覺他」。在自覺和覺他這裡頭還有種種的階段、種種的不同。譬如你覺悟了,有小悟、有大悟;小的覺悟還沒有圓滿,大的覺悟就圓滿了。佛自己得到大的覺悟,令其他的人也得到大的覺悟,這兩種覺悟都圓滿了,就叫「覺行圓滿」:覺和行為都圓滿了。以上這三種的覺悟都圓滿了,就是「萬德莊嚴」;「三覺圓、萬德備,故名為佛」。三種的覺悟都圓滿了,萬種的德行也都具足了,所以就叫「佛」。

為什麼我們人要信佛呢?因為佛就是我們,我們本來就是佛來著;不過現在我們迷了,就不能證到佛的果位上。為什麼說我們本來就是佛呢?佛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說是所有的眾生都有佛性的。統統都有佛性,為什麼他沒有成佛呢?「但因妄想執著」,他有妄想,又有所執著;因為有妄想,就想東想西、想南想北、想上想下,啊,鑽天入地,它無所不通了!這些個妄想打得太多了,你數也數不過來;你說你一天打多少個妄想,你知道嗎?如果你能知道,那你就是菩薩了;因為你不知道,所以你還是凡夫。

妄想執著,執著什麼呢?執著這個也是我的、那個也是我的,所有的物質享受放不下,精神享受那更不用提了!所以有種種的執著。「哦,這個飛機是我的!」「啊,我有一輛車,這輛車是最新的牌子,簡直是最靚(廣東話「漂亮」)了!」你看這種執著,有什麼,他就有什麼執著!男人就有男人的執著,女人就有女人的執著,善人就有善人的執著,惡人就有惡人的執著。他這個執著擺脫不下,又丟不下、放不開的,總拿著,就執著、執著。啊,有這種執著,就不得了囉!執著享受,就愛吃好東西、住好房子,到處去遊玩去。你以為這是好啊,其實,這未必是好的事情!你自己不明白,你盡貪享受,你就不會成佛的;所以一切眾生不能成佛,就因為「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才不能成佛的。

佛又說過:「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這是《楞嚴經》裡邊所講的。「狂心」,是說你那種狂妄自大的心,你那種好高騖遠的心,你那一種看不起人的心哪!你那一種只知道有我自己最聰明,只知道有我自己比誰都好的心!本來他長得像個丑八怪似的,他想:「哦,我真美麗啊!」你說這個執著多大?本來自己是丑,他還說自己是美麗,這都是一種執著!你這種執著,若把它休息住了,這就是菩提。什麼叫「菩提」?就是「覺道」,就是「開悟了」;開悟,就離成佛不遠了。你若能把狂心休息了,那就是你的好去處啊!

這三種的覺:「自覺」就和凡夫不同了,你我凡夫是「不覺」:不覺悟;自覺,他是已經覺悟了;已經覺悟的這種人是什麼人呢?就是阿羅漢和辟支佛。辟支佛,印度話叫「辟支迦羅」,在中國就叫「辟支佛」。辟支佛是修十二因緣而悟道的,阿羅漢是修四諦法而悟道的。自覺就異於凡夫,覺他就異於二乘──和這二乘又不同了。什麼叫「覺他」?覺他,就要發菩薩心,要有菩薩心腸;菩薩是覺他,又可以說是「利他」。什麼人可以行「利他」的這種事情呢?就是菩薩;菩薩就異於二乘,和聲聞、緣覺又不同了。聲聞、緣覺只知道自覺,而不想去覺他;菩薩就發心去覺他。

聲聞,就是阿羅漢;緣覺,就是「辟支迦羅」──辟支佛;菩薩,就是「菩提薩埵」。那麼究竟這三個,是一個人、是兩個人、是三個人而修成的?這也可以說是一個人,也可以說是三個人。怎麼說呢?有的是:這一個人他先修聲聞,然後他又修緣覺,然後又修菩薩六度萬行;他這一個人都包辦了,修了這麼多的行門、這麼多種法,所以這也可以說是一個人。

又可以說是三個人,怎麼說是三個人呢?這第一個是修聲聞,他修成聲聞了,就不再向前進了,只知道做自了漢:「我自己已經開悟了,我明白了,我就不管其他的人,任何人我也不管了。」他就停止在阿羅漢這個程度上,不向辟支佛那個路上跑了;所以這是一個人。有的修到阿羅漢,然後再跑到辟支佛這個果位、這個程度上,他又不向前進了;這是兩個人了。加上前邊那個菩薩,這是三個人。

前面那一個人,他經過這三個階段;那麼後面這三個人,有一個人就只經過一個羅漢階段、程度,他不再向前進取了。

這三種的覺悟,到辟支佛上也是自覺,不是覺他的;等到菩薩上,這才成了覺他。菩薩就是修六度萬行的──修六種波羅蜜、萬行莊嚴,而成了菩薩;成了菩薩,再往前去行菩薩道,行到圓滿了,這叫「覺行圓滿」,就成佛了。佛和菩薩又不同了,佛覺行圓滿,就異於菩薩。所以這三種覺悟,裡頭說的是這麼多,你若想去行起來,那是千差萬別;那裡邊,程度裡頭又有程度、分別裡邊又有分別,也是很複雜的。總之,這三種的覺悟都圓滿了,這就成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八種後悔

過去有一位雲居大師,曾經說過人事上的八種後悔,勸告...

星雲大師《佛教與生活之一》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問: 對於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

看你的內心世界,就看到你來生

古人常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什麼叫開悟呢?從...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則佛性不能發揮出來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則仍不能將佛性發揮出來。 佛...

吃肉就是度這些眾生,這種說法對嗎

餘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講經時,聞有密宗傳法法師每每...

在家佛教徒必讀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

星雲大師《論鬼的形象》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本次佛學講座的最後...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勸大家不要再墮胎

我要勸大家不要再墮胎了,你想想,一個生命還未出世,...

宣化上人:背經的方法

世人一天到晚在競爭奮鬥,不外都是為了吃飯、穿衣、財...

宣化上人開示:什麼是三障

三障是什麼呢?第一報障。第二業障。第三煩惱障。 報...

宣化上人:為什麼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各位要知道,並不是我們不休息是對的,人家休息是不對...

100個記住--慧律法師法語展示

1)你要想幸福,學佛聽聞正法是唯一的一條路。世間再沒...

聖嚴法師《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佛教有一句古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若...

心中妄念紛飛,要用什麼方法對治

問:心中妄念紛飛,應當用什麼方法對治? 答:佛在《...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後,是不是隨時可以往生

問: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後,是不是隨時可以...

每逢佳節更要精進用功迴向眾生

世間有句話: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佛弟子應該每逢佳節...

最殊勝、最有效果的供養

一直以來有善士發短信、郵件和打電話表示願意供養我,...

【佛學漫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念佛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明瞭阿彌陀佛名號的緣起與德用後,我們宜義無返顧地持...

魔障出現的原因及對治

昨天我們講了修行中會出現的魔障。所謂的魔就是障礙,...

【推薦】佛經格言集萃

▲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

《大吉祥經》中的38種吉祥事

根據《大吉祥經》的義註:古印度曾發生了關於什麼是吉...

學以致用,慚愧懺悔

我們修行,要修什麼?最主要的是修對治自我的貪著。不...

【佛教詞典】梵道

(術語)謂修淨禪斷淫慾也。智度論八曰:若有人修禪淨...

【佛教詞典】不思議

(雜語)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慮在言議之外,謂之不思議...

【視頻】宏海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

宏海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

【視頻】夢參老和尚《學金剛經能得到什麼》

夢參老和尚《學金剛經能得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