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如何實踐佛法》

星雲法師  2011/03/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五篇 迴向

壹·迴向的意義與種類

迴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獨特的修行法門,迴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蠟炬引燃其他的蠟燭,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減弱,反而由於點亮其他的蠟燭,而使室內更加明亮;迴向好比將一粒種子再播種到田裡,種子經過發芽、開花,而結成累累的果實;珠寶散於各處容易遺失,如果將它集中放在聚寶盆裡,就能萬無一失。迴向的功德就是那個聚寶盆,它使我們的功德不但不會流失,並且本金加利息,功德反而會轉大。

實踐迴向法門,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緣法,而將一切成就歸於大眾,不敢獨享;迴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實無功德可得,所以修持「迴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減少,並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是我們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

華嚴宗四祖澄觀的《華嚴經疏》卷二十三解釋迴向的意義說:「回」為回轉,「向」是趣向,也就是將自己所修持的萬行,迴向眾生、菩提、實際等三個方向。 根據各家的看法,迴向有種種不同的種類,今略述如下:

一、華嚴經疏十大迴向

澄觀的《華嚴經疏》卷二十三,列舉十種迴向:

1.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功德,迴向饒益一切眾生。

2.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許的功德,發廣大歡喜心,迴向法界一切眾生,普獲利益。

3.回小向大:將自覺的小乘之心,迴向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4.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迴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眾生同證菩提佛果。

5.回劣向勝:菩薩能夠隨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並且使他迴向殊勝的無上菩提。

6.回此向證:一切善根迴向永離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淨的彼岸。

7.回事向理:將所修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

8.回差別行向圓融行:從千差萬別的現象界,迴向圓融無礙的平等法性。

9.回世間向出世:所有世間善法都能隨順迴向出世間法,心常迴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眾生。

10.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從宇宙萬有如如不動的理法界,迴向本體與現象「相即相入」的理事無礙法界。 以上十種迴向,又可總括為三種:

1.菩提迴向:將所修的一切善行迴向無上菩提的完成,如回因向果、回劣向勝、回此向證。

2.實際迴向:將所修的一切善行迴向真如實際的證得,如回事向理、回差別行向圓融行。

3.眾生迴向:將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法界眾生都能獲得利益,不受諸苦,如回自向他、回少向多、回小向大。

此外,回世間向出世、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二種迴向,則通於菩提迴向和實際迴向。

二、大乘義章三種迴向

慧遠的《大乘義章》卷九,將迴向分為三種,內容與澄觀相同,也就是菩提迴向、眾生迴向、實際迴向。

三、安樂集六種迴向

根據道綽的《安樂集》卷下說,一切眾生雖然都具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心願,但是依各人所修行的業果,尚不能出離三界火宅的痛苦,仍然在輪迴之中。聖者慈愍眾生長受此苦,因此勸誘淨土行者將一切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成就大益。並將迴向分為下列六種:

1.迴向彌陀:將所修的一切善業迴向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既至彼國,證得六神通之後,再返世間救度眾生。

2.回因向果:將持名、禮拜等一切善因,迴向往生西方淨土的果報。

3.回下向上:迴向下品下生而得上品上生,金台來迎。

4.回遲向速:一切功德迴向速得往生西方。

5.迴施眾生悲念向善:一切功德迴向救護眾生,使眾生念念向善。

6.回入去卻分別之心:一切功德迴向心無差別妄想。

四、淨土宗二種迴向

依淨土宗的說法,迴向可分為二種:

1.往相迴向:將自己過去以及今生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發願共同往生西方淨土。

2.還相迴向:已經往生淨土之後,更生起大悲心,不忍自己獨享安樂,不忍眾生受無量苦,再回入此土教化眾生,以期共同趨向佛道。

往相迴向是上求菩提,完成自我的上迴向;還相迴向是下化眾生、利益大眾的下迴向。佛道的完成要不斷的上求──上迴向,才能具備足夠的資糧完成下化──下迴向的工作。為了要下化,所以要上求;唯有能上求者,才能圓滿地自利利他,做好下化的度眾工作,因此往還、上下之間是二而一、一而二,相輔相成的。

貳·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十迴向

位《華嚴經》把菩薩的修證次第分為四十一位或五十二位,也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經過自利的十信位、十住位,菩薩要行利他萬行的十行位,由自利趨入利他。但是如果貪執一切功德為己有,妄起我想、眾生想,就不是大悲心的菩薩,由此十行位之後要進階至十迴向位,一切功德要普皆迴向眾生,不覺有一功德可得而修一切功德,不覺有一眾生可度而度一切眾,一切自然天成,如此才能躋登十地的果證之位。因此,十迴向位是銜接前面的十信、十住、十行,以及後面的十地、等覺、妙覺等位的重要階位。佛說十迴向位時,膝蓋放光,膝蓋是連接上下腿股的部位,道理即在此,可見十迴向位在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重要性。以下簡略說明十迴向位:

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眾生為愛慾所纏縛,為無明所覆蓋,展轉於三塗痛苦之中,不知道何處為安穩的地方。菩薩為了救度受苦眾生,將自己所修行的無量善根迴向一切眾生,願意代眾生受一切苦,為眾生做依怙,並且不著一切相,不覺有一眾生為我所救度。

2.不壞迴向:修一切菩薩善根,沒有疲厭的感覺,對於諸佛的教法生大信心,奉行不違;對於一切眾生能夠以慈眼平等觀愛,並且能夠將此功德迴向一切眾生,令他們增長菩提心,依照佛陀的教法而行。

3.等一切佛迴向:行者依三世諸佛所修的迴向法門修學,見一切法不生愛染,無諸過失,所以心意柔軟,諸根清涼,而以此功德再發心迴向一切諸佛。

4.至一切處迴向:修一切善根時,願此善根功德的力量能遍及一切處。

5.無盡功德藏迴向:迴向一切善根功德,莊嚴一切佛剎。由此迴向可得十種無盡功德藏:

(1)常見諸佛無盡功德藏:見無量阿僧祇諸佛。

(2)入無盡法功德藏:以如來的智慧,等觀一切法就是一法。

(3)受持正念無盡功德藏:聞佛所說的正法,能夠持奉不忘。

(4)得無盡慧功德藏:對於如來所說的法,能夠次第了解其中的意思。

(5)無盡趣法功德藏:能夠分別一切法。

(6)無盡佛願功德藏:智慧如虛空,遍於三世一切諸法。

(7)無盡功德功德藏:功德充滿一切眾生,意不可盡。

(8)無盡智功德藏:智慧能滅一切眾生愚癡。

(9)無盡辯才功德藏:能夠演說一切法,使眾生都能如實明瞭諸法平等。

(10)無盡十力四無所畏功德藏:具足菩薩一切行,得法王一切智。

6.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行一切佈施,長伸廣長舌,為眾生說一切善法,並且以此善根迴向一切眾生。

7.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如佛陀一樣,常持平等心,行無量的善根,做眾生的無上福田。

8.真如相迴向:對於菩薩道信樂堅固,專意修行,成就無量淨妙善根,不著世界,也不著眾生界,悉皆迴向一切種智。

9.無縛無著解脫迴向: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於一切相不生執著,並以無著無縛的解脫心迴向善根。

10.法界等無量迴向:以離垢心,廣行法施,並以大慈悲心及菩提行饒益眾生而心無諂誑。觀察思惟一切智無量無邊,並以此善根迴向眾生。

參·迴向的生活實踐

有形的財,佈施給了對方,東西會愈來愈減少;而無相的法佈施,功德不但不會減少,反而因此轉多。譬如手中有幾個橘子,送給了別人,自己所剩無幾;一句慈悲結緣的好話,送給了別人,對方實際運用於生活中,自他都能蒙受利益。尤其迴向是法佈施中最討巧的法門,一碗飯自己吃固然津津美味,與人共享,更有味道;一片花園獨自觀賞固然賞心悅目,與人共同瀏覽,別有一番情趣。迴向就是這種「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無私無我的廣大心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實踐迴向的修行,譬如課誦或法會結束時,唱誦: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此外,如《法華經·化城喻品》:「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唐朝善導大師的《觀經玄義》:「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都是千古流傳的迴向文。另外,古德高僧的迴向文:「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看出願心之遠大,悲心之深切!

國際佛光會提倡人間佛教,也有四句迴向文: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管何時何地,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時時都能與佛光四句偈的各種善行相應,並且將這些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或無情眾生,當下就是佛果,當下就是淨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娑婆世界道難成

【娑婆魔外事縱橫,寂滅無如安養城。苦樂雙忘名極樂,...

假借眾生的因緣來開顯自性的功德

有一個老禪師帶著一個沙彌在山中修行。這個沙彌跟著老...

聖嚴法師《化自私的慾望為奉獻的願望》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

改造貧窮為富貴的方法

1、懺悔自己過去身體、語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盜的罪業。...

唯在真心實行,為出生死之要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實行,為出生死之要。心真則凡所動...

貪圖享樂為障道根本

一日,目連尊者因弟子生病,於是上忉利天詢問神醫耆婆...

有五根,何等為五

一時,佛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聖嚴法師《競爭與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競爭,就是要把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東...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星雲大師《感應的原理》

有個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課都按時做的,也迴向給眾生,自...

說閑話的害處

佛陀在信眾集會聽經聞法的場合要阿難把糕餅分送給在場...

星雲大師:如何做人處事

做人處事是人生的一門大學問,有的人活到七、八十歲,...

到人間來,就是為了生氣的嗎

生氣是從嗔恨心發起的,生活中遇到忤逆的時候,遇到受...

拜佛的養生原理是什麼

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禍何由可致?明...

見別人殺生無法救護,該怎麼辦

問: 見別人殺生,雖想救護,但力不從心,該怎麼辦?...

《物猶如此》白話選譯

一、孝親友愛 誰無父母?誰無兄弟?動物孝親友愛的天性...

「十念法」念佛儀軌

希望諸位平常堅持十念法能夠好好用功。不需要太長時間...

婆媳間的10句話讓男人痛不欲生

幾乎所有的婆媳在爭吵的時候,都會說尖酸刻薄的話,都...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俾無...

大火後的奇跡

1933年,正當經濟危機在美國蔓延的時候,哈理遜紡織公...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處?

唐肅宗時,西天大耳三藏來到東土,自稱有他心通,肅宗...

大安法師:是「萬修一二去」還是「萬修萬人去」

問: 有人說,往生淨土是萬修一二去,而東林法音說,...

往生後發願回娑婆世界,會不會又再墮落

問: 請問信願念佛人往生後,發願盡未來劫,仗佛願力普...

僧人用齋時的觀想和祝願

為了修行自律和傳教度人,佛陀根據當時的環境和修行的...

春節,請把「五孝」帶回家

一年又過去了,我們與父母的年齡都在增長。人到晚年易...

【佛教詞典】無上眼

(術語)無上之法眼也。中阿含經二十九曰:堪任正梵行...

【佛教詞典】中觀論疏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又作中論疏。唐代嘉祥大師吉藏...

【視頻】行善與戒淫

行善與戒淫

【視頻】一位苦和尚的曠世傳奇:具行法師

一位苦和尚的曠世傳奇:具行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