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感應的原理》

星雲法師  2010/06/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個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課都按時做的,也迴向給眾生,自認為心量很大。

師兄讓她參加助念小組,她回答說「沒有時間」。同樣是佛門在家弟子的媳婦忍不住與老太太說了「您現在幫助別人,其實在幫助您自己……」老太太很不悅,覺得媳婦不過皈依佛門一年沒有資格來「教訓」她,讓她不解的是為何是媳婦屢屢有感應:觀音菩薩生日時竟然見到了觀音佛像,背《心經》有時竟然能聞到百合花的香味。

感應也是因緣法,感應要有因緣條件。水不清,如何能影射景物?谷不空,如何能吞吐聲納?人如果沒一顆清淨、感動的心,如何能與真理相應,如何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所謂「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這就是感應的原理。

有個小男孩對著山谷大叫「我討厭你」,藉以發泄心中的不滿,結果他驚訝的發現,週遭的人也都討厭他。小男孩哭著把情形告訴媽媽,媽媽安慰他,並且帶他回到山谷,要他再叫一聲「我愛你」,結果小男孩破啼為笑,因為他聽到四面八方的人也都告訴他:「我愛你」。

空谷回音,這就是感應!敲鐘鐘響,敲鼓鼓鳴,這也是感應。烏龜望蛋,孵化小龜;螟蛉有子,蜾負之,這也是感應。毒氣外泄,襲人喪命;溫暖如電,流入心房,這也是感應。

感應就是天地萬物、宇宙眾生之間的一種互動、呼應。看到月圓月缺,興起了歲月的流逝;目睹花開花謝,感嘆世間的無常,這都是感應。母子連心,魂牽夢繫,這也是感應。

感應也是因緣法,感應要有因緣條件。水不清,如何能影射景物?谷不空,如何能吞吐聲納?人如果沒一顆清淨、感動的心,如何能與真理相應,如何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所謂「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這就是感應的原理。

生活中,一句話,就會讓人歡喜不已;一句話,也會令人痛苦不堪,這也是感應。喊一聲萬歲,就能獲得賞賜;罵一句昏君,也會鋃鐺下獄,這都是有因有緣的,這也合乎緣起法則。

經常有人問:念佛、誦經、超渡,為什麼一定會有感應?所謂「心誠則靈」,道理是一樣的。

有個禪師正在開示「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眾中有個青年不屑的反問禪師:「一句‘阿彌陀佛’只有四個字,怎麼有那麼大的威力呢?」禪師不回答他的問題,只責備他說「放屁!」青年一聽,怒氣衝天的指著禪師責問:「你怎麼可以罵人?」禪師平靜的笑道:「一句‘放屁’才兩個字,就有這麼大的力量,何況‘阿彌陀佛’是四個字,你說怎麼會沒有威力呢?」

其實,「有感則應」,日常生活中,喝茶解渴、吃飯能飽,只要你留心,何處沒有感應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一、前言 我的朋友們和我談起佛教問題時,多數認為這...

大安法師:只供一尊阿彌陀佛還是供西方三聖

問: 在家裡只供一尊阿彌陀佛還是供西方三聖? 大安法...

傳喜法師:修行人的五個助緣

作為一位修行人,有五樣助緣必須要注意: 第一,戒要...

如何策發自己不生退心

問: 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誠然是古德對後世學者之警語...

天眼通宿命通,真有這回事嗎

問: 師父,我遇到一個疑團,大家一些學佛的去往生,...

聖嚴法師《課誦與拜佛》

修行最初的層次是禮拜、懺悔,以求得心靈的寄託和安定...

見賢思齊,征服自我

一、見賢思齊 我們學佛人不搞偶像崇拜,因為凡所有相皆...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說二十難中云:得人身難,生中國難,得遇佛法難,親...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星雲大師《化敵為友》

吾人在社會上,有朋友,也有敵人。敵人不一定是戰場上...

星雲大師《得與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間事,得失而已!得...

有些事需要破格處理,結果才會更好

世間萬事都有一定的格局,有時候格局也不是一成不變,...

改變一點點,命運便轉好

我們常常看到有人去找相命師求卦算命,其實自己的命運...

引發人性中的貪婪

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當時只是抱著姑且看看的心態,但...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以禍為福

原文: 然苦樂禍福,本無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為樂...

三種念佛方法可對治妄想

這裡有幾種念佛方法,都可以對治亂想,防止思業。我今...

你憑什麼離開三界

淨土宗的帶業往生,諸位你想想看,淨土是一個清淨莊嚴...

源斷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沒...

阿彌陀佛不只是管往生

雖然阿彌陀佛是管大家生命結束時的往生,而藥師佛是管...

懺悔的心力要強過你造業的勢力

懺悔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業已經造下去了,但是還沒得...

只要你發願生極樂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

付出善舉就是為自己所修的路

弟子跟著師父進城化緣。 進城後車水馬龍好不繁榮,弟...

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

問: 《文鈔》中說,受苦時作消業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能否往生,看你心中杆秤傾向哪一端

妙成,湖州(今浙江吳興縣)菰城何氏人家的女兒。天生...

如何判斷發心的大與小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佛教詞典】不修身及不修戒

【不修身及不修戒】 p0339 發智論十二卷十頁云:云何不...

【佛教詞典】貞元新譯華嚴經疏

凡十卷。唐代澄觀撰。又稱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貞元華...

【視頻】當知此處,即為是塔(金剛經持驗錄)

當知此處,即為是塔(金剛經持驗錄)

【視頻】東林寺助念團成立十週年

東林寺助念團成立十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