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順境與逆境

聖嚴法師  2011/04/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工作中難免有順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覺得挫折就是很大的打擊。其實,如果沒有逆境現前,一般人不容易成長。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挫折也是一種經驗、一種過程,逆境更是一種考驗、一種鍛煉。如果能夠面臨逆境而心不亂,沒有怨、沒有恨,而是以冷靜的智慧來處理,以慈悲的心來看待,那麼逆境就不再是逆境了。

好比我們走路或者爬山,稍微走遠一點腳會累,身體也會覺得疲倦,這不能叫做「逆境」,這只是個「過程」。事未經過不知難,沒有一樣事情是沒有逆境的,只要挫折當前的時候不以為是挫折,把挫折視為推動事務過程中一定會發生的現象,挫折就不會變成一種打擊。也就是說做任何事的時候,先要考量到順、逆兩面,如此進可以自由、退也可以自由,就能夠伸縮自如、進退自在。

可是,盡管預先考量周到,還是會有重重難關不易通過的時候,此時心裡難免不舒服,這種時刻,一定要保持信心。信心是什麼?是信我不為己,只為了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保持這樣的信念,相信一定可以逢凶化吉。如果只是為了自私、自我,一旦逆境出現,就可能一敗塗地,沒有辦法站起來。當然,人不可能完全沒有私心,但能夠少一點私心、多一點公德心,縱使逆境現前,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工作上遇到逆境的時候,第一個要想:這原本就是在我的預料之中,我早就知道一定會有困難,只是不知道是什麼困難而已。接著就要想辦法解決眼前的逆境。首先,當然是運用自己的智慧,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就要找專業的人,或是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幫忙,或是幾個人一起討論,因為單獨一個人的思慮比較難以面面俱到,若是兩個人、三個人一起討論,很可能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就把問題處理好了。所以,心情鎮定地面對問題而不慌張,並適當地求援,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

很多人覺得順境很好,其實人在順境的時候,難免志得意滿,常常會埋下失敗的種子。因此我們要居安思危,時時刻刻要謙虛、謹慎,不能趾高氣揚、傲慢、自以為是。因為任何事情的成功順利,都不完全只靠自己,所謂時勢造英雄,這和時代背景有關,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也和當時你所結交的人、相處的人有關係。

雖然這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裡面,有的人會認為是自己運氣好、自己的能力強,那也沒有錯。運氣好才能遇到好的因緣,可是運氣不會老是跟著自己走,好運一樣會離開。所以當有好運的時候要小心,就像是爬山爬到最高峰的時候,別只顧著洋洋得意,否則不小心掉下山谷可就麻煩了。

到了高峰,要知道接下來是會下坡的;下坡之後,另外一個高峰還會起來。人生的過程就像山峰起伏,處順境的時候不可以驕傲,處逆境的時候不需要灰心。我們必須要記住,隨時隨地都會有新的可能發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五百世做狗這麼久,只有兩次吃飽飯

佛滅度後了,有一位大阿羅漢叫祇夜多阿羅漢,他是在北...

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敵視父親20多年的女兒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後痛哭不止。有...

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語說:觀德於忍,觀福於量。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

如何將佛法融入於生活

將佛法融於生活可以從小的事情開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

堅持為什麼這麼可貴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來微...

凡事適可而止,把握好人生方向

有一個小孩,大家都說他傻,因為如果有人同時給他5毛和...

不悲觀不沮喪,危機就會成為轉機

不悲觀、不沮喪,生命中的危機就會成為轉機。 有個朋...

人之一生——六入緣觸

緣觸這是談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個接觸,但是六塵...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聖嚴法師《一心有滯,諸法不通》

問:唐朝牛頭法融禪師說:一心有滯,諸法不通。一旦這...

最好的領導者

團體的領導者有兩種型態:一種是權威型,在他的領導下...

聖嚴法師《泰然面對眾生相》

要如何修?我常說,人要站穩現在而往未來看。有的人老...

勿讓「慢心」成為彼此的負擔

人幾乎都有自負、自滿的心,佛教稱之為慢心,也就是自...

捨卻貪愛,戒除貪慾

有個朋友炒股,股齡也有幾年了,在市場上積累的經驗和...

聖嚴法師:心裡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緊張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凡是心...

萬法虛偽,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觸目菩提

而妄從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

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講過我們生命有二種力量:一個是外境的力量,一個...

四種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釋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裡,出去托缽的...

佛教禁止占卜打卦,為何又有《占察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這部經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過?我開...

帝釋桓因修忍辱

過去,天人和阿修羅們常常為了爭奪酒色而征戰,這天,...

肉食讓我們把健康拱手相送

所謂肉食,病菌尸毒寄生蟲。 不論是什麼樣的肉類,在...

佛教不是宿命論,而是創造命運

釋曰:上句標下句釋,謂諸聖人,名正性定聚。造五無間...

如何把「無住」跟「生心」達到平衡

十迴向位言迴向者,具足三義:一、回事向理;二、回因...

七事得梵天福報

培福、種福不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須時...

固執的青蛙

兩隻比鄰而居的青蛙,一隻住在深水池裡,不容易被人瞧...

【佛教詞典】如化

為大品般若經所舉十喻之一。化,梵語 nirmita,又作變...

【佛教詞典】四受

【四受】 p0398 如受蘊差別中說。 二解 法蘊足論九卷...

【視頻】孔雀明王祈福法會(靈鷲山)

孔雀明王祈福法會(靈鷲山)

【視頻】界詮法師《大乘起信論》

界詮法師《大乘起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