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無常》

聖嚴法師  2010/10/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無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誨,可用來調整、調適自己的心。需要了解三個方面的無常:環境的無常,身體的無常,心的無常。沒有相當修行的話,難以直接體驗到心的短暫、無常的本質。開始時藉著了解環境中的無常會容易得多,然後逐步能了解環境、身體和心的無常的本質。環境一直在改變,而你的身體隨之改變。環境變動,你的身體隨之變動。由於外在環境中沒有固定、不變的現實,身為環境一部分的你的身體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當身體隨著環境變動時,會讓你感受到環境也在變動。

身體一直在改變,因此當你體驗到身體上的不適或舒適時,那個感覺沒有固定的本質,過一陣子就會消失。肉體也會感覺到飢餓、乾渴和其它的感受,這一切也都是短暫的,也會隨著身體而改變。這一切改變都會在你的身體上造成感受,因而影響到你的心。了解這一切,讓你透過覺知自己對外在環境、內在自身的變化之感受,而在修行上有個契入點。

我們很執著於自己的肉體,珍惜它,不輕易放棄。然而,深切覺知身體變化的本質,到頭來終免不了毀壞,會幫助我們比較不執著於身體。我們能使自己擺脫身體的限制,能更擺脫身體的作用、動作和感受。

沒有一個修行的方法,很難體驗到心的無常。如果我們的念頭是長久不變的話,就不會受到遷流不息的心所困擾。當我們與自己不和時,就覺得不自在,焦躁不安。在那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一個方法來安心,來覺知來來去去的念頭不在我們的掌控中,念頭起伏不定,接續不斷。

使心平靜的一個方法,就是去觀念頭的短暫本質。知道自己的念頭是自生自滅的,就不需要受到它們管控或制約。你的心會定下來,以超然的覺知來觀察念頭,情緒也會變得平穩。如果做得到的話,很快就能使心平伏。

首先,學著放鬆身體,從頭部開始,一路往下到身體其它部位。一旦安定下來,只要知道身體坐在那裡,而且維持那種單純。同時,要覺知無常:環境的無常,身體的無常,最重要的是,心的微妙的無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暫居此地非吾土,遙憶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師在《淨土詩》裡面常常點示我們:我們現在住的...

日落西山憶故鄉,急需檢點辦資糧

佛法教導我們:人要自己掌握命運、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與消極

問: 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不執著是否過於消極?...

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會到來

淨土宗的祖師徹悟祖師,也叫夢中禪師,在前半生之中示...

警惕無常,行善修福

《佛說無常經》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

都是過眼雲煙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鐘的禪修來...

印光大師一句讓人目瞪口呆的話

印祖文鈔中有一篇《示周餘志蓮女居士法語》,開篇第一...

但見過年忙似箭,有誰離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計劃像往年一樣參加龍泉寺華嚴法會...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忙到沒有辦法休息

由於工作忙碌,現代人常會因過度勞累身體而生病,像我...

糾正不好的習氣

有位女士的說話音量驚人,即使只對一、兩個人談話,也...

聖嚴法師:該不該懷疑

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為曾經上過當,所以才疑神...

聖嚴法師《回家的感覺真好》

我們要用愛心營造溫馨的家庭,溫馨的意涵是指溫暖,令...

造惡與造善之間的不同反應

有一個人當小偷,過了不久。他看上去賊頭賊眼、賊腳賊...

萬修萬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

戒是一切善法之階梯

佛涅槃前,阿難尊者問佛:佛滅度後,以誰為師?佛告阿...

我們可以活得很快樂,只是我們不肯

佛的法身從哪裡來?要修慈悲;慈就是予樂,【悲】就是...

十種不善業的果報差別

果報大體有三種,分別為異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異熟...

名與利捆綁著我們

畢業典禮上,校長宣布全年級第一名的同學上台領獎,可...

山高那礙白雲飛

唐天復年間(901-904),善靜禪師南遊參學,禮謁元安寺洛...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繫念必得往生願

第二十 繫念必得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

佛教與人生

諸位!今天講題是佛教與人生。先講佛教,然後再講人生...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

不可盲信吃動物身體能補己身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不加分辨,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便...

學佛的三個階段

簡單來說,佛法分為人天乘、解脫乘、菩薩乘。人天乘就...

【佛教詞典】同教說聽四句

同教,即會三乘法歸一乘法;說,指佛陀說法;聽,指眾...

【佛教詞典】唯識三個疏

(名數)唯識樞要,唯識了義燈,唯識演秘也。唯識樞要...

【視頻】晚課單日(在家居士用)

晚課單日(在家居士用)

【視頻】福鼎寄禪寺淨圓樓落成暨聖像開光法會

福鼎寄禪寺淨圓樓落成暨聖像開光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