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聞法師《授三皈依大意》

法聞法師  2012/01/21  大字體  護眼色

一、什麼是佛法

佛法,通俗地說就是佛祖認識生命本身,認識宇宙物質本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人類的兩大認識觀:唯心和唯物。但是這也是人類受自身的局限容易走極端,要麼唯心、要麼唯物。有人把佛法也歸為唯心,其實佛祖不這麼認為。佛祖所掌握的、所發現的認識事物的方法是既不偏於唯心,也不偏於唯物的心物一元的中道如實觀。如實觀察事物、如實認識生命自身。這是佛法的殊勝之處,獨特之處,也就是佛法最直接、最有效認識生命實相的一個方法。

佛祖一切認識問題都是圍繞「生死」展開的。「生死」是根本性、方向性的問題。 跟我們人、跟生命的存在無關的,所謂的大道理,從根本上來看有沒有都可以,不是第一位的。

世間的各種學說思想,各種宗教,他的初衷、他的本意都是在解釋生命現象,解決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問題。自然科學也好、社會科學也好,都是在力求認識生命、解釋生命現象,解決生命存在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我們自然科學也在探索生命本源,他認識到生命本源了沒有?遠遠沒有!科學界也承認他們對於生命自身的認識還是在幼兒園、小學生階段,還遠遠沒有認識到生命自身的未知的這一面。相對於唯物的自然科學,還有唯心的就叫神學,像西方的一些宗教還有民間的一些信仰,我們把他們統稱為神學。神學主要從唯心的角度解釋生命的本源,解釋宇宙的現象。他的解釋讓人信服嗎?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唯心、神學對生命、對宇宙本源的解釋越來越與自然科學不相符。不過他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沒有認識到本源,沒有從本源上入手。神學認為萬物、世界是從一而來,但是一是從何而來?神學就沒法解釋下去了。

佛法則不然,佛法通過克服我們人類認識自身的局限,就是我們的意識,我們認識什麼都是要靠意識。佛祖說我們之所以很難認識到生命本源、宇宙本源就是因為突不破意識本身的局限。佛祖通過靜坐,修靜、修定,從靜到定這樣的方法突破了認識自身的局限,以後他才把握、認識到了認識生命本源、宇宙本源的方法。這種方法就在佛經的千經萬論裡面,其實都是在講這個。

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貴為萬物之靈的人,佛法對每一個人不僅是必須的,而且是急需的。為什麼呢?我們人人都有追求完美、追求圓滿之心。怎麼樣才能夠在人生短短的幾十年或百年的時間內能夠達到我們理想的生命的圓滿境界呢?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想達成願望,關鍵是方法正不正確!雖然條條道路通長安,但是最直接的路只有一條,雖然很多條路都通長安,你要繞來繞去也能到長安,但是要繞到什麼時候呢?繞到下一輩子?對生命的認識要不找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那麼這一生就還是活在迷惑當中,還要隨波逐流輪迴下去。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想達到目的,方法太重要了!佛法就是給我們提供了當生即身成就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即身成就,讓生命從我們這一生開始就走向大圓滿、大自在、大解脫!世間的各種學說思想,各種宗教,他的初衷、他的本意都是在解釋生命現象,解決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問題。自然科學也好、社會科學也好,都是在力求認識生命、解釋生命現象,解決生命存在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我們自然科學也在探索生命本源,他認識到生命本源了沒有?遠遠沒有!科學界也承認他們對於生命自身的認識還是在幼兒園、小學生階段,還遠遠沒有認識到生命自身的未知的這一面。相對於唯物的自然科學,還有唯心的就叫神學,像西方的一些宗教還有民間的一些信仰,我們把他們統稱為神學。神學主要從唯心的角度解釋生命的本源,解釋宇宙的現象。他的解釋讓人信服嗎?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唯心、神學對生命、對宇宙本源的解釋越來越與自然科學不相符。不過他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沒有認識到本源,沒有從本源上入手。神學認為萬物、世界是從一而來,但是一是從何而來?神學就沒法解釋下去了。

佛法則不然,佛法通過克服我們人類認識自身的局限,就是我們的意識,我們認識什麼都是要靠意識。佛祖說我們之所以很難認識到生命本源、宇宙本源就是因為突不破意識本身的局限。佛祖通過靜坐,修靜、修定,從靜到定這樣的方法突破了認識自身的局限,以後他才把握、認識到了認識生命本源、宇宙本源的方法。這種方法就在佛經的千經萬論裡面,其實都是在講這個。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貴為萬物之靈的人,佛法對每一個人不僅是必須的,而且是急需的。為什麼呢?我們人人都有追求完美、追求圓滿之心。怎麼樣才能夠在人生短短的幾十年或百年的時間內能夠達到我們理想的生命的圓滿境界呢?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想達成願望,關鍵是方法正不正確!雖然條條道路通長安,但是最直接的路只有一條,雖然很多條路都通長安,你要繞來繞去也能到長安,但是要繞到什麼時候呢?繞到下一輩子?對生命的認識要不找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那麼這一生就還是活在迷惑當中,還要隨波逐流輪迴下去。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想達到目的,方法太重要了!佛法就是給我們提供了當生即身成就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即身成就,讓生命從我們這一生開始就走向大圓滿、大自在、大解脫!這就是皈依佛法僧的一個基本原因。

二、為什麼人身難得

六道眾生中人身最為難得,為什麼人身難得?

人處在六道的中上階段,再往上還有兩階(天人道、阿修羅道),往下呢有三階(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往下的低級生命,俗稱三惡道,善根慧根都非常的低、非常的少、非常陋劣,也就是說福德智慧非常低劣,他忙於小我,以及維持自己個體的生命,怎麼樣能夠有吃有喝,忙吃忙喝,顧不上精神上的追求,同時也感到福德智慧不夠,真理對於他來說太遙遠。

人往上呢,是天人、阿修羅,這兩個階層雖然從福德智慧角度講,應該說比人要高,但是他又落到福德福報中。因為在生命提升的過程中他,執著於、側重於修福,修感官五欲、感官五識的享受,落在物質追求方面去了,雖然比人高,但是他的思維並不發達,他形體比人肯定要殊勝,佛法中講的六通裡有天眼通,天人在某些能力上要比人高多了,雖然有些能力高,但最關鍵的思維——第六識,沒有人發達,其他的眼耳鼻舌身,也許都比我們人要強,而意識卻停留在平常階段。

生命存在是提升還是墮落,關鍵在意識。

人在六道中最難得,是因為他的意識很難得。人為什麼是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有極度發達的思維意識,高級思維、高度發達的思維意識,在佛經裡把他認為是反思能力。所以我們說人的可貴就是能夠反思,也就是說反思是整個所有修行的基本原理,就是靠第六意識的反思,人身難得就體現在他的反思能力。

人以下的低級生命幾乎沒有反思,人以上的天人他們的反思能力也很弱,可以說比人低級的也好,比人高級的也好,這幾類的眾生,他的生命活動過程都是跟隨環境走,受環境影響,隨波逐流。

只有人才能夠不一定都完全隨波逐流,當然人裡面隨波逐流的也不少,這就是沒有反思意識,是沒有修行的人。從實質上講隨波逐流之類,沒有修行,不講修行,沒有信仰,沒有精神支柱,沒有自己的辨別能力,不求聖解,不求真理。

有很強的反思能力,究竟要反思什麼呢?求真理、求真實。什麼最真實?也就是什麼最有意義?什麼最有價值?這就是反思。不是去胡亂地思考,不是說雜念多就是思維意識強,東想西想很隨意,那不是強思維的優勢,強思維的優勢是能夠去偽求真。其他幾道的眾生他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比人高級的天人也做不到。所以經典裡面一再肯定了人身難得。

人身難得,每一位有機緣遇到佛法的人都應該好好珍惜、把握稀有難得的機緣,要知道這是我們修了多生多劫的福慧才能遇到的,如果這一生不好好修習,又當面錯過了,那真是太可惜了!

三、三皈依的含義

三皈依是: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

盡形壽,「盡」是盡量,「形」是形體,「壽」是壽命,也就是終身堅持皈依佛法僧,皈依三寶。這就是在發願、在立志,儀式之後,我們自己立志終身受持三皈修行,這是從態度的角度立志。從義理的方面說,盡形壽,是古人的話,用我們今天的話就是:「明確修行目標,堅定修行信心」。我們今天皈依,皈依就是正式作一名佛弟子,三寶弟子,作一個真正修行人。這是一個選擇,也是一個抉擇,也是立志。

我們能夠選擇佛法修行,從大時空的角度來看,因緣是非常殊勝。首先從善緣善根、慧根這兩個角度來看,我們能夠遇到佛法,是機遇,是我們的善根所致,我們多生多劫求福求慧,才能夠有機緣遇到佛法。只有機緣機遇還不夠,同時還要能夠把握機遇。慧根不僅能夠廣結善緣,多生多劫都在尋求真理,我們在思考、在琢磨、在探索人生真諦,宇宙真理。這樣尋找生命最光明、最安樂的生命最所需求,長期多生多劫不懈追求,因緣具備,才能夠成就我們今天慧根的具備、慧根的成熟。慧根成熟才能夠把握佛法機遇,如果慧根不成熟,即使我們有機緣遇到佛法,我們也認識不到佛法的好處,也體悟不到佛法的妙理,對我們每一位生命自身根本問題的解釋,這樣一個最關鍵的問題。解決我們生命中最根本的問題的佛法,如果我們慧根不成熟的話就認識不到,慧根成熟我們遇到佛法的時候才能夠認識佛法。這就是善根、慧根兩者具備,我們才能有今天的皈依:選擇佛法、終身受持佛法的抉擇。這是善根、慧根兩者具備的一個結果,是非常殊勝的,是大家值得慶幸的一件事。選擇佛法、修學佛法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一件事。古人的比喻:在茫茫的大海中,遇到了一艘船,可以帶我們到岸邊去。皈依佛法、修學佛法,就是在我們生命的海洋裡,世界無盡、時空無限、生命無限的生命海洋中,我們遇到佛法,就是在大海中找到了一條船。

另一個是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既然目標明確,接下來是堅定信心,信心需要不斷地加強。在皈依之前,我們是在尋找目標,明確目標,堅定信心;皈依之後,我們是目標明確、信心堅定,調了一個個說,道理完全不同。

為什麼是三皈依?

為什麼是三皈依,而不是一皈,二皈,或者是四皈,五皈?這就是佛祖教法的殊勝,他的偉大、他的科學之處。三皈是從事物的體、相、用,這三個方面立體地、全方位地認識事物、把握事物。通過三皈,目的是讓我們完整準確地認識佛祖的教法,立體地認識佛祖的教法。在世間法裡,有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星,福祿壽,這樣有關三的很多。在自然科學裡面,有幾何裡的「三點一線」;一個立體的物體,我們要把他立起來就需要有三個支撐,三足才能鼎立。這就是三的科學性。佛祖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要求他的弟子們,要完整準確地領悟、把握能夠提升我們生命品質,讓我們生命走向大自在、大圓滿、大解脫境界的佛法,就必須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我們把他叫作完整準確地來認識佛法的方法。我們今天初入佛門,從一開始我們就按照三皈來走,這樣我們以後修行就不會走彎路,不會走偏。

佛法僧的含義

用我們今天的話說,三皈依所說的佛法僧三寶:佛,我們便於理解,可以方便說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圓滿境界,簡單說是理想,「佛」就代表我們生命追求的理想,圓滿境界。僧,是我們每一個靈性眾生,具體說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大家都具備成佛的可能——佛性,佛經上叫作法身慧命。「僧」表面詞義是清淨義、和合義。清淨義、和合義是我們與生俱來,我們生命自性中所具備的。這就是佛經上所說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是未來佛,佛是眾生成就的。佛與眾生平等的基礎是什麼呢?就是佛性,也就是法身慧命,我們和佛是一樣的。在我們沒有開發、沒有認識之前,我們眾生與佛看上去是有差距的,但實際上,我們只要認識到自己的佛性,認識到自己的法身慧命,一旦讓他開發顯現的時候,跟佛就是一樣的。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與佛是平等的,我們是未來佛,佛是眾生所成就的,我們是未成就的佛,這是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佛性!這就是僧,我們簡要地說是我們每一位所具備的現實。佛是理想,僧是現實,我們的現實並不是跟佛很遙遠,現實和理想雖然有差距,但是只要我們能夠找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現實變理想是很容易的事。我們把這個叫作當生成就。佛祖教我們的真正的一乘妙法,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法是當生成就。通過從三皈依法開始認識真正的佛法,然後我們通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當生成就,解決我們生命自身根本問題,讓我們的生命走向大解脫、大自在、大圓滿。

把我們有限的生命延伸到無限,把我們受時空局限、生死輪迴的生命走向生命的永恆相,達到無量壽的境界,也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理想,是佛的境界。這就是佛法僧他所代表的現實意義,佛是生命理想,僧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具備成佛的可能,代表現實。法,是現實通往理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途徑。我們這裡所說的法,佛法,就指的是最直接有效,當生成就的法。如果說不是最直接的,不是最有效的,那可能修行還要帶到來生去,或者是再來世,多生以後再成就,那就很難說了,那就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法,佛法。解決生命自身根本問題的法,必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為什麼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為他是即身能夠成就,當生能夠成就,這個概念我們必須要明確。

或許有人會不同意,疑惑、疑慮,是可以有的,可以探討的。但是我多年的,或者是多生多劫對佛法的修行體悟,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真正意義上的佛法就是能夠當生成就。當然我們要掌握完整準確的佛法,如果說沒有完整準確地認識佛法,沒有找到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那也難說。我們修行也許還要帶到來生去,還要繼續修。

皈依的意義

皈依儀式確實是很重要、很關鍵。俗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皈依是修行的第一步,這一步很關鍵,大家多費一點時間把這個問題多思考思考,免的很多居士,懷著滿分的信心,也是多劫善根、慧根的成熟具備,要皈依修學佛法,但是他皈依以後,回過頭來還要反問,我皈依以後該怎麼修行,修什麼?那你皈依的時候在皈什麼呢?皈依就是佛祖把最簡要的修行目標、修行方法都告訴我們了。修行目標、修行方法就涵蓋在「皈依」這兩個字裡面,皈,是修學目標,是回歸,回過頭來看,也就是反思義,我們剛才說的反思義,反思是我們修行的基本原理,也是修行動力,是修行的科學依據,是最有效的方法。依,是修行方法,從兩個方面說,一個是依照、遵照古聖先賢,尤其是佛祖的教法來修行,前人的智慧經驗絕對是不可以忽視的、不可以輕視的。我們現代人,用佛祖的話說,犯一種在「貪瞋癡慢疑」裡面的「慢疑」,慢,是認為我們現代人福德智慧都勝過前人,這是慢;疑,是對古人、對前人的智慧經驗他不以為然,他信不過。我們佛法的修學,一定要遵照古聖先賢,依照佛祖的戒法、教法來修行,這是「依」的第一層意思。依的第二層意思,也可以說是一二三的「一」,就是「專一」,專一也是修行佛法成功的方法。這一點淨空法師強調的特別多,他一生講經說法,可以說對提醒學人、要求學人,修學要想成功,就必須要專一。只要開口說法,都會強調專一。確實,「專一」,佛祖也早就告訴我們,淨空法師是強調,有些大德強調,但是最初佛祖要求告訴提醒我們,專一不僅是世間法,學業、事業,我們做人,人生要想成功,必須遵循「專一」這樣一個基本的規律法則。我們中國古人的道德經等很多智慧語言裡面特別強調了「一」,道家講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我們人間呢,「君王得一以天下正」,人間不可有二主,天不可以有二日。具體我們每一個人所從事的,都要把專一的概念在我們意識中一定要強化,他是我們方方面面要想成功的一個前提。就像我們皈依、修學佛法,這是一個出世法,更需要專一,為什麼要盡形壽終身受持呢?因為佛法是完善生命自身的長遠工程,不是一時一地就能做到什麼程度的,必須要堅持,必須要專注、專一。這是皈依的依的第二層含義。

四、為何要懺悔

我們簡要說說為什麼在正授皈依之前要懺悔?

懺悔是獨立修學很重要的環節,叫懺悔法門,修行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從字面上看,「懺」是懺除以往過失,「悔」是悔改,在反思過去、反思昨天的時候,就要提醒自己今天、明天,不二過,不重犯過失。懺悔用我們現代的語言說就是反省、反思的意思。反思大家知道,所有修行法門,所有的宗教,乃至一切淨德修身的一個基本原理就是反思。反思昨天、完善今天才能夠圓滿明天。所以反思是我們修行的基本原理。佛法修行,乃至其他宗教、宗派修行的基本科學依據就是反思。離開了反思、反省,也就是離開了懺悔,那我們的修行就沒有力度,就失去了根本,就不可能有成效。所以說反思顯得尤為重要。

五、皈依後如何修行

佛法的修學過程

佛法在具體的修持上分為兩大塊:首先是基礎佛理,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其次從基礎佛理再上升到無上妙法。

因為佛理是常識知識,是可以學的;但是佛法在理的基礎上要有所突破,要變為自己的、要悟,「理」可以學,「法」必須要悟,不悟就沒有法。

修行方法

皈依以後怎麼修行呢?穿衣、吃飯,行住坐臥都能夠體現修行。

從總的方面說,身口意三業,從身口意三個方面;還有從傳統的修行儀式上講,我們要培養自己的戒定慧、息滅自己的貪瞋癡。戒定慧,我們一般傳統習慣上就是從禮拜、靜坐、念誦這三個方面來訓練、培養我們的戒定慧。

皈依以後,我們就要堅持做修法儀式,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做功課,早晚課。修法的時間,最好每次能夠持續到半個小時以上,這樣才能夠出效果,不是磕三個頭,念幾句,那只是禮節性的,效果不是太明顯。如果以半小時的修法,做功課的時間,我建議大家禮拜、靜坐、念誦各三分之一,禮拜十分鐘、靜坐十分鐘、念誦十分鐘,我們現代人側重念誦,把禮拜、靜坐給忽略了,要知道禮拜、靜坐那也是跟念誦同等重要,甚至比念誦更關鍵、更要緊,他是念誦的基礎。禮拜,簡單一點就是深鞠躬也可以代表,時間不要低於十分鐘,靜坐也是。這是培養我們戒定慧的方法,不是我們徒有形式,在哪兒搞迷信什麼的。因為他確實是培養我們的專注,培養戒定慧。

佛法不是佛教也不是佛學,是佛法,我們學佛想要要的,最終不是佛教的常識知識,佛怎麼拜,經怎麼念誦,而是要真正的「悟法」。

六、法身 報身 化身

如來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是般若智慧成就,是體、是根本。

眾生跟佛比較,相同之處是法身相同,不同之處是報身、化身不同。

佛祖化身是自在化身,雖然生來和我們人一樣生老病死,但是佛祖住在真身,住在法身慧命上;眾生化身並不是建立在真身的基礎上的願力化身,我們這是迫於業力,很無奈,在業力牽引下,業的化身,用其他宗教的話說「罪孽的化身」。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願力,都是逼迫而來的,是業力牽引。

只要把握好實相法身慧命,化身就是無所謂了。

但是如果只有般若智慧,法身在哪兒呢?法身無形相、無所住,簡直就像空中的無線電波一樣,無形相,也沒有質量,有能量沒有質量,他虛飄著,法身無所不在,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法身,生命自身的偉大就是無限時空、無量福壽,所以他可以涵蓋整個時空,這就是法身、真身。

但是這樣就太玄、太神了,光有能量沒有質量不能成為宇宙,大宇宙如果沒有物質存在就不成其為宇宙。如果只有空間,沒有時間,這個世界能展現嗎?不能展現。所以我們生命不僅有無限的能量,還有無限的質量,是作為具體的事物而存在,所以有圓滿報身。

圓滿報身是無量福德,積功累德,具體說我們做的任何一件善事,有意義的事都會積聚起來,莊嚴我們的報身,轉化為質量,轉化為我們可見的報身,具體地展現在時空裡面,顯現出來。報身沒有固定的,佛的圓滿報身是非常的不可思議,以前我們打過比方,我們眾生要想見到佛的報身,就像螞蟻要想看我們人的整個形相,是不可能的。

那我們眾生的報身怎麼理解呢?形相不盡相同,大體上是一樣的。為什麼不盡相同?因為心念、意念不同,外現的形相就有不同。相由心生,這句話最能說明報身的形相。

報身是德成就,法身是智慧成就。

要認識法身、肯定法身,可以通過體悟般若,很快,我們參悟的時候有的人就會徹悟、大悟,有一句成語叫作「恍然大悟」,悟就是見到了法身。這是快的,走的慢一點的,我們只要修學的路子對,方法對,這一生肯定能夠見到法身,能夠開悟,當生能夠成就法身。我們的腦子一定比我們的腳快得多。

而圓滿報身當生肯定是完不成的,只有好的意念、好的想法,只有善心還不行,還要用雙腳走出去,把善事落實了,這才是莊嚴自己的德報身,多生多劫,點點滴滴的積功累德。佛的報身在佛成就的十大名號中,最少後面這四個「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是指德報身的成就,而「如來、應供、正遍知」這些是指法身的成就。

報身時時刻刻在變化,在增減當中。勤修福德、勤修福慧,報身就越來越圓滿。我們要不勤修福慧、懈怠,或者是走反面的路子,做一些有損於自己福慧的事情,我們的報身就顯得陋劣。報身就是相,相學,如來相、菩薩相、羅漢相、眾生相、地獄相、畜生相都是從報身的角度講。

七、不殺生與盡量素食

眾生有高級生命,有低級生命,三惡道也是眾生,人天阿修羅也是眾生,但是所有眾生,所有有靈性的生命,法身都是平等的,與佛的法身都是平等的。

也正是因為法身是平等的,法身佛所有眾生都是原本具備的,所以六道眾生才都有成佛的可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不傷害眾生的同時,還要盡量不食眾生肉,因為大家是同體,法身是一體的。

每一個靈性生命,他的存在都非常的了不起,非常的不可思議,他的潛能都不可思議。哪怕他這一生是蚊蟲螞蟻,他前生的前生,六道裡面都經過,天人也做過,人也做過,因為時空相續不斷,不進則退,不上進就要墮落,這一生他就淪落為低級生命了。

生命的本原(也叫法身),是原本就存在的東西,原本如此,不生不滅,雖然他這一生是蚊蟲螞蟻,但是在無限的時空裡面,還會無限地延續下去,他將來也會成為高級生命,甚至他一旦體悟生命實相,還能跳出六道輪迴的束縛,可以成佛。所以要尊敬一切有靈性的生命。

法身不滅,潛力無限,不要小看任何生命。如果這一生我們以強凌弱,踩了他,滅了他,但是滅了他的形,滅不了他的靈體。結了惡緣,回頭他們就要來報復我們。

菩薩六度,第一就是佈施,不有意殺生就是最大的無畏佈施!這是大功德!

如果連眾生的生命都要剝奪,還談什麼無畏施,讓眾生連自己的生命都沒有保障,還談要讓眾生無畏?我們可以隨時很輕易地踩死一隻螞蟻,但是大千世界,越是低級生命他的數量越多。冤冤相報,微生物雖然很小,但是有的冤仇結的多了,他成群結隊地,以億萬的數量群體來攻擊我們高級生命。

醫學界也在研究危害健康,讓人生病的病原體是什麼呢?很多是帶病毒的微生物,帶惡意的微生物。那也不是無緣無故找來的,也是所結的惡緣所致。我們現在社會中為什麼眾生身心不自在,尤其是煩惱、病苦比較多?當前醫療問題為什麼那麼突出?主要就是醫院擁擠,病人多,身心不自在。身心為什麼不自在?疾病為什麼那麼多?因為飲食不清淨!

與所有靈性生命結善緣,這樣才是我們生命走向大自在、大圓滿、大解脫的第一步。

八、如何積功累德

積功累德,做功就是通過傳統的禮拜、靜坐、念誦,來平心、靜心,心靜下來,自然我們原本的福德智慧就會顯現。所以要通過禮拜、靜坐、念誦,來修定力,來平心靜心,每天都應該堅持。

外功就是主動地、積極地,無論是分內還是分外的事都要做。

功德首先要從不有意殺生入手開始做。比如有的人隨緣放生,其他的善事也做了很多,但是還有意地殺生,刻意地食肉,始終不重視,不去思維他的利弊。這就是放生再多,善事好事做得再多,沒有從根本上做到。有意殺生,殺害生命是命債的問題,你做再多的其他善事也抵不上,這是第一位的。我們做善事的目的無非就是和眾生結善緣,完善自身,圓滿自己。完善圓滿自身首先就要從認識不殺生開始,要是認識不到這一點,不重視這一點的話,那我們生命自身的完善與圓滿,開智慧,認識生命實相,想這一生增幅增壽,健康長壽,下一期生命還有一個好的繼續,有一個好的開始,就很難!因為我們沒有從根本上去做,不有意殺生,起碼就堵上了輪迴的缺口。一切功德都要從認識不殺生開始。

佛經上佛祖的方法,做功德有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也是具體做功德的方法。 能忍、能佈施、能持戒、能堅持靜坐修定,功德已經很大了。要是能夠對生命實相,對永恆生命有一念信解心的話,功德更大。功德無量這句話的本義是體悟、認識生命實相,體悟永恆生命,這才是無量功德的原本含義。

九、認識生命實相,走向生命的大自在大圓滿

體悟一實相,是最高境界,也是我們的根本。

一實相講的是事物本源、宇宙本源,本源是一個,萬事萬物都是從一而來,我們把這個就叫作一實相。一實相是非空非有、或是亦空亦有,非有非空,也就是說他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靈性的,或者說他既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他是物質跟精神統一的一實相。

淨土宗講的阿彌陀佛淨土,就是充分展現一實相的境界,心物一元。在禪宗裡面,一實相就用法身慧命來代表,悟到法身,善惡業都消失。離開善惡,就是一實相,就是法身的顯現,就是絕對的世界。

絕對世界是很清淨的,禪宗是用法身來代表淨土。開悟悟到法身,就直接體悟到淨土了。 用法身來代表淨土,是絕對世界,無上慧。 悟法身就能得到最高智慧,或者念佛念到不分別善惡業的時候,那就是最高智慧。

極樂世界的人民都是一樣的面孔,每天的活動安排都是統一的、一樣的,都是淨業的展現,是淨業的成就,淨業感得環境也是淨土。人的思想認識到了,行為也隨之改變,所以環境就跟著改變。淨土人民的淨業感得他的環境這樣的美好,這就叫作一實相。

我們體悟到一實相,就走出了時空的局限,生命就擺脫了時間的控制,走向了無限的時空,了脫生死,走向自在,無量壽,永恆生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漢地寺院常見的佛事與疑問

供齋 第一個,供齋。所謂供齋,通俗地說就是你們拿錢請...

星雲大師《佛陀的樣子》

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

人之一生,實同蜂之釀蜜,蠶之作繭

今日諸位發心來歸依三寶,老衲甚為欣慰,諸位遠道過江...

濟群法師:如何看待玄學與佛學的關係

問: 本人學習玄學,涉及到風水、六爻、八卦、相面等...

受完三皈依後,所獲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受完三皈依後,雖身同世俗,但心是菩薩,所獲功德...

星雲大師《如何解決你我他之間的紛爭》

世間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尤其有我有你再加...

圓因法師:行善後為何得不到善報

為何有些人行善後不覺得有善報?這可能有下列幾個因素...

附體這種東西,趕緊念佛把他送走

這個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讓其他的東西附...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無窮的慾望,導致無限的危機

北極的因紐特人利用獨特的氣候條件,發明瞭一種獨特的...

讓自己更寬容

這個世上並沒有壞人,只有不小心反錯的糊塗人。等他們...

奉獻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拿錢

現在的人一提奉獻就怕。1993年我曾經遇見過。那時出去...

廬山百八摩尼勸人念佛文

廬山百八摩尼勸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諸佛...

什麼是參話頭

世尊說法四十餘年,顯說密說,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

研究生與研究死

有一次給成都理工大學的學生講課,我問同學們:研究生...

在家居士能做幽冥界皈依嗎

問: 弟子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

極樂世界是報土還是化土

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土。對這個淨土的類別的這種判別呀...

不必為失去而難過

不必為失去而難過,因為世間之物本來就是去住無常。我...

晝夜十萬佛號如何理解

世傳永明大師晝夜念彌陀十萬。予嘗試之,自今初日分,...

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

常拳公主

某日,佛陀帶領阿難尊者及眾比丘入王舍城托缽乞食,在...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

冤冤相報何時了

過去有個男子娶了兩位太太:大太太膝下無子,小太太則...

既然罪性本空,為什麼還要懺悔

問:師父在課堂上,一再提到說罪性本空,同時也要我們...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懺悔

今年,我48歲了,過的狼狽不堪,回想過去的前半生,一...

【佛教詞典】常住相似過類

因明用語。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

【佛教詞典】尼摩觸戒開緣

亦名:摩觸戒開緣 行事鈔·尼眾別行篇:「四分,同僧中...

【視頻】口業、貪嗔、邪見、我慢、嫉妒

口業、貪嗔、邪見、我慢、嫉妒

【視頻】大安法師《念佛是最好的超度》

大安法師《念佛是最好的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