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黎軍支證果償宿業

2011/01/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舍衛城中,有位婆羅門的妻子產下一名男嬰,不但容貌丑陋,身體還散發出濃濃的惡臭。雖然如此,婆羅門夫婦還是對他疼愛有加。不過令人頭痛的是男嬰只要一靠近母親,母乳就會發酸發臭,根本無法飲用,所以他們只好向外尋求哺乳者。婆羅門尋覓良久,幾乎找遍全城可哺乳的婦女,結果沒有一個例外!眼看著孩子一天餓過一天,婆羅門夫婦決定以酥蜜塗在指上,一點一滴的將他餵養長大,並且為他取名作‘梨軍支’。

然而,梨軍支長大後,父母相繼去世,家道逐漸中落,他也淪落以乞食為生,始終無法飽足。一日,梨軍支看到比丘威儀庠序地進城托缽,而且皆滿缽而返,不禁好生羨慕,心想:‘我應該跟隨佛陀出家修行,這樣子或許就能得到溫飽。’梨軍支到了精舍後,向佛陀表明出家的意願,佛陀也很慈悲的對他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梨軍支立刻現出清淨的比丘相。從此以後,他日夜精進,思惟法理無有懈怠,很快便證得阿羅漢果。

梨軍支比丘每次出外托缽,總是空缽而返,比丘自知福報淺薄,必有前因,甘心甘受。一天,梨軍支比丘經過佛塔,看見地上有少許污穢,便發心灑掃令其潔淨,結果當日乞食竟滿缽而返。梨軍支比丘歡喜地告訴大眾今日的境遇,並且表示:‘從今以後,眾僧塔寺皆由我來發心打掃。’因為修福的果報,所以梨軍支比丘日後皆能飽食,不再受飢餓之苦。

這天,梨軍支比丘稍晚起床,舍利弗尊者正好帶領他的五百位弟子前來拜見佛陀。尊者見到佛塔無人打掃,便順手整理乾淨。梨軍支比丘醒來後,見福田已失,悵然地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我今天又得饑困一日了!’舍利弗尊者知道原因後,心生不忍,想到今日將會外出應供,於是對他說:‘不要擔心,今日你隨我應供,一定可以吃飽。’但是天不從人願,當日齋主夫婦發生口角,鬧得不可開交,把營辦齋供的事忘得一乾二淨,所以他們只好餓著肚子回來。隔日,舍利弗尊者又再帶著梨軍支比丘前往城中長者家應供。這次,參加應供的比丘皆獲得豐盛的齋食,唯獨遺漏了梨軍支比丘一人。他大聲地說:‘我還未得供養!’主人竟然一點兒也沒有聽見,於是梨軍支比丘只好又飢餓地走回精舍。

阿難尊者知道了以後,安慰他說:‘明日我將隨佛陀去應供,一定幫你帶食物回來。’第三日,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到了齋主家,竟然也忘了取食之事,空缽而返。阿難尊者深感歉疚,對梨軍支比丘說:‘請您再忍耐一日,我明天一定不會忘記!’第四日,阿難尊者念茲在茲,果真帶回一缽飯食,但在回程途中,突然從路旁竄出一隻狂吠不止的惡犬,窮追阿難尊者不放。不得已,阿難尊者只好將食物丟下才得以脫身。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聽完這一連串的經過,隔日便自告奮勇外出為梨軍支比丘乞食。回程時,為避免在路上遇到障礙,他更展現神足通於空中飛行。本想這次一定可以通行無礙,說時遲,那時快,空中竟飛來一隻大鵬金翅鳥,瞬間搶走目犍連尊者手中的缽飯,並且將它扔進海里。

舍利弗尊者聽完目犍連的敘述後,心想:‘事情既因我而起,乾脆明日再由我出門試試吧!’第六日,舍利弗尊者戰戰兢兢地捧回一缽飯,高興地前往梨軍支比丘的住所。他才剛到門口,房門就自動關上,怎麼開也開不了。於是舍利弗尊者運用神通力進入房內,就在梨軍支比丘伸手接缽的那一剎那,一不小心竟失手滑落,結果缽直墮地底。舍利弗見狀,再以神力取回缽食,交與梨軍支比丘。好不容易拿到食物的梨軍支比丘,正準備好好坐下來食用,卻又發現自己竟然張不了口,一番折騰下來,直到過了用齋時間,才又恢復正常。

結果到了第七日,梨軍支比丘還是沒有食物可用,他深知自己過去罪業深重,於是生大慚愧心、大懺悔心。為免世人譏謗,故於四眾面前餐沙飲水,了此業報,即入涅槃。眾比丘見梨軍支比丘的因緣甚為奇特,於是請佛開示,佛陀即為大眾解說梨軍支比丘的前世因緣。

過去無量世前,波羅奈國有佛出世,號‘帝幢佛’。當時城中有位瞿彌長者見帝幢佛帶領弟子遊行教化,威儀莊嚴,心生歡喜敬信,於是每天請佛及眾僧到家中應供。即使後來瞿彌長者往生,妻子還是一本初衷,供養不歇。但是長者的兒子是個慳吝之人,看著母親不斷供養三寶,深怕家財會被母親散盡,於是開始限制母親的飲食。長者婦見兒子不孝,只好暗自積聚財物、飲食來供養佛陀及僧眾。後來,兒子發現母親的行徑,怒不可遏,不但將她囚禁起來,還不提供飲食。直到第七天,奄奄一息的母親向兒子哀求道:‘給我一點食物吧!’忤逆不孝的兒子冷酷地回答:‘你不是吃沙喝水就可以生存嗎?為何今日又要跟我索求食物呢?’於是頭也不回地揚長離去。孱弱的母親也因此被兒子活活餓死。

長者子因為犯下五逆重罪,死後墮阿鼻地獄受無量苦,苦難受盡轉生人間,仍感丑陋貧賤饑困的果報。但他也因過去生曾供養佛,故能以此福力得遇如來,出家修行,得道證果。

眾比丘聽完開示後,各各發起道心,誓對佛法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百緣經·卷十》

省思

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法則不是天龍鬼神、諸佛菩薩所加諸於人,乃自作自受。然而因緣曲折,往往非凡夫肉眼所能明瞭。世人受苦時怨天怨地,享樂時又志得意滿,驕縱自恣,都是因為不明因果道理,執著‘我’與‘我所’而起無明惑業,最後便在‘作’與‘受’之間輪迴不已。

梨軍支比丘雖證羅漢,卻托空缽;雖受饑貧之報,卻得生死自在。這當中的善惡對比看似矛盾,其實正是‘因果不昧’的最佳例證。善因和惡因不會互相抵銷,隨著因緣的聚合,便各自呈現善報與惡報之相。故‘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在起心動念的那一刻,菩薩能夠覺照不失,眾生則隨順習氣,輕忽其因,所以時常為苦果逼迫。

修行當慎舉念,欲出離生死,當從念念分明作主開始,待三業清淨,定能圓成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阿難化瓜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

法供養雖勝,仍不廢財施,諸物若能觀空不著,便屬法供養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因諸佛皆尊重法的緣故。所謂諸佛從...

吃素念佛之人為什麼也會遭受苦難

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

大安法師:往生後惡業不必受,一切由阿彌陀佛承擔,是不是違背因果

問: 師父曾說往生後,往昔一切惡業不必受,一切由阿...

消災和延生的原理是什麼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

「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們所說的因果是指原因與結果。亦即指因果律。為佛教...

傳喜法師:事事皆有因

比如說這個人造多了惡業的,我們不知道了,但是命運當...

科學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觀嗎

問: 通過改變基因,可能使人活到200歲。這種科學上的...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殺掉嗔恨

有一個婆羅門生養了一個瞋心很重的女兒,經常觸怒婆羅...

面對誘惑,孿生兄弟不同的命運迥異

今天這則故事,出自《人鑒》,編者為李圓淨。李圓淨(...

被責罵也是一種幸福

有一位在森林裡修行的人,非常的純淨,也非常的虔誠,...

依於業力而活著

在世的時候,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在...

【推薦】世間上什麼壽命最長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

貧女變皇后

過去,有一座名山 晝闇山,由於山中有眾多賢聖僧眾隱...

普賢菩薩名字的由來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對治眾生的「十惡輪」

《地藏經》裡,佛跟地藏菩薩互相酬唱的目的,主要是破...

【推薦】經書跟佛像千萬不要燒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

極樂世界依報莊嚴之地上莊嚴

一、七寶金幢,輝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

復無錫尤惜陰居士書講記

在講這封信之前,首先要講講唐朝古靈神讚禪師度他師父...

燒香作炭

佛陀在舍衛國說法的時候,感化了一位青年發心跟隨佛陀...

兩頭鳥

從前,在遙遠的雪山下,有一隻兩頭鳥。這只兩頭鳥,為...

輪迴真相與處理方法

眾生有兩種緣起。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把我們生命的緣起...

供奉地藏菩薩能獲二十八種利益

如果您家中有供奉地藏菩薩的聖像或畫像,並且常虔誠的...

見壞法者能呵責,當知是人真佛子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信仰者陷入了一個誤區,什麼樣...

【佛教詞典】慈航

渡人脫離苦海的意思。...

【佛教詞典】滅諦與諸行盡滅非一非異等

【滅諦與諸行盡滅非一非異等】 p1216 瑜伽六十八卷一頁...

【視頻】心靈甘露

心靈甘露

【視頻】弘法寺禪七掠影

弘法寺禪七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