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妄想加上業力,才會產生輪迴的力量

淨界法師  2025/03/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妄想加上業力,才會產生輪迴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義。即依過去之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三業,而造成罪、福、不動諸業,名之曰行。

這個無明,他本來是打妄想,打妄想打久了以後,遇到因緣就容易有身口意的造作。就是由過去的無明煩惱發動身口意,造罪業或者福業,或者不動諸業。這個不動諸業就是禪定了。禪定的身心寂靜叫不動,它不是罪業也不是福業,判作不動。

也就是說,顛倒妄想跟善惡的業力,是我們過去的因地。你說,我從什麼地方來?你不要講太遠,講太遠當然就是一念心性了。就是我的前生是怎麼來的?兩件事情:妄想加業力。你看我們一個人,我們打很多妄想,但是不見得所有妄想都會去實踐。所以,只有妄想,沒有招感性;只有業力而沒有妄想,那叫無心之過,也沒有招感性。

記住:所有的事情,要妄想加業力兩個東西具足,才會產生輪迴的力量。比方說,你今生很富貴,怎麼來的?你前生一定有打佈施的妄想,然後你一定有適當的行動,你有佈施的行為,你今生才會富貴的。你今生很莊嚴,你上輩子一定有忍辱的妄想。為什麼叫妄想?因為你有所得,還是妄想,但是它是善法,就是一種善法的妄想。然後你一定有忍辱的行為,要有實際的行為,你今生才會莊嚴。你既富貴又莊嚴,但是你身體病痛很多,那表示什麼?你前生有瞋心的妄想,還有一些瞋心的身業跟口業。所以,我們過去生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也有很多很多的業力,然後就形成了今生的你,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你今生接受了過去生很多的妄想。當然,這個地方強者先牽,其中有強勢的妄想,就是你這個妄想「數數現行,深生好樂」,這妄想是你經常打的,再加上你經常造作的行為,就把今生的你給創造出來了。

這個十二因緣是這麼解釋的,就是要有兩個東西才能創造生命,一個不可以。比方說你前生很想佈施,你從年輕起就想佈施,結果一直沒有佈施,你沒有行動,你今生不會富貴的,單一的無明不具有招感性,一定要有妄想加行動才有今生的果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宗門下言心意識,就是心知起念、分別一切

根、塵、識俱遣,心、意、識全忘;十方坐斷,不通聖、...

聲聲木魚的力量

大約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蘇州近郊登山...

念佛雖易,殊不知為真實出生死之要路

【原文】 念佛雖易,世人不知,都輕視為尋常,殊不知為...

聖嚴法師:關於輪迴投胎的問答

(一)問:人類死了,當真還有轉生的機會嗎?有什麼證...

隨業往生與隨念往生

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到底什麼業...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為大患之本,眾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識此生死苦因...

六根的見聞覺知,全是自己的東西

我們一生當中,你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人是如何來投胎的

人做人的時候,是由第八識先來的。這個第八識,就是這...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淨界法師:佛遺教經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

藕益大師含淚念佛

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蕅益大師24歲出家,25歲開悟。他...

碰到不好的事,要怪自己

你碰到這些人,碰到不好的事,你不要怪別人,首先怪自...

【推薦】清明節佛弟子應該怎麼做

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

淨慧長老問禪寮答問系列

修禪的上根利智 問:修禪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擔心自...

修不淨觀會不會生病

問: 請問師父,修不淨觀如果說觀到內臟腐爛的話,會不...

聖嚴法師《裝出來的自信靠不住》

有些人看起來很有自信,或是自認為很有自信,但這種人...

帶著前世記憶的一品高官

清朝初年有一位記得前世經歷,深受順治、康熙皇帝賞識...

一碗白飯的恩情

曾看過一則感人的故事――數十年前,台北市的舊市區有...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業越是會現形

傍晚,某某法師與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請示老和尚...

唐代高僧懷感大師

在佛教的教法中,淨土法門是貌似簡單、容易,幾乎沒什...

舍利弗五百世墮為毒蛇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佛陀的弟子有一個叫...

如何培養出離心和懇切求往生的心

問: 學佛幾年了,為什麼生不起出離心和懇切求往生的...

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

夢心消失的時候,你醒過來,看那個人事,覓之了不可得...

觀音菩薩會附體顯靈嗎

問: 有朋友說某人家中觀音菩薩很顯靈,說是和那家有...

慧律法師:佛教徒對風水要持什麼樣的態度

佛教徒是採取中道的態度。這風水對我們凡夫來講確確實...

【佛教詞典】第二壇

指密教修法之護摩壇、正覺壇等。「大壇」之對稱。一般...

【佛教詞典】三身壽命

三身是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

【視頻】妙華法師《僧團弘法-在新媒體時代》

妙華法師《僧團弘法-在新媒體時代》

【視頻】慧律法師《末法七種亂象》

慧律法師《末法七種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