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蔡禮旭老師: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品格

蔡禮旭老師  2011/08/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1、給孩子做孝敬父母的榜樣

身教勝於言傳,父母對長輩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孝敬自己,自己卻冷落甚至虐待長輩,正所謂「為長不尊」,他們對孩子的「孝心」教育肯定是無效的。因此,家長應做孩子孝敬父母的榜樣,善待長輩,關愛自己的父母,盡做子女的義務,回報養育之恩。因此,我們不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在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自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2、讓孩子學會感恩

感恩是孝心的基礎。然而,感恩這種情感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必須通過教育。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因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裡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感恩的心也需要經過教導才會產生。愛孩子,就應該要在你忙的時候,讓孩子幫你做些家務;在你累的時候,讓孩子為你捶捶背;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從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也因此而愛父母,在愛中領略被愛。孩子漸漸長大,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3、孝心教育從小事入手

讓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著手塑造和培養。如:平時教育孩子要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幫父母分擔憂愁,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當孩子不會時,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時,不要橫加指責,孩子做得好時,要多表揚鼓勵。孩子只有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嘗到為別人付出的快樂。當孩子「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當為他們多做事」的觀念逐漸形成時,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義務感和責任感。

培養孩子的「孝心」,需要家長循循善誘,耐心指點,讓其從小養成好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富貴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富貴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於愛之不得其道,或偏...

對母親再好一點

即便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足夠高大強壯了,這時候的父母...

聖嚴法師《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雙親,現在何處呢?究竟怎樣了呢?父親的健康...

一張長條桌的啟示

在某次法會的因緣,擔任機動組的職事,繁重而忙碌的出...

【推薦】「媽媽」到底值多少錢

世界上2/3的財富是由人創造的,因此可以說,盡心盡責養...

父母不會在原地等你

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有一次採訪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個小孩,名叫沙彌羅,年七歲,喜好修學解脫...

應不應該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訴苦:她從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培養臨終的第二念

淨土宗要培養臨終的正念是什麼意思?臨終第二念的正念...

五種可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幾種隨時隨地可行的辦法。每個人因為...

你造罪時心安理得嗎

你因為憶念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你在造罪的過程中...

打佛七時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彌陀佛快來接引嗎

問: 請問師父,打佛七的時候,一直哭泣很悲傷,祈求...

阿彌陀佛即本師盧舍那

《華嚴》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此則如清涼雲,阿彌陀佛即...

是否不能妄生度眾生之心

問: 弟子冒昧請法師開示,在聽法師講的《佛說阿彌陀...

降低罪業的勢力,因為罪業會讓你臨終痛苦

建立佛號,引導佛號,調伏煩惱,這叫正修。 折伏現行煩...

不要總羨慕別人擁有什麼

有一些人總是問我,為什麼這個外國有,中國沒有,那個...

吃素的原因來自兩個最起碼的認知

我們不要以為這些飛禽走獸、海里生物、家養牲畜就理所...

怎樣做到臨命終往生有把握

問: 怎樣才能做到臨命終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師答:...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開悟之後,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要「知大」,要「見遠」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

研讀經教時,需要注意什麼

原文: 看經須是週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有...

離開一切幻滅就是真實

【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在六道...

實法為安住,權法為調伏

這感受是怎麼回事? 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 快樂跟...

修淨土的人是專修好,還是圓修好

問: 有法師說,淨密雙修的功德最大,單修淨土念佛法門...

【佛教詞典】雙塔寺

(一)位於江蘇吳縣城內東南隅。大清一統志卷五十五蘇州...

【佛教詞典】有情皆由自業

【有情皆由自業】 p0551   雜集論八卷九頁云:云何有...

【視頻】《普門品》妙喜居士讀誦

《普門品》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早課(靈鷲山)

早課(靈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