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獲得幸福與美滿的婚姻

2011/04/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1.不向身外求,因為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2.檢視自己。婚姻的不幸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沾染上了抽煙、酗酒、濫交、賭博、不孝父母等惡習,既然與惡為伍,幸福自然避而遠之。

3.改變心態。改變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的心態會使你受益無窮,而糟糕的心情會讓你噩夢不斷,考慮清楚,你有沒有讓這些噩夢纏住:惟利是圖、唯我至上、貪圖享受、傲慢自負…當然,造成婚姻失敗的原因可能還不止這些。

4.改變行為,與人為善。這是一種既廉價而功效十分顯著的「幸福保健品」,想想看,一個善願,一個善行,關愛家人,孝敬父母,放生積德都只不過是手到勤來的事,益之大,利之多,何樂而不為?

5.放低要求,意味著你的要求更高。現實的高度與理想的高度總有差距,造成這個差距的原因全是因為我們的太過執著,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試著讓情的成分淡一些,讓誠實和善良的成分多一些,愛才會長久。

7.如果在家裡吃早飯的時間大於在外面吃早飯的時間,幸福就會與你不期而遇。

8.嘴上不一定說,但心裡常常想:「爸、媽,感謝你們!」這句話,連做夢你都會笑。

9.嘗試著少吃些肉,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身上的脂肪開始少了起來,而幸運卻一天天多起來。

10.假如少聽些刺激的音樂,少發一句牢騷,少一些購物的慾望可以換來真誠的愛情,你會怎樣?

11.假如多陪陪父母家人,多做一些善事,多幫助別人能夠讓你更加幸福,你會怎樣?

12.當你還是單身的時候,就應當考慮好下一代的教育問題。

13.想想看,這些行為是不是讓我們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自私、懦弱、愛發牢騷、邪淫、不誠實、多言、妄語、貪睡、奢侈、浪費、缺乏愛心、暴躁、易怒、虛榮、自負、孤僻、缺少公德心、不謙讓、惡言惡語、不敬老人、袒胸露臍、歧視弱者…

沒有人知道幸福究竟長的什麼樣子,可是如果我們不再找理由放縱自己,痛苦和不幸將永遠離我們而去,幸福美滿的婚姻也將不期而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為什麼不結婚

為什麼不結婚?這問題,我遇到了許多朋友,都曾這樣問...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要認識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好像愈來愈不容易,有個女孩...

願所有苦難眾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這是我人生中的真實經歷。 一場大病之後,我一直想把我...

【推薦】佛教智慧與幸福人生

為什麼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有怨氣,有委屈,滿腹牢騷? 快...

8種習慣影響夫妻間的溝通

習慣一:充當審判官 夫妻間出現問題時,一方總是將自己...

如何面對當前糾結的婚外戀

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詢問,如何面對當前糾結...

到底怎樣才能得到幸福呢

問: 師父,有的老師說滿足所需就能幸福,有的卻說遠...

一生做好人,為什麼婚姻還是不幸福

問: 佛教說善有善報,為什麼我一生做好人,婚姻還是...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如果我今天煩惱了,就要想想是誰給的我煩惱,實際是自...

歷代高僧大德開悟頓徹詩100首

1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境台,時時勤拂試,莫使有塵埃。...

【推薦】追求臨終正念,在唯識學有三個重點

那麼臨終的正念,在整個淨土宗的修學者,是所有人努力...

學佛不能學成孤家寡人

現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總想自己弄出點什麼名堂,試圖...

十種不善業的果報差別

果報大體有三種,分別為異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異熟...

文珠法師《學佛必修的課程:四清淨明誨》

我們學佛,無論目的是想獨善其身,作個自了漢;抑或是...

【推薦】稱名供養禮拜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

地藏菩薩常以不可思議禪定之力度化無量世界眾生,滿願...

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

佛教與人生

諸位!今天講題是佛教與人生。先講佛教,然後再講人生...

舐犢之情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個極...

在無為法契證上談證位

修行需要修清淨心。但是在我們的執著、五欲六塵還憧憧...

學佛的三個階段

簡單來說,佛法分為人天乘、解脫乘、菩薩乘。人天乘就...

虔誠的迴向,讓逆子回頭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我們跟...

克服憂慮和疑慮的最好方法

我常常告訴我的弟子和學生們要有現在觀,觀我們現在所...

行住坐臥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

慧律法師《觀照當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識的指揮,所以會對事相上的...

【佛教詞典】善定

指一般修行者自我修行,次第修學佛道,而證得色界之禪...

【佛教詞典】煩惱非能對治

【煩惱非能對治】 p1194 瑜伽五十五卷十頁云:復次煩惱...

【視頻】《華嚴經·淨行品》蓮歌子演唱

《華嚴經·淨行品》蓮歌子演唱

【視頻】妙境法師《誤認三果為四果阿羅漢》

妙境法師《誤認三果為四果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