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明證法師《不計較歌》

明證法師  2011/03/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

諸佛不計較,菩薩不計較,學習佛菩薩,萬事不計較;

不和天計較,不和地計較,不和人計較,不和己計較;

計較終無用,何必去計較,計較心旌搖,計較生懊惱;

不計較省事,不計較安好,不計較和樂,不計較殊妙。

遇到可喜事,報之一微笑,遇到可恨事,報之一微笑;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相擾,聽聞此歌謠,從今不計較;

日月似穿梭,光陰如箭跑,忽然臨終到,依何再計較?

趕快念彌陀,極樂去報到,不久生淨土,穩坐蓮花笑。

(二)

小事不計較,大事不計較,壞事不計較,好事不計較;

不與男計較,不和女計較,一切不計較,萬法自逍遙;

生也無計較,死也無計較,本心無計較,生死任逍遙;

凡事若計較,就是自尋惱,凡事不計較,樂得哈哈笑。

一心只念佛,萬事隨緣了,一任風吹過,閑似白雲飄;

一聲彌陀佛,萬病之妙藥,無量生死罪,一筆頓勾銷;

唯一之計較,執持此名號,淨念常相繼,六根不動搖;

晝夜阿彌陀,彌陀慈光耀,身在娑婆界,心在極樂跳。

(三)

譏諷不計較,誹謗不計較,打罵不計較,殺也不計較;

既然不計較,一切不計較,不但不計較,還要當恩報;

若人褒貶我,報之一微笑,若人誣陷我,合掌且彎腰;

都是大佈施,惠我忍辱寶,皆是善知識,助我勤修道。

彌陀在心中,時時佛光照,一念煩惱起,急念十佛號;

佛號如火炬,煩惱若柴草,煩惱逢佛號,頓被大火燒;

要在不計較,念念有佛號,妙在煩惱起,立即有觀照;

南無阿彌陀,確實寶中寶,南無阿彌陀,決定妙中妙。

嘴說不計較,事來就計較,累世之習氣,卒難不計較;

(四)

道理都知道,應該不計較,可是偏計較,事後又懊惱;

這是為什麼?很少人明瞭。我見沒斷掉,我執難動搖!

若能斷我見,我執方漸消。何能斷我見?此事須計較!

何等為我見?謂我能知曉。知曉者非恆,五位必斷掉。

我者乃恆義,五蘊不能到,蘊處界非我,斷常皆非道。

須有戒定慧,然後觀非道,若一念相應,我見結即銷。

繼斷戒禁取,疑見也斷掉,頓證須陀洹,初果即見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佛的秘訣與方法

我們修念佛法門,有沒有秘訣?印光大師這樣告訴我們,...

一心不亂和念佛三昧的區別是什麼

問: 念佛到一心不亂和念佛三昧的區別是什麼? 大安法...

十次閉關念佛的體驗:吃得下苦才體會念佛的甜

我是一名大學教師,2008年的一場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

李炳南居士《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1.西方極樂世界從什麼地方去? 從心上去。這個問題必...

念佛法門一定要調伏現前煩惱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時的缺陷,譬喻我們起心動念...

如何能夠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問: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進念佛的道心?...

四種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萬慮頓消。其他的什麼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當知念佛目的,必須歸於無念

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藕益大師《十大礙行》語譯

我是修學淨土宗的初學者。淨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楞嚴咒的功德

佛說《楞嚴經》,其因緣為阿難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業障

第七委屈難受者。 此語,乃無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斷...

五個方面分析「無我」的含義

佛教的經典和論著浩瀚如海,其數量更是數不勝數。隨著...

天眼通宿命通,真有這回事嗎

問: 師父,我遇到一個疑團,大家一些學佛的去往生,...

貪瞋癡三毒

一、貪 貪又作貪慾、貪愛、貪著,略稱欲、愛。是對於...

愛鑽牛角尖是屬於業力嗎

問: 請問愛鑽牛角尖是屬於業力的一種? 淨界法師答:...

心懷嫉妒,必定也反噬自己

一個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還有他各方面因緣...

人生無常,抓緊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突然暈倒,而且大小...

佛教的二十四諸天

二十四諸天指的是佛教的護法諸神,又可稱為諸天鬼神。...

為何要注重迴向

問: 為什麼要注重迴向? 大安法師答: 一般我們做的...

【推薦】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則沒有什麼好瞋的,因為他的...

一元門票的靈岩道場

一元門票靈岩道場 江蘇蘇州的木瀆古鎮,乃清乾隆六下江...

不知道

宋朝有一將軍曹翰,在討伐南方的賊寇之後,路經廬山的...

修行人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我們身為一個修行者,經常會注意自己內心的狀態,很快...

聞佛名號即得大利益

【凡夫眾生身口意三業以造罪,輪轉三界,無有窮已。是...

【佛教詞典】大宗地玄文本論

凡二十卷。馬鳴菩薩造,南朝陳代真諦譯。收於大正藏第...

【佛教詞典】戒羸

又作學羸。指戒體之勢用衰損羸劣。比丘等依羯磨作法得...

【視頻】宏海法師《妙蓮老和尚傳奇》

宏海法師《妙蓮老和尚傳奇》

【視頻】聖嚴法師《如何消除焦慮和恐懼》

聖嚴法師《如何消除焦慮和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