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果能明白所處的現前因緣,反而能在泥濘裡更好地綻放

宏海法師  2025/02/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如果能明白所處的現前因緣,反而能在泥濘裡更好地綻放

可以跟大家說,除了淨土門,我們這個時代,大家都作為佛弟子來修行,如果不依淨土,是絕對完全沒有門兒,這就是我這幾年在普陀山,回來給大家算一個匯報,是沒有門兒的。千萬不要再說客氣話了!有時候客氣話會耽擱了自己,會禍害了別人。大家一定要有這個見地,就是現在除了淨土還有作為,其他的聞思修只能結個緣,我不是在誹謗,大家不要聽歪聽錯,但是我們要面對現實,其他的聞思修只能結個緣,或者說增長我們一些還不知道是什麼結果的所謂的資糧吧。你要想即生成就佛法、佛道,不可能!不加幾乎了,沒有修飾詞了,大家要知道,是絕對不可能,一定要實事求是地來知己、知這個時節因緣。

很簡單,大家看看現在的因緣果報。諸位,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因緣果報中,那麼大家看一下我們的因緣果報,是顯而易見、有目共睹的,我們的福德、法緣越來越薄,心性上定慧功夫越來越弱,聞法的機會也罷,受用也罷,甚至時間段也罷,越來越淡。你就很簡單地隨手隨心拈一個現前的因緣,你說我們,就說聽聞佛法。我已經快年近半百了,講了十幾年吧至少。從一開始我們那會兒講法,基本上常態還是一堂一堂,對吧,至少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講下來,大家也能坐得定,也能聽得明白,也能受用得了,相續很穩的一個法脈。

慢慢慢慢後來,現在很多時候就是一個講座、一個主題,那你想想幾乎就沒有一部大部頭,整篇整篇講下來這樣受用的這種法緣。那麼到現在來講,到了什麼橋段了呢?大部分都是十幾分鐘的視頻都嫌長了,大家知道吧,幾分鐘的視頻,短視頻,要快餐式地說一個問題,很多時候還是雞湯。因為嵌不進心裡,動不了,而且我們的心又這麼的堅固剛強。

所以在這個上面想想,只有聞思才能夠支撐我們如理作意的正念,就是我們修行一定要有足夠的聞思。你千萬不能一開始就說,佛法要實修的,說那麼多有什麼用?懂那麼多道理。道理不懂,你怎麼理解、體悟,怎麼生起真實的信仰呢?有體悟才有信仰,要嘗到了才有信仰。所以說深厚的法緣才能保障我們的依教奉行。

那麼這些資糧我們現在越來越沒有保障,越來越沒有保障。而且特別是我們剛才,今天說的這個死盡偷心這個淨土見地,也開始猶疑,甚至搖搖欲墜,搖搖欲墜。從我們的心地上來講,修行是不是常在線?大家設想一下,我們成為佛弟子,甚至於好多年的學佛時光,我們心地上的修行有沒有在線呢?假如果我們的內容不斷,功課、情懷很濃,但是它有沒有轉化成我們學佛的一個核心點,就是覺的質量有沒有上來?至少說斷捨離的質量有沒有上來?好像紋絲不動,甚至抓得更緊了,越學越煩惱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確確實實要來捫心一下我們自己的心地功夫如何,我們佈施的心量大小,我們忍辱力的堅固與否,我們持戒的清淨程度,你就隨便挑一樣出來,我們現在覺得都對不住自己,不要說報三寶的恩了,釋迦牟尼佛慈悲,幾千次地在娑婆世界往返。所以從這一點來講,真的是要這樣。

給大家匯報的時候,也確實是本人的有感而發,為什麼?因為在這幾年的一些因緣中,我們才慢慢地才能確定自己原來真的是什麼呢,罪惡生死凡夫了,這個定位很重要。你不把自己放到最低處,你對彌陀的仰仗力就提不到最深處、最高處。在這樣的生死凡夫,頭出頭沒,我們現在這麼多年學佛了,學佛的目標有沒有明確都不知道,學佛是為什麼?就學佛本身而言,是為了學佛而學佛呢?是為了學得多好呢,還是少不好嗎?是為了我學得有多深?是以什麼來判斷深,年代嗎?還是看得多,讀得多,誦得多,念得多?這個「多」要體現在哪裡?實際上我們很多時候是糊的,是糊的。而且呢,越走越糊!

那麼大家一定要釐清,從小白開始走起,說我們學佛為什麼?就是要解脫,就是要了生死,這是根本路線,唯一的路線。如果一切的因緣中有了偏離,那就一定是什麼呢,是拖延,是耽誤,乃至產生障礙的作用。那麼大家想想,如果說真的為了了生脫死,為解脫成佛的話,我們現在挑一門,這一門怎麼入,入進去怎麼走?就夠了。一切,只要多出來的,只要有點兒繞的,只要是累贅中增加我們的負擔的,都要把它什麼呢,捨棄、放下,包括我們學佛法中的內容,這一點特別重要!就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到底想幹什麼!所以為什麼我們很多時候在學佛的路上,好像在更深,更廣,更多地學修,可是我們這個心始終就安不下來。

問題吧,平常好像沒有,稍微有點什麼事,問題就出來了,而且這個問題一翻滾起來他就沒完沒了,一堆滋生,說明根本平常就沒有用在刀刃上,疑慮越來越重,很難能夠真正地入道,真正地真修,或者說只能在無事中度日。一旦太大的順境福報,世俗的福報來了,就把你拉走了,一旦違緣逆境現前了,就把你打失了。所以說要死盡偷心呢,一定要明白現前的因緣時節,如果不依淨土,不要說成就了,連學佛這個事都幾乎成不了,跟大家講。

當然我們也不是一味地唱衰,反而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明白我們處在這種現前的這種泥濘污泥裡邊,那麼肯定才能夠更好的適合蓮花怒放。所以淨土法門恰恰就是我們這個時代,在我們現前的因緣中,末法時期的一個非常奇跡妙藥。他有一個什麼特色呢?就是時間越久,越到末法末端,他這個藥,越來越契,越來越對症,這是淨土的一個奇妙之處。所以說,把這個法,我們稍微要樹起這個見地。因為太多的時候,我們吃了太多的虧了,可能生生世世我們就是這麼吃這個虧,才吃到現在還在末法時期,還在娑婆世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歷代高僧大德的惜福節儉

惜福節儉是歷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優良品格,也是我們增...

在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

什麼是真正的平靜呢

為了找到平靜,我們已下定決心成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彌...

【推薦】不管念佛與否都希望你抓緊時間

一聲磬響,煩惱頓息。我與彌陀,是二是一? 也許有些人...

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

要使我們所處的世界變成淨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每日的課誦對居士修學尤為重要

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不斷破除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等一切諸...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項

佛門中關於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觀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種...

漢傳顯宗有沒有系統的修行次第

問: 現在的藏傳佛教很興盛,修行很有次第。漢傳顯宗...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平常都放不下,臨命終時能放下嗎

我們在座的老年人多,家裡的女兒、孫女、外孫、孫子,...

念佛時出現心魔該如何處理

問: 師父曾經碰過一個問題,可是後來在光碟裡面沒有...

修行人為什麼要少語止語

一、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

前六識的明瞭功能是怎麼產生的呢

先看阿難尊者他執著中間的相貌。我們看經文: 阿難言:...

女人為什麼有貧富貴賤和美丑

勝鬘夫人是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闍國的王妃。...

怎樣去調伏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學,跟我們一般世間做的學問,在過程當中有一...

變化的只是我們的感覺

有個人在市場上買了一個青花瓷瓶,價錢還算公道,做工...

怎樣辦喪事才有利於亡者?

雖然絕大多數人並不相信佛教六道輪迴理論,可許多人在...

藏傳淨土法門弟子的問答

問:昨天聆聽你的開示,頗感受益匪淺,感恩法師。可是...

「帶業往生」是否應該說為「伏業往生」

問: 請法師慈悲為弟子們詮釋帶業往生的義理,是否應該...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

從「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來深信佛力

從理上相信,這就是要相信三種力量。《般舟三昧經》跋...

佛的馬麥之報

一日,佛陀與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羅漢應婆羅門阿只達...

障礙大乘的32種因緣與速得成就菩提的32種因緣

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礙故,不令眾生疾得大乘...

如何面對兩性關係

(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摘錄自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俗話...

這種人已是過去種下深厚善根之人

當知一經一咒一佛菩薩名號的修持,做一點點的善事,已...

【佛教詞典】三藏

(名數)謂大小乘各經律論也。...

【佛教詞典】金藏雲

(雜名)世界之初成時,金色之雲由光音天而起,遍佈大...

【視頻】慧律法師《維摩詰所說經》

慧律法師《維摩詰所說經》

【視頻】大安法師《勸發菩提心文》2014

大安法師《勸發菩提心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