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到了極樂你可以選擇留在那裡,也可以回入娑婆度有情

淨界法師  2024/08/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到了極樂你可以選擇留在那裡,也可以回入娑婆度有情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是等於是把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民,他最後的結果,做一個比較詳細的描繪。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就是說在極樂世界以外的這些發菩提心的菩薩,他以清淨的信心跟堅定的願力,在臨終的時候來憶念我的名號,跟我的本願功德感應道交,受生到淨土來。

那麼來到淨土,他有兩個選擇了:第一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有些人在極樂世界,他是希望能夠長久待在極樂世界,這種人一般來說,偏重智慧增上的菩薩,就是他能夠在極樂世界待著,他不急著回入娑婆度有情。

那麼他在極樂世界一直待著,他可以把壽命全部用完為止,他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達到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比方說文殊菩薩、比方說普賢菩薩等等,他可以修到這種程度。

當然他應該有時間也會親近十方諸佛,又回到極樂世界。他等於是不急著度化眾生,他以先成就聖道為先,這是屬於智增上菩薩。

另外一個是大悲心特別重的菩薩,他是怎麼樣?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

有些人大悲心特別重,他一到極樂世界,大概花開見佛悟無生以後,他就趕緊要回到娑婆世界,來度化他過去一些有緣的眾生。這種人一回到娑婆世界,他是怎麼回事呢?自在所化――他肯定具足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

教化眾生有兩個方便力,一個菩薩不是說你教化就教化,第一個你要有神通力,第二個你得有辯才了,這兩個缺一不可。對於邪見眾生,先顯用神通,調伏他的高慢;對於比較理智的眾生,說法――度化他。所以佛陀度化眾生,就是靠神通和辯才兩種。這就是所謂的自在所化。

為眾生故,被弘誓鎧:他以大悲利他的心,來依止四弘誓願,入於生死的魔軍當中,以四弘誓願為這個鎧甲,入於眾生的生死魔軍當中,幹什麼呢?一方面從自利的角度,積集自己的福德智慧兩種功德;從利他的角度,來廣泛的度化眾生,來開啟眾生智慧――弘護正法,開人智慧,點亮眾生心中光明。

那麼這個菩薩是怎麼做呢?具體是怎麼體呢?什麼叫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這兩句話,具體的是怎麼實踐呢?以下就解釋這兩句話,說游諸佛國,修菩薩行,這個菩薩到極樂世界參訪過一次,他到十方諸佛國土修菩薩行。

但他就做兩件事:第一個,供養十方諸佛如來,親近十方諸佛,修福修慧;第二個,來到苦惱的眾生世界,開示度化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把眾生的正知正見建立起來。

所以你到極樂世界以後,你回入娑婆,你同時可以供養十方諸佛如來,同時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

當你在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的時候,你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呢?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說你從極樂世界回來的人,你有超越一般其他菩薩在這個諸地(就是十地),你跟其他十地菩薩相比,你有一個特點,叫做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所有菩薩的功德最為殊勝、最為難的就是普賢之德,時空無盡的願力、時空無盡的善巧。

你看《華嚴經》讚歎菩薩的功德,它以普賢菩薩為根本,它說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說十方諸佛菩薩他的長子(就是馬上要繼承佛位)是什麼?就是普賢之德。他每一個願都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我們菩薩道是有時空障礙的,說我在美國弘法,我就不可能到新加坡去弘法。我們一般的凡夫菩薩,行菩薩道,是有空間、時間的障礙,普賢菩薩沒有這種障礙,他時空無盡。

那麼你到了極樂世界,回入娑婆以後,你能夠很快的成就普賢之德,而普賢之德正是成佛的根本。普賢之德,他那種時空無盡的願力,那種廣大無邊的善巧。

所以,到了極樂世界,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一直留在極樂世界待著,你就到等覺菩薩,你再回入娑婆,當然這個選擇阿彌陀佛尊重。

第二個,你說壽命太長了,我不要了,我趕緊要到娑婆世界去了,眾生都等著我去度他,那麼你回入娑婆的時候,你一方面游諸佛國,一方面度化眾生,而你在極樂世界參學過以後,你具足其他菩薩所沒有的普賢之德,你的願力比別人強,你的神通辯才善巧也比別人好,這是彌陀本願的攝受。

這裡等於是把極樂世界的整個依正莊嚴,做一個總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現在由於我們很多人從小對宗教對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徹悟大師參禪都是開悟了的,教下也很通達,但是對淨土...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遲始問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遲始問津。 青草半埋紅粉骨,黃...

今生錯失淨土,六道劫數長遠

以今生的修行,總有點戒定的功夫,也信點因果,也努力...

一切修行人必讀——印光大師悲心慈語

凡修行人,必須以念佛為正行,以持咒誦經,及作種種利...

一切眾生若干種音,菩薩悉知悉見

觀世音菩薩,觀世音來自於竺法護與其弟子譯於長安敦煌...

這個才是往生的關鍵

現在汝等雖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這...

四十八大願——(第29願)受經普得智辯

我成佛時,國中菩薩,於諸經法若受持、若讀、若諷誦、...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善導大師:臨終往生正念文

知歸子問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

在整個五根當中,耳根是其他諸根所不能及的

縱令在夢想,就是說即使你在睡覺,處在一個夢想的做夢...

曾國藩的交友法則《八交九不交》

八交: 勝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虧者;直言者;...

怎樣知道哪筆錢是自己的福報所感

一信徒問師:師父,我學佛也在做生意,請問師父,怎麼...

佛教是逃避現實的避世宗教嗎

曾經有一個去過非洲的人問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現實的避...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嗎

在日常生活和影視劇作品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放下...

打掃心靈的房間

房間要經常打掃,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居住在這樣的房...

虛雲老和尚:犯淫戒的過失

古德所謂: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淫慾熾多,精神衰...

擇正業而活命

第一是選擇遠離殺業的事業。 遠離殺業,就是不殺生,不...

東山再起靠「感恩」

慈濟人說「感恩」,簡單的兩個字,卻很親切。聽過一則...

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生於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農曆十月...

供養鬼神,能給你免災難嗎

如果你捨了佛、法、僧三寶,你能夠再找一個幫助你的、...

世間人都愛黃金,但真正修道人愛剎那靜

打禪七的殊勝因緣,確實是難分難離。馬祖門下龐蘊居士...

磨煉心志二十四字

磨煉心志二十四字,離苦得樂超越生死: 別不平、莫抱怨...

這樣算是厭離娑婆的表現嗎

問: 弟子今年三十歲,因患有心理疾病,經濟條件可以...

對子女們偏心,這裡面有什麼道理

問: 有句玩笑話:心臟本來就是偏一邊,所以偏心是正...

【佛教詞典】迦迦

(動物)Kāka,又云迦迦迦,迦迦羅Kākāla,譯曰烏。...

【佛教詞典】識支

【識支】 p1433 成唯識論八卷九頁云:此中識種謂本識因...

【視頻】妙境法師《娑婆羅那王的故事》

妙境法師《娑婆羅那王的故事》

【視頻】《佛說當來變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當來變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