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所有的煩惱都是由這三毒所發出來的

惠空法師  2023/08/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所有的煩惱都是由這三毒所發出來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個「切」字。《高峰禪要》裡也常強調要生死心切,就是針對我們這種已經知道,可是卻悠悠忽忽的心態。

這些觀念大家都有,可是要有那種切身的感受、要有那種念茲在茲的心情,就不是很容易了。所以,我們只能靠著持續不斷地努力,慢慢跑,一步一步地去把它完成。一年兩年做個十分、二十分,二十年三十年做個五十分、六十分,慢慢地做,知道自己在這條路上有所進步,有所成長,這就夠了。我不能要求大家做第一等人,但至少我們能做第二等人,慢慢地一步一步前進。

大家要知道,禪修並不只是在坐中才修,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把自己的心安住下來,所以你的功夫能不能進步,就看你平常用不用功。你的功夫有沒有進步,不是看你打坐坐得久不久,而是看你平常日常生活中你的功夫用得上用不上。如果平常就能用上功,打坐起來一定會覺得不一樣。至於如何在平常就能用得上功,這個問題就比較細微了。

根本上而言,我們平常能不能用功,就看你心念起伏的狀況而定,簡單地說,就是平常的心念動得厲不厲害。心念的起動就是所謂的三毒:貪瞋癡,所有的煩惱都是由這三毒所發出來的。對好的境,我們會貪著,對不好的境,我們就會起瞋心;至於愚癡,就是對事物不能如理思惟、胡思亂想、胡說八道。我們的心,就是在這三種基本的煩惱中起伏亂動。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的心念常起貪瞋癡,就會擾亂我們的心水。在禪法上有所謂的心水和定水。打坐坐得好,有定的功夫時,就會覺得心好似一潭澄明清淨的水,這水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水,而是指人在禪定中一個很特別的身心狀態,就像一泓清澈凝然的水。

因此如果我們心常起貪瞋癡的念頭,就會使心水起波,使心染毒,就像是把紅色黃色的顏料,或是一堆垃圾廢物丟進一潭清水一樣,這潭水就混濁不堪了。所以我們心念中貪瞋癡的力量,很快就會污染我們的心水,很難再使心水恢復那種澄澈平靜的感覺。所以我們在打坐時,靜一靜,有一點功夫了,可是下坐後,心念又常起貪瞋癡等煩惱。再打坐時,又必須再多花精神把煩惱理清,就是這樣我們的功夫始終無法進步。我常常思惟,發覺我們不易進步的關鍵就在於此。

所以,學院為什麼要大家少說話,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一講話,心念就會動,就會擾亂我們寧靜的心水。因此,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就順著這個道理一步一步向前走,慢慢把身心收攝起來。在靜坐時的感覺,出定後的感覺,大家慢慢去體會體會。

我自己本身是從經論入手,因此也試著把禪法的道理,用佛法的觀念來對各位說明,當中有我自己的心得,也包含了佛法的理論架構。也許不一定完全正確,但給各位作參考。各位確立了大方向後,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滴慢慢去體會。能夠常常去用心的話,對於這些道理就能體會得很深刻、很清楚,當你起了煩惱的心念時,就能夠很快地察覺,然後慢慢地把它平復。等功夫久了、純熟了,煩惱就起得慢、起得少,心念平靜,打坐時就不會那麼費力了,坐的時候也漸漸有了靜的感覺。

雖然身和心之間的關係並非絕對一定,但一般來說,心能平靜,身就能坐得好,身能夠坐得好,心也比較能夠靜下來。所以大家多用心去體會,對於自己的心念就能有一份的認識和掌握,各位多多用功,好好努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入禪之門第三講:四祖禪法

今天的題目是道信大師之禪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國禪宗...

念念不被驕誑染

各位善知識,禪宗一法是心地法門,不可離開心地以外用...

到市場買菜去

有兩個禪寺,同在一個城中,相距不遠。每天清晨,兩個...

專心一致,才能統攝你的心

各位同學在學佛過程中,切莫蹉跎歲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

聖嚴法師《禪宗的頓漸法門》

我今天來講什麼是禪宗的法門?禪宗有所謂頓和漸兩種法...

一則禪宗公案的啟示

兒子大學畢業,在一家台資公司找到了工作。當他第一次...

處理生活中煩惱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會有很多的煩惱。學習佛法就是學習如何處理...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五臟排毒的時間表

睡眠時是人體進行自我調節的重要時刻,人體就像一個天...

延長蔬菜保存時間的方法

先把綠葉菜表面的水滴風乾掉,然後放入袋子,一定記得...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開心嗎

問: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開心嗎?我覺得人生百味,無須...

素食護地球

《增一阿含經》云: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靜波法師:透視方向,感受佛法真諦

學佛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也是一件艱難的事。當我們從...

出家者要遠離愛慾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著種種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推薦】《無量壽經》會集本的重要錯誤

某人曾經說過:「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會集本出來...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寒門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師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唯了生脫死才是生命裡的大事

活一百歲跟你活七十歲又有什麼差別呢?你財富的多少,...

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不深,這樣能感佛來迎嗎

問: 如果有人對此世間的苦難已經刻骨銘心了,內心生起...

唐代高僧懷感大師

在佛教的教法中,淨土法門是貌似簡單、容易,幾乎沒什...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問: 請師父開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信心就像如意寶稀有難得

談這個信心的功能作用,我們也常常會引用《華嚴經?賢...

【佛教詞典】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

云何名為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謂正開示生苦老苦...

【佛教詞典】通問

(1604~1655)明末清初臨濟宗僧。江蘇吳江人,俗姓俞...

【視頻】大安法師《障深慧淺》

大安法師《障深慧淺》

【視頻】果良法師《梨軍支尊者挨餓的因緣》

果良法師《梨軍支尊者挨餓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