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開心嗎

正如法師  2012/08/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人一定要刻意追求開心嗎?我覺得人生百味,無須刻意追求什麼。但要保持一顆平衡的心態很難。

正如法師答:開心的定義是什麼?

有人抽煙喝酒,是開心。

有人遛街購物,是開心。

有人為他人受苦受難為開心。

有人為民族解放而不惜犧牲性命為開心。

助人為樂,知足常樂,……

一般而言,就是「事不稱心」,或「無故自煩」,稱「不開心」。 希望體察「生命痛苦的本質」,好好用功「修行」,轉凡成聖,離苦得樂。

在「娑婆界內」是沒有絕對的快樂的,所謂的快樂,也只是相對而言。苦樂因人而異,而有時是樂去苦來,樂久變苦,樂是苦因。肚子餓很苦,突然有飯吃覺得很快樂,但天天有飯吃,此「樂」就變為苦了。樂是苦因,樂是招至苦的直接原因。

但佛家認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追求永恆和快樂。修行,就是為了實現這一崇高目標。所以,切勿悲觀,也莫氣餒,好好修學佛法,開發心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努力精進,清淨覺悟,必定能實現人們渴望的生命的永恆和快樂。這是覺悟了生命後才有的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善生經》的啟發

《善生經》的緣起是有一天早上,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信仰是物質存在還是一種理念

問: 佛作為眾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種物質存在,還是一...

大安法師:現代人心裡空虛迷茫的原因

問: 現在社會上大多數人心裡都很空虛,這是什麼原因...

人要為眾生而活

一般學佛的人常常思考:要怎樣才能解脫生死?而我倒是...

佛經開頭的「一時」到底是哪一時

問: 佛經開篇常常說一時佛在什麼什麼地方,與多少多少...

83歲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幫她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

聖嚴法師: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所謂「欲樂」,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暫的快樂感受。然...

生活忙碌的在家人應如何學佛

問: 法師慈悲,請問對生活忙碌,想發心修行的在家人...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通過報身佛的無量相好,能否見到法身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

67條忠言語錄

1、一切快樂,沒有比祥和更為快樂;一切享受,沒有比...

晚出家者,有十種罪過

夫晚出家者,有十種罪過: 一者,健鬥,世言竭鬥,俗氣...

用本來無一物來對治煩惱

禪宗一個很關鍵的傳承,是五祖傳到六祖,因為禪宗之前...

如何對待念佛時耳中傳來的其他聲音

問: 如何對待念佛時耳中傳來的其他聲音? 大安法師答...

徹悟大師:淨土宗修行綱領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

如何理解《金剛經》的「無」與《無量壽經》的「有」

問: 我修淨土宗念佛,但一日初聞《金剛經》後,雖然...

保持一顆自在的心

作為出家人,有時候為了弘法,常常奔波,迎來送往,電...

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甚難甚難

原文: 接手書,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門所以,及與...

功德箱裡的錢不是我們的

黃昏,寺廟裡靜悄悄的,香爐裡煙霧瀰漫,僧人們正在吃...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本經的修行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一種...

不必害怕生死之際的業力發揮

關於臨命終時的業力問題,這個業力是今生的還是多生的...

【推薦】減少壓力的辦法

恐懼感的來源 人往往因為沒有清楚認識自己而不能相信自...

心不留影

澤庵宗彭禪師是日本江戶初期臨濟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修行錯誤比沒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也都發心很圓...

母親的十大恩

第一、懷胎守護恩 媽媽懷胎十月,用心呵護,即使身材...

【佛教詞典】八部般若

(名數)又以八部總該般若。金剛仙論一曰:有感應應世...

【佛教詞典】五淨

(名數)黃牛之尿、糞、乳、酪、酥也。蘇悉地經儀軌下...

【視頻】慧律法師《如如不動不易》

慧律法師《如如不動不易》

【視頻】慧律法師《專修與雜修論心不論相》

慧律法師《專修與雜修論心不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