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殺生、修念佛之意。系我國宋末以降特別強調之行儀。不殺生為五戒、十戒等之第一戒,乃佛教所嚴守者。南北朝齊梁之際,學佛者即依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中「不應食肉」之語而斷肉食。隋唐時代依梵網經及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等,舉行戒殺放生法會。其後宋末之真歇清了、王日休等,依據觀無量壽經三福(大一二·三四一下)「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之說法,主張念佛行者須受持殺生戒,以為警策。
王日休之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四修持法門八(大四七·二六四上):「全持齋戒,又禮佛念佛,讀誦大乘經典,解第一義,以此迴向願生西方,必上品上生。(中略)能持此五戒,常不失人身。若修淨土者不在此限也。若全持十戒加以如上文所言,功德固上品上生矣。若止持五戒而修淨土,亦不失中品上生或上品下生。若又不能持五戒,豈可以不戒殺生乎?殺生為五戒之首,亦為十戒之首,亦為比丘五百五十戒之首。是不殺則為大善,殺則為大惡。(中略)若止能持此不殺之一戒以修淨土,已不在下品生矣。」故知,不肉食是為大善。若因疾病而食三種淨肉時,須對所食眾生,念誦「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四十九遍,以祈彼等往生極樂。此一說法,為明代以後居士行法之軌範。又歸元直指集卷上揭載真歇等之戒殺文,雲棲袾宏制戒殺放生文,鼓山元賢撰淨慈要語,均強調念佛與慈悲戒殺放生兼修。[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六、歸元直指集卷下、中國淨土教理史(望月信亨)] p2912
上篇:戒脈 下篇: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