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欲為三界眾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智圓法師  2015/04/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欲為三界眾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體性、作用、分類以及欲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觀察思惟。

一、欲的體性

《成唯識論》說:「云何為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對歡喜的境希望,是欲的體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二、欲的作用

論中說「勤依為業」,欲的作用是作為勤的依處,以欲能發起勤作。

三、欲的分類

對色、聲、香、味、觸染愛,叫欲。《大智度論》中則說六欲——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一般指男女方面對異性的容色、相貌、姿勢、聲音、觸覺、人想等生起貪慾。

當然,還有名聲欲、利養欲、恭敬欲、承事欲、衣食住行欲、權力慾、財富欲、攝受眷屬欲、顯示自我欲(表現欲)、飲食慾、睡眠欲、升天欲等,一一展開,慾海無邊,欲境無量。

四、欲為苦本

《法華經》說:「諸苦所因,貪慾為本。」《雜阿含經》說:「若眾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增一阿含經》說:「欲生諸煩惱,欲為生苦本。」

三界眾生都想求得自己所愛之事,對於如泡沫一般注定變壞的有漏法,卻幻想永遠佔有、如願以償,這樣希求的結果無非是希望破滅,引生痛苦。所以,欲是痛苦之源。

想一想,費盡心思全力地追求,最終只落得個破滅之苦,豈不太悲慘嗎?為什麼要死死執著虛假之法呢?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樣可笑。歇下狂心,萬事皆休,癡迷的眾生卻偏要沉迷其中幻想、執著,真是可悲!

從十二緣起觀察「欲是生死苦惱的根本」。

以貪慾就會發起勤作,即「以愛產生取」,再以取積累能感後有五蘊的業——「有」,由此生死相續不斷。

有情不了知輪迴是苦性,怎麼放得下對輪迴快樂的追求?如是貪慾不止息,一天就可以積累無量「愛、取、有」的能生支,不知要引出多少生死?所以,以欲為本,生死將連綿不斷。

《楞嚴經》說:「想愛固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哪些屬於錯誤的追求呢

問: 人生的痛苦在於錯誤追求。請問,哪些是錯誤追求...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在道場裡面來行走之際呢,一...

誰的人生沒有痛苦呢

有一次,幾隻野兔偶然相遇,它們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點燃心靈之燈

一位出身貧寒的農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羨慕那些生活富裕...

絕症富翁的三帖藥

有一個富翁得了絕症,他覺得自己將不久人世,心中很難...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

對苦與樂看法的層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樣,關鍵在於...

死盡偷心,方能出塵

死盡偷心,它真的也是一個境界,是一個技術活,是需要...

玄奘法師靠什麼走出了莫賀延磧

玄奘法師辭別烽火台的守將,一個人走向莫賀延磧,長八...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觀音菩薩是男身還是女身

《華嚴經》說: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

一誠長老《無雜相》:大德行持 總在尋常

01、菩薩呀 虛公喜與和尚說話,見有人來時便不說了。某...

清明三問

對於清明節,不論是否信仰佛教,大家或多或少會遇到一...

用覺照力淨化內心的地獄種子

《地藏經》第五品經它揭示了地獄的各種相。下面我們來...

倓虛大師記憶中的弘一律師

記得弘老來時,是在舊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氣尤其...

你們是最快樂的人

至於宇宙,則是每一個宗教都會談到的。釋迦牟尼佛在經...

菩薩行利生之道

利行者,乃菩薩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稱菩薩,未...

如何消除業障與消業的徵兆

一切法由心想生。罪由心起,必將由心懺悔。只有心地清...

慎獨知於衾影

慎獨知於衾影,這就談慎獨問題。這個就進一步談得細微...

身心五條繩,越執越緊縛

財色名食睡,身心五條繩,越貪越難解,越執越緊縛。 一...

借來的東西是要還的

在《楞嚴經》上說,你的發心不能有一個相狀。我們這樣...

如何大發「七聖財」

新春期間,親朋好友見面總互道恭禧發財。而佛門中人,...

不想念佛,煩躁不安該怎麼辦

問: 不想念佛,煩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五個指頭的爭論

佛教有一種修持方法叫做隨喜功德,意思是看到別人比我...

念佛能洗掉犯戒過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認為:既然念阿彌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錄的犯戒的影...

改變自己命運的簡單武器

他父親是位大莊園主。 七歲之前,他過著鐘鳴鼎食的生...

【佛教詞典】大覺禪師語錄

凡三卷。又作蘭溪和尚語錄、建長開山大覺禪師語錄、大...

【佛教詞典】把髻投衙

禪林用語。把髻,即戰敗時脫掉護頭盔,走入敵陣;又指...

【視頻】金剛薩埵百字明(郭蘅祈)

金剛薩埵百字明(郭蘅祈)

【視頻】慧律法師《身體的五濁是怎麼來的》

慧律法師《身體的五濁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