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能傑法師  2020/11/08  大字體  護眼色

(五)慧

「慧」,梵語 毘缽舍那,翻譯到中國為「慧」。慧的本義是指推理判斷事理的精神作用。能通達於無為的空理,所以稱之慧。慧有兩種:

有漏慧:漏即煩惱之義,這些智慧與煩惱相應並密切不可脫離,且有相互影響的關係,所以稱為有漏慧。

無漏慧:即指聖慧,不與煩惱相應的智慧,所以稱為無漏慧。是從聞思修而來,是能觀照一切法真實絕對實相的智慧(此慧即為定的用而來)。

所以觀慧又分為四種:

1、正思擇,又稱簡擇諸法。謂以思擇分別「淨行所緣」之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界分別觀、數息觀等五種境界,「善巧所緣」之五蘊、十八界、十二入、十二緣起、是處非處等五種境界,「淨惑所緣」之世間道、出世間道等之種種差別諸法。

2、最極思擇,即指對於種種差別的諸法之中思擇平等之真實法性。

3、週遍尋思,又稱普遍尋思。即指依分別作意以取諸法之相,而遍尋思。

4、週遍伺察,又稱周審觀察。即指詳盡推求所緣之境。

【曰寂照】

寂:是寂靜的意思。

照:指觀照的意思。

此二合起來,意謂止觀的本體為空寂、寂靜,而有觀照、照見的作用。《大乘無生方便門》曰:「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即用即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攝相歸性。」故曰寂照。

【曰明靜】

即指智慧明、禪定靜。由觀能破煩惱遠離愚癡,所以稱為明。由止能息止亂心鎮伏煩惱,所以稱為靜。

總而言之,「曰止觀」是指從因地上修行來說而稱為止觀。

曰定慧:是指從果地上來說稱為定慧。即指在修行的時候稱為止觀,止觀修成功了之後稱為定慧。

曰寂照:是指從它的作用上來說而稱為寂照。

曰明靜:是指從它的體上來說而稱為明靜。

【皆同出而異名也】

以上雖然說有止觀、定慧、寂照、明靜的四種名字不同,僅只是同一體性,分為四個角度設立種種名字而已,所以稱為‘皆同出而異名也’。

問:為何同一體性而出種種之名呢?答:體雖相同,但體用不同,所以須要出種種名。為令修學之人容易解、容易學習、容易識別。

【若夫窮萬法之源底】

若夫:語氣詞,相當於現代語至於說到。

窮:指尋根究源,或終極義。

萬法:指世間法和出世法。

源底:源本指水的源頭。

底:指最後。

「源底」合起來即指前因後果。

此句連起來是說:至於說要尋根究源世間法和出世法的前因後果,必須要選擇修習止觀,沒有比止觀更好了。故在後句說「莫若止觀」。

【考諸佛之修證 ,莫若止觀】

考:指考察、核實等。

諸佛: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合起來稱為十方,此指空間。過去、未來、現在稱為三世,此指時間。十方三世各有無量諸佛在度化眾生,所以稱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修:指在因位,正在修的時候,依止觀而修。

證:指在果位,已經成就,亦依止觀而證。

此句之義即指(我元照律師)考察、核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修因證果,無不是依止觀而來。

意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從最初為凡夫時,乃至到了成佛之位。從修行到證果的過程中,不出止觀二法,都是依止觀而修,依止觀而證的。所以說「考諸佛之修證 ,莫若止觀」 。「莫若止觀」即:無如止觀,沒有離開止觀二法的。

第三節 傳承弘揚

【天台大師靈山親承,承止觀也】

天台大師:即智者大師的道號,為表示恭敬,不敢直呼其號,所以用所住之山的名字代稱之。

靈山:即靈鷲山的略稱,位於中印度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東北側。此山為何叫靈鷲山呢?靈鷲是鳥名,相當於我國禿鷹,羽毛略黑,頭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棲於林野。而稱此山為靈鷲山者,因這座山之形狀類似於靈鷲鳥,又因為此山山頂棲有眾多靈鷲鳥,所以稱為靈鷲山。

親承:即親臨法會,得到傳承。承:繼承、接受、承擔義等。

承止觀也:即傳承了止觀法門。

合起來即指智者大師在靈山會上,親臨法會,由釋迦佛親自給他傳承了止觀法門,或大師在靈山會上親自得到傳承。傳承了什麼呢?傳承了止觀。所以說「承止觀也」。

此句是表明了天台止觀法門二種傳承中的金口傳承。天台宗的止觀傳承分為二種:一為金口傳承,二為今師傳承。

1:金口傳承又分二種:一指昔日在靈山與慧思大師同在佛陀座下共聞法華三昧法門,得到的傳承。二指今生在大蘇山,誦藥王品時,在定中親自聽聞佛陀說《法華經》,所得到傳承。

什麼是金口呢?佛是金色之身,所以佛所說者稱之為金口。根據《天台九祖傳》卷一上說:陳文帝元嘉元年,大師時年三十三歲,南嶽大師住在光州大蘇山,即往頂禮。南嶽大師一見之即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此即是說明昔日的金口傳承)。

南嶽大師即於普賢道場為說《法華·安樂行品》(此即是今師傳承)。智者大師如教研心,經三七日誦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身心豁然,寂而入定,觀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大師親聞佛陀尚在講《法華經》(此即今世的金口傳承)。智者大師親身親口得到佛陀在靈山的傳承,所以稱為「靈山親承」。

今師祖祖傳承表:釋迦如來傳第一代迦葉、二阿難、三商那和修、四優婆毱多、五、提迦多、六彌遮迦、七佛馱難提、八佛馱密多、九脅尊者、十富那奢、十一馬鳴、十二毘羅、十三龍樹。

龍樹造《大莊嚴論》說明修一切功德法門。造《大無畏論》說明第一義,《中論》是其中一品。從佛傳承下來的妙法微義盡含於其中,後被羅什法師翻譯到中國。北齊慧文大師見之恍然大悟龍樹心髓,證入不二中道境界。

慧文大師在北齊之際,聚徒萬人,專業大乘,獨步河淮,時無競化,所證入法門,非世人所知。學者景仰之,以為戴天履地,莫知高厚。慧文大師以所證悟之心觀法門,口授南嶽慧思大師。南嶽大師分身四門飛入皇宮,位證鐵輪,法付天台智者大師。所以稱之為「靈山親承,承止觀也。」智者-慧思-慧文-龍樹-毘羅-馬鳴……迦葉佛,從後到前傳承。

【大蘇妙悟,悟止觀也】

大蘇:山名。現在河南光州境內,智者大師在大蘇山經三七日誦法華經,入法華三昧定,悟入初旋陀羅尼,發空觀總持,照了法華靈文,證悟微妙的實相之道,所以稱為「大蘇妙悟」。此悟是名詞。

「悟止觀也」即依止觀悟入一心實相,此悟是動詞。此句意謂,智者大師在大蘇山悟入微妙的法華三昧,而悟證了一心實相。一心實相即是一心止觀。悟:有證入覺悟之義。妙:是讚歎詞。

【三昧所修,修止觀也】

三昧:指法華三昧。依據《法華經》而修的法,以三七日為一期,於四威儀中思惟諦觀實相中道之理。此法以懺悔滅罪為主,所以須於六時修五悔(懺悔六根、勸請、隨喜、迴向、發願)其法有三:

身開遮:開用行住二儀而遮止坐臥二儀。

口說默:口誦經,默世言。

意止觀:分有相行和無相行。

此句意謂智者大師當時在大蘇山所修的法華三昧,就是修的一心止觀,所以稱為「三昧所修,修止觀也」。

前面「考諸佛之修證」這句,是指說明諸佛的修因與證果。諸佛所修之因是止觀,所證之果也是止觀。而此二句「大蘇妙悟,悟止觀也」「三昧所修,修止觀也」即是說明智者大師也是和諸佛一樣。從靈山親承之後,「大蘇妙悟,悟止觀也」即是表明智者大師所證之果是止觀。「三昧所修,修止觀也」即是說明所修之因也是止觀。表明了釋迦佛和祖師之間的直接傳承,乃至修證方法等都不離止觀,由此可知唯以止觀法門最為究竟。

【縱辮而說,說止觀也】

縱:任意地。

辮:通辨,指辯解,或辨明等。

智者大師既然證得三昧,因此南嶽大師授記說:「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辮,不可窮矣。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陳朝大建元年,智者大師居瓦官寺,開始講說「法華經」題,就於一夏三月之中開科析釋,此即稱為最有名的九旬談妙之佳話。因為此《法華經》即《摩訶止觀》的宗骨。法華一大部即止觀大體。此句意謂大師隨便任意地一說,無非都是在說明止觀法門。所以稱為「縱辮而說說止觀也」。

【故曰說己心中所行法門】

天台三大部五小部,皆是大師於大蘇山,大悟法華三昧之後。復又於天台華頂苦行頭陀所證得的境界,以之和盤托出以告後學之人。所以智者大師隨意一說,就說出了他自己心中平時所行證的法門。

【則知台教宗部雖繁,要歸不出止觀】

「則知」即指就知、才知之義。

「宗部」「宗」指主旨義、尊崇義等。

「部」即類別之義。

此句連起來意思是說:照上面這樣一講,我們才知道或就知道天台教理所尊崇的主旨類別,雖然繁多,最後的歸宿都沒有超出止觀二法。

【舍止觀不足以明天台道】

「舍」放棄義。此句意謂:放棄止觀二法不修,就沒有資格說,已經明白了天台的修行之道。

「天台道」即止觀道。止觀即是定慧,定慧是整個佛法的中心。所以天台道即是整個佛法之道。又由上傳承可知,佛的正法,由歷位祖師代代相承。到了龍樹菩薩時,以佛法心髓含著《大智度論》之中,被北齊慧文師所悟,輾轉而傳至智者大師。所以宋朝志磐大師說:「若無生宗旨,三觀行門。其實祖龍樹,宗北齊,稟南嶽,師資相承。然佛祖所傳,無非止觀二門,舍止觀,佛祖無所傳」。

由此可知,這句「舍止觀不足以明天台道」就是告訴我們如果放棄了天台止觀法門不修,就沒資格說,已經明白了佛法的修行之道。因此天台宗被稱為「觀宗正統」,可知離天台止觀法門外,並非另有正統。所以說天台道就是整個佛法之道。

【不足以議天台教】

此句應連上句,即「舍止觀不足以議天台教」。「議」討論義。此句意謂:放棄止觀二法不學,就不夠資格來討論或論說天台宗的教理。「天台教」即指天台教觀,也是指整個佛法的教理。為什麼說放棄止觀二法不學就不夠資格去論說佛法呢?

如志磐大師說:「舍天台之學而欲識佛法意者,未足以議也。夫聖教東渡,經論遍弘,唯任己心,莫知正義……眾制紛紜,相傾相奪,南三北七,競化當時。猶夫粟散小王,妄自尊大。而不知金輪飛行,統御四海,威德之盛也。唯我祖師智者大師,天縱之聖,備諸功德。約法華悟門,說止觀大道,為萬世法,盛破光宅,遍難四宗,望風失據,宣佈至化,坐致太平,非夫間生聖人,其孰能為此大業者哉。然則欲識佛法意者,其唯天台之學乎!」由此可知,放棄天台止觀教理不學,就不夠資格,說已經討論過佛法了。

【故入道者不可不學】

此句意謂:所以進入佛門要修道的人不可以不學習止觀,又《成實論卷十五止觀品》說:「一切善法,從修而生者皆為止觀所攝,故入道者不可不學也。」因為止觀是修行的根本法。所以說「故入道者不可不學」。

【學者不可不修】

學了止觀的不可以不實地去修。學而不修,不出生死。故曰:「學者不可不修。」

(一)當知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在佛法中能聞到天台教理又難上加難。況今修行的條件都已具備,豈可不修。古德云:我昔於無始生死海中忍受無邊的痛苦。今幸得難得人身,皆由過去善業而來,轉勝於如意寶珠,千百萬倍,有過之而無不及,以此難得幸已得到的人身,自應作最有意義之事,勿使空過。有意義之事,莫過於修持正法。今所講止觀最適合於年輕人的修法,所以學者應隨聞隨行,不可稍存推諉。

(二)無常不待人故。人的生命很無常,剎那變化。死期到來,猝不及防。有中午還吃飯,下午便已亡故者。所以如果不及早修行,剎那命盡,則唯有各隨業力所轉,不能自由。那時雖然有很多佛學知識,臨終半字救我不得,所以說學者不可不修。

(三)前生業種未斷,此生業在增長。若學而不修,終畢墮落故。人在世上所造業,惡業最為容易。如人一飲一食,都含有三毒惡意,以從未反省,因此恆不自覺。惡業既成,墮入三途,必定有份。省庵大師說:犯一吉羅,五百歲墮泥犂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況重罪,其報難言。

現在我們日用之中,一舉一動,恆違戒律。一日所犯亦應無量,何況終身歷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誒。且以五戒說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是居士戒,尚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戒等,又不必說了,佛戒不受則已,受則不可毀犯,犯則終必墮落。萬一墮入地獄,一日之間萬死萬生,其痛苦能忍受嗎?以現時吾人所遭的寒熱尚覺難受,何況地獄裡的大熱大寒,你能忍受嗎?

如果不修行,萬一墮於餓鬼,不惟不得飲食,且不能得聞飲食之名。想解渴而不可得,見果樹欲食而不可能。以世人相比,數日不得飲食即不能受。餓鬼九百萬年不得飲食,你能忍受嗎?

雖惡業輕微,而墮入畜中。所遭到鞭打背磨,生殺活宰以及愚癡無知。如此痛苦,你就覺得不可怕嗎?

省庵大師說:若依前貪戀,仍舊癡迷,只恐萬劫千生,一錯百錯,人身難得而易失。三途惡報還自受之,誰當相代,能不寒心。若以修行為苦,則不知懈怠猶苦。修行則勤勞一時,安樂永劫。懈怠則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故這篇序文作者元照大師苦口叮嚀說:有緣遇到了天台教觀,學了佛法,不可不修啊!

【奈何叔世寡薄】

奈何:怎麼辦、無奈等義。即沒辦法、無可奈何的意思。這裡是指作者對那些執迷不悟的人,無限的感嘆,表達了作者抒發的感情。

叔世:本指國家衰亂的時代,稱為叔世。這裡引申為佛教末法時期,而稱之為叔世。(叔字到下面還會解釋到)

寡薄:寡指少義。薄指輕視的意思。此句連起來意思是說:怎麼辦啊,在末法時期,這些缺少福報的人竟然不重視,諸佛所傳的修行心要止觀二法。

【馳走聲利】

馳走:原義即奔走、走得很快。引申為追求義。

聲利:即指聲名利祿。利指財利、利養等。

即指未法時期的學人,不真正地安心學法修道,雖住寺裡卻去追求世俗名利。因為追求名利的心情非常猛烈急切,所以喻之為馳走。

【或膠固於名相】

膠固:指執著閉塞的意思。此語出南朝荊州刺史表中說。有寧臣膠固等語,又有堅固、鞏固的意思。《後漢書七十鄭太傳》上說:「以膠固之眾,當解合之勢,猶以烈風掃彼枯葉。」膠固分開來說:膠指粘著,固指牢固等,粘著很牢固。

名:古代稱文字為名。《周禮春官外使》,鄭玄注。古曰名,今曰字,或指概念,亦指表達概念的語詞、名稱。

相:與性相對。指一切事物外現的形象狀態,可以識別。

此句連起來的意思,指末法學人執著自己從文字上膚淺得來的理解概念,不習止觀法門,故步自封,閉塞了悟門。又指末法學人一頭紮到文字堆裡,被粘著了,非常堅固、牢固,出不來了。所謂入海算沙,一輩子都在分析名相,空過了一生。

【或混餚於暗證】

餚:指魚肉類熟食。這「餚」應指「淆」字。

混餚:也稱渾餚,有混雜義,指界限劃分不清。《抱樸子尚博篇》說:真偽顛倒,玉石混餚。混餚二字意思一樣,

暗證:暗指暗昧,證指得到的境界。暗證二字指不識禪定次第法以及禪定境界等。

混餚於暗證:意指禪定修證次第不知,而盲修瞎煉。縱然有禪定的境界出現也分不清是非真偽。以光影門頭為真實,執瓦礫為珍珠,以四禪為四果等。

上面三句,第一句「馳走聲利」指凡夫之人,不修不學。第二句「或膠固於名相」,指學而不修。第三句「或混餚於暗證」,指修而不學。所以知道必須解行並進,繼承天台家風,才能挽救末法之濁流。

【其書雖存,而止觀之道蔑聞於世】

「蔑」蔑指無義。「蔑聞」即無聞於世。又指目受傷而不明。此句話意指:天台宗以止觀為修證的法本雖然還存在,但依止觀方法去修道的人已經很少,沒有傳聞於世。

這句話是總結了前面三句的結果,以及互相的關係:

1、之所以馳走聲利、膠固名相、混餚闇證,皆是不明止觀或輕視止觀而引起的後果和弊端。

2、正因為不明止觀、輕視止觀,所以會馳走聲利、膠固名相(不去實修)或雖修卻混餚於暗證。

故元照律師感嘆說:天台宗談止觀修證的書雖然還存在,而止觀的修法卻不被後人所重視了、所聞修了。

【得不為之,痛心疾首哉】

得:指能、可、怎得等義。

之:指人和法。

意謂如此難得殊勝重要之法,是諸佛祖輾轉相承之法。至今世人,不修不學、學而不修、修而不學,致使眾生永沉生死。所以作者說怎麼不為這些痛心疾首呢。作者痛心疾首之原因有二種:

1、為止觀法門的哀落、時人見珍寶而不識、不知止觀法門的殊勝而悲痛。

2、為眾生不知學修止觀法門,甘願沉落生死輪迴而生悲痛。

所以說「得不為之,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指心傷而頭痛。即指作者慈悲心重,為止觀法門的衰落,為眾生的愚癡不修,傷心悲痛到極點的意思。

【今以此書,命工鏤板】

今:指現在,現在以這本《童蒙止觀》的書,故曰今以此書。

命工鏤板:指命令工人雕版印刷。

此句表現出作者的急人如急己之心情。因為既然知道這本《童蒙止觀》是諸佛的慧命、是禪門的關鍵、是眾生的達道、是教法的總歸,所以急急地使工匠去鏤刻排版,而流通此書。目的就是使人人皆能知道止觀,使人人皆能學習止觀,使人人皆能修證止觀,所以下句說:

【將使聞者見者,皆植大乘緣種】

將:是介詞,相當「以」字相同。

聞者:指聽到這本止觀法門的人。

見者:指讀到這本止觀法門的人。

皆:指都,或普遍義。

植:指栽種義、培養義。

大乘:乘是交通工具。指能將眾生從煩惱的此岸,運載到覺悟彼岸的教法。小乘教法以自己解脫為主要目標,大乘教法乃自利、利他兩面兼顧,所以稱為大乘教法。天台宗認為大乘有兩種:權大乘,大乘中的方便教(立五性各別說);實大乘,大乘中的真實教(主張一切均可成佛的教法)。

緣種:指因緣種子。

這段合起來:意指以讓聽到止觀這本書的人,讀到這本書的人,就都能夠種下大乘教法的因緣種子。

【況有修有證者,則其利尚可量耶】

上句說讀書聽法都能種下大乘教法自利利他的解脫因緣種子,有這樣的殊勝。更何況有人依這本書修持、有人因修持而證果的,那他得到的利益是更加不可測量了。

為什麼說讀這本書、聽止觀法、依止觀修、證止觀果,功德利益不可量呢?總括起來有十種大利益,所以說不可量。

一、法大:此部止觀雖名《童蒙止觀》,但他是大部之梗概。所以他的體性也是直緣實相理法,所以稱為法大。

二、心大:既然知道止觀法大,必須要發大菩提心修證才能相稱,所以稱為心大。

三、解大:即指要修證止觀法門,必然先要理解三止三觀的教法,所以稱為解大。

四、淨大:既然已經領會理解止觀修法,必定要以清淨心去修證才能相應。這清淨心通於一切諸佛,所以稱為淨大。

五、莊嚴大:既然能夠修證止觀法門,就能具足菩薩智慧福報功德莊嚴。天台大師說,以三觀為能莊嚴、以三諦為所莊嚴,所以稱為莊嚴大。

六、時大:既然能夠以止觀二法莊嚴自己,就能一生成就,超越別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時間,所以稱為時大。

七、具足大:即指能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因為以此止觀修法能包含無量百千三昧無有遺漏,所以稱為具足大。

八、智大:即指修持止觀時能包含一切法,因為以空假中三觀觀察萬法,萬法無非就是空假中三觀之理,而於一切境界上善能分別,所以稱為智大。

九、巧大:指能分別一切,修習止觀就能善巧方便化導於他,不舍生死垂形六道,於生死中去住自在,所以稱為巧大。

十、事大:即能善巧化導,能令一切眾生決了大事。示現世間,演說大法,證大涅槃,所以稱為事大。

此十大功用利益,非凡夫所測、非二乘人所知,所以稱為「則其利尚可量耶」。

尚:還、猶義。

耶:表疑問語氣。

則:相當而、那麼等義。

【予因對校乃為序雲】

予:指我,第一人稱。即指元照大師自稱。

對校:即核對各種版本糾正失誤的地方。

乃:於是、就義。

云:指講話或語氣助詞。

此句意謂:我因由上種種原因,所以特地校對各種版本,糾正它失誤的地方,出版了這本書,於是為這本書寫了序文。因此我簡略地予以說明。

【時紹聖二年。仲秋朔】

時:指寫序文時間。

紹聖二年:是指北宋第七代皇帝年號,第八即徽宗,在位總27年,第九代欽宗,在位二年,被金人所軟禁,北宋亡。第十代趙構即高宗轉為南宋了。北宋第七代皇帝哲宗在位有元佑九年、紹聖五年、元符三年,合起來總十七年(西元1086--1100)國號紹聖的第二年,作者寫了這篇序文(西元1095)

仲:古時指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為次序,仲是排行第二。

仲秋:即指農曆八月。即秋天的第二個月,即農曆八月,如果說仲夏,即指夏天的第二個月,即五月。其它月等,如此類推。

朔:即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地面上看不見月亮,這種現象叫朔,以出現在農曆每月初一,因此稱初一為朔、朔日等。這篇序文是寫在紹聖二年農曆八月初一,所以稱為「仲秋朔」。

【餘杭郡】

餘杭:即今杭州。先為縣名,後改郡名。秦朝開始置縣,因秦始皇南遊會稽(今紹興)途經此地,因立為縣,屬會稽郡所管。南朝陳朝置錢塘郡,隋改餘杭郡。唐朝時改稱杭州,宋為臨安府,而後一直還用杭州之名至今。

郡:古代行政區名:歷代沿革不同,周朝始制、縣大於郡,全境分為百縣,縣有四郡。後來秦朝統一六國,置三十六郡,以統其縣,郡大於縣。漢朝相同。隋唐之後州郡互稱。宋朝元朝設州府,至明朝時而郡廢,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後郡或為府之別名。

【釋元照序】

釋元照,字湛然,餘杭唐氏子,年少時依祥符地方之東藏寺慧監大師學習,十八歲通法華,試經得以剃度,專學毘尼,及見神悟寺天台大德謙法師,講說天台教觀,即嗣法允堪律師(允堪,從天台崇教寺慧公門下出家,學通天台,專攻律部)。元照既然為允堪之傳法人,即以天台教義解釋戒律,由是南山一宗蔚然大興。後居住靈芝寺三十年,攝齋講授,過五百多次,登壇傳戒六十多回,得度者多及萬人,所到寺院必為結界。政和六年(宋徽宗在位時,西元1116年)九月初一日,集大眾齊誦《普賢菩薩行願品》,雙盤打坐安然而化,後人稱之靈芝元照大師,壽69歲。

以上解釋序文畢。

第五講 正文

第一節 解釋作者

「隋」:朝代名,公元581-618年,北周大丞相楊堅(隋文帝)始襲封隋國公,不久廢周自立為帝,國號隋,經歷三帝三十八年。隋本作隨,自楊堅稱帝,以隨字從走,因鑒於周齊奔走不寧,所以去走為隋字。而智者大師雖生於梁朝,後來國家統一於隋朝,所以稱為隋朝智者大師。

天台山

「天台山」智者大師棲身之所,天台山,或云天梯山,謂此山高險如階梯,所以稱為天梯山。「天」者顛(最高處)義,或指顯義,在萬物之頂顯然可觀,所以稱為天。《天台四教儀集註》云:「元氣未分混為而為一,兩儀既判,清而為天,濁而為地,故名為天。」這是依舊時解說。又古人認為,天是太微、太氣、太素、太虛、太清五種元素所成。如果依據佛教解釋,「天」指最勝、光明、自在等義。這座山的山名稱為天台山,是因為此山,上應天上三台星,所以稱為天台。所謂三台星:即指上台虛精星,主天子皇帝;中台六淳星,主公卿大夫;下台曲生星,主萬民百姓。

修禪寺

「修禪寺」乃大師於陳太建七年(575)入天台山,於佛隴之北建寺而住,陳太建九年,陳宣帝敕賜修禪寺之號。現由國清寺出資重新建造。

沙門

「沙門」此雲勤息,謂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之義。佛世時是印度人對一切修道人的通稱。為了分清是佛弟子,一般比丘自稱為沙門釋子,以區別於外教的沙門,後來佛法傳入我國,沙門二字則專稱佛弟子。

沙門有四種:

1、勝道沙門,指行道殊勝之聖人。如佛、獨覺等聖人能以聖道自覺,所以稱為聖道沙門。

2、說道沙門,又名示道沙門,即指能夠善說佛法道義,而且所說道法無有謬誤,如舍利弗等,所以稱為說道沙門。

3、活道沙門,又名命道沙門。即指依佛道之法而生,如阿難等。以雖居學位,然同於無學聖者,多聞廣學善持法義,具淨戒禁,傳法身慧命於世間,所以稱為活道沙門。

4、污道沙門,又名壞道沙門,指污染聖道而偽善者。

智者大師是屬前面三種沙門之一,所以自稱為「沙門」。

智顗

即智者大師:538—597字德安,姓陳,世為潁川人(河南境內)。為避戰亂,止於荊州之華容。父名起祖,梁元帝時官至散騎常侍,封益陽侯。母徐氏,溫良齋戒,孕師時夢香煙五彩,縈迴在懷。又曾夢香白鼠(卜者云:白鼠,龍所化也)覺而有娠,師出生時,光明溢戶外,鄰人以為火災,至則知其子。

又過一夕,其光方止。師生於梁大同四年(538),閤家欣悅,欲宰牲為慶席,火滅湯冷,為事不成。晨有二僧叩門曰:此兒道德所鐘,必得出家,言訖不見。師眉分八采,目耀重瞳,有古帝之相。(在《春秋演孔圖》中解釋為八種彩色,在《帝王世紀》書中,謂堯十四個月生,眉有八采,舜目有重瞳子)父母每藏護之,不令人見,在襁褓中臥即合掌,坐必面西。

七歲喜往寺院,聽僧口誦《普門品》,一遍成誦。年十七,於長沙佛像前,誓為沙門。夜夢佛像授金色手,從窗而入,三摩其頂。由是深厭家獄,思求出家。二親愛之,不獲見許。乃刻檀為像,披藏尋經。當拜佛時,恍然如夢。見高山臨海,山頂有僧,舉手招之,須臾伸臂接至於山引入寺院,見所造像在也。

即悲泣自陳,願學得三世佛法,能對千部論師,說之無礙,用報四事恩惠。僧復指像謂曰:「汝當居此,汝當終此。」是年父母相繼傾喪,年十八辭兄求法,投本郡果願寺舅氏法緒出家。二十進受具戒。初從慧曠學律,常樂禪定。二十三歲時,聞南嶽大師在光州大蘇山,即往頂拜。

慧思大師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遂於座下,得證法華三昧。三十八歲入天台。先有神僧定光, 庵居三十載。師至光為之曰:頗憶招手相引時否?師即悟禮像之征。即於是山,造寺安僧。

大師後歷為陳隋皇帝講經說法。京師大德莫不歸服,後會稽郡嘉祥寺沙門吉藏,百餘人奉疏請講《法華經》不赴。卒於公元597年十一月廿四日,時春秋六十,僧臘四十。安坐如三昧而逝。

【述】

述:指述說,或遵循義。

即傳述已成之說,而不自己另立新義,所以稱為述。這裡即表示了所說的止觀修法是有傳承的意思。意謂我只述說南嶽大師傳來的禪法之義,所以稱之為「述」。又表智者大師謙虛,而推功上人。所以稱為述而不作。

第二節 止觀的總綱領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此四句是這部《止觀》內容的總綱領。並且一代佛法之中,三藏十二部經所有內容,無不包括殆盡。廣而言之,乃至十方諸佛的教法,無不含攝其中。為何這樣說呢?這有三種理由:

一、從修持角度說。「諸惡莫作」即是止法。「眾善奉行」即是觀法。「自淨其意」:即止觀雙運之法。它能斬無明之染污,證得真如之性體。所以能使心意清淨,成就菩提。「是諸佛教」: 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此正是十方諸佛教化眾生的根本目的。所以稱為「是諸佛教」

此四句在解說時,有前後次第。在行持時,斷惡修善並無次第。因為佛法是心地法門,惟有自淨其意,才能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惟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能自淨其意。

二、從三業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身口二業。「自淨其意」,是意業。

舉出三業以統攝六根。這就表明了下手用功,唯在身心上下工夫,於六根上入手。所以《楞嚴經》上說:「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所以說這三句是十方諸佛之根本教法。因此稱為「是諸佛教」。

三、從體相用上說。智者大師一開端即以此四句明示止觀的體相用。如:

「自淨其意」是指止觀的本性之體。

「眾善奉行」是指止觀的本性之相。

「諸惡莫作」是指止觀的本性之用。

「是諸佛教」以此止觀修法能令凡夫直證真如本性之體相用。正是十方諸佛出世教化眾生之根本目的,所以稱為「是諸佛教」。

又這止觀之真如本性的體相用,遍於一切。因迷悟不同,故有凡聖之別。所以這四句之理,通大乘小乘,義包凡夫聖人。

下面就依凡夫、二乘、菩薩的分別不同來作解釋。

第一句 諸惡莫作: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第二句 眾善奉行: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第三句 自淨其意

一、凡夫

凡夫雖行十善,心念執著於有,未能斷盡染污之意。現在佛教化以空觀智慧而照破有漏十善之不淨 ,棄有漏之善而不用,能觀一切法空,因此超出生死,轉凡成聖,其意自淨。所以稱為「自淨其意」。

二、二乘

二乘雖斷見思之惡,但沉空落寂,被偏空所迷所染,所以也是未淨其意。現在佛教化以假觀智慧,了達一切法空而不空,入於俗諦境界度化眾生,即能破盡塵沙煩惱,所以稱為「自淨其意」。

三、菩薩

菩薩雖能破除見思和塵沙煩惱,觀一切法非空非有超於二邊。但對於中道法愛未破,四十二品無明未盡,所以也不能稱為自淨其意。現在佛教化以中觀智慧,了達一切萬法當體即是實相中道,非有非空也非中;當下即空即有即中,如果說是空,一空一切空,一切法趣此空是趣不過,趣尚不可得,何況有趣、有非趣。假觀中觀也是這樣,如此類推。所以行持一善法,即是行持一切善法。觀一法即是觀一切萬法。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離四句、絕百非。一一無不是妙善戒定慧。到此時,三惑永盡,二死永亡,這就是菩薩的「自淨其意」。

第四句 是諸佛教

是諸佛教:指以上所說的境界,正是十方諸佛出世教化眾生的根本目的,所以稱為是諸佛教。又依四教佛來說:

佛有四教不同,並都能教化相對應根機而讓他們 「自淨其意」,超越生死。所以稱為「是諸佛教」。諸佛出世教化眾生總不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三大綱要。所以這四句能包盡一切佛法,也是本書指導我們要如何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直證圓教三德大般涅槃的總綱要。所以在未講正修之前,先列出此四句為首。而稱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以作為止觀的總綱領。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第三節 止觀二法的重要性

[原文]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 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華經云:「佛自住 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故經云:「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智慧,不 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 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故經云:「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 雖見佛性而不明瞭;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 以此推之,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若如是知者,止觀 法門,實非淺故。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開蒙冥而進道,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今略明 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 淺近也。若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若虛構文言,情乖所說,空延 歲月,取證無由,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此段是說明止觀二法的重要性。

若夫:此二字是語氣詞,即發端之辭語,一般置於句子之首,即表示後面要發議論。詞意相當:至於說到。

泥洹:即涅槃異音,是梵語,翻譯為滅、寂滅、滅度、圓寂、不生不滅、無生等義。又與擇滅、離系、解脫等詞同義。原來指吹滅,或表示吹滅之狀態。後來轉指滅盡燃燒煩惱之火,完成悟智(即菩提)的境地,這是超越生死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所以以表明佛教的特徵,而列為法印之一,稱為涅槃寂靜。

佛教大小乘對涅槃的解釋大概的分別,可有如下之說:

據部派佛教來說:涅槃即指滅卻煩惱的狀態。涅槃分為兩種:

一、指有餘涅槃,即雖斷煩惱但肉體還在的狀態,而稱為有餘涅槃。

二、指無餘涅槃,即灰身滅智的狀態,再沒有遺留色身。這是根據小乘的解釋。

涅槃是否有實體呢?小乘有部主張涅槃是一個實在的實體。小乘經量部視涅槃為煩惱滅盡狀態的假名,而其本身並無實體。

《中論》等以實相為涅槃,實相又即為因緣所生法上的空性,所以與生死世間無有差別。南本《涅槃經》卷三等,指出涅槃具足八味功德。

一、常住:指涅槃之理,通徹三世而常存,圓遍十方而永恆,所以稱為常住。

二、寂滅:即指涅槃之理,寂絕無為,生死永滅,所以稱寂滅。

三、安樂:即指涅槃之理,無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滅之樂,故名安樂。

四、清淨:即指涅槃之理,安住清淨寂滅中,各種障礙都已淨除,故名清淨。

五、不老:即指涅槃之理,不遷不滅,無增無減,所以稱為不老。

六、不死:即指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滅,所以稱為不死。

七、虛通:即指涅槃之理,虛徹靈通,圓融無礙,所以稱為虛通。

八、不動:即指涅槃之理,寂然不動,妙絕無為,所以稱為不動。

天台宗對涅槃的分類又有三種:

一、性淨涅槃,又名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事物的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的理體,此性淨涅槃即亦指真如本體。所以稱為性淨涅槃。(此是先天之體)

二、圓淨涅槃:依靠修道去除罪業和煩惱,而證得的圓滿清淨涅槃。所以稱為圓淨涅槃。(此是後天之相)

三、方便淨涅槃:即佛以救度眾生的原因,示現種種假身,教化眾生之緣既然已盡,而即入涅槃,所以稱為方便淨涅槃。(此是涅槃之用)

此之涅槃一一皆具八味功德。本書此處「若夫泥洹」所指的相當第二種圓淨涅槃。學此止觀能夠知道心佛體同,就是性淨涅槃。依次而修,廣利自他,就可以達到方便淨涅槃。此三種涅槃,一一具足八種功德,身體尚在,即是有餘依涅槃,身體舍去,即無餘依涅槃。若依大乘法來說,無明分破,即有餘涅槃。無明斷盡,即無餘依涅槃境界。

之法

法有兩種意思:

一、法指境界的意思。這句「若夫泥洹之法」合起來的意思是:至於說到藉修道去除煩惱而得到涅槃的境界。

二、法指方法。「若夫泥洹之法」,即:至於說到藉修道去除煩惱而得到的涅槃之方法。

入乃多途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說,要進入或證入本性涅槃的境界有很多的途徑。什麼是涅槃的本性境界呢?就是上面所舉的性淨涅槃。吾等眾生自性本來清淨,不生不滅,只因一念無明才生起三細而動六粗,所以迷失了清淨的本覺自性。此清淨的本覺自性,迷失後就成為迷惑的不覺無明,即真妄合一成為阿賴耶識。

由這個原因,我們的清淨自性法身,流轉於六道,沉沒於四生。生死既然由三細六粗而來,那什麼叫三細六粗呢?即指根本無明起動真如,現出生滅流轉之妄法(迷之現象),其相狀有三細六粗(九相)之區別。三細即指沒有「心王」和「心所」的分別,它的相狀微細難測。六粗即指有「心王」和「心所」的相應,它的作用之相狀粗大明顯。

三細:

1、無明業相,略稱業相。即指從真如本性生起妄覺的初動之相,即由根本無明起動真如的最初狀態,乃根本無明中的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區別主客的狀態。

2、能見相,又稱見相。指見到了初動之相。又稱轉相,即依據初動業識,轉成能見之相。此係依據前面所講述的無明業相所起,而認識的對像之心(主見)。

3、境界相,又稱現相、境相。由前面轉相而虛妄現起,各種境界之相。這是因為能見相既得生起,就會同時虛妄現起,此認識對像(客觀)。

六粗:

1、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別染淨,於染淨境,起愛不愛相,即智相。

2、相續相:依智相分別於愛不愛境,生苦樂覺,覺心起念,相應不斷,即相續相。

3、執取相:依相續相,緣念苦樂等境,心起執著,稱為執取相。

4、計名字相:依執取相,分別假名,言說之相,稱為計名字相。

5、起業相:依計名字相,執取生著,造種種業,稱為起業相。

6、業系苦相:繫於善惡諸業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故稱為業系苦相。

眾生有此三細六粗之相,所以生死不斷,即由三細相輾轉進入六粗相,亦即指由不相應心的阿賴耶識位,進入相應心的六識位,迷的世界乃隨之展開。如來以慧眼觀之,甚可悲憫。為了使令眾生抵達證悟涅槃之境,必須是由六粗相逆向三細相邁入,即得證到本源清淨的自性涅槃。因為眾生根性不一,習氣煩惱不同,所以才說種種法門,而法有八萬四千,一一法皆能證入涅槃。雖然修持佛法入手不同,但是歸元則是一致,所以說「入乃多途」。

【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這句意指:論說證得涅槃最直捷最緊要的方法,總不會超出修止修觀二法。

論:指論說。

急:直捷,很快。

要:緊要。

證入涅槃的方法無量無數,所說法也是無窮無盡。然法門雖多,天台四教四觀,可以包盡一切法門。十方諸佛,如果舍棄四教止觀的法門,下無眾生可度;三世眾生,如果離開四教止觀的法門,上無佛道可成。因為這止觀二法,是一切法門的本體,所以眾生要想一生即可成就,以凡夫身當下證得如來三德秘藏,不須經過三大劫而修證,唯有修此止觀二法最為直捷最為緊要了。

藏教以析體止觀為急要,而入證偏空涅槃。

通教以體空止觀為急要,而入證真空涅槃。

別教以次第止觀為急要,入中道無住涅槃。

圓教以一心止觀為急要,圓證大般涅槃。

此止觀二法非天台宗獨有,如密宗的大手印、大圓滿等,即止觀之異名。華嚴宗奉法界觀為最高原則,行普賢行,即修此止觀。唯識宗的修唯識觀,也離不開此止觀。乃至念佛參禪,當體即此止觀。由此可知,止觀體則是一,止觀的名或有、或無,或用異名而已,可知止觀為一切法門的要道,登向涅槃的綱領,所以說「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

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修系緣止、制心止、體真止是鎮伏五上分結、五下分結的最初法門,而修空假中三觀智慧正是斷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的最緊要處。

此段是說明止觀的效果。

【所以然者】

此句為轉語詞,意謂為什麼這樣呢?是因為止觀是伏結斷惑的初門正要。

伏:指鎮伏之義(表示未斷)。

結:是煩惱的異名,唯此煩惱能使眾生結縛生死,不得出離,所以稱為結。結分為五下分結和五上分結。

五下分結是指欲界眾生所擁有的煩惱。

欲貪:於順情境上生起貪著心,無有厭足,此修不淨觀可伏。

瞋恚:於違情境上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此修慈悲觀可伏。

身見:於名色陰界入等妄計為身,執著我見,此修界分別觀可伏。

疑結:迷心秉理,孤疑不決,由此迷惑而迷真妄,背覺合塵,此修因緣觀可伏。

戒禁取見:取執非理,無道之邪戒,此也修因緣觀可伏。

欲界眾生由上述的欲貪與瞋恚二結,不得超離欲界,如果能夠超離,由有身見等後之三結的原因,雖然生於上二界,最終還要墮下欲界,所以想要當生解脫,須先伏此五下分結,而勤修五停心觀。

五上分結:指色界無色界眾生所擁有的煩惱,上二界眾生有此五結,不得超離二界,故受輪迴,終還下墮。

色貪:是指貪着色界五欲的煩惱。

無色貪:是指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的煩惱。

掉舉:是指上二界眾生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的煩惱。

慢:是指上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的煩惱。

無明:是指上二界眾生耽著禪定,而於真性沒有明瞭之煩惱。

這些上二界的五分結煩惱,應當修四念處觀、暖頂忍等十六行觀及真實三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等即可斷除。此中如果斷除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就能證得預流果,得到不墮法,一定趣證菩提。

【惑】

惑是煩惱的總稱。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眾生因為痛苦想要尋找快樂,而因無知又造惡業,由造惡業又受痛苦,像這樣地輾轉輪迴造成了生死不休,所以想要了脫生死,就要先斷生死的根源,根源就是惑,惑業雖然有無量之多,總歸不出三種:即見思、塵沙、無明。修空假中三觀即能除滅。所以說止能降伏煩惱,觀能斷除煩惱。

吾人終日忙忙碌碌為煩惱所驅使,起惑造業招受果報,在苦海中浮沉,惟止觀能伏斷煩惱,使吾人超出苦海。然最初入手,非伏煩惱不可,煩惱伏,則斷之易了,所以修止是降伏結縛的初步,正觀慧照是斷除煩惱的根本。故曰:止乃伏結的初門,觀是斷惑的正要。

【正要】

謂此修觀法正是伏斷妄惑最切要的法門,所以稱為正要。

【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修止就是調養真妄二心最好的資糧,觀是策發神通大開圓解微妙的法術。

此兩句是說明了止觀的妙用

愛養:即調養。

善資:最善(好)的資助、資糧。

心:心有兩種意思。一指妄心,即第八心王。二指真心,即真如心。

識:亦有兩種意思。一指第六意識,二指第九清淨識。

「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有二種義。

1、依已見性人角度來說:愛養心識的「心」,即是真如心;此「識」即是第九清淨識。意謂開悟之人,一旦徹見真如本心,急需依於山林水邊,護養或調養清淨的心識。古人稱之為長養聖胎。而在山林水邊長養聖胎最善(好)的資助莫過於修真實三止了。所以稱為「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

2、依未見性人角度來說:即指吾人平日心猿意馬,妄想紛飛,修方便三止就可以使妄心安定,而第六意識明淨,所以說「止是護養心識的善資」。

這妄心幻識本來是生死的根本。古德所謂:「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永嘉大師證道歌云:「損功德、滅法財,莫不由此心意識」。此心識既然非是善法,何須愛養他呢?

當知此心識,雖具惡法,但其中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如果用在於善法上,則能助人了生死、成菩提;如果用在惡法上,就會使人入牛胎、投馬腹,流轉生死。所以天台宗最初下手修法,教人以第六意識為所觀境,並以妄心識,起微細一念就作為能觀所觀之主體,使令眾生從生死而悟達不生死,領會當下的一念妄想心就是真如心。

所謂即妄即真,猶如即波即水。不須離妄求真,如不可離波求水,知道即虛妄處,原本即是真如,猶如即波浪處,原本即水。學者只須於此不起分別,但在行住坐臥之間修習止觀,歷緣對境綿綿密密,如雞抱卵,一旦桶底脫落,就可自然心開,而能與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那時神通智慧妙解莊嚴無不圓備,所以稱為「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因為無止不能調伏身心,無觀不能開發妙解。止觀二法,相互資助,缺一不可,並且二而不二,所以智者大師為修行者首先點明。

【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策發:策動引發。即人人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因被無明黑暗所遮,不能顯現,現在既然修習止法,能將自心妄想雜念降伏,並進修觀法,使心裡智慧通徹明照,如風吹雲散,本具神通妙解自然策發。所以《論》云:修空觀得一切智,能妙解萬法一大總相。修假觀得道種智,能妙解萬法差別相。修中觀得一切種智,能妙解萬法之根源相。所以稱為:「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下列表複習: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策發:策動引發。即人人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因被無明黑暗所遮,不能顯現,現在既然修習止法,能將自心妄想雜念降伏,並進修觀法,使心裡智慧通徹明照,如風吹雲散,本具神通妙解自然策發。所以《論》云:修空觀得一切智,能妙解萬法一大總相。修假觀得道種智,能妙解萬法差別相。修中觀得一切種智,能妙解萬法之根源相。所以稱為:「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

下列表複習: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

修止法是得到禪定之果最殊勝原因,證觀法是開發無漏智慧的緣由和憑藉。

此句說明了止觀的功能。

【止是禪定之勝因】

止:止即止息妄念和止於真理而不動。由止息妄念安住於真理,所以獲得有漏無漏定的定性現前,所以止是得到禪定的殊勝根本之因,而禪定即是修止所獲得殊勝之果。

禪定:簡單來說,即讓心專注於某一對像而達於不散亂的狀態。又禪定是梵語,此雲靜思維,定是它的意譯,梵漢合一,而稱作禪定。因止息妄念深淺的不同,與止於真理的對像不同,所以有種種禪定之不同。

【觀是智慧之由藉】

觀:即觀照。

由:指因緣義或原因義。

藉:指憑藉義或依仗義。

此句即指得到智慧,必是假借修觀的因緣或原因才能獲得。

當知萬法雖多,不出真俗中三諦境界,此三諦境界,由空假中三觀為能觀,就能出生三種智慧,因此經云:「無礙清淨慧,悉由禪定生。」所以說:「觀是智慧之由藉。」

《月燈三昧經》卷六上說:「善能修習禪定則萬緣具息,定性現前,能獲十種利益。

1、安住儀式:習諸禪定,必須整肅威儀,遵法式而行,則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而無所勉強。

2、行慈境界:習諸禪定,常存慈愛之心,無傷殺之念,於諸眾生悉使獲安樂。

3、無煩惱:習諸禪定,諸根寂靜,則貪瞋癡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

【觀是智慧之由藉】

觀:即觀照。

由:指因緣義或原因義。

藉:指憑藉義或依仗義。

此句即指得到智慧,必是假借修觀的因緣或原因才能獲得。

當知萬法雖多,不出真俗中三諦境界,此三諦境界,由空假中三觀為能觀,就能出生三種智慧,因此經云:「無礙清淨慧,悉由禪定生。」所以說:「觀是智慧之由藉。」

《月燈三昧經》卷六上說:「善能修習禪定則萬緣具息,定性現前,能獲十種利益。

1、安住儀式:習諸禪定,必須整肅威儀,遵法式而行,則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而無所勉強。

2、行慈境界:習諸禪定,常存慈愛之心,無傷殺之念,於諸眾生悉使獲安樂。

3、無煩惱:習諸禪定,諸根寂靜,則貪瞋癡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

4、守護諸根:習諸禪定,常當守護六根,不為六塵所動。

5、無食喜樂:習諸禪定,即得禪悅之味,以資道體,故雖無飲食之奉,亦自然欣悅。

6、遠離愛慾:習諸禪定,寂寞一心,不使散亂,則一切愛慾之境悉無染著。

7、修禪不空:習諸禪定,雖獲諸禪定功德,證真空之理,然不隨於斷滅之空。

8、解脫魔絹:習諸禪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魔網,悉皆不能纏縛。

9、安住佛境:習諸禪定,開發無量智慧,通達甚深的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瞭,故心寂靜滅,住持不動。

10、解脫成熟:習諸禪定,一切惑業皆不能迷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自然圓熟。」

由上可知,欲得禪定智慧,非修止觀不可,所以說:「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總之世出世間欲得禪定智慧,定須修止觀。

下面把止觀二法各分三種解釋,

一、從止的三義來釋:

1、止息義:指止息妄念,尚是凡夫境界。

2、停止義:指停止於真理,可入聖人境界。

3、對不止而明止義:即匯入法性智。

凡聖因修止故,可得住禪定。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如果有人成就禪定智慧的兩種法門,這就是自利利人的所有方法,全部具備了。

此句是說明止觀的殊勝利益。

「定慧」是止觀的果,定慧二法即是止觀二法。

「法皆具足」即指一切佛法在止觀中皆具備了。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三種解釋:

一、依義理說 。

二、依本性具足說 。

三、依教化眾生說。

一、依義理說:因為佛法雖多,不出自利利他的法則。止觀既能自利利他,所以一切佛法皆具備於止觀中了。止觀怎麼能自利利他呢?

佛之正法唯有教證二類,以此止觀之法皆能具足,所以說「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又自利即智慧具足——斷德(慧德)。利他即慈悲具足——福德。

結論:由此可知禪定、智慧具足,則能慈悲、智慧同時雙運;福德、慧德圓滿具足,自利利他絲毫無疑了。所以說:「若人成就止觀二法斯乃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二、依本性具足說 。

如果已經得到功夫的人,修止即觀,修觀即止,止觀互具。因為法性本來寂然,即是止義;法性寂然,所以有觀照之用(如水澄清,觀照的功能就會越強),這就是止中具足觀照之用。這法性能有照用即是觀法,能照之用不離明靜,明靜即是止(如月影靜水)此即觀中具足止法。古德云:「真觀必寂然。」所以說觀即止,「真止必明靜」,所以說止即觀。能這樣地修持止觀二法,即能契合法性妙海,出生無盡甘露法門,所以說「若人成就定慧之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三、依教化眾生說。

《中觀》云:「諸佛唯依二諦說,以教化眾生,攝一切法盡。云何二諦,謂真俗二諦。」下列表說明: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所以《法華經》上說:十方諸佛自己安住在大乘境界當中,如他們所證得的法門,是以禪定智慧的力量莊嚴自己的法身,也用這禪定智慧的力量度化眾生,而同證涅槃。

《法華經》是釋迦如來最後極談,釋迦如來一生教化眾生,直到此會,機緣成熟,才說出本懷,而令眾生皆能證得最上一乘之法。而在前四時中,眾生不悟 ,所以將一乘法,分別說三。現在到了法華會上,重將三乘匯歸一佛乘。因此《法華經》稱為經中之王。上四句即出自於《法華經》卷一,第二方便品中。

佛自住大乘:謂佛自己住在止觀不二的大乘自利利他的境界中。

如其所得法:而告訴眾生自己所得到的真實法。

定慧力莊嚴:無非是以定力、慧力來斷煩惱、來莊嚴法身。

以此度眾生:並且也是用定慧力於十方度眾生的。

由上可知,佛以定慧之力而成佛,亦是用定慧之力度化眾生。又欲令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勸人修此止觀。故知止觀二法,才是我佛最根本的無上大法,並且無所不包。

又寶靜法師曰:「定慧力莊嚴者,佛的法身無量相好,種種神通無非是以定慧的力量而為莊嚴。止即定,為福德莊嚴。觀即慧,為智慧莊嚴。福德、智德為能莊嚴,法身本性為所莊嚴。今即以自己莊嚴的定慧力而莊嚴眾生,故曰以此度眾生。」

【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

應當知道這止觀的兩種法門,猶如寶車的雙輪、飛鳥的雙翅,缺一不可,如果偏修於止或者單習觀法,就會墮落於邪魔外道和凡夫的顛倒之中了。

這是說明止觀二法偏修的弊端,所以舉喻呵破斥責。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當知:這是很確定地說,應當知道,修行時必須止觀二法並重,缺一不可,所以引車、鳥二種譬喻,來說明修行,須止觀雙修。像這樣地用二種比喻,說明止觀成就與否。但還是擔心有人不知偏修止或偏修觀的錯謬,所以大師又苦口婆心地說,「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怎樣是「若偏修習,即墮邪倒」?

若偏修習:如果偏於禪定,而疏遠於智慧,沒有慧水的滋潤,即會墮落枯定之中。猶如盲人有足無眼走路,難免墮坑之禍。

如果單偏於觀慧,而舍棄於禪定,猶如有目而無腳,總是原地不動,難免說食數寶之譏。

即墮邪倒:此句是大師嚴肅的警告,意謂如果單修於止,認為能出生死,就會墮於外道邪見。如果單修於觀,認為能出三界,那是凡夫顛倒之說。

這種止觀雙修的觀點,歷代祖師,代代相傳,反覆論證,絕對錯不了。下面智者大師再引經作證。

【故經云: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誑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

此是引經破斥。大師考慮頑固的凡夫不能信入,故又引《大方廣修多羅了義經》作證,略斥狂愚之過。

【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

如果偏修禪定,禪定屬於福德範圍,而不兼學智慧,就稱為是愚癡的人。

指如果偏修禪定不學智慧,而禪定所得的功德,是有漏之福,縱然修得最高境界,得到八萬四千大劫的長壽。因為不知道空無我慧,依然還要輪迴。猶如萬年的深山石頭,頑固不靈,依然無用。像這類人,執著禪定不修觀慧者,所以稱為愚癡。

【若偏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

如果偏學智慧,不去兼修禪定福德,就稱為是狂人。

指如果偏學智慧不修禪定只是口頭三昧。如古德所云:「聽其言也,則高越佛祖之上,察其行也,落於凡庸之後,如是之人,豈非狂者。」永嘉大師亦云:「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數他珍寶有何益,多年枉作風塵客。」這些內容都是指呵斥學而不修的顛倒人。

【誑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

狂妄和愚癡的過失,雖然稍有不同,但同屬邪見,使人輪轉生死,並沒有差別。

狂:者落空,雖然廣學智慧,沒有真實行,所以不能超越生死。所謂:說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尺。有言無行稱之為狂。

愚:者落有,雖然修習禪定福德,但沒有通達空性之理,不能了生脫死,所以稱為愚癡。

這二者落空落有的過失,雖然稍微不同,但兩者同屬邪見,都會輪轉三界,並沒有差別。

蓋:推原之詞。意謂狂愚雖不同,推查他的原本並非不同。

【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

止觀雙修,能出三乘之果,如果法不均等,止觀偏修,這就違反了止觀能夠圓滿具備三乘之果的功效了,這樣怎能很快地證到了三乘的極果呢?下列表說明: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故經云: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瞭;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以此推之,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旨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

故經云:經指《大般涅槃經》。

這段是依三乘聖人要證到無上菩提角度來說,也要止觀雙修均等並進。所以再次引經作證,表示非出胸臆,乃是佛說。文中特別指出了三乘聖人,雖能止觀雙修,但偏重不一樣,所以出現的結果也不一樣。因此這段內容,總的是說明止觀並運、平衡不偏的重要性。

列表說明如下: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故經云: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瞭;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以此推之,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旨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

故經云:經指《大般涅槃經》。這段是依三乘聖人要證到無上菩提角度來說,也要止觀雙修均等並進。所以再次引經作證,表示非出胸臆,乃是佛說。文中特別指出了三乘聖人,雖能止觀雙修,但偏重不一樣,所以出現的結果也不一樣。因此這段內容,總的是說明止觀並運、平衡不偏的重要性。

列表說明如下: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者】

修聲聞道的人,因為定力偏重,所以不能明白見於佛性。

聲聞:即指羅漢,因為聞四諦聲而悟道,所以稱為聲聞。僅破見思惑,未破無明惑,安住於空定境界中,不能圓融空即非空、有即非有之理,因為佛性是非空非有,所以不能見於佛性。

佛性:佛指覺悟義,性者不改義。指一切眾生皆有覺悟的本性,此覺悟本性通因果而不改,經生死亦常在,故曰佛性。又作如來性、覺性等。據北本《涅槃經》卷七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煩惱蓋覆而不能顯示,如果斷除煩惱,即能顯示本有佛性。聖人以煩惱斷得徹底不徹底,因此顯示的佛性而有深淺不同,所以小乘的分別說部把佛性分為三位。

1、住自性佛性:即眾生先天具有之佛性。

2、引出佛性:通過修行所引發的佛性。

3、聖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圓滿顯發者。

【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瞭】

十住位上菩薩因為慧力偏多,雖然能見佛性而不能清楚明瞭。

十住菩薩者:菩薩有五十一位置,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如果加上妙覺就是五十二位次,妙覺是佛。

十信者:信是信從義,聞說佛性、四諦、十二因緣之理,隨順不疑,叫信心。信心有十種,所以稱為十信。從一信位到十信位滿即可伏三界見思惑。

十住:真諦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以智慧心住真諦理,所以稱為住。住有十種位置,所以稱為十住。

1、發心住:指信心成就圓滿,廣求智慧,初發大心,所以叫發心住。

2、治地住:隨空觀智慧,淨諸六度法門,煉治心地,清淨潔白,所以稱為治地住。

3、修行住:巧觀空有,長養眾行,所以稱為修行住。

4、生貴住:生於真諦實際之家,種性清淨,所以稱為生貴住。

5、具足方便住:帶真隨俗,修習無量善根,所以稱為具足方便住。

6、正心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門,所以稱為正心住。

7、不退住:徹證無生之理,入於畢竟空界,所以稱為不退住。

8、童真住:見空而不取證,悲智堅固,不生二乘的邪倒,如人初生太和未散,天真純粹,所以稱為童真住。

9、法王子住:不住於空而能入假化物,當紹佛位,所以稱為法王子住。

10、灌頂住:觀空無相得無生心,以無生法水灌頂,如輪王太子當紹王位,用金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頂,所以稱為灌頂住。

由上介紹可知,此十住的成就,皆以智慧為主體,所以說「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瞭」。智慧多、定力少,為什麼雖見佛性而不明瞭呢?因為別教的初住菩薩只斷三界見惑盡,二住到七住斷三界思惑盡,八住到十住只斷界內塵沙惑盡,伏界外塵沙惑,界外塵沙未斷,無明煩惱未動,所以雖能從空出假,只能相似見於佛性,猶如雲中之月,仍不明瞭。下列表: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

十方諸佛如來因為禪定智慧力量均等,所以能夠非常明瞭地見到本有佛性。

先列出十住後之諸位:

十行:從第一歡喜行到第十真實行,是從空入假,斷界外塵沙,成道種智。

十迴向:從第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一直到第十入法界無量迴向,是正修中道第一義觀,始伏無明惑。

十地:從第一歡喜地,一直到第十法雲地,斷十品無明,可於百三千大千世界中八相成道。

等覺:更斷一品無明進入等覺。

妙覺:在等覺位,以金剛觀再破一品無明,即進入妙覺佛位。

此段是依別教菩薩成佛的修行歷程來說,以定慧均等故,最後圓滿成佛,所以能夠了了見於佛性。

十住:雖不能明瞭佛性,但已發真諦智慧,悟空性道理,從此加功修行,即能從空入假,即進入十行菩薩位。

十行:從第一歡喜行到第十真實行,成熟道種智,能分別一切假名,用諸佛道法,發起眾生善根,以此功德,普施眾生,理事圓融,順入法界性海,此即進入十迴向位。

十迴向:從第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到第十入法界無量迴向,正修中道第一義觀,伏無明惑,如是定慧等持,次第策修,無明分破,就進入十地位了。

十地位:從第一歡喜地到第十法雲地。功德智慧,位位轉勝。可於百三千大千世界八相成佛,利益眾生等事。如是從法雲地,更斷一品無明,即入等覺位。

等覺位:再以金剛觀進破一品無明,即能進入佛位,如是從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皆是定慧雙運,而到達妙覺位。

妙覺佛位: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是故了了見於佛性。

十方諸佛修行皆遵止觀雙修均等並進之道而成就。所以說「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故了了見於佛性」。

見什麼佛性?

佛性到底是什麼?

本宗所說佛性有三種: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此三因佛性是智者大師據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八之說而立的。謂一切眾生無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顯,即成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妙果。下一一解釋。

1、正因佛性:即一切眾生自身本具的真俗中三諦空假中三觀之理。「正」指正中,中必雙照,離於邊邪,照空照假,非空非假,像這樣的真俗三諦具足,即是正因佛性。亦即諸法實相之理體,這理體是成佛的正因,所以稱為正因佛性。

2、了因佛性:即指觀悟佛理所得的智慧。「了」指照了,由前面正因佛性發此照了的智慧,這智慧與實相理體相應,即是了因佛性。

3、緣因佛性:即指能生起智慧之緣的所有善行。「緣」指緣助,即指以一切功德善根資助了因佛性,開發了正因之佛性,就稱為緣因佛性。

此三種,正因佛性屬於性德,後二種屬於修德,後二種依性德而起修德,依修德而顯性德,此二者本來性修不二,到達佛的境界時,定慧力等,即能徹底顯示,所以稱為「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

【以此推之】

以此推之,指以這樣地推量止觀的修法之義。

推:指推量、推測。

之:指止觀。

即上面所講的凡夫外道偏修止觀落於生死,聲聞、菩薩定慧不均,所以證有不同。唯到佛地,定慧等持,所以能夠徹底見於佛性,直證菩提。如果以這樣來推測,就可以知道止觀雙修,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所以稱為「以此推之」。

【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

此句是說,根據上面所講的,此止觀雙修之法,難道不是通達涅槃極果最切要的法門嗎?門:通達義,謂修止觀是通向涅槃最切要的法門。

【行人修行之勝路】

指三乘行人修行時,想要趣向三乘聖果,此止觀雙運之法,就是最殊勝的菩提之路。

依凡夫修行來說:無論參禪、念佛,行人或要開悟、求生西方,止觀是最殊勝的路徑。為什麼呢?當知參禪念佛,當體不離止觀。今以念佛為例:如果念佛時,心不散亂即是止,清清楚楚即是觀。如果念佛時散亂即無止,昏沉即無觀,無止無觀,豈能得生西方。可知修一切法門,必須要有止觀,才能成就勝果。故此止觀是一切顯、密、性、相宗派,所有行人修行的殊勝之路。

【眾德圓滿之旨歸】

「眾」即三乘眾。止觀法門是三乘聖眾得證功德圓滿之旨歸,為什麼呢?

一聲聞眾:從因地上修五停心觀開始,經歷見道、修道乃至無學道果位圓滿,最後是以滅盡定(禪定)和無生觀慧(智慧),取證了四果,這就是聲聞乘人以修止觀成就定慧而達到了功德圓滿。

二菩薩眾:從十信因位上,聞有佛性,即深信不疑。知道不能證得,都是由惑業所障蔽。想要證得佛性,必須修習止觀,並經歷外凡、內凡、五十一位上,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最後以金剛三昧定的智慧,破了最後一品無明,取證了佛果,而使功德圓滿。

三佛乘:眾德圓滿之指歸。

眾德:指智德、福德等。

圓滿:指三覺圓滿。經云:「三覺圓,萬德俱,天人調御師。」

佛以什麼作為調御眾生之法呢?就是以止觀二法調御眾生。

指:引眾生。

歸:於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

所以稱為「眾德圓滿之指歸」。

止觀與福德、智德、三覺、三德怎樣的關係?

如上所說:修止即是福德,修觀即是智德。福德、智德依據自利來說,即是自覺圓滿,如果以此福、智二種德,佈施於眾生,就是覺他圓滿。這樣自覺覺他,而到達究竟,即是覺行圓滿。這樣三覺圓滿,一一無非是以止觀的因,而成定慧的果,指歸於三德秘藏。

怎樣指歸入於三德秘藏呢?

即止觀修成後,就是禪定智慧。此定慧能夠契合法性緣起,所以止觀即般若德。止觀成就後,能破盡三惑,就是解脫德。止觀成就後,三惑徹底淨盡,法性全體顯露,即是法身德。像這樣地自他成就,眾德圓滿,無不是止觀雙運為指歸,所以稱為「眾德圓滿為指歸」。

【無上極果之正體】

此句是總結。也分二種解釋。依據法上解釋:即指無論修大乘小乘任何法門,想要證得無上極果,能夠自利利他,圓滿成就,無不以止觀法為正體。

依據人來解釋:謂此止觀即是三乘行人證得極果的正體,即三乘極果聖人以止觀作為自己的法身正體也。

怎樣以止觀作為三乘極果聖人的正體呢?

聲聞、菩薩、佛等,都以五分法功德,組合法身正體。即由戒清淨,得戒身。由修止,得定身。由修觀,得慧身。止觀雙運,得解脫身。止觀與法身正體不一不異,得解脫知見身。這五分法身即為三乘聖人極果的法身正體。所以稱為「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了。

【若如是知者,止觀法門實非淺故】

如果能夠這樣地知道了上面所講的法理,就知道止觀二法,實在不是淺顯的。怎樣知道止觀法門不是淺顯的呢?現在以《楞嚴經》四句來列此: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開蒙冥而進道】

此句有二種意思,即指人有二類:1、指迷濛顛倒,未學過止觀之人2、指冥頑邪見,止觀偏修之人。這句話正確的理解可分為二句:

第一句「欲接始學之流,開蒙而進道。」

欲:指五十一個心所中的善發欲。所謂善發欲,善指慈悲心,發即發出,謂於慈悲、善心相應而發出的欲心,所以稱為善發欲。

接:即接進。

始學:指縱然教理通達,未修止觀者,皆為始學。

之流:指顛倒之流。

開:指開示。

蒙:指迷濛無知。

進道:即進趣菩提之道。

此句意謂:大師菩提心發慈悲心動,見顛倒之流專研故紙,不能自拔,困在書堆中不能進道。像這樣地迷濛無知之人,如果不以當頭棒喝為之開示,怎能進趣菩提之道?所以稱為「欲接引始學之流,開蒙而進道」。

第二句「欲引始學之輩,開冥而進道。」

引:指引入。

始學:指剛學佛法,縱然過去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而未能證到止觀中正之道的人,皆名始學。

之輩:指邪見之輩。

開:指開示。

冥:即無知之義。指不明白止觀雙修之理。

此句意謂:大師見邪見之輩,落於枯定冥頑無知當中,如果不以點石成金,豈能進於菩提正道。所以稱為「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開蒙冥而進道」。

【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

這幾句顯示了智者大師無限大慈悲心的流露。為了策進顛倒之流、邪見之輩的無知和輕視,所以智者大師說,解說止觀的義理還是容易,如果行證止觀境界,那就難了。所以稱為「說易行難」。

豈可廣論深妙:意謂止觀雙運之道,在佛位才能徹底證到。現在止觀未修,生死未了,一口氣不來,便會陰陽永隔,成了孤魂野鬼。一失人身,萬劫不復。生命危脆,輪迴路險,豈可吃了聚頭喧喧,談玄說妙。所以說「豈可廣論深妙」。

大師這樣苦口婆心勸告以後,就可以知道修證的重要性,到底怎樣修呢?所以智者大師接下去說: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

這段是勉勵初發心,學修止觀,要認清止觀法是證菩提、入泥洹最上的根本大法。

略明十意:略是指大綱的意思,因為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要完全一一說明,末法眾生,福淺慧薄、壽命短促,確實無法學完,或初心行人,一見到浩如煙海的佛法,不知從何修起,就不能得到利益。所以智者大師一念慈悲之心,為使末法初心學人,得到一個入門處,因此從八萬四千法中,提煉出一個綱要,使人一見就可明白,從凡到聖的修行之路。此綱要之法有十大章,所以稱為「略明十意,以指示初心行人」。

以示初心行人:指的是初發心修行人。我們是否初心行人呢?嚴格來說,我們還夠不上資格稱為初心行人。因為初心行人從凡夫角度來說,有三個標準:

1、能厭惡世間皆是有為之法,能招感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離此苦,就能發心修行。

2、指宿世就有善根,具足正知正見,欲求出世妙道,就能發心修行。

3、能起慈悲心,憫念世間一切眾生受生死苦,就能發心修行,願拔其苦而予其樂。

由以上三個標準,才稱為初心行人。可知此書智者大師是為這些人而講的。所以稱為「以示初心行人」。

【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

登:上義、升義。「登」古代通「得」字。

正道:有二種意思。

1、指法。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的正直大道。亦即無漏正直之道。泛指三乘行人所行之道,都是正而不偏的,所以稱為正道。

2、指智慧: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載:正道即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什麼呢?下分四點來說明:

一、指舍離主觀、客觀的相,而達到平等的真實智慧。即是菩薩在初地入見道時,緣一切的真如,斷離能取與所取的差別,境智冥合,平等而無分別的智慧。亦即遠離名相概念等虛妄分別的世俗認識,唯對真如的認識能如實而無分別,所以稱為無分別智。

二、此智屬性:此無分別智屬於出世間智與無漏智。

三、此智的分類:此智分有三種之別:

1、加行無分別智:即尋思的智慧(指準備階段的智)。又稱加行智。是證道的因。

2、根本無分別智:即是真正的智慧,又稱出世無分別智、根本智、如理智、實智、真智。是證道的根本。相對於後得智,又是諸智的根本。以其能契證真如的妙理、平等如實、無有差別,所以稱為無分別智。稱此智是真正的智慧,因為此智遠離各種推求考察的行解,亦沒有分別的智用。但此智自然可明照法體、契會真理,所以稱為真正的智慧。又以此智為智的正體,而非化用,所以又稱為正體智。

3、後得無分別智:即出觀起用的智慧。又稱後得智、如量智、分別智、世俗智。後得智即在根本智的後面,再起反照世間通俗事象世界的智慧,這智慧是證道的果。

此根本無分別智與後得無分別智,屬同一種智,惟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則靠後得智方於世俗世界的認識中發揮功能。

四、此智的自性:此智遠離五種相以為自性。

1、離睡眠等的無作意;

2、離二禪以上的過失有尋有伺地;

3、離無心定的想受滅寂靜;

4、離色;

5、於真實義離有分別之計度。

此智修慧為體,到八地後可任運相續,八地前要數數修習。

階梯:本意指台階和梯子。這有兩種意思:

1、引申比喻走向修道階級或登進的菩提之路。

2、引申為導致證果的因由和憑藉。階梯二字都有因由和憑藉二義。

登正道之階梯:連起來解釋有兩種意思:

1、略示的十章止觀法門,如果從體上說,是初心行人走向三乘聖人無漏涅槃正直大道的憑藉或因由。

2、略示的十章止觀法門,如果從用上說,是令初心行人得到登進無分別智的憑藉或因由。

【入泥洹之等級】

入:是證入。

等級:指證道因上下高低不同,所以稱為等級。

前面一句是從修因的角度來說止觀,此句是從得果的角度來說明止觀。即指此止觀是證入涅槃的通道,由修止觀深淺之不同,所以所證涅槃也有不同,所以稱為「入泥洹之等級」。

【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

尋:探求義。

愧:怖畏己過,引以為恥的精神作用。

為:使義。

大師告誡說:探求佛道之人,應當要慚愧自己業障深重,煩惱深厚,所以使止觀之行難以成就。

上段大師教誡「說易行難」,為什麼不解釋?到這裡才告訴了我們答案。即指凡夫業障煩惱深重,所以使止觀難以成就。業障煩惱如果消除,成就即不難。當知所謂末法,不是法末了,而是人末了,因為修法條件破壞了,所以不能如法修道。應當知道止觀之法,是過去聖賢都依之而成就之法,我們為什麼不能修成就呢?由此可知是人的關係,而不是法的關係了。所以大師說:應當慚愧自己業障深重、煩惱深厚,而使止觀之行難以成就。

毋鄙斯文之淺近也:此句是大師擔心末法初心行人,雖有善根探求佛法,而不明白這本止觀,文雖淺顯而義深廣,字雖簡少而意周全。所以大師教誡不可以輕視。這本書文字雖淺,但含有無量妙義,我們不能了解,雖了解而不能全面,如三獸飲水,海終不淺。故下文云:

【若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

心:指慮知心,即遠離對像仍具有思考的作用。

稱:相符義。

眴:指轉動眼睛。意指時間很短。此話分二釋。

一、消文釋。是指如果自己的慮知心,相符本文所言的宗旨,在一瞬間,就可以以智慧斷除難以稱量的煩惱和業障,所證得神通妙解不能測量。

二、實義釋:

心:指能觀的空假中三觀之心。

稱:指合於法性。

言旨:指這部法本所講的真俗中三諦之旨。

智:即智德,佛的三德之一,如實照了諸法而無礙者。即指般若德。

斷:即斷德,佛的三德之一,斷盡一切煩惱之德。即指解脫德。

難量:即性德。因修止觀時,止中有觀得斷德,觀中有止得智德,使令法身徹底彰顯,此即法身德。到此境界,非凡夫心能度量,非二乘神通可證量,非菩薩智慧可比量。所以稱為「難量」。

神解莫測:即指依止觀修持所證得的神通、智慧妙解,就等同於如來三德涅槃境界。非凡夫能測之法,非二乘能測之境,即使菩薩不能測其底。所以稱為「神解莫測」。

這句話合起來之意,即指如果能觀之空假中三觀之心,照了真俗中三諦法性之旨,心境合一,則於一轉眼之間,就具足了如來三德密藏境界乃至神通運用、智慧妙解,非凡夫二乘菩薩之能量和能測的。所以稱為「若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因此大師在上句中教誡學人‘毋鄙斯文之淺近也’即指此意。

【若虛構文言,情乖所說者,空延歲月,取證無由】

虛構文言:指如果有人理解了文意,下筆則妙筆生花,談論則滔滔不絕,而對於真實功夫不去修證,這就稱為「虛構文言」。

情乖所說者:指所做事情卻違背這裡所說止觀修法。

空延歲月延:把時間向後推移。歲:一年稱一歲。即空過年月。

取證無由:謂這些人只是空過歲月,縱然到畢命時刻,也不可能取得聖果、證到涅槃的機會。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師舉喻說:

【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

說而不修,此事就等同於貧窮人數他人的財寶一樣,對於自己有什麼利益呢?這句是比喻,說而不修之人,僅是拾人牙慧,非自己所有,終不能得到佛法利益。

「者哉」者:加重語氣的詞。表示大師一翻徹底的悲心,來警戒後世學佛之人,不要終日分別名相,執著語言文字,只知研究這門佛學、那派大論,卻不去真正依止觀如法修行,怎能得到佛法利益呢?所以大師同體大悲,毫無保留說出自己所修所證法。為了使修行得到利益,所以從因到果,從始到終,把修行次第列為十章。因機有四類:漸修漸悟,漸修頓悟,頓悟漸修,頓修頓悟。大師是頓修頓悟者不需次第,但為眾生,說此十章,以方便權巧,使令進入圓教,乃大師之本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把禪的理論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並不懂得如...

禪的態度

假如面前有兩張相片,一張是少女照,風姿綽約、美艷驚...

打禪七要過這樣的七天

【一】 這次過來,正好是研究所的禪修周,機會難得。我...

禪宗的無味之味

參禪這個修行方法我個人認為是佛教諸多法門中最奇特的...

聖嚴法師《禪坐的基礎方法》

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鬆身體 1、頭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

若是大根基,當下就能覺悟其中道理

龍潭崇信禪師,青州人,少年時很聰明。他家的附近有一...

萬里無寸草處去

禪宗的洞山禪師,在禪宗裡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禪師,像雪...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一定有要恭敬心,才能在佛法當得到利益

你看玄奘大師那麼艱辛去印度取經求法,我們今天佛法送...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長苦。欲免輪迴,...

有修行問題應該怎麼辦

怎樣增強信願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課? 關於念佛、...

但能如是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拘繫

自達摩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餘...

太虛大師:佛法原理與做人

在佛法原則上,法就是講宇宙間存在的事物都離不了因果...

弘一大師:初發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發心人,既受三皈依,應續受五戒。倘自審一時不能...

因為經常吵架就離婚了,女兒也不和我親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我和前夫是大學同學...

【推薦】勿做人生遺憾事

遺憾的事是恨錯難以補救,後悔不已也。如一句話令人難...

剛出家時最好不要獨住

問: 法師慈悲!弟子的常住是男女共住的道場,那麼弟子...

連佛都不肯保佑的事

以前有個村子,生活著兩個信佛的兄弟,他們依靠著種植...

慈雲灌頂法師:一百種念佛

一、為五欲故,發心念佛,地獄界也。 二、為名利故,...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

若能成就此法,於其中獲益良多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對比丘們開...

真正窮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能力付出

我的童年成長在擺路邊攤的流動攤販家庭,居無定所,很...

慈心龍王消伏怨害

菩薩在久遠劫前的過去生,曾因為瞋心的緣故而墮為龍身...

念佛經常頭疼,是過於用力的原因嗎

問: 弟子幾年來一直用十念計數法念佛。最近把計數放下...

【佛教詞典】利根

(術語)利者銳利,根者信等之五根,又眼等之五根也。...

【佛教詞典】新版峨山圖志

清代黃綬芙、譚鐘岳合撰,民國俞子丹重繪。收於中國佛...

【視頻】真華長老《慈悲開示》

真華長老《慈悲開示》

【視頻】慧律法師《打坐會著魔嗎》

慧律法師《打坐會著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