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能傑法師  2020/11/08  大字體  護眼色

第二節 辨體(顯體)

(一) 說明顯體的原因

「顯」是顯示,「體」是體性。體性是何義?即指離開一切諸法之相狀名為「性」。此性是為一切諸法之主質稱為「體」,所謂顯體即指顯示此書的體性,所以稱為顯體。解釋題名之後繼續說明顯體是何因呢?目的是為了依據此書題名而得領會此書之體性。佛教中的一切大小經論,各有它的根本體性,小乘以三法印為根本體性,大乘以一實相印為根本體性,如果沒有正體為印,就等同於魔外之說,縱然依之修行,不可能獲得果報。現亦如此,如果沒有正體就不符合佛所說正法,亦不可流通於世間。因此對於此書之正體不可不辨析了。

(二)釋體義:體含有三類義。

禮體:指禮法。如君為尊上,臣為卑下。父為尊貴,子為卑賤。眾臣諸子,人數雖多,君主父親唯有一位,亦都要遵守於禮法。現在本書之「法體」亦是如此,惟是中道實相一心之一理,統攝一切萬法修行之功德莊嚴以及語言文字。實相一心最為尊貴無上,名為禮體。

體底:如恆河大海,不能測淺深,只有大象和修羅乃可窮其底源。現在此書以中道實相一心為體也是如此,至理甚深,惟有諸佛可以窮其底源,所以稱為體底。

體達:如風行空中,通達無礙。現在此書以中道實相一心為體也是如此。如果能夠領會此實相之體,證悟此實相之體,就能普遍體證一切萬法的本體,沒有絲毫之障礙,所以稱為體達。

禮體即指中諦義,體底是指真諦義,體達是指俗諦義。總的來說此三諦義,只是一實相一心為體。本書是以空假中三觀法門為能觀,證得真俗中三諦圓融之境。所以本書是以圓妙的空假中三觀真俗中三諦為此書之本體。

(三)總結

總之所謂的顯體,即指顯明本經的要旨,統攝眾義所歸趣,就是顯體之意。前面所解釋的本書題名是假設的名字。現在顯體是指本書實質之義。如人之有名字,必有其體軀。所以解釋書名之後,必須顯明本書之主體。本書之主體,如果簡而說之,即以實相一心為體。因為空假中三觀真俗中三諦,是從沒離開實相一心的。除實相一心外,其他都不是真實的。

因此本書講述之法,所觀之真俗中三諦之境依於空假中三觀而修,皆都是以實相為根本。所以本書是以實相一心為體,三諦即是實相之異名。如果有人證到實相之本體,就可以統攝萬法而成佛作祖,普遍體證一切萬法再也沒有留難了。所以要顯示本書之體性。

第三節 明宗

(一)介紹「明宗」的原因。

明:是明白

宗:是宗要

所謂明宗即指闡明本書修行宗要。領會修行的宗要是納受實相本體之關鍵。前面顯體是指顯示本書之體性,屬於性德範圍。現在明宗,是指說明修行之關鍵,是屬於修德範圍。目的是讓行人,依據性德而起修德,全修德而在性德之中。而性德是秉之於先天,修德必以後天人力之進修才得以成就。因為性德籍修德而顯示,修德籍性德為依托,而達到性修不二。

此明宗與顯體之關係,如樑柱與虛空,樑柱譬喻明宗,虛空譬喻顯體。虛空隨處皆遍及,但須施設建架作棟宇,方能遮蔽風雨。如果有體性而無宗要,則如雖有廣大的虛空,終不能得以一日的安住。所以顯體之後,必須說明修行的宗要。

(二)本書是以正助二行、圓乘因果為宗要。

此「宗要」如書中所說不外乎十章之內容。前五章從第一具緣至第五行五法是助行的內容,第六正修才是正行內容。正助二行就是圓融一乘之實相因。第十章證果,即為圓乘之果。所以本書是以正助二行、圓乘因果為宗要。

第四節 論用

(一)釋本義

論:指論述,

用:者力用。

一切經書皆有滅惡的力量和生善的作用,一切經典若無殊勝力用,則是徒勞修行。故明宗之後,必須論述此書的力用。

(二)本書之力用

本書是以除四魔(煩惱魔、死魔、天子魔、陰入界魔)四病為力,直證無上菩提為用。所以本書第八、第九章有覺魔治病之說。

第五節 判教相

(一)釋本義

判:指判別。

教:指聖人所遺留之言曰教。

相:指分別一代聖教的次第曰相。

(二)說明「判教相」的原因

佛法眾多,大乘小乘,權教實教,頓漸偏圓之理,各各相互陳述。如果不判析分別,則不明白此經是頓是漸,是大是小,難免會有混濫經旨的過失。所以論用後,必須判別教相。

(三)判教的作用

智者大師以通五時、別五時以及化儀、化法兩種四教,判釋一代佛法的大綱,能使學者迅速掌握佛法大義。

(四)本書在五時中屬何時

當屬第五時。此書以圓教一乘究竟為教相,因為《摩訶止觀》即是法華三昧之修法。此《童蒙止觀》是為《摩訶止觀》之要略,修此《童蒙止觀》即能證入實相之理。此書所詮之理無非中道實相義,因此《童蒙止觀》是以圓教一乘究竟為教相。

總結

上來略述五重玄義,以人法為名、以實相一心為體、以正助二行一乘因果為宗、以除四魔四病證無上果為用、以無上圓教一乘究竟為教相。

第四講 小止觀序

第一節 總述

《小止觀》

三字如前面已解釋。

序:

《資持記》上卷之一說,序有三種解釋。

1、端序義。《爾雅》云「東西牆謂之序,即指隔開中堂與東西兩夾空的牆。因世俗中的牆序在堂奧之外,以比喻序文在一書之表,故稱之端序。

2、次序義。「序」指敘述意。即介紹評述一部著作始終,使文義歷然不混。

3、由序義。「序」指緒意。如繰繭得緒則餘絲可理,學者觀序則諸篇可求,所以稱為由序義也。

(序的本義原指學校和季節,今所不取)

天台止觀有四本

天台大師所說的止觀法本共有四種,即《摩訶止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六妙門》、《童蒙止觀》。天台本來是指山名,因智者大師居住此山,後人為了恭敬,故以所住之處代為人名之稱呼。

一曰圓頓止觀

圓頓者:「圓」名圓融,即指三諦圓融不可思議。又「圓」為圓滿,是指三諦一諦相即不二,無有缺減。

頓:指頓足,即指圓見事理,一念具足。所以稱為頓足,又「頓」指頓極,即指三觀之體本來周備非漸次所成,頓極圓足一切法,因此稱為頓極。此《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智者大師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講於荊州玉泉寺,其內容按五略與十廣的次序而宣說。現略介紹如下:

五略:

1、發大心:強調初發心時若不純正,則無法進至寶城,所以先須闡明邪正,然後呵斥十種非心,依四諦、四弘、六即等層層解說發大心之正確理義。

2、修大行:是攝盡四種三昧的一切法。

3、感大果:是因實踐修大行的感召,才能證大果。

4、裂大網:即破除自他疑網。

5、歸大處:即進入大般涅槃的寶城。

十廣:

即指廣泛解釋五略當中的十種內容。

1、大意:即是前面五略的內容。

2、釋名:即詳細講述止觀的含義。

3、體相:說明這止觀所顯之體。

4、攝法:是在第三章所明止觀之體,廣泛攝持一切法。

5、偏圓:是第四攝法的加以補述。因為雖然攝一切法,但是法自有偏圓,故必須再檢討。

6、方便:是擇取大滿圓頓之前,權為進入正觀的途徑。即指在實踐門中首先必具的條件是二十五方便法的闡述。

7、正修:是前所述的種種方便,然後才能證入正修的圓觀,所以摩訶止觀的真面目,也就盡攝於此了。換句話說,前五章是以教相說明止觀,第六的方便即以實踐觀法的方便為前提,第七正修章,正是大師在天台華頂,作頭陀苦行的妙證絕境,為當時及未來的學習禪學們盡其心血吐露的微妙法門,成為空前絕後禪學實踐門的依據。

8、果報

9、起教

10、旨歸

後三章之義不說,其理由有兩種說法:一指大師在玉泉寺安居時所說,安居結束就停講了。二指不關修持的需要,因此《摩訶止觀》原文中此三章不講。

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

「大師」二字根據《大智度論》中說,唯佛一人才有資格可以稱為大師,其餘之人都不可以。但智者大師被稱為「東土釋迦」,所以寫序文的元照法師,為表示對智者大師的尊重,因此以大師之號而稱之。

【荊州玉泉寺說】

這句是表明說《摩訶止觀》法門的處所。「荊州」現在湖北省境內,「玉泉寺」造於隋朝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十二月,根據資料記載,智者大師至荊州回鄉造寺,以報答出生地之恩。寺成後,命名為一音寺,後因見此山泉色如玉,遂改為玉泉寺。

據《九祖傳》記載:智者大師初到荊州當陽縣玉泉山時,看見山色堆籃,想要尋找清淨溪流之處,創建道場,初選之處,意中尚嫌逼迫狹隘,遂繼續往金龍池北一百餘步處,看見有一大樹,婆裟偃蓋,樹幹龐大,樹中空虛,有如庵室,即於此處,打坐入定。

有一日天地晦冥,風雨怒號,見各類妖怪其形各異,千變萬化。並有巨蛇十餘丈長,張口向內。而且陰風透骨,鬼魔列陣,飛沙走石,猶如驟雨而下,雖經七日,了無懼色。

智者大師心生悲憫地說:「汝等所作所為,乃是生死眾業,現在墮落異道,反而貪著餘福,不自傷悲悔過,歸向正道。」眾妖聞聲即滅。

當天晚上云開月明,見有二人舉止威儀如王。年長者美須忠厚,少齡者頭戴冠帽而秀髮,前來致敬說:「我是蜀國義臣關羽。漢朝末年世態紛亂,九州瓜裂,曹操不行仁義,孫權僅為自保,我作為蜀漢義臣,期望恢復漢帝劉室,但時事相違,雖有志而不遂,身死而餘烈不滅,因此神識受封,乃住此山,大德聖師,為何來此? 」

智者大師說:「想要在此地建立道場,以報答生身之恩德。」

關羽說:「希望大德哀憫我的愚癡,特別地垂手攝受。大師想要建立道場,從此上去三十里,山形如覆船,其處土地深厚,弟子當與子平建造寺廟化緣供奉以護持佛法,希望大師安禪七天,以待其成。」師既出定之後,看見湫潭千丈,全部化為平址,寺院棟宇煥麗,巧奪人目,神運鬼工。

智者大師遂領大眾人等居住於中,日夜演說佛法。有一天關羽敬白大師說:「弟子今日得以獲聽佛法,希望洗心易念,求受淨戒,永為菩提之善本。」智者大師就手秉香爐授之以五戒,於是關羽之威望懿德,昭佈千里,遠近瞻禮祈禱,莫不肅然起敬。

有一年天大旱,長時不下雨水,智者大師到水源之處,口誦神咒,手揮楊枝,剎那之間,烏雲密佈,風雨交集。民眾大喜,歌頌讚詠聲滿道旁。

荊州總管王積,進入山中致禮拜謝,一見大師之威嚴,全身顫抖流汗不已,退後對旁人說:「吾屢次經歷兩軍對陣,臨危險而更勇,從來沒有像今日之恐怖畏懼。後來荊州總管王積大人以建寺上奏朝廷,隋文帝遂賜額為玉泉寺。智者大師乃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四月二十六日,開始講此《摩訶止觀》。」

【章安記為十卷】

「章安」是人名,為天台宗第五代祖師,字灌頂,號法雲,姓吳氏,浙江臨海章安人。後人尊其德行,遂以地名代以人名,而稱之章安大師。大師祖居義興(江蘇宜興)。其祖父時代,遷居臨海章安。

陳文帝元嘉二年(西紀561年)出生,才三月,能隨母親稱念三寶名號。有僧經過其家之門,對其母親說:此子非同凡可。後來七歲時出家,入章安陳兵山攝靜寺,依隨慧拯法師學習佛經儒典,日記萬言,一聞不忘。十三歲時因匪亂隨師遷住臨海湧泉延恩寺(據祖堂記)。

年二十時(陳宣帝大建十二年580年)受具足戒。二十四歲時,恩師慧拯圓寂後,聞智者大師之名,遂到天台山修禪寺,秉受天台教觀,研文釋疑既然已久,頓時承蒙智者大師印證認可,長期跟隨服侍於大師身邊。到古都金陵光宅寺,聽智者大師講《法華文句》。

隋開皇十三年章安大師三十歲,是年四月於荊州玉泉寺聽《法華玄義》,開皇十四年(594年)聽《摩訶止觀》。至於其餘各處,凡智者大師所說法門,全部給與編結彙集,大小部共有一百餘卷。

開皇十七年,智者入寂後,章安大師接掌國清、玉泉兩大叢林。煬帝大業十年,時年四十五歲著《涅槃玄義》二卷,《涅槃疏》二卷。當時隋朝末年兵荒馬亂,寇盜並起,《涅槃疏》寫成時,烈火焚燒不熱。

晚年住在會稽稱心精舍,講說《法華經》,當時之人多讚歎他有跨朗籠基、超雲邁印之語(「朗」指陳朝時代的興王寺法朗法師,「基」指法華山慧基法師,「印」指中興寺僧印法師,「雲」指光宅寺法雲法師)。會稽郡中有嘉祥寺吉藏法師先曾疏解《法華經》,聽聞章安大師之道法,就廢止講經遣散徒眾,投足來訪請教學業,深深後悔前面作文之謬妄。唐貞觀六年八月七日,章安大師終於國清寺,壽七十二。

章安大師有一同學名智希,臨終時對旁人說:吾生兜率內院,見先師智者,坐於其中,寶座排行齊列,都已有人,唯有一座空缺。那裡天人說,過後六年,灌頂法師來升此座。章安大師居住國清寺時,有一老父沾染奇疾,百藥不能療治。其子求救於章安大師座下,大師即焚香轉誦《法華經》,病者當日聞香入鼻,其疾遂愈。

台州仙居縣樂安嶺南,溪流湍急,一年當中常有溺人,章安大師發誓說:「如果此溪平坦,就當於此講經。」之後不久,白沙遍湧,平如玉鏡。乃講《金光明經》、《法華經》,以酬答靈感之惠澤。後於攝靜寺,講《涅槃經》時,突然群盜會聚,群賊卻見攝靜寺門口有天神兵將手執器杖,每位兵將身長丈餘,賊眾大驚,奔走潰散。當地俗人因此事故,稱此為山兵寺。

章安大師每誦經晏坐,經常有天花飄墜其側。後有吳越王,追封章安大師謚號為總持尊者。

「記為十卷」 此《摩訶止觀》前後共有三種版本。第一版本和第二版本都有二十卷,題名都是《圓頓止觀》。唯獨章安大師所記錄之十卷版本,定名為《摩訶止觀》。所以稱為「記為十卷」。

【二曰漸次止觀】

第二類止觀法門簡稱為《漸次止觀》,全稱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在天台止觀法門中,詮述圓頓止觀的修法不落次第,能以凡夫之位頓超到如來三德秘藏境界,即是《摩訶止觀》。

而介紹凡夫位上一步步修上去轉凡成聖的方法,就是此部《漸次止觀》,此部止觀又稱《禪門修證》、《禪波羅蜜》、《次第禪門》。而在《摩訶止觀》裡又略稱為《禪法》、《坐禪》等之簡稱。

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講止觀二字時,即以「止觀」包括佛法的全體修證之義。而在《漸次止觀》的特色中,即以「禪」字統括整個的佛教修證法門。

此《漸次止觀》亦具十大章之組織,現說明如下:

第一大意章:是針對修行者,雖然發心修習禪定,但還沒有得其要領和十種非法的發心予以糾正,並為顯示正修必需的條件。

第二釋名章:即指解釋禪波羅密的名字。

第三明門章:即指說明禪門修法,分為色門、心門等。

第四詮次章:即指說明修禪次第,分為有漏禪的次第和無漏禪的次第等。

第五簡法心章:即指簡擇辨明修禪的方法,把法分為有漏法、無漏法等。簡擇辨明心也如是,把心分為有漏心、無漏心等。

第六方便章:即指說明正修禪觀時的準備條件,把它分為外方便、內方便等。

第七修證章:即指說明修證世間禪相、出世間禪相等,並由淺入深,從欲界初心修行開始,直至金剛三昧為止的所有禪法。

第八果報章:未說。

第九起教章:未說。

第十歸趣章:未說。

此部《禪門修證》是智者大師壯年時所譔述,而《摩訶止觀》卻是晚年的著作。由此可知智者大師實踐修證的綱領,從年輕到晚年,其體系始終一貫,是明朗可知的。智者大師又將《禪門修證》十卷,略成為《禪門要略》一卷,有現存本。又從修證實踐的理論集略起來,即成天台大師《禪門口訣》一卷。

【在瓦官寺說】

瓦官寺位於南京鳳凰台,「瓦官」原為官府管理陶業機構的官員。東晉興寧二年(364)因慧力法師之奏請,哀皇帝司馬丕於是下詔命令施舍陶官的舊地以創建寺院,掘地而得古時瓦官遺址,因此而稱為瓦官寺。

未久慧力法師又建造一塔,後來到了竺法汰法師住持瓦官寺時,更拓建堂宇,興建重門,並宣講《放光般若經》,眾僧雲集,遂成一方名剎。梁朝時增建瓦棺閣。陳朝光大元年(567)智者大師住於此寺宣講《次第禪門》及《大智度論》並修繕此寺。所以稱為「在瓦官寺說」。

五代南唐升元年間,此寺改為升元寺。北宋太平興國年中(976—983)下敕改名崇勝寺。明朝初年寺基廢滅。明朝嘉靖年間,於原址旁重建積慶庵,稱為古瓦官寺,然已非舊址,原寺址被改做官園。

明萬曆十九年(1591)僧圓法師等人,募資於鳳凰台之右,建叢桂庵並贖回鳳凰台之地,大興殿宇,號為上瓦官寺,改積慶庵為下瓦官寺。現在上瓦官寺稱風游寺,僅存留部分的堂宇。

【弟子】

學在其後稱為「弟」,對文義的理解依從他人得以生起稱為「子」。唐·一行禪師說:弟子應具十德:

1、信心具足:即指對於自己的師父,和所傳的修法,以及業果,出世間功德等,具足信心。

2、種姓清淨:即指出身清淨,非為屠殺等造惡業者以及貪瞋癡煩惱等特別嚴重者。

3、恭敬三寶:即指在人生中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決不對三寶退失信心,知道皆是業報所致,恆能對三寶生起恭敬。

4、深慧嚴身:意指以很深厚的智慧,來莊嚴自身。亦即指很願意學習深厚的知識以充實自己,樂此不疲。

5、堪忍不懈怠:即指在修學的過程中,堪忍身心疲倦,以及寒熱飢渴等,能排除萬難,終不懈怠。

6、尸羅清淨:即指在修學的過程中,縱然丟失膿血湊合之身,終不毀壞佛制的清淨戒法。

7、忍辱不嗔:即指八風不動,遇到讚譽而能忍辱,心不生喜。遇到譭謗,心不嗔恨。遇到各種打壓,終究忍辱不嗔。

8、心不慳悋:即指心不貪惜世間五欲六塵而能奉獻身心。

9、勇猛精進:即指身心精進,日以繼夜,如果學修未成,終不休歇。

10、堅固願行:即指修學佛法對所發的誓願和行持,堅固不退,終不改變。

【法慎記本三十卷,章安治定為十卷,今禪波羅蜜是】

「法慎」法師,初時居住金陵大莊嚴寺,後來隨從智者大師稟受三觀十乘之法,豁然很深證入法華三昧,因定而發聞持陀羅尼,一聞能記。陳太建三年(571)智者大師於瓦官寺說《次第禪門》,法慎法師於聽聞期中,把《次第禪門》私記下來定為三十卷,尚未修改治定,不幸入滅。

其後章安大師依原稿治定為十卷,即現在《禪波羅蜜》,在天台三類止觀當中依漸次而修的止觀法門。

智者大師在金陵八年間(569---575)除講《法華經》《大智度論》外,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在指導南方未曾受到重視實踐修習的止觀法門,針對南方當時的佛教學者,唯重於經文逐句的講解,而失去實踐修持禪定的弊病,致使罕有證道者,且多墮於文字法師,為顯現佛陀救世本懷,所以在金陵時,日間宣講教理,夜間修習止觀,勉勵徒眾,盡力於教觀雙運的實踐修持。

大師前期思想的代表,是融合《大智度論》及印度所傳來的所有坐禪實踐法,盡量收集,而組織成為漸次止觀。所謂漸次止觀,乃指將禪門實踐法,由淺入深次第,加以精密組織,這在禪觀發展史上是劃時代的重要貢獻。還可以說是禪學的集大成,若有心於禪學研究,此書實屬不可缺少的寶典。

「禪波羅蜜」禪是禪定。波羅蜜:此雲到彼岸等。意謂通過修習禪定能達到涅槃境界。波羅蜜又譯為事究竟、度無極等。菩薩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所以稱為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諸法的廣遠所以稱為度無極。

【三曰不定止觀】

所謂不定止觀修法,即指不是初觀實相之境而修,又非次第由淺至深,無論修何種法門,因由過去宿習之所發,豁然開悟而證實相,即稱為不定止觀,亦即隨行者根機漸次圓頓不定。行者正用圓頓止觀修法時,忽而成為漸次禪定,本用漸次觀法修時,忽而成為圓頓法門境界。修這些法時,不能定為圓頓或漸次,所以稱為不定止觀。

《不定止觀》即指《六妙法門》,亦稱《修禪六妙門》。所謂的六妙門即指修此六法,一一都能通向於涅槃之門,所以稱為六妙門。《摩訶止觀》、《漸次止觀》都具有十卷大冊,而此《六妙法門》僅只有一卷小冊子而已。

所謂六妙法門,即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的六種修法。依此而說明不定止觀修證的方法。在《六妙法門》中把修證方法和要旨,分為十科:

一、歷別對諸禪六妙門:是說明六妙門和禪波羅蜜諸法的關係。

二、次第相生六妙門:是說明數隨等六法的互相關係。

三、隨便宜。

四、隨對治。

五、相攝六妙門,此三科是說明修證六妙門的意義。

六、通別。

七、旋轉。

八、觀心。

九、圓觀六妙門,此三科是說明修證六妙門的實踐。

十、證相六妙門,說明六妙門法門的證悟形相。分為次第證、互證、旋轉證、圓頓證的四種證悟相,以顯示不定止觀的特色。

此中需要注意的是,平常所說五時八教的頓教、漸教、不定教、秘密教的化儀四教中的不定教的不定意,和此處所說的不定止觀的不同點。五時八教所說的,是限定在前四時中,屬於化儀四教之一,對於第五時法華時即不通用。然在此所見到法華三昧等四種三昧中亦修此不定止觀。

此不定止觀可以從華嚴阿含乃至法華的教法觀門,即於四教五時中隨意取空、假、中的一個觀。或從一切禪中取一個禪法,隨意修行,而能隨所啟悟開解,即是不定止觀。所謂不定止觀,非指別有特定的修法,僅是在圓頓或漸次各種法門中明白其義,此處只是在《禪門修證》的全貌中,只取六妙門其中一科,以示不定止觀的修證要領而已。

【即陳尚書令】

陳:朝代名。南北朝時,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國號陳,建都建康。擁有現在的長江下游和珠江流域各省市,是南朝時代版圖最小的王國。曾經攻佔淮南北,不久又失去。589年為隋朝所滅,歷五帝三十三年。(武帝、文帝、廢帝、宣帝、後主。)

尚書令:秦朝時本為少府屬官,掌殿內文書,職位很低。到漢成帝時設尚書員,群臣章奏,都要經過尚書,位雖不高而權很大。到隋唐設尚書省,此即為尚書令,以左右副官名為僕射,分管六部,管理國家一切事務。

刑部:掌管司法刑獄,大概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檢查院、最高法院和公安部的組合。

兵部:掌管天下常備兵馬,大概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

禮部:掌管接待外使和一應禮儀祭祀,大概相當於現代的外交部和後勤部。

戶部:掌管天下錢糧和人口,相當於現代的財政部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以及公安部,掌管戶籍的職能組合而成。

吏部:掌管百官升降調度和地方官核查,相當於組織部和紀檢。

工部:掌管各類工程建設,相當於建設機構。

此六部都歸尚書令所管。

【毛喜】

「毛喜」(516年-587年),字伯父,陽武人(舊縣之名是秦朝所安置,管治現在河南省原陽一帶)年少好學,擅於草書隸書。陳宣帝(569—582在位13年)時,為尚書令。參加瓦官法會,懇求禪修要法,躬執弟子禮,受學《六妙門》及《四十二字法門》,早晚研究修習,不因事情多忙而廢止。壽年七十二。

【請大師出有一卷,今六妙門是】

懇請智者大師說出禪修方法有一卷,就是現在的《六妙門》。

「一卷」即唐朝之前書籍多出之於手工抄寫,裝成卷子。用若干紙,粘連成長幅,用木杆作軸,也有用金玉牙等作軸。從左到右卷成一束,稱為一卷。普通高厚一尺,長度由幾尺到二三丈,都稱為一卷。「請」即請求,恭敬用詞,即請求智者大師說出六妙門的修法。

【四曰小止觀,即今文。是大師為俗兄陳針出】

第四種法本稱為《小止觀》,就是現在這篇文章所說的修法內容。這《小止觀》是智者大師為俗家胞兄陳針所說的修行方法。

【實大部之梗概】

這句意為這部《童蒙止觀》實在是大部《摩訶止觀》的大略內容。

實:是實在之義。

大部:指《摩訶止觀》。

梗概:"梗"和"概"每個單字有其釋義和應用方法,梗概二字合在一起即是指大略的意思。

《童蒙止觀》中的具緣第一到方便第五,即《摩訶止觀》中的第六方便章。《童蒙止觀》中的第六正修章,即《摩訶止觀》中的第七正修章。

《童蒙止觀》第七善發、第八覺魔、第九治病章,在《摩訶止觀》中屬於正修中的十境之病患境、魔事境、禪定境等。

《童蒙止觀》第十證果章,即是《摩訶止觀》中第十章旨歸篇,不說部分。而《摩訶止觀》中的前五章內容在《童蒙止觀》中的從首篇「諸惡莫作,一直到最後證於無漏聖果也」之中,都可以一一地相對應出來。

所以元照律師說這《童蒙止觀》是大部(《摩訶止觀》)之大略了。

【入道之樞機】

此句意為《童蒙止觀》中所介紹的修行方法,就是證入無上道法的關鍵所在。

入:是證入。

道:指到達目的地的通路。

《俱舍論》卷二十五中說「道」是通往涅槃(菩提)之路,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是達成佛教終極目的的修行法則。廣義而言,亦指趣向果位的通路。所以《大智度論》卷八十四中說,道有四種:

人天道:以五戒十善佈施為道,而求世間之福樂。

聲聞道:以三十七道品為道,而求涅槃。

緣覺道:以十二因緣為道,而求辟支果位。

菩薩道:以六波羅蜜為道,而求佛果。

「道」梵語是未伽:為了區別於菩提,所以把未伽翻譯為「道」,而又稱此「道」為因道。「道」分兩種,一是因道,二是果道。因道即是上列四種道法,果道即菩提涅槃。在因道中,為了通向於果道的菩提涅槃,必須制伏煩惱。而在斷煩惱的因道上說,又分為二種:

一、有漏道,亦稱世間道、世俗道。系同於上面記載的人天之道。又在三界九地中,除了有頂天之外的一地,為了斷去有頂天以下八地的修惑,在見道前的加行位,以有漏智實踐六行觀法,都是屬於有漏道。

二、無漏道,亦稱出世間道、聖道。是以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定、除有頂天之外的下面三無色界空天定的九地為所依,並以無漏智斷去煩惱之道,即稱為無漏道。在這斷除煩惱、證得真理的過程中,又把無漏道分為四種道:

加行道:即指為斷除煩惱的準備之實踐方法。

無間道:即指正斷煩惱之道,是以無漏智慧斷去煩惱,在正斷煩惱時,前後無間隔,所以稱為無間道。

解脫道:即指斷除煩惱,證得解脫真理之道,所以稱為解脫道。

勝進道:即指在解脫道時,將要進而斷除後品煩惱時,此時稱為勝進道。

樞機:樞為戶樞,即門上的轉軸。機為門檻。樞主開,機主閉。所以用樞機二字並言,以比喻事物運動的關鍵部分。

《易辭》上說「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國語》上說「夫耳目,心之樞機也。心有所欲,耳目為之發動」。而此《童蒙止觀》所說法門,是為入聖出凡的樞機,所以元照律師稱此止觀為「入道之樞機」。

第二節 止觀釋義

曰止觀

二字在釋題中已經解釋過,為了加深印象,再作一次介紹。

止:是指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貫注於特定的對像上。

觀:是由止基礎上生起正智慧,而觀一特定的對像上。

止與觀相輔相成,所以本書上說止觀雙修,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不可缺一。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即以止觀意義構成其體系,而以空假中三觀的實踐法完成其組織,有關於止觀名義的解說,即將止和觀各分三義。

(一)止的三義:

止息義:指「止」能止息煩惱妄想,煩惱由寂照而止息。

停止義:指心繫緣於真諦之理,係緣的正念現前,安住於真理之中而心不動。

對不止止義:即指對無明煩惱的躁動「不止」,而說明真如法性本來是 「止」之義,即無明與法性的本體是不二的,而現在稱無明為「不止」,稱法性為「止」,此就相待而論,所以這裡是以無明煩惱「不止」之義而來說明真如法性本來是「止」之義,故而稱之為「對不止止義」。

(二)觀的三義:

貫穿義:指修行時利用智慧觀照,以貫穿滅除煩惱。

觀達義:指修行時以觀照智慧通達萬法,以契會真如。

對不觀觀義:即對無明煩惱的不能觀照,而說明實相智慧的能觀照之義。即無明與法性的本體是不二的,現在稱無明煩惱為不能觀照,稱法性智慧為能觀照。此就相待而論,所以這裡是以無明煩惱不能觀照,而來說明法性智慧能觀照之義,故而稱之為「對不觀觀義」。

在《摩訶止觀》中,止觀具有相待、絕待之義。列表如下: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曰定慧】

(一)定的本義

指讓心專注於一種對像上,而達到不散亂的精神作用;或指其凝然寂靜的狀態令心不散的修行,及由此而達到的特殊狀態,通稱為定。但其所得到的境界有層次不同的差別,又因為在觀修時,止觀有均衡、不均衡以及有心、無心的不同,就有四禪、四空、二無心定的差別。所以這「定」字是為禪定的總稱。

(二)定的意義之種種說

《大智度論》卷二十八載:或禪或定以及四禪這二者,都可稱為定和三昧。《十住毘婆論》卷十一載:禪指四禪,定指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成唯識了義燈》卷五:舉出定的異名共有七種,此處略引其中五種來說明。

「三摩泗多」:翻譯到中國稱為「等引」。等:即指遠離心之浮(掉舉)沉(昏沉)而保持平衡,達到身心俱安的狀態。引:指由自身力量引起(發生功德)之意。能修這些禪定,則能遠離各種煩惱,而引發勝妙功德。等引,通於有心、無心的兩種禪定。但不通於散心位。

「三摩地又稱三昧」譯為等持之義,又翻作正心行處,即指能修這些禪定,使心能端正不曲,安住於一境上而心不動,亦即使心平等攝持的意思。這些禪法通於定心位、散心位的兩種位上,但這些禪定僅限於有心位,而不能通於無心位(這是定的本體)。

「三摩缽底」譯為等至:即指能修這些定法,即可心中正受現前,大發光明,心慶快樂殊勝無比,雖處污染而不染著,再也沒有退轉。即指已經到達身心平等的意思。這些禪法僅通於有心定和無心定的兩種定法,而不通於散位(是為定的自相)。

「質多醫迦阿羯羅多」翻譯到中國意為「心一境性」之義。即指修行時攝持自心於一境上,策勵正勤而修習。亦即是將心集中於對像上的意思(為定的自性)。

「奢摩他」翻譯到中國稱為止,又翻為正受。即指止息六根之惡法及不善法,能夠消滅一切散亂煩惱。即是離邪亂念頭、止心寂靜的意思。這些禪定僅限於有心的清淨定法。

(三)定的分類

依於定的內容及其修行的階段,可分為兩種:

有心定:包括四禪四空,合稱為八定。在初禪可得滅除語言,第二禪以上滅除尋伺,而到四禪順次滅除憂苦喜樂等各種感受。又初禪已經沒有了鼻舌二識,從第二禪以上五識皆無。

無心定分為二種:

無想定:是指凡夫、外道認為無想的狀態是真正涅槃,而所修習的禪定。

滅盡定:是指聖者將定的境界,作為無餘涅槃界的境界,而所修習的定法。此二種定,都是滅除心所得定。

(四)定的性質

1、味定,又稱味等至。與貪愛相應而起,乃愛樂味著於前念(前剎那)淨定之定,位於八根本定與中間定。

2、淨定,又稱淨等至。相應於有漏善心所起之定。又分為:

(1)順退分定,指順自地之煩惱而生起味定,使定退失。

(2)順住分定,指順自地之淨定,安住於定中而不能上進。

(3)順勝進分定,指順上地之淨定,而能繼續上進。

(4)順抉擇分定,指順無漏智而起無漏定。於未至定、中間定、七近分定、八根本定中俱生。

3、無漏定,又稱無漏等至。為聖者所依,乃得無漏智之定,係於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定(靜慮)、下三無色定(不包括有頂)所俱有,其斷除煩惱之作用甚強。總上所說,列表如下: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把禪的理論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並不懂得如...

禪的態度

假如面前有兩張相片,一張是少女照,風姿綽約、美艷驚...

打禪七要過這樣的七天

【一】 這次過來,正好是研究所的禪修周,機會難得。我...

禪宗的無味之味

參禪這個修行方法我個人認為是佛教諸多法門中最奇特的...

聖嚴法師《禪坐的基礎方法》

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鬆身體 1、頭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

若是大根基,當下就能覺悟其中道理

龍潭崇信禪師,青州人,少年時很聰明。他家的附近有一...

萬里無寸草處去

禪宗的洞山禪師,在禪宗裡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禪師,像雪...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一定有要恭敬心,才能在佛法當得到利益

你看玄奘大師那麼艱辛去印度取經求法,我們今天佛法送...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長苦。欲免輪迴,...

有修行問題應該怎麼辦

怎樣增強信願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課? 關於念佛、...

但能如是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拘繫

自達摩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餘...

太虛大師:佛法原理與做人

在佛法原則上,法就是講宇宙間存在的事物都離不了因果...

弘一大師:初發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發心人,既受三皈依,應續受五戒。倘自審一時不能...

因為經常吵架就離婚了,女兒也不和我親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我和前夫是大學同學...

【推薦】勿做人生遺憾事

遺憾的事是恨錯難以補救,後悔不已也。如一句話令人難...

剛出家時最好不要獨住

問: 法師慈悲!弟子的常住是男女共住的道場,那麼弟子...

連佛都不肯保佑的事

以前有個村子,生活著兩個信佛的兄弟,他們依靠著種植...

慈雲灌頂法師:一百種念佛

一、為五欲故,發心念佛,地獄界也。 二、為名利故,...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

若能成就此法,於其中獲益良多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對比丘們開...

真正窮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能力付出

我的童年成長在擺路邊攤的流動攤販家庭,居無定所,很...

慈心龍王消伏怨害

菩薩在久遠劫前的過去生,曾因為瞋心的緣故而墮為龍身...

念佛經常頭疼,是過於用力的原因嗎

問: 弟子幾年來一直用十念計數法念佛。最近把計數放下...

【佛教詞典】利根

(術語)利者銳利,根者信等之五根,又眼等之五根也。...

【佛教詞典】新版峨山圖志

清代黃綬芙、譚鐘岳合撰,民國俞子丹重繪。收於中國佛...

【視頻】真華長老《慈悲開示》

真華長老《慈悲開示》

【視頻】慧律法師《打坐會著魔嗎》

慧律法師《打坐會著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