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黃念祖居士:看破世緣一心念佛

黃念祖老居士  2011/02/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讀來信,對於您的不幸遭遇很同情。丈夫離婚,兒子不很聽話,自己又有病,許多折磨集中一身,確甚苦惱。但您在煩惱堆裡,仍然信心不退,並堅持念佛,很是難得,實應讚歎!

您的苦惱,證實了在娑婆世界修行之難。它是「進一退九」,進一步便要退九步。就像您想用功,這是進步,可是偏偏有事引您發火吵架,這便是退了九步。同時也說明如果有一種因緣使您進步,例如您看了《淨土資糧》很想發心,可是偏有種種煩惱來使您退步,這又是退九。這就叫娑婆世界。這是修行人個個都共同的,只是表現到每人身上而有不同而已。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要下定決心,誓於今生出離生死,往生極樂。

實際上,夫妻兒女只是一台戲。在台上您是母親,下了台您是誰?所謂母子,其實都是戲,都是假的。您是過於認真了。《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現在所遇到的一切,好的壞的,通通都是肥皂泡,馬上就要幻滅的。老實說來您的兒子在當前年青人中還是不錯的,您是「愛之深,責之切」。演變至今,幾乎形同水火了。您現在應當認清目前是演戲,您在演「三娘教子」,其實您本非「三娘」,您只是您自己。這次您演「三娘」,下次您演什麼還不知道。希望您看破這台戲,往生極樂,蓮花化生。

俗雲「不受魔,不成佛」,先師夏老有詩曰:「病久方知身是苦,魔多反使道心堅。」這兩句對於您很合適。在病痛中,在煩惱中,能念這一句佛號,功德更大。因為在「難能」,所以「可貴」。煩惱乃多生習氣,如油入面,不能期望懺悔幾次,便能永斷。只有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改正。發了脾氣,馬上知道不對,便到佛前懺悔,這就是進步。脾氣發得小了一點,短了一點,都是很大的進步。煩惱很多,一樣往生,故云「帶業往生」或云「帶惑往生」。這便是阿彌陀佛極大的慈悲,也是淨土法門無比的殊勝。您能聞能信,能修此法,實是最大的幸福。《無量壽經》說這就是佛的第一弟子。世間一切,只是些肥皂泡,千萬不要被這些假像耽誤了您的根本大事。

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否往生極樂,全看他有沒有信和願,如都有,那就能去,不管他念佛的水平和脾氣的大小(當然,臨終時正發脾氣,則不能往生)。反之脾氣很好,念佛也好,但信願不足則去不成。所以您當前應多讀《淨土資糧》來增進自己的信願。至於您的脾氣,只要您是在克制,而不是放縱,發了就好好懺悔,一心念佛,仍是可以往生的。

您問臨終時是否有魔怪變成佛形來誘騙?蕅益大師說,臨終時不是魔擾時。也即是說,臨終時沒有魔擾,見佛即是見佛。總之您只要在臨終時把這一句佛號念到底,只要能念就接著念,這便一定往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黃念祖老居士文章列表

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

【推薦】閉關十天念百萬佛號的真實體驗

淨宗祖庭東林寺舉行的10天閉關念佛活動真是太殊勝了,...

念佛與義工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問: 學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擺在第一而無暇...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師說:一般的人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大安法師:能用念佛機代替助念嗎

問: 弟子所在的縣,既無寺院又無居士團體,親人去世...

看開生死,沒你想得那麼難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

妙蓮老和尚《念佛法樂知多少》

、修行唯樂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發...

前世一念之迷與淨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們都忘記了。雖然我們在娘胎裡那個苦啊,我們每...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觀音菩薩度眾生的事蹟,講都講不盡

我們念觀音菩薩的名號,就一定要想觀音菩薩為什麼稱作...

四念處之觀身不淨

好,我們看附表第二的四念處,四念處呢,這個我們先解...

擁有的東西越多也就越執著

有些東西,我們並不能確定什麼時候就會失去,但卻總是...

大般涅槃經: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

念佛人該如何辦喪事

接手書知汝母已於初二日念佛往生,不勝傷嘆。雖然,汝...

念「阿彌」也比念「彌陀」要好

阿彌陀佛的核心意思是無量壽、無量光。阿是一個否定性...

化妝的比丘尼

佛陀時代,一位沙門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見山間...

這是我們修行的第一個心態

信的四種內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們所處的這...

轉變知見離開痛苦

(一)正知見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實,目的是要我們遠離諸...

佛陀背痛的因緣

一天,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來到阿耨泉水邊,除了阿難以...

練習對治自己的貪瞋癡

在《地藏經》第八品上,閻羅王、大鬼王說:地藏菩薩發...

印光大師開示縱欲的危害

復孫藝民居士書 世間聰明子弟,於情竇開時,其父母兄師...

不殺生的內涵

很多人對殺生的內涵不能正確理解,或是認為,牛馬豬羊...

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

【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 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

《壽康寶鑒》白話

(三寶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師 編訂) 古時賢者編了《不可...

臨命終時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

【佛教詞典】臨終正念

(術語)行者臨死期,三毒之邪念無起,專任菩提之心也...

【佛教詞典】如來不為世間八法所染

【如來不為世間八法所染】 p0583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

【視頻】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視頻】佛教生態保護動漫系列

佛教生態保護動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