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何妨大肚包容

2014/08/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何妨大肚包容

鎮江定慧寺的彌勒殿有這樣一副對聯:「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近相親,怎不滿腔歡喜;世人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是啊,你看那彌勒菩薩,身肥體胖,袒胸露腹,慈眉善目,一張笑口開了不知幾千年,一條布袋也不知行化了幾多春秋,但是人們對他的喜愛與尊崇卻從來沒有絲毫的減弱過,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歡喜,因為他的大肚包容。

佛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能夠生為人身,能夠與眼前人相逢、相遇、相見、相交、相知,這些都是要修幾世的因才能得來的果報。如果不珍惜這緣分,而是總想到傷害、怨恨,活得痛苦不堪,那就辜負了這場修之不易的緣分。更何況歡喜的人生要過,不歡喜的人生也要過,那為什麼不選擇相近、相親的快樂一些的人生來過呢?

媒體報道了這樣一件事:某市民畢某和其女兒陳某二人乘購物班車準備下車時,由於人多擁擠,他們同一位六旬老人韓某發生了碰撞,繼而產生了口角。母女倆開始謾罵韓某,導致韓某突然心臟病發作倒地,後被送到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市北區人民法院後來以「過失致人死亡罪」,一審判處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被告人畢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此前,被告人畢某、陳某母女二人就此案的民事賠償部分與被害人家屬達成調解協議,即賠償死者家屬共計人民幣25萬餘元。

事件過後,當地電台隨機採訪某市民,有一位大媽一針見血地說道:「如果這母女倆當時和韓某發生爭執,心量大一點,不多計較也就相安無事了;如果這母女倆不追過馬路去,不依不饒地繼續糾纏,‘死人’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這「兩個如果」道出了這起事件真正的關鍵所在,那就是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難堪的時候,做錯事的時候,有求於人的時候,而如果當時你恰好處在有理的一方,佔優勢的一方,有決定權的一方,那麼你能夠做到「且饒人」,放他一馬嗎?尤其是當別人的錯誤或行為損害了你的利益,而你又原則、證據在手,你會放下高高在上的心態不再予以追究對方的責任和索要賠償嗎?

很多情況下,我們通常做不到這樣的寬容,一定有些人,很認真,很教條,一點一滴地收復失地,然後把對方逼到無路可退的地步,還認為他是活該,罪有應得!還有一些人得意洋洋之餘,又以種種刻薄手段為難對方,像貓捉住了老鼠之後那樣恣意戲弄對方,直至最後置對方於死地,方解心頭之恨。

我以為,這樣的心理固然可以理解,但都不是很健康的。試想,既然對方已經意識到錯誤或者承認錯誤並且示弱了,那就表示他已經向後退一步了,如果還揪住那錯誤不放,把他的退路堵住,反而會造成相反的結果:於是他只好不退,從自我保護的意識上來說也以強硬的態度來對待你,矛盾會立時激化,再也無法通融,你我雙方形成了僵持不下的局面,最後剩下的就只有背水一戰、魚死網破了。這難道是你想要的結果嗎?肯定不是。更何況俗話說「狗急跳牆」,把人逼急了就會失去理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事就大動干戈呢?

而且,就算對方都按照你的要求,道歉了、下跪了、賠償了、傾家蕩產、前途全毀,但對方能不記恨你麼?你又能保證這一生都會一直春風得意,高高在上麼?須知山不轉水轉,你與他難免還會相逢,倘或他得了機會,因為長久的記恨,必會以比你更加激烈的形式來報復你,那時你即便後悔也是來不及了的。

還有呢,你有沒有想到另一種負面的影響,就是當你強硬地自以為按原則,依規矩,分毫不差的「修理」了那個人之後,在旁觀者的眼裡,你給他們留下了一個什麼樣的形像?大家可能會理解你,但是卻也會認為你做得有點「過」了,覺得你認死理,覺得你太計較,覺得你心胸狹隘,覺得你不宜相處,不近人情,慢慢地,他們就會疏離你,遠避你,防著你,如此一來,你還會有朋友嗎?你還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嗎?

人不講理,固然是缺點,而人硬講理,也是缺點。講理而知退讓,這才能夠讓一個人不斷提高修養,完善自我。中國傳統美德講恕道,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講「推己及人」,講「換位思考」,所以做了對不住人的事,心裡有愧疚,能向人家賠禮道歉;人家氣不平,說幾句,你聽著,這是理所當然的。反過來,人家做了對不住你的事,只要不違反原則,無什麼大礙,就不要揪著不放,把事做絕,甚至故意折磨、報復。真的做到了極端,反而使自己沒有理,也許還會因為「防衛過當」而有牢獄之災。

《菜根譚》云:「鋤奸杜幸,要放他一條去路。倘使這一無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盡,則一切好物俱咬破矣。」其意思是說要想剷除壞人,就要給他們一條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使他們走投無路,活不下去了,就會如同堵塞老鼠洞一樣,雖然把進退都杜絕了,但一切好的東西也都會被破壞殆盡。

當初周武王滅了商朝,建立周朝之後,召見姜太公、召公、周公三人,商議怎樣處置那些前朝的臣子。姜太公道:「把那些人都殺掉,斬草除根。」周武王搖了搖頭。召公獻計道:「把有罪的殺掉,無罪的放走。」周武王依然搖頭。這時周公向武王建議道:「殺掉這些人,也是我們自己的損失。我看應當讓他們各自回家,耕種田地,護惜家人。這就是以仁政來治理天下呀!」武王聽了非常滿意,然後就按照這個建議去做了。商朝舊地的百姓為此都對武王感激涕零,周朝也很快就安定下來了。

除壞去惡本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但「投鼠忌器」。如果你的追究和責罰超出了度,反而逼使他們做出更大的危害,結果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這就與你的初衷相背離了。所以,能饒人處且饒人,就是要我們在為人處世時學會謙讓,不要處處爭強,也不要事事好勝。在生活中,有時候退一步並非就是懦弱無能,須知利人實是利己的根本,與人方便才能與己方便。所謂「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饒人」,說的就是這樣一種人生智慧。而「放人一馬」,也就是以一種寬恕和包容的博大心胸來擁抱人生。

佛家有語「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亦云:「福往者福來」!人生之路有高低,多坎坷,所以要高處立身,平處做人,低調處世。鄭板橋說得好:「退一步天地寬,讓一招前途廣。」只有凡事不苛責人,不難為人,不以理壓人,不以勢欺人,給社會以寬鬆,給他人以善緣,慈憫眾生,豁達而灑脫地善待人我,才能在平靜淡泊中鑄就出寵辱不驚的圓滿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寬容是人生的最好修養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既...

道歉的五種語言

表達歉意時說對不起! 道歉的第一種語言是最直接地表...

外讓一步,心進一步

一個不懂得為親人讓步,為朋友讓步,為愛人讓步,為合...

不可怨以怨,行忍得息怒

講到佛法,那是很深廣的,現在只能提出一點來說。我所...

寬恕能化解仇恨

過去,富迦羅越長者有兩個兒子,在他重病即將辭世前囑...

不原諒別人就是不原諒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遊。天漸漸黑下來了,艾子將船...

我們曾經發誓永不原諒的那些人和事

小時候,有一年過年,王小三說他有一個新玩具,叫粑粑...

【推薦】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唐...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息諸緣務,一心行道」這個非常重要

先看總說,師修淨土,久而彌篤。這是一個總說,印光大...

佛陀成佛的過程

經云: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案...

大妄語的罪很重的,甚至影響到佛教的興衰

我們再看大妄語戒。這個地方講出妄語的兩個項目,先看...

讓罪業消失的方法就是「懺悔」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若遭眾厄種種衰惱不吉之事,擾...

學會不在意

我們常常為一些應當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擾而...

大安法師:寺院辦超度,是否捐錢多功德就大

問: 有些寺院辦超度大法會,分內堂外堂,裡面收費千...

禪師們面對死亡時,是如何的呢

佛經中說,人死之時,四大分離,如生龜脫殼,痛苦不已...

佛開示外道與邪師的辨別法

《佛說金剛心總持論》: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文珠法師《理性感性與覺性》

今天的講題,是理性、感性、與覺性,可分三點來說明:...

【佛學漫畫】地藏菩薩的故事——見聞利益品

地藏菩薩的故事——見聞利益品...

佛陀菩提樹下成道

菩薩坐菩提樹下,以慈忍力降伏眾魔。時值二月七日入夜...

即使雨金錢,欲心仍不滿足

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世...

即名顯體方稱妙,托境觀心易入真

阿彌陀佛的名號跟世間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名字...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沒有委曲

這個宇宙、這個世界跟我是一體,這個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持名念佛在四種念佛中最為殊妙

念佛一法當中又有多門。這多門就是講有四種念佛,再加...

不為美食所欺

在王宮裡,養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鳥。這些鳥是要做什麼用...

【佛教詞典】十法乘成觀

(名數)常略雲十乘觀。...

【佛教詞典】千部論師

龍樹和天親二菩薩,都有千部論師之美名。...

【視頻】《楞嚴咒》清唱版

《楞嚴咒》清唱版

【視頻】夢參老和尚《善惡業一念間,千萬莫發惡願》

夢參老和尚《善惡業一念間,千萬莫發惡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