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玄奘法師西行故事四則

2011/03/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 玄奘考試

在隋朝的時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數量是嚴格控制的。當了僧人國家是免除一切雜稅 勞作。玄奘法師13歲的那一年,正好碰到大理寺卿鄭善果到洛陽去考查。一共只准許剃度二七14位,只剃度14位僧人。考你的佛學修養,在隋朝那個時候。這個鄭善果是以什麼著名的呢?是以知士之鑒,就是這個人非常會看相,非常會鑒定一個人才,你到底是不是人才。小玄奘那個時候才13歲,他就在這個考場的門口,這個是非常確切的歷史記載,就在那裡磨磨蹭蹭,一直就傍在門口不肯走。鄭善果考完了出來一看,這怎麼有一個小孩?那麼就問他,你是誰家的孩子,就是說問你子為誰家啊?玄奘就把自己的家報了。然後就問他,你是不是想能夠剃度出家為僧啊?玄奘說是,我願意出家為僧。但是,我是「習近業微,不蒙比預」。什麼意思呢?我學習佛法的時間很短,也就學了幾年,十三歲也就三年。業微,這個「業」不是惡業的業,這個「業」也是一個梵文字,是功力的意思,我花的功力,我花的力氣還很少,我的功力還很淺,學習的時間又很短。不蒙比預,我沒有資格去考試,因為當時考試是有年齡限制的。鄭善果當然一看這孩子就覺得不一般啊,就問他,那你為什麼要剃度出家呢?

玄奘的回答「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遠紹如來,「紹」是繼續、傳承的意思,把這個佛教佛法,給繼承下來,從遠的講繼承如來的佛法;從近的講呢,近光遺教,就是我要把釋迦牟尼傳下來的佛教把它發揚光大。鄭善果是以善於鑒別人才著名,又賢其相貌,於是就破格開了一個公開的後門,鄭善果他有一個考試委員會,他周圍很多人當然要抨擊啦,他也沒考,你就因為他幾句話,看這個小孩長的漂亮,你就給了他這麼一個非常珍貴的14個名額當中一個,整個洛陽才只有14個名額。那麼鄭善果就講了這麼一段話:  「誦業易成,風骨難得。若度此子,必為釋門偉器!」

因為過去考和尚或者科舉考試分兩種:一種,你能默寫多少紙佛經,那個時候佛經論紙,還沒有現在線裝書這樣一頁一頁的,它是卷軸,你能夠默寫多少紙佛經這是一個標準;第二個,看你能抄寫多少卷佛經,也就是看你識字多少,看你到底是不是讀得懂,佛經上的字你是不是都認得。誦業,就是背誦的功夫,易成,背誦的功夫很容易;但是風骨難得,你有這個風采,有這個骨相,有這個氣度太難得了。那如果剃度了這個孩子,剃度此子,必成釋門偉器。釋門是釋迦牟尼之門,必然將來會成為佛門的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這一點,當然證明了鄭善果有知士之鑒,有知人之明,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的,他是的確會看人。

二、大智大勇降逆徒

玄奘離開長安,到了瓜州,先是被李昌捉住,後因李昌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之後,去一座廟裡求佛,偶然遇到一名胡人,名叫石磐陀,希望請高僧為他受戒,讓他成為居士,於是就請玄奘幫他受戒。當他得知玄奘要遠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發誓要幫助玄奘,隨師父前往印度。

但經過幾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怕玄奘在五峰被擒而把他供出來(在當時協助偷渡過境是死罪),怕惹來殺身之禍,竟產生了殺師叛逃的惡念。一天夜晚玄奘剛躺下睡覺,發覺有人正向他走來,定睛一看,正是石磐陀,石磐陀抽出刀,向他逼近,走過來,又返回,又走過來,又返回,玄奘知道他已經動了殺機。此刻,不論是厲聲斥責,還是乞求饒命,都會激起石磐陀的殺心。於是玄奘靜靜地坐著,閉目不視。見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終於還刀入鞘。

到了第二天早晨,石磐陀終於承認了。於是玄奘送石磐陀了一匹駿馬,自己帶著老胡人送的瘦老赤馬走向五峰。

三、高昌王

沒有通關文碟的玄奘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關外漫漫黃沙。當地西域商人對他講,萬不可一人闖沙,不管遇到那一種沙漠之災,都會有不堪設想的後果。一路上為他做嚮導的胡人,此時也打了退堂鼓,臨走時,他送個玄奘一匹識途的老馬,並告訴他,如果在沙漠中走了四天後,能夠看到一小片綠洲,就說明走對了方向。於是,玄奘只能和這匹老馬結伴進入戈壁深處。然而倒霉的玄奘喝水時,又不甚把皮囊的水全部灑掉了,乾渴的沙漠毫不留情的把水吸個涓滴不剩,沒有了水的玄奘卻因為他曾立下「若不到天竺,絕不東歸一步」的誓言而依然堅持行走,終於昏倒在老馬身上,不知過了多久,一陣涼風把他吹醒,他終於找到了那一小片綠洲的補給,走出了荒涼的戈壁沙漠,來到了富饒的高昌國。  高昌王篤信佛教,國都寺廟林立,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廟。高昌國共有僧人數千,但高昌王仍感到缺少真正的高僧。高昌商人們在涼洲聽玄奘講經後推崇備至,高昌王聽到這個消息頗為振奮。三年前他到長安朝貢時目睹了宏偉寺院和博學的高僧。禮儀之邦的風土人情讓他傾服,回國後他下令臣民都梳唐人髮式。現在來了一位大唐高僧,可以請他想國人弘揚講法,這是一件多麼好的事啊,俗話說,凡事可遇不可求,現在機遇到來了。玄奘本想取道另一條路,但高昌王派使臣專程將他請到高昌。

高昌王聽說玄奘當夜要到的消息後在宮殿裡焦急渡步,寢食不安。午夜,衛士們報告玄奘已到,高昌王親自舉著火把迎接他,並不顧玄奘路途勞累,興高采烈地和他聊了一整夜,隨後幾天也是如此,高昌王每日在三百弟子面前跪地當凳子,讓法師踩著他的背,登上法座講經,時間過了十幾天,唐玄奘執意西行,高昌王苦苦挽留,並要以弟子身份終身供養玄奘法師,還要讓全國居民都成為法師弟子,每日沐浴執香,洗耳恭聽法師講經。

玄奘對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謝,但婉言謝絕。大臣們見高昌王如此心切挽留玄奘,想出了一個計策,讓玄奘成為國王的乘龍快婿,他們說,玄奘青年才俊,公主才貌雙全,崇信佛法,玄奘不能不對這位公主無動於衷。高昌王便想公主提起此事,公主喜笑顏開。她聽過玄奘講法,對他崇拜有加,能與這位才智之士共度此生是他莫大的榮幸。但玄奘卻向高昌王陳情,他此生的使命就是遠赴印度,求法取經,然後再回國弘揚與百姓之中,他懇請高昌王不要攔阻他。

習慣了人們對他言聽計從的高昌王,見玄奘竟然置他的懇求與不顧,不由得怒火中燒。他威脅道:法師面前有兩條路,或則留下,或則回國,請法師三思。

玄奘毫不猶豫的回答:「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貧僧的尸骨,絕對留不住貧僧的心!」

為了能被放行,玄奘開始絕食,到了第四天,他已極度虛弱,氣息奄奄,高昌王極為震驚:高昌王請求玄奘進食,恢復身體,繼續西行,不過他誠邀玄奘從印度回來的時在高昌住上三年。玄奘深感與高昌王禮佛的虔誠和修業的誠意,答應他歸來再訪。高昌王決定請玄奘陞座講法一個月,同時為他預備西行一切所需之物。臨行前,高昌王為玄奘寫了24封致西域各國的通關文書,還贈送了馬匹和25名僕役。出發那天,全城夾道相送,高昌王鞠文泰抱住法師失聲慟哭,親送至100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別。

四、大度義服婆羅門

玄奘法師經過兩年的艱險旅程,到達印度後,拜在著名的那爛陀寺百歲高僧戒賢法師門下,刻苦參研佛法,數年間精通了經藏、律藏、論藏,因此被尊稱為「三藏法師」。但也因此招來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

一天,一名婆羅門僧人自以為學問高深,無人可及,於是在那爛陀寺門前貼出五十條疑難經義,自稱如果任何人能夠破解得其中一條,就立即將自己的頭顱砍下。寺中眾僧不服,紛紛前往觀看,但果真無人破解得出任何一條。眾僧求助於玄奘,玄奘卻淡淡地說:「都是出家人,何必好勇鬥狠呢?」遂一連三日不出寺院。

到了第四天早上,玄奘剛剛走到寺院門前,就被那婆羅門僧扯住。那婆羅門僧罵道:「玄奘,你連一條經義都破解不出,還是滾回大唐去吧!」

玄奘微嘆道:「身為出家人,為何還要出言不遜?這五十條經義,我又怎能不解。」說罷,玄奘隨口講解經義,眾人聽的如同醍醐貫頂,大為欣喜。婆羅門僧面如死灰,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劍準備自刎。玄奘制止道:「你捨命求學,實在難得,說過的話何必當真呢?」婆羅門僧拜倒在地,拜玄奘為師。

不久,玄奘聽說那婆羅門僧回講解《論勝》這部經典,於是便請他為自己講解。婆羅門僧驚異地說:「我是弟子,怎敢給師父講經?」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沒有學過,既然你精通,我就應該向你求教。」

待到那婆羅門僧講解完畢後,玄奘對他說:「以前我是你的師父,現在你給我講經,又是我的師父,咱們還是不以師徒而論,平起平坐地研究佛法吧。」 經此一事,全寺眾僧無不敬佩玄奘的淵博和大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遺言

一、出生於一九三○年的中國大陸江蘇省,俗家姓張。在...

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的故事

賓頭盧,此云不動,名也。頗羅墮,此雲利根,姓也。別...

因夢出家--夢參長老的傳奇故事

觀夢自在,你相信夢嗎?你會按照夢中的意境真實去做嗎...

七位高僧大德的臨終開示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臨終時當晚對身邊的弟子說: 淨土法...

三則高僧感應事蹟

癘疾獲瘳 齊代高僧僧遠法師,常住梁州薛寺。法師平日不...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禪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中國的佛教行門就是修持的方...

虛雲老和尚自述三年朝山及失足墮江的經歷

安徽馬鞍山小九華寺,離寺不遠處乃採石磯,當時虛雲老...

善導大師因機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戶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婦孺皆知,但多...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一隻破水桶的啟示

一位農夫有兩隻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擔挑著兩隻水桶...

慈航普渡救水災,慈航普渡救風災

怒海餘生(救水災) 古今記錄觀世音菩薩顯靈事蹟多不勝...

一念的差遲,變成失明的乞丐

簡單地說,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前面的...

印光大師在報國寺閉關的故事

面對佛教衰微、人倫敗壞,天災人禍頻繁,人民水深火熱...

互相嫉妒猜忌,導致無謂的紛爭憂擾

人花在批評、譭謗、傷害他人的時間,勝過於冷靜思考了...

修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它會障住你,你就是邁不過去

比如說有些人,他在修法的過程當中,他非常的愚癡,這...

家庭也是道場

【提要】: 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為貴...

如何不讓種下的惡因產生果報

我們如果了解了改變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

臨終助念時,對亡者的開導很重要嗎

問: 臨終助念時,對亡者的開導很重要嗎? 大安法師答...

修行之路為什麼很困難

修行為什麼很困難?因為它不只處理今生的問題,連過去...

牽著母親的手

星期六偕妻兒回家,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一定要上...

女人八條繩子就把男人捆住了

你們看過《西廂記》、《紅樓夢》沒有?男女害相思病的...

念佛就是開佛知見,恢復自己的本覺性

因為人心本來是覺悟的、光明的,其體週遍法界。只因無...

無常

三千多年前,佛法興盛的古印度王朝,世尊於舍衛國的只...

達摩西來意

菩提達摩開創了中國禪宗,成為印度來華高僧中對我國佛...

聖嚴法師: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經擁有」

電視上曾經流行一句廣告詞: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

【佛教詞典】式叉摩那

梵語 ?iksamānā,巴利語 sikkhamānā。即未受具足戒...

【佛教詞典】蘊界

(術語)五蘊與十八界也。更加十二處謂之三科。俱舍論...

【視頻】口業的危害

口業的危害

【視頻】妙境法師《惡口罵人五百世作狗》

妙境法師《惡口罵人五百世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