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淨土資糧--信願行

宏海法師  2018/09/24  大字體  護眼色

行(一)

今天我們連帶著來說一下「行」。從方便的講說上來看,把淨土資糧分門別類分成信、願、行三個部分。其實從修法或者從用心地上來講,這三個是不能夠分開的,就像我們到廟裡見到香爐鼎的三個足,和咱們常說的三角形的穩定性,所以說信、願、行是三而一,一而三的。以前祖師們講過,如果沒有真信,發不出來切願;沒有切願,引導不出來妙行,就是執持名號這個行門。而我們是否能夠用這句佛號來莊嚴我們的身心世界,能夠用大量的時間佔據到我們的生命過程中,大家要知道這是一個指標。只有念佛的深淺,才能考量出你是否具足真信切願的含金量,所以這個永遠是不能分開而論的。

確實在淨土的弘揚中,也有些走入誤區和偏頗的地步。日本有一個叫做「本願真宗」的,大家應該知道。「本願真宗」就是把我們昨天講的第十八願發揮到極致了,最後發揮到惡人才是正極,既然十念往生,只憑信阿彌陀佛願往生,十念就可以,那我就等著往生。它甚至有一些太偏頗的理論說,你為什麼要念呢?說你不斷地念,不斷地念,就是因為心虛、不信,如果深信阿彌陀佛必然來接引,根本就不要念。還有這樣的理論,說善人都能往生,何況惡人呢?五逆重罪也在所攝之機。雖然從理上來講,似乎是跟淨土根本經典的教法是同步的,可是在事相上來講是做不到的。就是說你的心地真正陋劣成這個地步的時候,你的信願一定是不真切的,這就是我們有時候把事和理想截然分開,也是不可能的。

具體講到行門,其實行是沒法說的。這裡滿滿地坐了一屋子人,你說誰的修行功夫高還是低?是精進還是懈怠?不知道。何況再說了,我們常說要發願而去,還要乘願再來。那成批成批地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們,快速地成就無生法忍,進入一生補處,還要倒駕慈航。那你說,我們常說的度眾生去哪裡度?去苦海里度。咱們這兒是典型的娑婆苦海,所以你說他去哪?必然還要回入娑婆,所謂的乘願再來。所以我們這裡肯定也有這些大行菩薩示現,凡聖同居,像聖者的情報人員一樣,悄悄隱沒在我們凡夫堆裡。就跟地藏王菩薩似的,哪怕有纖毫之善,都想方設法讓它從微小轉大,絕不放過。

所以,確實修行也要教法,但是誠心是最重要的,要能夠保持純粹的赤子般的三寶弟子心。而且可以說淨土法門,或者說修行,確實不管在僧在俗,也不在幾根頭髮上論。之所以我們的行為上一定要皈依三寶,法師們作為住持相來表法,因為這個次第程序,可以保障我們佛法在更久的情況下,能夠更健康地發展,這是為什麼要有三寶住持相,為什麼要有四眾弟子護持相。所以我想從講信、願、行的行門上就開始說,我們確實還得從皈敬三寶講起。

如果讀過《彌陀經》都知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然後才是「並諸菩薩摩訶薩」,最後是「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所以從住持法道上來講,我們先要匡正怎麼起行呢?一定要以三寶為核心。

昨天也說到大乘小乘,如果依著修法,羅漢屬於聲聞乘,為什麼列在文殊菩薩、阿逸多(彌勒)菩薩前面,為什麼?一個,因為他現的相是出家相;再者,是當時釋迦牟尼佛的常隨眾,只有佛陀帶的這些出家比丘現了僧相,走到哪裡,他都有這種攝受力。大家都見過僧團托缽,受三壇大戒的時候那種莊嚴,我們見了都有那種撲面而來的攝受,這就是三寶的功德。再一個,最重要的一條是什麼?佛法賴僧而傳,所以說在修法上,出家相排名第一,其次才是菩薩居中。如果論修行,確實從內證功夫上來講,也不在幾根頭髮上論,不是說居士一定就修得不比出家人好,但是這個相必須表。

可是菩薩居中,一個因為他有的現的是在家相,那你就不能作為常隨弟子常隨佛。當時在印度像文殊菩薩這些大菩薩們,也不是像舍利弗、目犍連一樣寸步不離跟著佛陀。而且,確實菩薩修的法是表中道法,居在中間。特別有一點是什麼?就是從外護上來講,「及無量諸天大眾俱」,佛陀所有的皈依弟子,天和人全部居後。

一是在家相,再是外護職責。在座的菩薩大家都知道,我們行的是外護職責。以三寶僧團為核心,那我們負責外圍的護持工作,這樣修法位是修法位,護法位是護法位,兩相不能逾越,佛法才能正法久住。所有修法中,這是第一等的修法,這個錯了,下面全錯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我們要對「佛日增輝,法輪常轉」注入自己的擔當。為僧來講,是表三寶住持。為俗來講,外護職責要盡心盡力。

那再說俗一點的話,外護怎麼修呢?三條。第一,出錢。這是必須的,沒錢,現實社會中啥也幹不成,廟也蓋不起來,怎麼弘法?第二,出力。沒有錢的,隨喜人家過去的修的福德,不要嫉妒攀比,也不要強努著說我也得看齊,弄得煩煩惱惱的。你可以出力來廟裡做義工,發心為大眾服務。第三,修法。不管出錢出力,都不可以忽略修法。

作為住持的法師們來講,在了解這個時代所有的教法之餘,真的特別是目光要鎖定淨土法門。因為淨土法門的弘揚呢,一個是淨土法的教理,一定是建立在所有其他宗派之上。我們也不必說你這個宗派、我那個修法非得相互是非,但是還有一點,淨土的教法它就是優越於其他宗派上,這是兩相不悖的,就是說所有的教法都是給淨土法門做註釋的。如果真正深入到一些淨土教法,比如說淨土十三代祖師的言教、著作,還有淨土的根本經論,大家有些了解以後,就會生起這樣的見地。淨土法並沒有離開一代教法,但是作為橫超法就不能做豎出用,不能做豎出解。你用咱們這的教法就是解釋不了一個凡夫就憑信、願、行就往生了,就登地了,一生補處。所以從弘法上來講,淨土現在幾乎基本上是基本功,那我們至少說自己用,跟別人分享,這方面還是要有些關注,因為法是根本。

我們漢傳佛法現在確實是像嬰兒一樣,慢慢地隨著改革開放,到了現在太平盛世,這樣起來了,慢慢地寺院建得已經是大地開花了。現在僧才這麼缺落,出家的越來越少,所以為什麼說諸位菩薩得護持?現在的僧寶比唐代要珍貴得多。不要以為唐朝佛法鼎盛,可是到滅法的時候,長安城裡三百萬的僧尼被勒令還俗。一個長安城有三百萬僧尼,那個時候佛法到了什麼地步?現在漢傳佛法受戒算下來,號稱有二十萬僧寶,其實有可能就只有七萬到十萬之間。唐朝多少人口?我們現在十三億不止嘛,你說這僧寶撒在凡人堆裡,那是寶得不得了。所以大家要多來護持,特別是要護持講經,護持弘法,這是我們一個基本的「行」。

再者,如果從大的背景下來修法,最好是懺悔和念佛,或者是其他的法門都是可以的,這是從廣度上來講。懺悔是第一步。大家受三皈的時候,我們出家的法師們也是一樣,在懺磨的時候都是懺悔得清淨。很多時候我們的毛病習氣改不了,磨不掉,明明有時候心如明鏡,但就是身心不由己,為什麼?就是沒有懺悔心、慚愧心,入不了道,住不上來,所以常要念念地生慚愧懺悔心。因為我們都有慢心,我慢太高了,就跟陡峭的山峰一樣,沒有樹沒有土,下了甘露雨停不住呀。這樣長期有這個懺悔心,身心清淨,能夠把我慢心謙卑下來,那麼所有這些法水、開示,就能入到心地。

這講到懺悔,給大家分享一個趣聞,我自己的故事,真的是菩薩成就,妙不可言。我這個人可能也是有一些虛榮吧,在佛學院也有一些法緣講課,但是寒暑假的時候,我還喜歡去五台山,號稱清修,每天在微信上發一遍,讓大家分享分享。去年沒有時間,前年有過一次,今年夏天算第二次吧,就是繞五台山五個台。五台山朝山有個傳統,就是大朝台。五台山有一個主剎叫顯通寺,叫做方便朝台。還有一個黛螺頂,五方文殊供在那,叫小朝台。大朝台就是繞著整個五台山從顯通寺起香,走白雲寺、佛母洞,直接上南台,然後再到西台,再到北台、中台,一圈下來,到光明寺,再回到顯通寺迴向。三步一磕,磕這麼一圈,像我用的時間差不多是十三天左右。

我在小院裡住的時候,有一個二十歲的小師父過來,他十六歲就出家了,一個人背個包,七天就磕完,他一天能磕十二個鐘頭。我正好做午齋,他就敲門進來說,能在這兒吃頓齋飯嗎?我說當然可以。我們很歡喜地坐在一起,我就問他,你可能心比較急,為什麼呢?因為年輕的小師父嘛。他說為什麼一天拜這麼多,他受不了知道還有這麼多路,一天還要繼續拜下去,這個過程很煎熬。

他一說,我就相應了,我知道那種感覺。每天早上起來,啥事也沒有,任何世間的事跟你沒關係,誰也認不得你。結伴幾個法師我都嫌,如果他們打閑茬的話,我就不理他們,或者在最先或者在最後,啥事沒有,就是磕頭,磕不到頂呀,一直磕。早上廟裡吃了,中午墊吧點,晚上還要趕到下一個廟裡去過晚齋,能趕上趕不上還是兩說。一天就在磕頭,你啥也甭想。開始幾天,磕得站起來就蹲不下,蹲下去就站不起來,渾身疼。就全憑思地獄苦,想要是入了地獄那種苦法,可比這疼得多。

有時候過來灰塵,或者台頂太陽一落,背過陰去了,寒氣就過來了。太陽曬的時候,又炎熱得揮汗如雨。那這時候只好對治,有時候佛號提得非常好,有時候心力不足,因為心緒多端,那就換個法子對治一下,比如人比較功利,所以磕的時候就要換位。我們修法有時候都離不開這種交易心理,為什麼呢?磕不下去了,我就觀想,磕一次頭我就消一次地獄業。太陽曬的時候不是熱嘛,我說消這個火牛、火狗、銅柱地獄,磕一個頭消一次。哎呀,心裡一下子就美滋滋的,覺得賺了,這一世的地獄業我這一個頭就磕完了,「賺了」的這個心就又擺平了,又繼續下去。有的石子磕下去的時候,膝蓋疼嘛,就說地獄不是有石子把你敲死了,完了,活了再敲死,眾人還拿石子打你,說又把這個地獄消了。冷的時候又消寒冰地獄。就這麼自己說服自己進行下去。

頭一年拜的時候,那簡直就是幾度欲要走,全憑文殊菩薩化現來提醒,這我走到哪都說,有時候就跟顯擺一樣。頭一年拜的時候,拜到白雲洞就累得不行,就站在那,十米的路大家知道走幾步就到了,十米的路,就硬生生站在這磕不到那,就走不動怎麼也到不了。我記得晚上到白雲寺的時候,就那坡實在上不去了。那會看見坐車的過來就生嗔恨心,說,我這麼苦兮兮的磕,你們憑什麼坐車,連走路的我都覺得看著不順眼。這就是業習,逼著逼著就逼出來了。實在累得不行了,這個菩薩不可思議,我記得過來一個垃圾車放著歌聲,頭一個歌好像是咱們現在第一夫人彭麗媛唱的,「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哎呀,累得我實在不行了,我想這磕頭,道業要是真成了的話,這是法界稱讚,比世間名利不知道要殊勝多少倍,就想想「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下子勁就來了磕了。過了一會兒又累了,大概是一個專輯,都是民歌手,是董文華唱的「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哎呀,我又想想我好不容易出家了,終於信心上來了,又能夠入淨土一門,這多難得呀!我大概是二○○○年出家,那是我的春天,這麼一想,又起了勁兒。我就覺得真的是菩薩加持,為什麼?這屬於前奏,還有後話。

因為磕得太久了,從南台到西台是最長的一段,要磕四天。第一天將近十五公里都不止,有時候十六七公里,那天磕的是最長最長、最累最累的。每次連續兩天,最長那天,必須磕到金閣寺,要不然沒地住。磕不到金閣寺不行,但是磕到那就非常的累,煩惱火就起來了。我記得還有一個法師護持,他給我背東西,把我伺候得簡直跟皇帝一樣,要喝茶,給你水溫兌得正好端上來。擦汗,手巾濕了又擰乾,要不幹不濕正正好,要不然我就發脾氣了。就這樣,金閣寺煩了,第二天拜的時候,我就衝他發脾氣。為什麼?累呀!累就找茬兒。說衣服沒給我曬乾,襪子不舒服,就開始找這些。這就跟緣法一樣,你看這個定業。

每次拜到金閣寺都犯業障,今年又是如此。到金閣寺已經八九點了,全憑另外一個認識的法師打電話給金閣寺的知客師父,說有拜山的法師過來了,還號稱中國佛學院的,你要給開門。人家四點就關門了,我們九點才快到,門開了以後,菩薩開始就顯靈了。感覺這個知客師非常的蠻橫,我們一塊有幾個居士要進去打一點水,他說走走走,不能打,把他們罵走了,還帶兩個狗出來。自打我給他合掌問訊進去,就開始數落:「你們這些人,這都幾點了?你們沒有廟呀?我這是礙於有熟人打了個電話,掛單走後門的。」怎樣怎樣。從進山門一直到客堂就數落我們,但我那會兒心如明鏡,說就忍得住不能發火,不能起分別,不能生氣,強忍著,不是斷掉是按著,能按得住。結果進去暖瓶裡沒水,我又說能不能給點水?「都幾點了?」他又一通,我又忍住了。

第三次呢,說明天早上四點鐘上殿。當時我想想累成這樣,渾身疼得一般得六點才能起來,這能上嗎?我說:「師父呀,這真的上不了。」他說:「那我告訴你,上不上殿你自己看著辦,你住在這。」我說真的上不了,這個腔調就開始慢慢硬了,因為我依稀記得,叢林傳統上有說太遠雲遊過來的可以掛單三天,可以不隨眾上殿。找到這個藉口了,我就開始反諍他,說你不知道叢林裡面那個規矩?他更火,一下子兩個人犯業障了,我就開始跟他吵了一架,會大動肝火,因為一天的累呀!全借這個機會開始犯了嗔火,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就開了。

五台山是什麼地兒,你去撒野那不是自找苦吃嗎?可是當時明知道這樣也不行,最後火冒三丈:「我不住了,你跟我見老和尚去!」我知道金閣寺有一個老和尚很有道,但是他脾氣也很怪,只住三個法師,一個知客,還有一個管門的。他不跟我去,後來給介紹我們的那個法師打了一下電話說:「你們這個和尚來了又不住了,要走。」我說:「不住不住了,走了。」就叫了個小車,住在山下。第二天上來,又從那兒接著拜。就這麼個經歷。

當時覺得自己長了一股氣勢把他給壓下去了,我念佛學的,要真跟他抬杠,他根本說不過我,我說著就氣勢洶洶的走了,這是暑假就完了。但是從內心來講,等那股兒火過去了,我就覺得這次是我最大的一個瑕疵,沒修平,犯一次業障,老是耿耿於懷。雖然有時候嘴上還是硬,但是心裡覺得,你看,沒有完美。

結果第二次機會來了,到中秋節的時候,我又上去,跟我的幾個小徒弟開車一起從五台下來,又去金閣寺了。當時我心念一動,說不管怎麼樣,就到大殿去拜三拜也算懺悔了,我沒想那個法師。因為這有龍天護法,你在人家道場里弄這麼一通,你還是來朝山來了,你是修行的。進去的時候就很怪,又要四點關門了,估計也進不去了,我就死心了,在山門外邊。結果那個門就吱呀地開了,那個看門的師父就探出頭來說,你們要拜嗎?要拜就快點進來。哎呀,我心裡就說,那就快點進來,從來沒有進過那個大殿,進去拜了。拜完以後出來,我還心裡想說,這會兒依照我的功夫,要是那知客師能碰上的話,我肯定能向他懺悔。

咦,就從大殿走到客堂門口,這知客師父就出來了,下午做晚課,手裡拿一本課誦集。我一下子心裡咯噔一下,然後就沖著他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磕完頭以後,我心裡擺平了,我說我把自己給修掉了,雖然是亡羊補牢。佛法有兩種淨,一個是諸惡不作,一個是作已能悔。那會是真實心地,非常虔誠地向他磕了三個頭。大概那個知客師是菩薩,當然是菩薩他也不說,因為磕頭時候他整個形象跟現在兩個人一樣。他大概也認不得我了,說好好好。哎呀,我那會兒看著他就非常順眼,長得也莊嚴,皮膚也好了,笑眯眯的,真是這樣的。頭一次我見他的時候還說,你看廟裡也沒幾個人,就這樣的和尚,看那個形象跟凶神惡煞似的。這就是唯心所現。

好了,這時間太久了,不能說多了。懺悔得清淨,這就擺平了。你不拿自己開刀,就永遠過不去,所以這是總的我們說的修法,所有一代教法必須從此而開始。具體到念佛的方法,依照祖師們判的有四種,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和持名念佛。

實相念佛的話,其實還不能完全劃在淨土的專修層面來,為什麼?實相念佛其實屬於禪宗的參,其實更多勁兒使在「念佛是誰」,而不是說執持名號。或者說執持名號他也把這句名號用來做功夫,這從淨土修法上來講,這不是正業。淨土修法就是要執持名號,就是要求生極樂。所以首先我們要了解,實相念佛就是念自性天真佛,這是要上上根人才能現前得到的功德。

那麼觀像和觀想兩種,有的古來大德就是修這樣的觀法。觀想一般就是心裡去起觀,像《觀無量壽經》裡的十六種妙觀,特別是第十三觀叫「劣應身觀」。就是我們觀跟自己身形差不多大的阿彌陀佛,虛空水上這樣,鎖定西方,常能夠憶念,這也是一種「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心太粗了,觀想念佛有時候神識飛得不行,看著在那念佛,有時在神遊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時候就有個方法叫觀像念佛,就是對著佛像生起莊嚴心,鎖定佛像的形象,一直這樣執持,無非就是為了明心,為了淨心。大家知道一切法門就是為了明心,一切行門就是為了淨心。

我們現在提倡最多的是什麼?執持名號,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持名念佛如果念得熟透了,前面的三種都能現前具足,這就是為什麼說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念持名號,哪怕你是禪宗的根器,說本來參禪就能開悟,念佛不是給耽擱了嗎?有的大祖師們就是念佛念得破了參,明心見性,這不妨礙。真是這個功德的人的話,一到這個火候,任何法門你都能開竅,可問題是下根器參不了禪的。你說觀念頭,禪宗一開始其實沒有念頭作為方便,後來又參話頭,說機鋒轉語,像翻水漂葫蘆一樣的。如果不是這種根器的人,根本搞不清楚,我們現在連話頭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說念佛的是誰?就不斷地念念佛是誰,念佛是誰。話頭就是你第一念還沒起來,一念正生當生之時,一念之前的那個未知是誰?就把心性往那個道上會,離言絕慮。但很多時候我們心勁靠不到那上面,因為被染著得太厲害了,它冒不出來呀,上不去。

所以唯有持名念佛可以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念得熟了也能夠念到實相。念得阿彌陀佛西方三聖入到定境瑞相現前,這不現前就是觀想、觀像嘛!所以我們常說,念這句「阿彌陀佛」是根本的正業之中的正業。修淨土有正業之中的助業,還有正業之中的正業。正業中的助業就是禮拜、讚歎、讀誦、隨喜等等這些,非正業就是世間這些其它的善業。當然有的根器需要萬善同歸迴向往生,有的需要一門深入鎖定執持名號,這都可以。唯一最重要的,就是信願迴向。

我們過了信和願這兩道玄關,就確實要落實到生活中,二六時中隨時隨地,盡自己的道力把它提起來、憶起來。就跟昨天講到的,咱們在這聽法的時候,能不能同步到西方?清淨海眾那兒跟我們這兒,甚至都不能說主會場和分會場,它就是一個場,我們都是凡夫,阿彌陀佛西方三聖是聖者,但是就是同步的、直通的。或者不管做什麼事情,舉手投足之間,你的心是牽掛著西方,這也是念。念念的所有事情都可以說這是客路西山,這是旅館,我終究是要回我的窩。現在大家在都市里買個房子,跟住在旅館裡一樣嗎?你為了工作出差住在旅館,最後還不是為了養家餬口,回到你那個溫暖的窩。如果能把極樂觀成我們的家,所有現在的娑婆境界觀成旅館,這也是一種修。

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修什麼?一句名號要越念越歡喜。我們現在為什麼念不起來,就覺得它的好處還不夠,就像我剛才所說的能消地獄,一句能消一個地獄,還覺得它的好處沒到這地步。一句阿彌陀佛誰都會念,只要有福報就越念越歡喜,太簡單了!但是它又能解決了生脫死這種問題,利益實在巨大,所以說名號度人確實如此。

阿彌陀佛用五大劫的時間來建這個淨土的時候,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公關項目,就是要用一個平等普度九法界眾生的一個方法,就是用名號。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對這句名號有時候生不起來殷重心呢?一是意識不到名號的功德有多大,二是意識不到自己的功德有多大。你能夠念這句阿彌陀佛,意味著你已經到了一個什麼層面不知道,沒有自信。甚至好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哎呀,反正教理我也不懂,也不是大法師,甚至不是個出家人,就湊合著念「阿彌陀佛」,反正拿個珠子這樣一天念念就行了,能往生也可以,往生不了也沒辦法,晃晃悠悠的。這句名號大家要知道,阿彌陀佛五劫的所有設計,和後來全部的修行,都把功德含藏在這個「阿彌陀佛」這句名號裡,無量光、無量壽!大家想想無量光、無量壽是什麼意思?如果從理論上來講,「無量光」就是橫遍十方,指的空間,「無量壽」就是豎窮三際,指的時間。而空間和時間是我們最大的約束和錯覺。

有時候我們覺得念佛不如持咒,我要告訴大家,其實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咒語。阿彌陀佛是梵語,音譯過來是無量光壽,這不是最方便的咒語嗎?就用這個密咒不斷地執持,那麼就可以打破時空的錯覺。一旦打破時空以後,我們所有心性中的功德藏全部都發揮出來。為什麼我們現在發揮不出來呢?你看世間說話,「這個可能」,「這個應該」。這就叫分別心,局限性,就叫障礙。你說可能的時候,就有可有不可了,有應該有不應該了,有到有不到。只有你說這個心性沒有局限性,它就可以提供出來無限可能性,西方的依正莊嚴,四十八願所有內容不是阿彌陀佛奉獻出來的,知道嗎?是他做了一個提醒文,帶出來我們自心的種種莊嚴,但是到不了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方便來擴充。就是無量壽、無量光,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點我們一定要知道。

在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的時候,就像經典裡面講到,說散心持名一聲,能夠消六十億劫的生死重罪。散心是什麼?並沒有身、口、意全部攝住。誠心能夠消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我們還敢以為簡單,這個功德就大打折扣了。什麼叫做名號功德?就是吃現成的,不是讓你自己去種地,自己去秋收,自己去做飯,就端上來讓你吃現成的,果地覺為因地心。我不知道大家聽過這些話沒有,可能有時候就化不開,常聽說「果地覺為因地心」,這是個什麼概念?所有的修行方法,都是慢慢地從一個方便方便,修著修著入到這個究竟,最高境界。但是還有一些手法是不一樣的,比如禪宗它不是從方便入究竟,是把究竟道理直接拿過來用作方便。就是最高處拿出來,從最低處起步就這麼起,禪宗就是用的這種手法,所以才叫頓悟,才叫教外別傳。

禪宗是把根本的究竟拿過來當做方便,淨土是把後得的智慧作為究竟。有一個教理大家了解嗎,就是一個叫根本智,一個叫後得智。根本智是什麼?就比如我們昨天講黃金一樣,金性就是根本智。後得智就是說,等你成佛以後有了方便善巧,這是什麼根性的人,你就可以衍生個什麼樣的方便湊到跟前,想方設法地度他,什麼方法都難不倒你,就跟我們昨天說金子做項鏈、戒指、臉盆、佛像都可以,這就叫後得智慧。那麼禪宗是以根本智慧拿過來說當做方便,淨土是以後得智慧拿過來用做方便,所以所有的法門裡邊只有淨土屬於唯有接上上根器。

《般若經》裡有一句話,「佛為鈍根人,說諸法空寂,以其動生執見也。為利根人,說諸佛相好,如其蓮不染塵也」,這個大家一定要了解,這就是我們說的這個法門的奧妙。大家一定要知道,成佛以後他所有顯現的方便善巧、妙用,全是後得智慧體現出來的,那淨土就是直接以後得智慧來作為方便,來入成佛道,這就叫「果地覺為因地心」。就是人家好不容易修成的一個最高處,你拿過來直接就分享,然後大家就覺得,從你這兒看跟從他那看一樣,你自己受用也是一樣,就這麼個意思。所以大家要知道名號的功德意味著什麼,淨土法門意味著什麼,橫超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祖師們講念佛一法是圓攝一切法門,「豎與一切法門渾同,橫與一切法門迥異」。說俗了就是,這個淨土法門,你們其他法門有的我都有。然後,你們沒有的我還有,但是我有的你們沒有,就是這個意思。這就是橫一切法門,豎一切法門,就這樣一個教法。

這是淨土教法,大家要仔細用神來會,很多時候我們就把它委屈了。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等於現成吃蜂蜜一樣,你吃蜂蜜的時候意味著什麼?就意味著蜂去採百花精華,採集來了。你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報、化三身就在無量光壽中,就看你敢不敢信。這就是一個寶藏,名號就是這個卡的密碼,這卡裡存了無量的錢,是你本來的家業,可是你現在不會用,你取不出來,沒辦法去花,天天拿著卡,你還往死裡餓,就成這樣。所以「但念阿彌陀,便是無上深妙禪」就是指的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為什麼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再打個比方,《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邊,佛讓無盡意菩薩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而且還說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等於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然後又盡形以衣服、臥具、飲食、醫藥四事去供養,這個功德大不大?無盡意菩薩說,這個功德很大。佛就告訴他,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與此功德「正等無異」。就光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雖然已經成佛叫正法明如來,現在叫施無畏者,可是跟誰是一家呀?不要忘了他的根本道場正在西方極樂世界,每天都去輔佐阿彌陀佛蓮台接引眾生,這是一家人會說兩家話嗎?這就叫名號功德,你敢不敢相信我們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就已經把所有他們修行的因地的功德現前就執持過來了,轉他功德為自功德,就這樣,法界的原理就這樣。

所以為什麼蓮池大師說淨土法門是「身到含元殿,無須問長安。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就跟我們現在到了北京,你都站在故宮裡,到了太和殿,你還問北京在哪北京在哪?到處找北京,你都在北京的心臟心窩裡邊了,故宮就像唐朝長安城裡的含元殿。「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在大海里邊洗澡,你還說這裡面有沒有黃河的水?有沒有長江的水?咱們海河都說有九條河匯到一條河裡邊來,那你在海河裡面洗澡,這九條河水都佔全了。這就叫總持法門,總一切法,持一切門,這就是淨土,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大家也不要懷疑這句名號功德,覺得誰都認識這幾個字,那其他字就沒有這個功德,為什麼這幾個字就有這個功德?就是這樣子。我們常知道,一切法中,名假、受假、法假,都是假的,但是在假的中它還有隨緣的妙用。名號功德就是以名召德,以德應名。什麼叫德?功能。我一說腿,大家會想起鐘嗎?會想到旁邊的水杯嗎?你一眼只會看到這個麥克風。這就叫名的功德,德能。比如一說火,大家馬上就想到熊熊燃起的這種躍動的節奏,誰會想冬天冷冰冰的雪或者冰呢?所以我們的心念下意識一定是跟這個名而轉的,這就叫名號功德。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這特別能顯現名號功德。在解放之前,蔣介石是國名黨的領袖,號稱蔣委員長。蔣委員長當時有一個御前侍衛,一說蔣委員長到,侍衛們就要立正敬禮。等到蔣委員長死了以後,多少年來,已經改朝換代了在台灣,這個侍衛已經中風癱在輪椅上了,老年癡呆了,到了這地步,只要誰一說蔣委員長,他還要哆嗦一下。為什麼?「蔣委員長」這四個字,就代表著他心目中一生指點江山的領袖,蔣委員長這個人所具有的本事、才情、計謀等等,在此時此刻就用「蔣委員長」這四個字就表達出來了,這就叫名號功德。

所以阿彌陀佛不是白念的,你念一句就生起無邊的信心,只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法華經》這麼圓頓的經都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這叫金剛不退,非成佛不可。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坐到這裡聽法,得多慶幸,不知道哪世到廟裡,還吊兒郎當的無意中說了句南無阿彌陀佛,今天就到這地步了。

歷史上,確實念佛見佛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宋代有一個葛濟之夫人她的夫君不信佛,她自己篤信淨土,就天天織布,織布不是用那個梭嘛,來回穿一下念一聲,念著念著天黑了,把家裡念得通明,一下子把他老公就度了。本來他丈夫還修外道,都改了跟著她信淨土,從此以後也跟著念佛。我們現在說自己信佛,家里人支持還好,要是那口子反對的話,那你就慘了,天天學佛你都學不清淨,你有本事把你們家電燈關了還能亮起來,你看他信不信?所以真是這樣。

我聽說台灣也有一位老居士,她也是一直修淨土法門。她的兒女們由於受的教育高,所以對於佛的教法裡面像唯識這些教理哲學性的,他們還覺得挺高深的,就對淨土念佛,他們就覺得往生沒這麼回事兒。這個老太太說,終有一天,我要讓你們相信確實我去了極樂世界。走了以後,也很隆重地給她辦了喪事。她家裡原來很富貴,有一個別墅,子女為了紀念她,老太太走了以後兄弟姐妹還在家裡再待幾天,聚一聚。結果在這個別墅的後花園,不知哪裡來的聲音,就一直阿彌陀佛這個佛號縈繞。一開始他們還以為媽媽大概有念佛機,還是什麼機關為了自己聽,最後到處都找不著,這個佛號就在他們家別墅前後、屋裡屋外的,連續一直在縈繞。最後他們發現,哎呀,真的是有淨土,真的念佛能修好。就是這樣的。

而且念佛一句身上有四十里的光明,怕鬼的人就要多念佛。歷史上也有一則公案,兩個朋友出去算合夥做點買賣,古來出去不像現在交通這麼發達,結果一個客死他鄉,另一個朋友回來,賺了點錢就給他的夫人分了。這個夫人疑心比較大,就一定認為他丈夫這個朋友肯定賺得更多,只是少少的分了她一點點,以祛這個愧疚心吧,她老懷疑。最後說得多了,這個朋友沒辦法,就去找他丈夫,不是埋在外邊的遺骨,而是找他的鬼魂,讓他跟著回去給托個夢作證。他們一起往回走的時候,大概遇到山野猛獸什麼的,他看著恐懼,就念阿彌陀佛,因為他篤信念佛法門。念佛的時候,這個朋友的靈魂就是鬼嘛,就告訴他,跟不上了跟不上了,為什麼呢?說你身上的光太熾盛了,晃得我根本不能靠近,最後問說你今天嘴裡在念叨什麼呢?他說,我看到過來個山野猛獸,害怕它過來襲擊,所以生了恐懼心,念了幾聲佛。這都是佛教史上確確實實的公案。

現在也比比皆是,比如我們常說的臨終助念,很多走的人表情很痛苦,現在的人多苦呀,生和死都得去醫院,沒有醫院,你生也生不出來,死也死不全乎,都沒個證明,都怪了,現在這些世道。有的確實生了病,渾身插著管子等等,非常痛苦的這種業障現前,最後念佛念得表情非常溫順。我自己也經過這麼幾例,確實不可思議。所以說班班列列太多了,在此不細舉了。

行(二)

剛才講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以及信願持名得往生的實例不勝枚舉。我們真正一念淨信的話,當下就隨意能夠往生,不必死那兒就能生,這就是我們說的「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樣的一個奧妙,印壞文成。但是有時候自己的疑心並不是真的斷完了,現在沒有這樣一個決定的信心,就是要用信願來長養,要用念佛來長養。一個是我們不要忽略了名號的功德有多大,要有信心。再者,我們也不要覺得自己沒文化沒水平,這輩子沒本事才說湊合著修淨土。大家要知道信、願、行三資糧,你能到這個水平,最難修成。

這不是吹牛呀,是有聖言量作證的。《無量壽經》康僧鎧的本子裡面就講過,「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你過去十善業修不夠,連這個經都聽不到,就是你連淨土法門都根本接觸不到,不知道有這麼回事,不知道法界還有這麼一個度眾方法,進入不到你阿賴耶識變現的世界中,沒緣嘛!所以這是我們過去修善法積累的。《無量壽經》另外的版本裡面講到,他方國土裡還有好多小行菩薩,就因為聞不到淨土法門,而退了大乘行法,修不下去了,就覺得成佛路遙遙無期,修不下去,退了道心,退了菩提業。

「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可能曾經我們為了戒,舍身舍命讓它清淨圓滿,有這樣的功德這輩子才能夠聞到淨土法門。「曾更見世尊,乃能信此事。」《金剛經》裡講的,不是一世兩世,無量世佛前所種的善根,那難不成就在靈山會上親聽釋迦牟尼佛講法?那是必然的事,乃能信此事,多慶幸呀!可悲的是原來也確實在聽,同聽法會的,成道的成道往生的往生,就剩我們一堆剩貨在這兒,還在這生死輪迴中。

所以說「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信不了呀!大家可能遇到過這樣的人,你怎麼給他講,他就是信不了,我就遇過這樣的,還是同參道友。他也是學法,但是就是對內觀禪或者唯識,乃至《阿毗達摩》這種小乘的經論,他就非常相應。他也是一個非常有道心的人,修禪觀什麼的,確實很精進。我老跟他開玩笑說,你這個小乘根性。但是他就跟我真實地說:「沒辦法,極樂世界我就信不起來,你讓我念阿彌陀佛,我根本就不想往生。」他就認為怎麼會有往生這麼回事,成佛都是當下見性成佛,修九次第定,再修出世,完了以後再修大乘止觀,他是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成佛。沒辦法,他就像要鑽竹子的這麼個小蟲,就要豎著從這邊進那邊出,一步一步能走多少?讓他中間快點咬開一個孔就出來了,他不信,也不會去咬。

「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這就不是見了一尊兩尊佛,所以知道,這些好事都遭遇到了,然後才能體現到了我們這輩子聽聞淨土,信受淨土,行歸淨土。

這是我們說的兩點,請大家記住。一是要相信這個名號的功德,二是要相信自己的功德。在經典裡面祖師們開示,念佛之人是人中妙好人,上好人,是人中的芬陀利華。在《觀無量壽佛經》裡講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這裡「心」,不要講說真心妄心,就是我們現前一念主觀能動的這個心念,「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等於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色身上是體現不出來什麼的,因為肉眼凡胎,色身還在生死海中,我們現在感受不到。法身上賺的資糧,那可是真的是成立次方地增長。就跟零存整取一樣,現在零存存的時候也沒覺得怎樣,就例行公事一樣,可是整取的時候,突然間就發現攢了這麼一大筆。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不但是淨土法門的綱宗,也是一代教法的綱宗。請大家回去多讀誦淨土三經,不只是一代教法的綱宗,也不只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綱宗,十方三世所有諸佛修的都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看我們敢不敢去承擔,一切都是唯心具。大家想想,你我本具佛之心,念我本具之佛,能有我本具佛不來應我本具佛之心嗎?這是一卯扣一環的,不是刻意設置出來的一個力量,它是整個十法界中天然的力量。

經典裡常有一句話,「法爾具此功德,法爾具此功用。」如果放到這個視野下,沒有現前的一念心,那我們來道場做超度都成就不了,為什麼?我們自己念經迴向給亡靈,助長他的福業,又能生到善處,這個確實如此。憑的什麼?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一條線,佛性是共振的,我這兒的心一發,在我們同步的佛性共振中,他雖然是淪落到那個地步了,他就能接收到,因為本性是正等無異,不二的。我這兒心一發,他那接收得到,這又不是我這兒發什麼力量,用的什麼掌法傳給他,就跟武俠小說裡面傳功法給他傳到那了。是整個一真法界就是這麼一個運作規律,牽一髮就動全身。我們常說迴向的時候,以我迴向力、諸佛威神力跟法界功德力,這不就成功了嗎?

往生也同樣如此。往生並不是我們貪戀的這個色身也隨之而去,這個色身障礙了我們一輩子,不是一輩子,是無量劫來就照不見五蘊皆空,照不見空不掉,就跟印一樣,就執著這個泥團,永遠握著。但是真正的印,是要蓋出來的那個效果,等到成功往生的時候,就等於說這個印這個泥團已經壞掉,可是蓋出來的文已經成就,淨土叫做「印壞文成」。這就叫不可思議法,用凡夫的觀點想像不來。

有一部論典叫做《西方合論》,我們可以回去看一下。《西方合論》講到這個淨土法門,極樂世界叫「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它最後說不思議到什麼程度?就是你根本不能起心動念,你搞不明白。就跟我們現在覺得有什麼事都能搞明白,大家認為能夠搞明白任何事情嗎?我們連一件事都搞不明白。《成實論》裡講到一棵小草小花怎麼到的這兒,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誰能搞明白?一切萬法都是究竟不思議的。你說嘴為什麼是軟的,牙為什麼是硬的?為什麼春天就發芽,秋天就落葉呢?為什麼身體裡面有個我的感覺呢?為什麼阿賴耶識輪迴轉世還得投胎再生呢?你說為什麼?所以最後總結形容是,畢竟不思議之不思議淨土,如同沉潭山影,春意百草,唇柔齒堅。就是嘴唇是軟的,牙齒是硬的,你說不清楚,它就是這樣,你信就信,不信拉倒。淨土法門說到極致就是這樣的,為什麼?因為諸佛菩薩吐心吐膽,也只說了一個稀有難信,搞不明白。只要你信,就跟佛知見對接上了。

對於自己的功德要深信,佛號的功德要深信,一個心念功德、法界力量,大家要信。

已經將信願行交代給大家了。雖然是講行,行都是「南無阿彌陀佛」,最簡單了……這最後半個小時我們現在還是要講一講,行門上要給大家設一個地圖,我們來算一筆賬。

一些世間人一看到和尚,他心裡有敬畏心,也不知道怎麼稱謂,最後想肯定是要大一點老一點才好,就叫「大師」,現在把大師都叫成一個怪怪的味道。真正的大師是祖師爺,淨土宗的祖師們都稱為大師,像慧遠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我也曾經身為「大師」。講法法務多,出去有時候坐個車或乘個飛機,有一次特別有意思,上去以後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大概是乘務員這一類的,看見我了給我示意,本來我座位在後面,他讓我坐在前面一排。我心裡想這是怎麼意思,那我就依教奉行吧,就聽他的坐在這兒,省得往後擠了。他忙著給大家送東西,給我一會兒塞個飛機模型呀,可樂啊,護手霜啊,就不斷地給我塞了三五樣東西。我一開始以為碰到個居士,這麼恭敬心供養,成就得還挺好的,最後發現別人都沒有,我說:「你這不好吧,光給我的」。他說:「沒事沒事,大師。你拿著,這是我們的紀念品。」我說那好吧,成就他發的這個正能量心吧。

過了一會,他安頓下來以後,過來坐到我跟前,就把手伸出來,說,「大師你給看一下吧,我啥時候能陞官發財?」他不想在天上飛了,他要在地勤上當官,說又省事拿的錢又多。我不給他算吧,他叫我大師,我不能辜負這個名號功德,你說我給他算呢,我又不會算。我也不能騙他,睜著眼說瞎話,後來,我無可奈何只好給他說:「你叫我大師,我告訴你,我確實是大師。算命是小兒科,小師們才算的,大師不算,我們佛教大師不算命,會改命,我說我可以教你改。」他眼睛一亮,當時那表情意思就是:「還能改命?能改命不就是能陞官發財嗎?」後來一聽我說多做善事,多持念觀音菩薩,多成就別人,為大眾服務,這就可以改命。他對這種法子根本不屑,弄了半天原來如此,算了算了,就這樣了。我記得後來還去法源寺找了我一回。

受了這麼一次因緣以後,我回來就發奮圖強開始學算命。今天給大家在這兒算一命,就是你到底在十法界中想去哪裡?當然這也不是我說的,回去看《徹悟禪師語錄》,那裡邊把命算得非常好,我學會了。我不但可以算這一世的命,還可以算盡未來際的命。我不但能算人道中的命,我能算九法界,都不是六道內的,出了三界都能算。在此給大家算一算,你們各自對號入座。

徹悟禪師有一段開示,可以說是把所有三藏十二部精華都講說盡了。他說,「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就是咱們每天起心動念這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我們現在隨緣隨到哪裡了?隨到人道來了,做了人了。我們常說十法界,是指六凡四聖,六凡是六道,四聖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叫六凡四聖。如果你「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如果不隨佛法界的緣,那麼一定會隨另外九法界之緣滑落到九界,從菩薩到無間地獄。如果你「不念三乘,便念六凡」,就是如果你不念聲聞、緣覺、菩薩,那就滑落到輪迴之中;如果你不念人道和天道,就必然會念三途惡道;如果你不念餓鬼、畜生,一定會念地獄。無念心體只有佛能夠證得,九界以還不可能沒念頭,大家要知道,包括菩薩還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念。所以,我們凡起一念,必落到十法界之中,就看你落到哪裡。

下面我們就開始算了,這是一個解籤,你們自己對。

「若此心能與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萬德洪名相應,即念佛法界也。」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念的佛法界;

「能與菩提心六度萬行相應,即念菩薩法界也。」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這是菩薩修的法門,六度萬行,你就是菩薩;如果「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相應,即念緣覺法界也。」十二因緣就是輪迴門嘛,從一念無明開始,有了行為造作,然後牽引輪迴,懷胎以後六根具足,生出來有了感受,慢慢地長大以後就產生了愛,執愛執欲,有了愛了,又要執取過來為我所有,愛完了要取,取完了又有,有又有了業。愛、取、有完了,又拖著你下一輩子再去生老死輪迴,大家放生時肯定聽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個順觀叫做輪迴,反觀叫做解脫。所以所有的法門一般都在愛、取、有這個階段,把它從中截斷。所有的法門是不是讓我們淡化這個愛、取、有?不造業,不貪著,不生染著,執愛,就在這個環節截斷,就脫離了輪迴,能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相應,將來你就是辟支佛法界,緣覺;

「以無我心觀察四諦。即念聲聞法界也」,聲聞屬於四聖,現在我們根本門兒都沒摸著;

「或與四禪八定」,這是三界內的,色界、無色界;「以及上品十善相應」就是念的天法界,十善業道你修得比較好,屬於上品的,就在天法界;「若與五戒相應。即念人法界也」,殺、盜、淫、妄能夠有一戒持圓滿,還能夠保自己的人身;「若修戒善等法。兼懷瞋慢勝負之心。即落修羅法界」,這是天、人、修羅。

「若以緩軟心」,緩軟心是根本不是很想幹,但是又幹了那麼一點點,這就是緩軟心,「念下品十惡」,就是惡業修得不太惡,叫做下品,「即墮畜生法界」;「或以緩急相半心」,就是緩和急差不多持平,這樣的一個中等之心,與「與中品十惡相應,便墮餓鬼法界」;最後「若以猛熾心,與上品十惡相應,即墮地獄法界也。」

算命圓滿嗎?大家想想我們怎麼去自己算。這一節後面的總結非常重要,每個人「當密自檢點日用所起之念」。就看我們每一天二十四小時你都在幹什麼?你日用所起之念「與何界相應者多」,與這十法界中哪一界相應同步得多,「與何界相應者猛」,心往哪使的力量最大?「則他日安生立命之處,不勞更問人矣」,就捫心自己都算了。

今天把算命同步地傳授給你們了,誰都會算了,這就是算命。

就這個念頭,只要跟平等大慈大悲萬德洪名相應,就在佛法界。我們每天都是念頭的相續呀,世界是不是念頭的相續?世界成形就是念頭的爆破,阿賴耶識裡面過去的種子遇到現行,就像泡騰片一樣泡開了,馬上散發開來,有我有世界。那就說明,所有的法無外乎都離不開現前一念,一念念什麼就到哪兒。可喜不可喜,念佛就成佛;可怕不可怕,一不小心就到地獄。全由心做主!

所以講到行門,如果能夠把這個道理釐清,還有什麼法不明,還有什麼法不通的?還要深入經藏,還有比這智慧、清晰、明瞭的?全盤托出了。所以大家仔細地去會透,什麼法都離不開這個心,真正把心地法門這樣作意,再鋪展開來,那麼每念一句都知道,當下我的此念正在往極樂會,那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知道將來的安身立命之處,他方都沒有機會,唯西方是圖,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學佛幹什麼?不就是為了了生死成佛道嗎?如果已經把這個搞定了,那你就別無他求了。其他的事都是生死之外的事,把它放下,把它減少,甚至每天減少一點,這都屬於真修行。但是其他的事也都是生死之內的事,為什麼?因為你一旦弄得多了,將來又得卷著你去生死,就是這樣的。

所以行也就不必多講了,總而言之,怎麼念佛?我們覺得念佛不知道有多少講究,我告訴大家,其實念「南無阿彌陀佛」根本就沒有什麼如法不如法,規矩不規矩的。那是到了道場共修的時候,打佛七什麼的必須立章程。真正的念佛,就只要你天天念,怎麼能念起來怎麼來,橫豎都念,吃喝拉撒都可以念。祖師們開示,躺下來了盡量不要念六字,因為氣長了會傷,四字默念也可以。到了洗手間不敢也大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還有旁人,有沒入道的或者是外道的,一看說這些佛弟子不講衛生,到了廁所裡面還在念佛,其實心裡念就可以。這些祖師們開示方便就是為了防止在生活中有些人譏嫌。真正的念佛怎麼舒服怎麼來,你就只管念。

最主要的千萬不要忘了,信願持名。有的人功夫倒是念得好,把信願就給念淡了。大家知道澫益大師是過來人,他開示,如果你念佛功夫好,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念成銅牆鐵壁,沒有信願依然白搭。就是昨天講的,你就是修成翡翠、黃金、白金,可是對磁鐵沒有吸引力。所以信願是淨土得度的根本,念佛是你信願的指標,這個什麼都不能搞亂,那就這麼念。

在《彌陀經》裡開示的非常明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還是說的臨命終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並且加了一句「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你看佛講法多善巧!他就知道我們這兒的人特別喜歡利,你要知道這是個什麼利?我們平常都貪圖小利小便宜,包括說實在的,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哪怕你生到天上享天福做了天子,都屬於貪了小便宜,虧了大買賣。天上的天福都屬於多此一舉,何況人世間的這點名利。所以大家就用這些教法來擴充心量,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想貪圖這點心理,那些心靈雞湯裡面說,人的本能是不跟比他強的多的人比,他跟他差不多的比,然後比著比著,人家比他強了,就開始煩惱了。

一旦把這個視野打開,人世間的這些自然就脫落了,不用去剝,你的見地在。都是過眼雲煙,再過一百年,咱們在座的所有的人幾乎肯定得死。那會兒,你現在在乎的這些到哪去了?還能帶走嗎,還能相伴嗎?大家想想何去何從?所以為什麼「我見是利」,這是個大便宜呀。一般一百塊的東西我們拿了九十塊、八十塊、七十塊買,就覺得賺了便宜,打了九折、八折、七折了,一百塊錢的東西你用一分錢買下來,這才叫便宜,這才叫「我見是利,故說此言。」攝凡夫入報土,帶業往生叫橫超生死,就這麼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聽說在台灣,為了念阿(ē)彌陀佛還是阿(ā)彌陀佛鬧得不可開交,兩家就不在一塊共修,誰也見不得誰,不共戴天,真的是成了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一樣,咱們大陸一般還沒有這樣的。阿(ā)彌陀佛,「阿」從《華嚴經》來講,是法界原音嘛。a o e拼音都是依照梵音這樣來的。其實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你只管念,重要的是信願去念。

而這個一心不亂特別說一下,當然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判的有「事一心不亂」,有」理一心不亂」等等,各種各樣的境界,反正總歸一攬子都能往生。我們現在怎麼去看這個一心不亂?大家想一想,我們這輩子能不能得到一心不亂?能得到嗎?反正我現在是不敢打包票,我可不敢拍胸脯,騙大家可以,騙自己也可以,諸佛菩薩是騙不了的。這裡我們要把「一心不亂」開解一下,大家就知道。

為什麼說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因為有利根的人確實能夠念一心不亂,而且他是一日到七日是什麼?有利根的人執持名號念一天,念得就得了一心不亂,而且是盡形壽不亂,這肯定打包票穩登上品。再次一點的連續念了七天,為什麼現在打禪七、打佛七,就是七天為一期,剋期取證,所以說連續七天念到不亂,盡形壽不亂,也同樣如此。還有一些人不可能盡形壽一心不亂,特別是末法時期的根機。我們現在說念到可執持名號,可能說念得有功夫了,七天沒亂,到第八天的第一秒就亂了,這也算若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亂,這也是往生正因。再次一點的,執持名號還有若一日的,他不亂了一天,到第二天的頭一秒就亂了,這也屬於一心不亂的範疇。

試問一下,就這些功夫咱們這輩子確定能達到嗎?難道就往生不了嗎?所以佛說每一句都有無量義,眾生隨類各得解。像我們末法時期,基本都是靠信願盡形念佛而往生,未必能保上品上生,或者中品都達不到。但是說句沒骨氣的話,邊地疑城有時候我都不嫌,一登邊地疑城,享的法樂已經就像第六天一樣。還有一個「不亂」,就是我們深信切願不再亂,只要一信永不再疑,發起願力再不更改,以這個深信切願的不亂之心老實念佛,這是我們現在一心不亂能達到的水平,如果連這個都亂了,那徹底完了。所以這樣的不亂,才念一聲是一顆九蓮種子,持一句是一個往生正業,這也叫做「不亂」。

很多時候我們把念佛講得很複雜,其實念佛最難的,就是它太容易了你不能信。信願是玄關,一旦信關過了,願力發起來了,如果信願過了,沒有不念的,沒有不往生的,萬修萬人去,問題是前奏我們現在奏不好。如果真的像《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邊「如母憶子」,那就「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方便」就是一切教法都是方便,只有淨土不假方便,以最究竟的真實為方便,剛才講的後得的智慧。「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經典裡也說「誠敬專精」。「誠」就是說心是鐵定的,全身靠;「敬」就是對於西方三聖、極樂世界乃至現前的同修都可以跟常不輕菩薩一樣的,認為是清淨海眾;「專」就是專修;「精」就是精進勇猛,不斷地力爭上游。但凡你念佛念得這樣,真的不一定要等到死才能往生,為什麼?《圓通章》裡面講到「現前當來畢竟見佛」,雖然有當來見的,還有現前見的。

還有淨業三福這些都屬於助業,大家回去注意一下經典。我們現在就是人道裡的一些德行不夠,做人的準則做不圓滿,很多時候福報上不來,修法也上不去,這一定是相關聯的。

最後再說幾句,淨土法門也蒙了千百年來好多不白之冤。現在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淨土法門雖然是殊勝的,但是內心上還是覺得沒辦法才修。我告訴大家,真正能夠把淨土教法心地會過來,就是能進得去又透出來,能把所有宗派再往一處會。因為會學的人他是這樣子,越學越會,就跟一個主幹和支流一樣,所有的支流都往他這個行門上會,所以他這個主幹就越來越粗,水越來越大,這就好。有的人本來主幹的水就小,他又弄了好多支流,今天這麼一聽明天那麼一弄,又給滲光了,不但支流沒進來,水又被支流給滲光了,主幹上沒水了,這是一個誤區。

第二,就還是認為淨土比較差勁,沒辦法了才修,末法時期了就修吧。我告訴你,真正對於淨土認知產生起來高妙的見地,那不是在末法時期修,就是我們現在生在佛前,當生就能了卻,現前就證聖果,還是要義無反顧地唯擇淨土一門。大家不要忘了,連龍樹菩薩、馬鳴菩薩,這是佛陀時代以後最偉大的佛教大乘旗幟性的人物,還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這樣的菩薩,你能抵擋得過嗎?沒有一個不往生西方的,不現在西方的,包括彌勒菩薩也還是淨土法門的當機者。所以大家要知道這是又一個階梯。

第三,我們在學修淨土不能拋開信、願、行,不能割裂信、願、行,否則一定會走錯,要麼會落到通途法門中,要麼落到偏頗的知見裡。因為整個一代教法,既然祖師們能夠總結出來是以淨土的信、願、行,老僧常談,但是必然要談的綱宗,這不是祖師們謅的。淨土三經的《彌陀經》就是表信的,《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就是表願的,以願為核心,十六觀法《觀無量壽經》就是表行的,淨土三經就代表信、願、行;淨土五經後來加上去,還沒有逃脫這個綱宗,為什麼?淨土三經就是啟信的,正好《普賢行願品》這是表願的,《念佛圓通章》無上修行的開示,也是表信、願、行的;核心願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沒有一樣不是在表信、願、行;包括剛才講到的《彌陀經》裡面的四位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文殊師利智慧第一,法王子,表只有智慧超群才能夠承擔信受。彌勒菩薩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在咱們國土成佛,必然還要把淨土作為保留項目繼續弘揚,這是表願的。乾陀訶提和常精進菩薩,這是表行的,執持名號,所以常精進不休息。不管表的人、法,還是表的經法、理法,都是有信、願、行匡扶,一點都不逾越的。所以祖師們是以智慧總結出來,我們學修淨土必須依附信、願、行三資糧。

在這樣的好時節,這兩天也是在這兒亂常住師父,還有諸位同修的心吧,磨嘴皮子磨了一天半。願以這個法供養,希望大家在淨土的信、願上能鞏固一些,持名上再精進一些,因為修行確實只是自己的事。當然,也有一些狂妄不入耳的聲音,也希望咱們常住師父,還有各位居士同修能夠包涵,因為每個人見地不一樣,對於佛法的領解也不一樣,求同存異,總之是為了往生。

在此也希望諸位如果真正有出世了卻生死的高心大智,那麼要珍惜往生苦持五戒得來的這個難得的人身,確實不想在生死苦海中繼續流浪,那我們就要常憶念西方,阿彌陀佛西方三聖。「我念彌陀歸心似箭,彌陀念我望穿秋水。」也不要辜負了釋迦牟尼佛能在五濁惡世說的這個稀有難信之法,希望大家以此共勉。徹悟祖師還有十六個字最後供養大家:「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執持名號。」就以此修行作為我們的本命元辰。

好,今天就到這裡,下面我們一起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謝謝各位法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後,是不是隨時可以往生

問: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後,是不是隨時可以...

念佛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明瞭阿彌陀佛名號的緣起與德用後,我們宜義無返顧地持...

做不到通身靠倒,這樣的狀態要如何打破

問: 弟子目前狀態是這樣的:說我信吧,卻做不到通身靠...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在信心上要怎麼下功夫

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不僅一般的凡夫難信,就是二...

佛號與菩提心之間有何關係

問: 請開示念阿彌陀佛名號與菩提心的相互關係。 大安...

想到清淨的國土,一定要淨化你的內心

從二諦圓融的角度,什麼叫做唯心淨土呢?說一個真實通...

如何解讀見性法與淨土法門

問: 如何解讀見性法與淨土法門? 慧律法師答: 不見性...

念佛人見思煩惱沒斷,能否往生

問: 我們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忘掉...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專注做事少成見

在修行中我們的智慧是因為我們的成見給障礙了。要想開...

了凡四訓

第一篇 立命之學 餘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

只轉心而不精進做功課有用嗎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往生極樂的九字真言

我們要先聲明,這裡所說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

【推薦】多少次我們與幸福擦肩而過

一位年輕人即將大學畢業。他一直渴望擁有一輛跑車。於...

常用佛語的背後義理

你的業障重啊! 常聽佛教徒講業障,聽久了實在讓人害怕...

淨土宗修學的四個重點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這是蕅益大...

蠢動含靈,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為貪戀財色名食,汲汲營營。時刻不斷,爭名...

誰都可以靜坐學佛嗎

問: 誰都可以靜坐學佛嗎? 大安法師答: 誰都可以。因...

何為比丘的份內事

《佛祖統記》云:毗沙門天王太子哪吒,復告師曰:時當...

快樂的秘方

他是這個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並不快樂。先是親戚和朋...

好運氣來自於結善緣

不管人們是否相信命運,這人世間總是有許多人事業成功...

佛的六種神通

1、宿命通: 知道過去世多生多劫的生活狀況,也知道其...

【推薦】臨命終時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

我們臨命終時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無量劫以來乃至今生...

善根增長,煩惱淡薄的兩帖藥

剛開始都是帶妄修真,平常打打妄想,也來聽聽課,也來...

夢參老和尚《了生死》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講講什麼呢?了生死。 我...

【佛教詞典】救護眾生離眾生迥向

【救護眾生離眾生迥向】 菩薩修行歷經四十一階,此為十...

【佛教詞典】拘尸那城涅槃

(傳說)佛涅槃於拘尸城之因緣也。涅槃經二十九曰:往...

【視頻】大安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

大安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回頭是岸》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