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愛極樂勝過愛娑婆

智圓法師  2016/03/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愛極樂勝過愛娑婆

善導大師在《般舟讚》中說到:「須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往生極樂淨土,出離娑婆穢土的根本因緣是什麼。大師又說:「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淨土常居。」意思就是,我們對於生死輪迴不能有貪戀之心,否則就生不起厭離心,沒辦法從中解脫。而且心裡不可以不重視極樂淨土,否則生不起欣求的意樂,就沒辦法往生。

這樣就知道,往生的關鍵在於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而這種欣厭之心的根本就是出離心。因此,我首先要強調的就是出離心的重要性。它是往生的必要條件,也是基本條件,所以我們從這裡開始講起。

出離心對於往生至關重要

當今時代,大多數念佛人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信、願、行不到量。不能說不信,但是這個信心不夠圓滿;也不是沒有願,但是這個願力不夠堅定;也不是沒有行,而是不能精進。

為什麼信、願、行不到量呢?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出離心。有了出離心,自然能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樣在信、願、行上面都能達到徹底。

那麼,該如何培養出離心呢?這不是口頭上說說就能有的,而是必須通過長期的聞思,啟發清淨的智慧,從而在見解上獲得決定。有了這個定解,心就會發生猛利的變動,從這裡就會出生強大的信、願、行。

具體該怎樣產生定解呢?這裡必須要把握好兩個要點:一個是認識苦諦;另一個就是認識極樂世界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也就是一方面一定要看到娑婆世界的苦,真正看透輪迴唯一是苦的自性,非常可怕。另一方面要清楚地認識到極樂世界具有無比殊勝的功德,是真實安樂的體性。

生起了正確的認識後,對於整個輪迴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徹底地厭離娑婆,並且會一心堅定地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內心當中發生了這樣的轉變,那麼自然會出生到量的信、願、行。也就是說,這時的信達到了圓滿,完全相信輪迴純一是苦,相信彌陀願海就是那樣不可思議,阿彌陀佛決定能救拔我出離生死苦海,由此對阿彌陀佛生起無比的信心。這時的願也達到了堅定,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一心想要擺脫輪迴,唯一希求往生極樂,再沒有別的想法。這時的行也具足了精進,在信、願的推動下,會實實在在、全力以赴地行持。像這樣,信、願、行就很徹底了。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也說到:「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不得生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都看過很多有關往生淨土方面的傳記,能很明顯地發現,凡是往生的人都具足真實、到量的信、願,沒有一個例外。而生起到量的信、願,必須在關鍵的要點上下功夫,也就是你的心裡要聚集好它的因——出離心。否則雖然不能說信、願、行完全沒有,但是達不到量,不合標準,也不會有大的作用。這就好比我們要生火,首先必須把燃料放好,各方面的因緣集聚完備,達到一定的溫度之時,才會燃燒起來。如果溫度不夠,各方面的條件不圓滿,始終是無法點燃的。

出離心的標準

關於出離心的標準,高一點來說,就是對於娑婆世界,對於整個三界輪迴,下至一剎那的羨慕心、希求心也沒有。但是,這對於現在大多數人來說,一剎那不離開求解脫的心,這太高了,做不到。有時候遇到一些悅意的對境,很可能會忘失正念,這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作為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心裡確實很難出生強大的對治力量。

所以,我們不從高處談,就只從最基本的來說。也就是大多數人不一定有因緣出家,或者離開維持生活的正常工作,去深山裡面閉關修行。但是從最低程度來講,一定要有出離的想法,也就是在自己的心裡,輪迴世間和極樂淨土這二者之間,以淨土的心為重。這就是出離心的基本條件。如果連這種最起碼的心態都沒有,那就很危險。因為平時都不能這樣把握住自己的心,到臨終時更不可能把握好。所以,每個人都要辨別清楚,在心上做出正確的取捨,否則一輩子渾渾噩噩,到頭來耽誤的是自己。

愛極樂勝過愛娑婆

我們從最低條件的出離心來說,首先,愛阿彌陀佛要勝過愛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在自己心裡,最重要的是阿彌陀佛,與世間恩德最大的父母相比,自己對阿彌陀佛的感情更深。

為什麼要這樣想呢?因為在世俗緣起上,對什麼看得越重,心傾向於那方面的力量就會越強,在關鍵時刻就會發生作用。所以,你必須要一點一點地培養,一次又一次地引生出愛重極樂世界的心,這樣經過幾百次、上千次地引發,重於淨土的心就加強到量了。

引生這種心態的前提,首先就是對於西方淨土有足夠地了解,這一點必須要學好《無量壽經》。否則把根本的經放在一邊,談很多這樣那樣的修法、標準,雖然能說一點,但是你的心裡沒有因,根本不了解彌陀願海的殊勝,不了解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也不可能真心信樂西方淨土。這樣了解之後,就要反覆不斷地熏習,讓這種力量不斷地加強。從最開始的很陌生,變得非常熟悉,一提起來就有一種很殷重的心,最後成為你心中念念不忘的事。

總的來說,要時時處處在心裡對比娑婆世界和極樂淨土,不斷地加強對極樂世界的愛重之心,讓愛重極樂世界的心超過愛執娑婆世界。

再舉例來說,愛觀世音菩薩勝過愛自己的妻子;愛大勢至菩薩勝過愛自己的兒女;愛蓮池海會的諸上善人勝過愛自 己的親友眷屬。可以這樣想:一往生到西方淨土就能和那麼多的大菩薩在一起,時時刻刻處在佛菩薩的海會當中,那會受多大的加持啊!在這個世界裡,雖然有聖人,但是我們遇到聖者的機會寥若晨星。而在極樂世界,像文殊、普賢這樣的補處大菩薩有無量無邊。阿彌陀佛如今已經成佛十劫,每一剎那,從十方無數世界中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有多少,何況十個大劫合起來,已經成就了無數的補處菩薩。所以但願我能夠早日處於佛菩薩的海會當中,永不離開。

再比如,愛淨土的樓閣勝過愛自己的房屋。心心念念就想早一點進入西方淨土的七寶樓閣之中,不像現在住的土木建築,那裡具足無量的莊嚴,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大變小,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十方世界,見到各種的景象後,自然會引發悲心、精進等各種功德。

同樣,愛淨土的蓮花勝過愛自己的身體。深深地盼望著早一天從七寶池的蓮花中出生,而不是在這個世界從母胎裡出生。從蓮花中化生出來,就是清虛微妙之身,自然具足一切相好莊嚴,從此之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有多好啊!

並且,愛阿彌陀佛的名號勝過愛自己的名譽。不要天天念著自己,要念就念阿彌陀佛。念得破除無明,念得心中萬德莊嚴……阿彌陀佛的名號,確實是聞名十方。要深深地相信這句名號,超過世間的一切名號。

還有,愛淨業勝過愛自己的職業。世間的各種職業,像是教書、行醫、經商等等,究竟來說都是一些無意義的事。但是我們修淨業,修的就是和阿彌陀佛相應的業,是獲得彌陀願海巨大加持的業。因為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海已經成就,知道阿彌陀佛的法界身、光明身週遍一切時處,自己至誠懇切地祈禱,念念投入阿彌陀佛的懷抱,阿彌陀佛決定當下就攝持自己。所以說,修持往生西方淨土的業實在是太好了,太有價值了,這跟每天做世間的行業完全不同。所起的每一念信願,念的每一聲佛號都不會空耗,修得越多就越歡喜,越有把握。如果能一天到晚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沐浴在佛光當中。那確實是人生之中最幸運的事。誰能夠有因緣,有福報修這樣的淨業,那麼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另外,愛功德水勝過愛自己的飲食。佛在《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中講到,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一喝就能遣除飢渴等的無量過患,而且還會增長種種菩提善根,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想想看,到了極樂世界天天可以喝這麼殊勝的八功德水。那該多好啊!相比之下,這個世界的飲食實在是百千萬億不及一分。

還有,愛光明勝過愛自己的衣服。如果現在修得好,修得很清淨,你在念佛的時候,也可以直接得到佛光加被。而命終只要生入西方淨土,就時時都會沐浴在佛的光明之中。只要蒙受佛光照觸,就像大願中所說那樣,當下就能身心柔軟,破除無明,開智慧眼。

而且,愛共命鳥勝過愛自己的寵物。不像這個世界的鳥,那裡的共命鳥都是佛的智慧所變現的,能夠隨眾生的心自在宣說各種妙法。像這樣可以從各方面舉例。

總之,要這樣想:具足一切善妙功德,極其殊勝的極樂世界,是由法藏菩薩的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無量菩薩行海攝集而成。淨土的一毛一塵,圓明具德,美妙無比,無一不是從佛的大願海中流現,極其不可思議。只要往生到西方淨土,從此之後,我的眼耳鼻舌身都能觸到阿彌陀佛無漏智慧所變現的妙相,完全處在加持的海洋當中。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完全是由煩惱、有漏業形成,週遍是苦。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極樂世界勝過娑婆世界無數倍,下至一個微塵都遠遠勝過娑婆世界最好的事物,所以我不愛娑婆就愛極樂世界。除非智力不正常,或者有極大的修行能力,否則有心識的人誰會不想往生呢?

培養淨土情感

發出離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簡單來說就是培養淨土情感。

打比方說,一個人雖然沒有去過美國,但是在他周圍,有很多人給他講,美國各方面是怎樣的,有多麼多麼好,包括去過的人也會講一些美國的具體情況。他自己也會常常看很多這方面的資料。這樣他對於美國的情況了解得越多,就越是覺得美國超過中國。無論是整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知識程度、發達程度、所擁有的財富、開展事業的程度等等都遠遠超過中國。在他的心裡,美國高,中國低。隨著這種心念不斷地滲透,他內心當中就會逐漸生起一種深切的渴望,盼望著能早一點到美國去。不必說真實去美國,一談到美國,他心裡的狀態都不一樣。這樣日積月累起來,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去美國。相反,如果沒有那種很深切的嚮往之心,一提到美國,心裡什麼觸動都沒有,這樣就算有機會也不會去。所以說,希求心是可以培養的。像那個人天天想美國的事,在那種氛圍下熏陶久了,自然會有強烈的渴望,會心心念念去追求。

同樣的道理,雖然你還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但是釋迦佛在經教當中做了很多如實的介紹,祖師大德們也是再再地稱嘆極樂淨土,你也看過一些像《淨土聖賢錄》這樣講述很多人真實往生的記錄。諸如此類,通過不斷地熏習淨土經教,你心裡對於那個世界就會很熟悉,會逐漸地出生淨土情感。

熏習淨土氣氛

要想成功地往生極樂世界,就要把這個業識心最終熏習成光明心。如果你懂得唯識就會明白這一點,一切都是唯心變現。我們現在就是要在自己的業識心中熏下淨土的境相。具體就是對於淨土經教行持聽聞、思維、讀誦、講解等的十法行。這不能只在小範圍裡進行,我們對於「淨土五經一論」,包括《彌陀疏鈔》《彌陀要解》《圓中鈔》《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等,都應當學習,至少達到一定的量。如果你能夠完全投入,不斷地串習法義,就會從內心當中啟發出清淨的信心、歡喜心、求往生心。這樣經過多年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生起信、願,依靠成百上千次的積累,就會串習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這個時候,會在你的心中熏滿了淨土的氣氛。我的經驗就是這樣的。

我們看過去往生的大德,比如善導大師,一生當中自行化他,都是以淨土為歸。大師30年常坐不臥,每次念佛都是在佛堂長跪合掌,即使是冬天也一定要達到流汗才肯休息。一生之中圓滿畫完300壁淨土變相圖,書寫了10萬卷《阿彌陀經》。道綽大師從不背對西方,每天至少念誦佛號7萬遍,一生中講了200多遍的《觀經》。像他們做的這種示現,並不是高不可測,而是在每個人身上都能做到的。我們就是要隨學他們,心繫淨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熏習,這種習氣串習到量,逐漸就熏成了淨土的氣氛。

再拿去美國來說,最開始通過別人的介紹,對於美國的大致情況了解一點,也會產生興趣,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只有經過不斷地了解,再再地熏習,最後發自內心地認為:美國真好!不僅是在心裡想,口頭上也這樣讚歎。那麼這個人就很有那種氣氛。就像在一些發達城市長大的人,在他從小生活、學習的環境裡面,人人都崇拜美國,他會不斷地從父母、同學、老師等方方面面接受到這方面的信息。而且自己也會看到很多這方面的畫報、影視等的資料。從上學的時候起,跟同學聊天也會重點談這個話題。在他的心目中,什麼都是美國的好:只唱美國流行歌曲;只看美國電影;只談美國的新聞,無論是服裝、手機、電腦,所有東西都只選美國品牌……他一直這樣串習,裡裡外外都熏成了美國味道,凡是認識他的人都說他有個「洋味」。這就是以長期、持續地熏習培養出來的氣氛。

佛法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就像他熏習美國那樣,我們就是要常常熏習西方淨土的一切:坐的時候朝向西方;每天都看淨土方面的書;唱歌只唱阿彌陀佛;給自己取名字也只取西方淨土方面的,像蕅益大師給自己取名為「西有沙門蕅益」,蓮池大師也是自號「蓮池」。娑婆世界裡的事想多了、說多了,怕生愛染,對這方面都沒興趣,講話只談有關極樂世界的話題,別的不談,心心念念只關注西方……如果懂得唯識,就知道要把這一切都作意成極樂世界:喝水的時候要想到,我喝的是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吃飯的時候要作意,這就是西方淨土的百味飲食;自己住的房屋也定義為極樂世界的七寶宮殿;看到一切人,都作意成西方淨土的佛菩薩……總之你要時時作西方想,把整個世界觀為極樂淨土,一切萬事萬物都作意成極樂世界的器情莊嚴。要這樣不斷地在自己的心上熏淨土習氣,從身口意三方面去強化它,強化到念念唯是西方淨土。

確定往生西方

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就能遍入十方剎土,見到阿彌陀佛,不久就能面見無量諸佛。所以你只要完成這一點,就一了百了,成佛的大事就是以這個方便門來完成的。

學過《往生論》就會很清楚這一點。論中安立五門,說明入淨土和出淨土的具體情況。也就是你只要往生到西方淨土,出來的時候必定是大菩薩。具體來說,首先 「近門」,意思是一往生就獲得不退轉,趣近無上菩提;其次「大會眾門」,是說一入淨土就進入如來大會眾的行列,成為蓮池海會中的一員;之後「宅門」,意思是入於殊勝寂止的舍宅;此後「屋門」,說的是進入勝觀的房屋裡;最後「園林遊戲地門」,表明修行成就後,就像在花園裡遊戲一樣,任運地在生死輪迴中度化眾生。這就是通過往生極樂世界來成就自他二利的步驟。

所以,你心裡一定要確定:我就是要依靠這個方法成佛。如果這時你還是猶猶豫豫的,不能下定決心,那就說明你對於淨土法門了解得還不夠,認為它並不殊勝。實際上,這就是你對於佛法不能融會,其實無量顯密佛法本來就融合在這裡。

打比方說,我們要去北京,既可以坐飛機去,也可以坐火車去,或者坐汽車,怎樣都可以。關鍵是你一定要有想去北京的心。因為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到了那裡辦什麼事都很方便。同樣,無論你修哪種法門,參禪也好,修密也好,持名也好,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依靠哪種方便方法都可以。關鍵是你要對於阿彌陀佛有信心,要求生極樂世界。因為一往生到西方淨土,就是到了一個成佛的國土,依靠阿彌陀佛無上的威德力就能迅速地圓滿自他二利。

念念不忘西方

確定好修行方向,培養好淨土情感之後,還需要隨時警策。也就是不論在哪種情況下,心裡都要警醒自己:我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去極樂世界。時時不要忘記。這一點非常關鍵。由此一來,所有長遠的規劃都在西方淨土,而不是在娑婆世界。雖然暫時以業力還在這裡居留,但是不會再為這個世界做長久的打算,這種心態很重要。

就像那個要去美國的人,他雖然目前還在中國生活、工作,還需要處理各種的事務,但是他心中的趨向已經確定了:我人生的目標就是要去美國。所以,雖然他的身體還在中國,但是心已經在美國了。也就是他所有長遠的計劃全部在美國,他不會在中國作任何長久的打算,不會想我要在中國完成很多事業,置辦很多房產等等。他人生的重點全部在美國,所以在中國的事都是次要的。他已經計劃好了自己未來的人生,從25歲到40歲的黃金階段全部在美國發展事業,所以現在這三年專門為出國做準備。像是準備留美的考試,籌備資金,辦簽證等等,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這方面。至於在中國謀什麼職業,發展怎樣的事業等等,這方面的想法完全沒有。當然暫時在中國,還需要穿衣吃飯,跟別人交流,處理一些眼前的事,但是這些都不是重點。

同樣,我們就是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娑婆世界的事都是次要的。現在我們就要規劃自己的未來,也就是想:我該如何實現普賢行願呢?我要選擇的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獲得阿彌陀佛願海的加被,由此來成辦一切出世間的功德。所以我現在每天要抓緊時間,全力以赴地在信、願、行上面下功夫,否則到時候去西方的考試通不過,就去不了了。當然暫時在這個世界,還有家庭,工作,各種世間的瑣事,但是這些都不是重點。萬不得已必須得應酬,或者說以業力所牽一定要完成的事,也就隨緣做一點。但是心裡不會想,我在娑婆世界還要發展幾十年的事業,還有各種的夢想,各種的計劃等等。也不會去大搞吃喝玩樂,做很多無意義的瑣事。不願意在這上面再花費什麼時間。因為自己的心已經不在這上面了,對於一切世間的事能減則減,能無則無,是這種態度。

這樣之後,你的心已經在極樂世界,你跟別人已經不一樣了。他們會覺得:這個人很怪,大家喜歡的他都不喜歡,他怎麼這樣消極?當然,別人看不懂你也很正常,畢竟他們沒有求生西方的心。但是你自己心裡要清楚,我就是要對這個世界消極,才能對西方淨土有百分之百的積極;我對娑婆越是放得下,對極樂就越能提得起;我對於這個世界的感情越淡,對極樂世界的感情就會越來越深。

日日培養往生潛勢力

我們日常的時候,就要培養往生的潛勢力。讓這股勢力潛滋暗長,到臨終時就像離弦之箭一樣,牽引我們的心直接生入西方。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積聚這種潛勢力。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世界上一切事業的成功都是如此。我們只是看到射箭錦標賽上的賽手一箭射中靶心的成功,要知道為此他平時經歷了多少次的苦練,流了多少汗水,做了多少努力。同樣,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往生西方也不是單憑臨終那一刻就能成辦的事。

如果平時一點準備都沒有,天天抱著僥倖心理,夢想著到臨終的時候,突然超越自己,具足信願,然後就順利往生了。這樣一天一天地空過,完全沒有在培養信願上下過功夫,到時候慌慌張張的,極有可能一敗塗地。一切事情都要有因才會有果,不是到往生的時候才突然出現一朵蓮花,而是在你生起真信、切願的時候蓮花出生,經過平時不斷增長信、願,再加上持名、修法、迴向等的滋潤,蓮花會不斷地增長、繁茂,這樣到臨終的時候才會順利登上九品蓮台。

如果平時能夠準備好,不忘記自己的方向,能夠有意識地在這方面積聚因緣,讓信、願從猶豫不決轉為毫不動搖,行持從薄弱逐漸達到穩固。這樣的人臨終時就會有十足的把握。因為那時候這種往生的潛勢力已經相當成熟了。首先說信心,經過成千上萬次的積累,信心不斷地增長,已經到達毫無懷疑的地步。願心方面,也是通過不斷地串習、提升,已經有了極懇切的願。至於行持,更是依靠念念不斷地修持淨業,對於每一件善法都非常認真地做了迴向,這方面也圓滿了。像這樣往生的資糧已經修集圓滿,所以到了那一天必然能夠穩穩當當,安然自在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因此,有智慧的人應當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是每一個想對自己負責任的人必須去做的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一句彌陀就能成佛,為何還要講法四十九年

問: 法師,既然一句阿彌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為何講法...

信願稱名,乃是第一無上遣魔之妙法

序文 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末世修行,多諸障難...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何落實

問: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應該...

修習淨土法門是最上的福報

念佛人稱之謂淨土行人,淨土行人必須要把我們淨土這一...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緣

弘一大師在《人生之最後》當中說道:吾人臨命終時,乃...

若修念佛,則實為穩當之極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無謂之話說。汝家不充裕,兼有...

顧源居士往生紀

明朝顧源居士,又稱寶幢居士。少年時性格豪放,善於寫...

念佛不輟忽患胃癌,預知時至念佛捨報

鄒妙順,居士華融海之母,無錫後宅鎮人。住在上海新閘...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抱定這一個死句啃,不問開悟不開悟

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更差一程路。這些話同你們講,實...

佛教護生與動物保護

編者按: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短短兩句話...

種植寬容,收穫感動

什麼是寬容?寬容是寬大有氣量,原諒不計較他人。寬容...

如本法師:心病與身病

身體是四大五蘊所和合,在人生的過程,免不了會產生四...

參禪悟道要真見自性

你們到禪堂裡來是幹什麼的呢?為了開悟的嘛,為了找本...

檢討「習慣」和「願」是否相應

檢討自己的習慣和願是否相應 我們平常不知不覺中,都在...

慈悲是一種真實的能量

以寬容與忍讓接納對方的攻擊,以微笑回應俗人們的諷刺...

處處想到眾生,結果自己最受用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我們現在修習一個善...

穿千佛衣如法嗎

蓮池大師談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繡諸佛,雲千佛衣,此訛...

培養說話的技巧

將我們的舌頭視為僕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是主宰舌頭...

我們可以活得很快樂,只是我們不肯

佛的法身從哪裡來?要修慈悲;慈就是予樂,【悲】就是...

不要忽略身邊的幸福

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來來往往地人群中,為了生計、為了...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達道 佛教最初傳入中土,社會大眾便自中國傳...

龍施女得佛授記因緣

過去,佛陀帶領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眾及五百位諸大菩...

【推薦】前世雖有修持,現世又放逸,空留下無盡的遺憾

通常我們遇到一些逆境時都會說,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

跳脫輪迴識因果

昔時,佛在舍衛國為天人說法。當時舍衛城中有一位婆羅...

【佛教詞典】心所法

【心所法】 p0349 品類足論一卷一頁云:心所法云何?謂...

【佛教詞典】十種行

又作坐禪人十種行。據解脫道論卷四行門品載,十種行即...

【視頻】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視頻】淨界法師《如何保護戒體》

淨界法師《如何保護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