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信解行證

2018/01/12  大字體  護眼色

宏海法師:信解行證

(上)

好各位,我們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師慈悲,也辛苦剛才的引領大德們。本人非常歡喜,也很慚愧。今天有這樣的一個因緣來到寶剎,特別是跟在座的諸位法師和居士菩薩們有緣,來到這裡共聚一堂,以法相應,以道相交,這是一個很好的因緣。那麼既然大家都來到三寶地,這樣莊嚴的殿堂,這樣如法的法會,下面我們一起要如法,大家合掌三稱本師,祈請三寶加被,願這堂法事圓滿。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來到這裡跟大家結這個法緣,希望在座的菩薩們,也都能夠同步發心,你看我們這個道場叫極樂道場,主殿供的也是西方三聖,旁邊還有一些格外因緣的眾生,所以我在此也非常讚歎果道法師能夠發心,他老人家從九華山大願地藏王菩薩座下來到這裡,發心住錫。可以說這是一個冥陽兩利的道場,也希望結束以後我們把今天聞法功德,迴向給所有在座的諸位歷代宗親,乃至有緣的亡靈,因為時值清明節,希望已故者都能夠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我們大家一起來發心。

今天來到這裡,當然我也確實是非常的,甚至有點覺得不敢當,你看從大門進來還拉個橫幅,這麼莊嚴的把我迎請上來。但是諸位都已經著海青搭了衣,想必對佛法都有一些見解,都有一些修持,都有一些獲得了的心路歷程,一些功德利益。那我們想想,佛法說是來講法,諸位有知道說,佛法它不是講的,佛法是修成的。這個真法也不是說的,是悟出來的。所以你看我們常講到說,佛陀叫覺悟者,叫覺行圓滿,覺行怎麼圓滿的呢?就是他慢慢的悟到一個層面,有新的認知了,知道怎麼回事了,然後再把自己的身口意,特別是意業就是我們所有的行為,每天的想法,你能不能夠身體力行的,把它相匹配到一個層面。到了這個層面以後,又有新的悟解,又有新的收穫,那麼再調整自己的行為,再調整自己的操持。行持上面再不斷的從覺到行,從行再反過來,再成就更高的覺,從更高的覺再引導更好的行。其實很簡單,佛法就是這麼最後修成就,修圓滿了,佛陀都是這麼成佛的。所以說佛法是心法,是要去行,是要去幹,確實還真不是用口說的。

但是,問題是我們口上不說,你心裡不明白,心上不明白,做的不到位。有可能走偏,有可能走錯,甚至有可能還反其道而行。所以說由此來講的話,我們今天在這個層面上,到這個道場,大家坐在這裡,也是一期一會。這個意義就非常的不可思議了,非比尋常。因為我們在這個上面就知道原來講經說法,聽經聞法是這麼的重要,是我們所有修行第一步的啟動儀式,相續過程中的這些關鍵步驟,最後大家都能夠徹底明白,徹底證悟。可是理論不知道,實踐就跟不上。所以我想說,道理、路子不清楚,你怎麼走?這麼多條路,往哪走?走到哪裡算哪裡,再繼續怎麼進行,博大精深,如果我們不了解的話,那麼不管是自己受益,還是出去弘揚,就都會沒有這個底氣。所以這才是我們今天坐在這裡,所謂的講法,大家來聽經的一個因緣吧。

因為時間確實很寶貴,我們常說萬事開頭難,希望以後能夠法緣殊勝。今天這是頭一次初來貴地寶剎,但是佔著跟諸位天津的一些父老鄉親還有幾分因緣,今天在此,開始就這麼泛泛的說一說,也跟大家聊天一樣,今天計劃是,有一段時間由我來這樣說一說,另外的一段時間大家也想一想,那麼說一說想一想,這個碰撞結合的過程中,諸位有什麼問題,有什麼疑問或者有什麼不解,都可以寫在紙條上,等拿上來我們一一解答。

因為很多東西不碰撞不曉得。也許我們自己已經覺得學了很久了,也許書也看了不少了,法也聽了很多了,現在媒體這麼發達,想怎麼聽就怎麼聽,想去哪兒聽就去哪兒聽,想聽什麼法就聽什麼法,八個宗派,禪淨密律都可以。但是問題是這個法,今天也是來商討法的,這個法有時候越久了會生鏽的,越多了會嚼不爛的,甚至很多時候,越量大越堆積得多了,它就會疲了麻木了,最後都不知道往哪兒走了。這其實都是我們現在存在的問題。我想一方面還是要常來親近三寶,因為正知正見比較少。另一方面就是你的行門跟不上,也就是在於發心上。所以今天說是講經,咱們不講經,因為時間也不夠,兩個小時講什麼經,你說《心經》讀幾遍也得一段時間,何況講呢,這是最短的經了。

那我看諸位也真的都是非常如法,披著海青搭著縵衣,這麼恭敬禮拜合掌,索性包括我在內,還不如跟大家諸位複習一遍,很可能還頂點事兒。很多時候我們就只管著埋頭往前走,不知道多麼遠多麼高,都沒有複習過,一個初心都忘了,佛門常講,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發心如初成佛有餘。弄得自己好像滿身佛裡佛氣的,開言吐語都是佛話,師兄弟同修之間都是動不動就引用佛經,然後都是因果,都是罪過、法喜、功德無量。到底佛法有沒有入心,我最近反思了一下,都不一定的。

今天索性,我們再說說這個法的功德。雖然你看我們從皈依三寶開始,我們皈依什麼?佛法僧嘛。那麼這個佛是怎麼成的?是由法來修的呀,僧是怎麼弘揚的?必須弘揚法呀,沒有法僧不算數的呀。所以還不如一肩挑起兩頭。知道說哎呀聽聞佛法的難得,相續聽聞佛法,一直聞思,思維佛法,最最重要了。如果你不聽不但說不明白,或者聽了你懈怠了放逸了就沒味道了。久而久之似乎在常端著個飯,也拿著筷子不斷的往口裡扒拉著,但是沒有味兒了,心地上得不到灌注,沒有甘露法雨就幹了,或者就發霉了有了毒了。這樣慢慢的很可能就越走越遠,索性就不吃的也有。不吃了的,也許還在道場裡,也許還在佛門裡,同修之間還在一起廝守著,相混著,但是就不吃佛法了。

第二個容易什麼呢?就是沒有依止。在座的諸位居士同修,反正我也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我也不怕得罪。說句真實從內心來講的話,學佛特別是學法一定要有依止,你沒有個靠呀,是不行的。我自己在北京中國佛學院也學了十幾年了,雖然說三藏沒有深入進去,好歹也讀了幾本經書,現在我越來越害怕,為什麼?因為我如果上頭沒有一個依靠,我覺得就很可能而且必定會走偏。因為人的這種我執我慢,它是自己管不住的,再加上稍微懂一點點教法,再常讀誦點兒經典,特別是有一點宗教體驗的,感應的,甚至見一些瑞相的等等這些,一下子就把這種自我的欺騙性,就把自己那種我慢心給調出來了,結果我們上頭沒有人,你就沒有辦法折服自己。因為很多時候自己是管不住自己的,所以失去了依祜,沒有依止,不隨著學,最後怎麼樣兒呢?走偏了。

第三個容易是什麼呢?這個是我們的通病,就是不能夠篤心下來認真的、老實的、專注的去修持。趕個佛門的熱鬧倒是有,讀誦經典,甚至有時候精進得手裡拿著珠子也罷,念佛器也罷,每天的數量都很大,可是為什麼就沒勁兒似的,就覺得自己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學佛應該是越來越好,越來越清淨,但是好像就是沒勁兒了,怎麼也上不去。這也是一個存在的問題。

所以今天就著這個,跟大家坦誠的聊一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凡夫,那麼在這個學佛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般那般的困擾,甚至生活中還有一些因緣的不斷的顯發中,我們確實有時候對於撲面過來的無常突變,應接不暇。那麼如果我們煉不就一顆純真的,宗教的這種信心,純真的信仰,煉不就一顆這樣的一個淺白的清淨的,沒有這些雜心或者說諂曲的,護持本位,乃至作為佛弟子的赤子之心。再一個如果我們對佛法依靠得不堅固。很多時候生活中出來的,一浪又一浪的境界,要麼你是被好的境界,被順的事情給拉走了,就不想學了懈怠了。要麼你就是被逆境,也就是不好的事情給打散了,上不去了,破罐子破摔了,每天怨天尤人了,過不下去了。

所以說這個末法時期,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在末法時期,一方面我們的福報太大,就是能在這樣的時代中,還能夠來學習佛法,還能夠受三皈乃至受持五戒,受了菩薩戒,常來持八關齋戒等等,還有戒的清淨我們來操守,這是得多大的福報啊。大家知道在無邊的剎土中,不是每個國土都有佛法。也不是每個眾生都有機會來聞佛法。特別是到了三途,這種惡道裡邊的,十方國土裡邊的惡道,每天只有受苦的份兒。一旦失掉這個人身,再要回過頭來就非常難了。說實在的這是我最近,自己也在反思的一些東西。我都出家為僧了,號稱法師講法這麼多年,我有沒有真實的受用?大家也都是同修,自己捫心一下,真的是我在受用佛法麼?那為什麼很多指標不達標呢?大家發現了沒有,我們學佛在很多時候,對一個事情的表現或者一個採取的態度,乃至選擇,也許還不如不學佛的世間的一個比較善良的人。都有這種可能,就是因為僵掉了,教條化了。所以今天我們每個人都來誠懇的複習一下。

從哪裡複習呢?就從我們開始。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成佛,在當時的菩提樹下,一坐打成佛以後,後半生的工作都在講經說法。所以說聽聞佛法的這個功德和福報呀,我們現在好像現成的在這裡聽著,反正莫名其妙的就坐到這兒,也不知道什麼因緣今天就來聽了。這個功德真的是曾經在我們無量劫來,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辛苦的栽培,這個因緣才在今天能熟。所以說能夠聽到佛的法不容易,那麼佛的法的核心是什麼?咱們今天不專門講哪個宗派,或者什麼法門我們不講,就說我們有沒有把佛法的核心給抓住了,這樣去進行,來嘗試著複習一遍。

學習佛法的核心是什麼?哪位同修說一說,學習佛法的核心,脈絡是什麼?四個步驟。首先要什麼?信,其次呢?願啊,大家都記得淨土資糧是信願行,阿彌陀佛!這非常好,我本人也告訴大家,我本人也是就是這輩子打算靠阿彌陀佛來接引,一定要往生。所以咱們將來不是今天見啊,哪怕再在這個道場見不了了,極樂世界肯定能見,但是我們今天不僅僅對自己負責,還要對我們現在的這些有緣的負責。所以今天講到佛法就是整個佛法的總括:四個步驟,就是要信;要解,理解的解;要行,具體操行的行;要證,真的得當聖人。每個人都有機會當聖人。所以我們今天就沖著信解行證這個次第,這個路,我們再四處把它重新灑掃灑掃,好好的整合整合,再走一走,看自己怎麼樣,信解行證,這是佛法的總綱。

至少在我們這個國土,釋迦牟尼佛一代設的這個教法,它就是這麼一個秩序。如果我們不遵守這個秩序,那麼一定,至少你肯定學不好。而且你可能學的最後非佛弟子。那大家要說了,哎呀法師呀我們期盼了半天,你來了就說這麼一個,我都不知道這個字眼兒了解了多少,你看我今天這麼莊嚴,坐在這裡。我確實說咱們天津,特別是極樂寺這邊的居士有水平,因為我已經收到了有的同修提出來的幾個問題,這問題太有水平了,在剛才我還在想,那我照這麼個講法,豈不是今天等於說人家應該吃滿漢全席,我就端了一張天津煎餅果子我就上來了,真對不起你們。後來我想想不必如此,我們學習佛法,只要貴在坦誠。

你說信佛法,首先第一個次第要入什麼?入信住。把心住在信心上面,那大家要說了,信誰不知道呀,我那會兒一開始皈依,信才皈依的呀,我現在每天誦經拜佛持咒等等,我都是因為信,我不信我幹這些我傻嗎?大家知道,如果光說這個信,你看我們修淨土,必須最大的玄關就是信願行。第一道就是信關,大乘佛法,要入這個菩薩的位次,第一個位次是什麼位?要入什麼呀?要入十信位。大家知道嘛,這是大乘佛法修行,首先就是十個修行的步驟,第一個就是要入十信位。而在淨土宗的祖師的開示中,如果我們真的把信修圓滿了,一念淨信下去,當下就能往生。大家知道吧,一念淨信當下就能往生。一念淨信當下就能入實相,這是《般若經》裡邊講的。

所以你看,從開始的信到最後成就的證,其實都是圍繞著信門。所以這個信來講的話,我們從一開始的上道沒錯,到慢慢隨著修行,說哎呀原來如此。再慢慢隨著深入,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堅固,這是一條必然的修行之路。不可以妄加的有個閃失。所以今天首先第一個跟諸位同修說一下,就是我們今天的內容,不僅僅是我們共同分享複習一下,還要賦予大家一個我們共同發願的一個職責,就是以後我們出去了也要合理合法,契機契理的去說,告訴一切的有緣,我們佛教徒,我們佛法是這樣子的。所以我們要把握好這個信的第一個標準,說俗點兒就是要有激情期。這種熱度,這種覺得說非常的,每天都歡喜的說,學了佛法,剛剛接觸了,讀了一部經,到廟裡拜了一拜,突然間這個善根開始顯發了,說我信仰,我有信仰。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個信仰。但是大家捫心一下,就是激情期的時候,我們確實有的還在經歷,有的已經過去了,知道吧已經過去了。

那麼我們在這個激情期必須要自利利他,要做什麼呀?首先第一個就是要破除迷信。是不是這樣子,大家坐到一起了,在道場裡邊了,覺得都是佛門中人,對吧,你我一看大家都是佛弟子。我常說如果現在把我們,不要說撒在中國了,就在天津市你把咱們就這點兒人撒出去,學佛的能佔多少?在主流社會中曾經的時代烙印,對吧,眾生的福薄德淺,到現在我們還是對於佛法,一說到佛一說到廟,一說到燒香拜佛,塑佛像建道場,你說我們主流人群裡面第一反應是什麼?是說人類必須需要信仰嘛?是說到其實宗教是對我們生命的一種反思和超越嘛?他會想到這個嘛?他會了解說其實佛法才真正的跟科學是最高端的同步和脗合。有人知道嘛?沒有人知道啊。

還有多少人一直認為佛法是宗教,這是算好的啦。第二個就迷信。第三個就是有事兒了,家裡有事兒了,生活不痛快了,受了挫折了到廟裡面去拜一下,咱們居士同修們都害怕,為什麼?因為別人就會說,你有什麼事兒呀?你最近家裡是怎麼了?到現在還是淪落到這個地步。所以我想我們第一個,大家身為佛弟子以後發心一定要破除迷信。

你看我們已經到了這個時代了,不要說我們什麼民間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領導人,都已經在以這樣的姿態到處去弘揚,至少在弘揚佛法文化。現在我們的政府主管部門這麼支持,那麼我們作為佛弟子就要利用好。首先佛教是什麼呀?佛教是正信,是破除迷信的,大家要有這個概念。什麼是迷信呀?你不容分說的信,和不容分說的不信,都屬於迷信。

也就是說你根本就不了解它,就看了一下,到這兒逛了一趟,就認為這是迷信或者不是迷信,這都屬於迷信。因為你不了解,對吧。所以第一個就是要破除迷信,我們要以自己的身份來表這個法,讓大家不要對佛教有誤會,這是我們當今時代第一個功德無量的事。你要看碰到什麼人,如果說剛剛來學佛,甚至有點兒興趣的,千萬不要一棒子把他打死,用因果呀,或者說你業障呀,就一下子把他給弄死了。

一定要循循善誘關愛他,我們既然是菩薩就是慈悲嘛,你說我們當時學佛怎麼進來的,好不容易進來的,現在想想如果沒進來的話,沒到這個地步都後怕,因為這輩子馬上就又完了,是不是?所以第一個我們要常發心,要護持佛法,就是這樣護持。要以飽滿的、自豪的、燦爛的這種精神,佛弟子的面貌告訴大家:學佛人,一個在社會上來講我們守公德,有素質。第二,並不是都沒有文化,很可能是各個鄰域的精英都有,現在學佛的人越來越多了。第三個,要善良真誠。要把人的本性的這種漏性,慢慢的一點點修掉,展示給還尚未學佛,還在門外瞻望的人。這是比你現在說一千道一萬怎麼修行,修多少年了,念了多少經了,都不如這個功德大,這是第一功德。

所以第一個我們就是要擔當著信的,入信位第一個就是,憑著自己過去的善根,現在到了這個信心具足的時候,那麼我們還要去破除迷信,對外而言。破除迷信完了以後,我們學佛上道,從信心上來講它是有步驟的,什麼步驟呢?因為現在接觸的經書太多,網絡上一打開,不要說網絡,你說光這個微信圈裡,居士之間都有相互關注,佛弟子的微信圈兒打開,全是佛話,全是佛語,全是開示,全是心靈導讀,那麼我們現在信了佛法,你第二個到了信的起伏期了,就是有可能一會兒起一會兒伏,有時候進,有時候兒退。他會經歷這麼一個時代的,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必然的心路歷程。到了起伏期的時候呢,我們就下一個瓶頸又開始,要大家往什麼上面靠,大家說我們信佛信什麼呀?首當其衝是信什麼?

你看,在《金剛經》裡邊不是講到了說,若人能於此章句生信心者,對吧?說這個人不是一佛二佛三佛四佛,是無量佛來那兒積的善根,是不是?或者還有的人去跟別人說要念阿彌陀佛,要往生極樂世界,對吧?可是信極樂世界不是那麼容易信起來的,他還沒學佛的時候,你告訴他,他根本沒門兒。為什麼?因為他的福報不夠呀。能信受淨土法門,我們現在覺得說大家基本上都在念阿彌陀佛,都在修這個法門,可是你要知道這是我們現在種子成熟了,能夠信受淨土法門的人不是一般人。所以我們現在在這個信的起伏期把心安在什麼上呢?再次的老生常談,一定要把視野安住在因果上。你看我問了這麼多,沒人說,就這兩個字,因果。

諸位同修我們現在都沒有依著因果而行,你們知道嘛?都不是明信因果,因果的概念都沒有隨時隨地,念念的入到我們的人生觀,或者說入到我們對事情,對來的人,經的事的取舍抉擇中。我們每一個事情你想想,我們當下的這種運作中,真的都是依因果而行的嗎?不是的呀。告訴諸位,祖師們開示過,說如果一個人能夠真的依著因果而行,這個人就成就了,就會開悟,大明心性,深信因果才能大明心性。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好多學佛學得後來走不穩了,或者飄起來了,就是因為當時因果沒有紮實。這是第一道門,我們就沒過,可能就繞開了,走了後門或者旁門,這個大門沒走進來。

所以你就沒走在這個中軸線上。《金剛經》裡面講的,若人於此章句生信要積攢那麼多的福,可是一開始如果比如說聽這些萬法皆空,或者說禪宗《壇經》裡邊講到的心勞何用持戒,這些話聽得多了啊,如果沒有剛開始比如說誦《地藏經》,依著我們害怕因果,害怕果報,不想輪迴,如果這個次第建立不起來,我現在發現了很多人最後走得高了,或者越來越上面描繪得富麗堂皇了,下邊兒就塌了。因為他連因果的基本的概念就沒建立起來,口裡雖然是說的非常的高妙,但是後來發現行為就在這上面塌了。

很簡單,咱們因果其他的不說了,從佛弟子來講,你看我們如果說諸位搭了縵衣,最基本的就是五戒對不對?五戒是吧,五戒是佛弟子的標誌,諸位同修你們現在每個人,如果都受了五戒或者三皈依,包括三皈依吧,三皈依裡邊的三皈戒至少是盡形壽皈依佛對吧,皈依法皈依僧。其他的不要說了,佛我們就都承認,我們有沒有時時刻刻皈依法,這個法就叫解脫,叫成佛法,佛說的三藏十二部教典。

我們是不是有時候會覺得,突然間來了個世間的學問也罷,或者其他,不要說其他的外道啊,就現在世間的門門,林林總總這些養生,這些國學等等,你會不會把心全部的比額佔的多了,流到那裡有沒有過?大家旁邊有沒有這樣的同修,肯定有。這是為什麼?就是在這個因果取舍抉擇,主體和枝末上就沒有把它擺正,非常可惜。

再從五戒來講,比如我們說殺生,說偷盜,其他的不說就說一個偷盜,如果我們要持偷盜戒清淨,那我跟大家說一句,這個是我們自家的話說的,你都沒法活了現在,知道嘛?這就是末法時期的尷尬和無奈。因為你就算不犯根本,不是說明著把人家的偷過來,但是所有這個社會中你想養家餬口,要每天度日,要在事業上有所發展,乃至出人頭地等等這些,好像你就必須要在這個盜戒上不清淨,有過失。咱們也不說主要的去犯,就是有過失,才能夠成功。那你說我們怎麼辦呀,那就說明一旦這樣就是要眛因果的,所以說很可悲的。這是在這個信的起伏期,就會出現這樣的障礙。那在這個上面我們就退一步而行之,至少我們要慢慢的學得,不要讓這個因緣膨大。就是兩善同步的時候我們取其大,兩惡同步的時候我們取其小。這也算對得起一個佛弟子,然後要把這個五戒操守,要粗持五戒,我只希望能粗持五戒。你看這就是在因果取舍的。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在入到破了迷信、在入正信的時候呢,不走因果和輪迴,這個概念不是很明確。

所以我們第二步一定要說,用因果來指導我們,用輪迴來強化視野。為什麼我們留戀現前的一些東西呢?就是沒有把他的視野打開,放在六道的層面和三世的層面,是不是?你看為什麼好多學佛人,你們肯定見過這樣的,一開始在你的勸導下,或者他就跟上來了,不管是圖熱鬧也罷,或者有一些事情也罷,或者是莫名的興趣也罷他上來了,上來了過段時間,他剛剛學了一個月,或者你好不容易勸他念了幾部經,背個咒,結果他家裡出了點兒不好的事,他就開始認為這是學佛學的,趕緊就把經書送到廟裡,佛像也不供了,太多這樣的人了。你說這怎麼辦呀?就是因為剛開始沒有交待清楚,沒有從因果和輪迴上教導和向他說明。

你看看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太多了,比如說有的人直下就會說,為什麼有的人壞事做絕了還那麼享福,官高位顯也罷,家資萬貫也罷。說我或有的人特別善良,我從來也沒做過壞事,怎麼就禍事總攤在我身上呢?大家想想這個問題來了的時候,從現世看它確確實實是這樣,對吧?可是問題是他遇到壞事的這個果報,好的果報它還沒有報嘛,壞的就成熟了。那麼遇到一旦一直在享福,這個好的福報還沒享完,壞的果報還沒來嘛。那麼這一世有可能這個時間段它來不了,你必須要用三世才能說通,才能安心呀,否則他信不了,是不是?但是如果他沒有三世輪迴的概念,你發現了麼,有的人學佛他不肯相信三世,因為他覺得三世關係到前生後世了,要關乎到生死,他覺得不吉利,他就想這輩子現世好。所以大家發現了沒有,這都是我們啊,都是以點帶面,就是現在我們對於一個信解上,信上面的一些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雖然每個人都現在已經,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講不是問題對吧?已經知道說三世因果輪迴,但是很多人他不曉得。

再一個慢慢的,把我們的信仰要從激情,要從功利主義,要從功德無量等等這些,變成理性的宗教情懷。什麼叫做理性呢?就是我們認為我信仰佛教呀,這就慢慢屬於信的穩定期和堅固期了。我們要從穩定最後滑向堅固,這樣的話就差不多啦。至少在信心上我們及格了,可以盡形壽的不會在佛法上出錯。所以這個理性情懷,就是不管你怎麼樣的境界也罷,長期的學習佛法,任何的經典的知見呀等等這些,你已經有了一個總控的能力。我們說一個指標,至少你在自己學習的法門,或者你堅持的功課中,別人說你這對與不對的時候,你清晰明白的知道,我哪兒對哪兒不對。我們肯定有不對,但是你不要動不動就隨著被說走了,或者自己就亂套了,又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特別是佛法有時候,自己太專了也不行,太多了也不行。然後旁邊的這些善知識,現在的同修們也是,不好行,好說;不好老實,好出類拔萃。所以弄得有時候也好當個教主,等等這樣一說說多了,說得你自己篤定不住的時候,有可能有的被轉。

跟大家說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但是我們就一步一步的這樣想想,我們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我們現在還繼續還是要能夠穩得住,因為確實過去所培的善根也罷,過去所種的業力也罷,我們不曉得哪一天會突然有無常,或者我的業障現前都沒有,可就是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有信心呀。這個信心從哪裡來呢?告訴諸位,必須要堅持要學法,要聞思。聞思的多了,每一次的聞思,你想我們都不是瞎說呀,都是佛經裡面傳達的信息,都是釋迦牟尼佛這位大圓滿覺者,兩千多年在印度的原話。那你不斷的這樣聽,自己的心性中就有了佛的知見了,明白嘛。有了佛的知見以後,再慢慢的自利利他的時候,這個信根紮下來就動不了了,這就所謂的知見就具足了。所以今天跟大家講的第一個就是要入信,要住到信心上來,我這麼講大家能聽明白嘛?你可以想想,等一下有什麼問題,我們會留大部分的時間給大家提問題。這次我來的目標呢其實就是這個,希望能夠解決一些我們具體修法中的一些疑惑,或者是容易產生的一些誤解吧,乃至懈怠呀等等這些,相信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共同來討論一下。

那麼第二個要講到的是什麼呢?需要入什麼呀?一個是要入信住,一個要入解位,入解,就是理解的解。跟大家說到這個解啊,我們常說解行並進,解行並進,解有好多種。剛才我講到的,我們現在最基本的一個是要理解,理解了以後慢慢的用心跟著這樣去觀察,去思維,就會發展到另一個就是到了悟解了。不是誤區的誤啊,不是誤會的誤,是領悟的悟。到了悟解的層面,說實在的如果能夠滑落到悟解的層面的時候,慢慢的,我們在心裡面對於佛法就有了一個比較,就剛才講到的信心上的堅固穩定的時候,在這也同時顯現這種功德,要有悟。現在我們平時有時候也會有一種說法,剛才我也都講了麼,你要好好的修,要實心的幹,你說那麼多懂那麼多有什麼用。

我發現了現在我們這個時代,大家看見了嘛,到處都在提倡講經說法,包括咱們極樂寺這次請我過來,這樣跟大家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緣起,萬事不是都需要緣起嘛,我們這個時代,正需要讓佛法大弘揚開來的時候。諸位看看在什麼情況下才叫真正的興盛呢?比如出這種大祖師,或者大菩薩乘願再來很多,對不對。你要知道在上面的高端已經很多的時候,一定要在下面的基層全面鋪開來,能明白吧。

就跟我們現在打個俗氣的比喻,你看北京也在炒房子,天津也在炒房子,中國人可憐的好像這幾年,這幾十年的活法全是房子,那麼這個房子能夠炒到高端的時候,需要下面人人都認為這個房子很重要,是不是這個意思。那麼這樣,上面才能夠蓋出來好的樓盤,能買到好的房產,一定是人人都認為這個事情很重要的。現在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讓大家都認為有這個事情很重要。

這是我們第二個弘法的知見。諸位同修,大家都認為這個很重要,我們自己才能夠造那個重要的,在上層或者頂端才能夠更走得好。因為環境已經造就了,時代造就了。所以第二個就是要入這個解位。我們現在其實理論基礎和知識太缺乏了。下面會講到為什麼我們現在有時候,一來點邪知邪見就沒主意了,就被說走了,我經歷得太多了。一來點兒外道邪說,就馬上投其所好,就一下子成了個集團追隨去了。本身已經到了一個法弱魔強的時代了,其實現在特別是我們漢傳佛法,大家知道,是非常弱的,就像懷裡襁褓中的嬰兒一樣,這是每一個四眾弟子,在家出家男女兩眾,四眾弟子都應擔當的職責。

所以我們學道要依次第而行,就是要入解位,第一個要解什麼呀?解經律論。每一個廟裡面都有藏經樓,可是藏經樓裡面的藏經我們看過幾本兒呀?我現在在這裡普查一下,就比如說咱們每個都受了五戒了,你們在座的居士們,有沒有把《戒律學綱要》看完過?首先說看過沒有?看完過沒有?有的居士是大概粗略的看一下。其實告訴諸位,戒律是最要嚴謹的認真的,甚至要背誦下來的,你嵌在心裡了才能知道哪兒有犯,哪兒有過失,哪裡要改正調整。不曉得嘛。你自己不曉得,別人也不知道,包括我們護持,包括出家師父,我們護持出家師父也要護持戒律呀。那你自己知道哪裡哪裡,出家師父也知道哪裡,大家一體的,這個東西就不會去流斷,明白嘛。

就是最後我們所說的,曾以為非,大家原來都認為這個不能幹,今以為是,現在都覺得哎呀麻木了,久而久之就開個緣吧,沒事兒就這麼著吧。你說佛法是不是這樣一點一點流掉的,這是律。所以作為居士,我也提倡諸位至少要去看一看《南山律在家備覽》,要學習,一邊兒念佛一邊兒學習這不會耽誤的,包括學教,將來都是往生的資糧。現在中國人本身就不喜歡讀書,佛門裡面更是有時候也有懶散的,或者給自己找藉口,說哎呀不要學那麼多,特別是居士學那麼多,老實念佛,一句佛號到底就可以了。問題是如果你真的一句佛號到底了也行,你有沒有到底?真的一天不要說睡覺吃飯了,就是平常你真的能到底嗎?從時間上來講。從深度上來講,你真的能到底嗎?世間上對你一點兒的干擾都沒有了嗎?六親眷屬的親情,每天生活的環境,物質滋養等等這些,真的對我們一點兒影響都沒有了嗎?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足以說明沒有到底。不能夠呈現出來一個理性的佛教徒的面貌,就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不學教。

所以第二個希望大家真的要多學,在戒律上作為第一步要了解,支持自己的行為。其次就要看一些必須讀的經書。當然了像《金剛經》《地藏經》這不用說了,《心經》《大悲咒》《藥師經》《彌陀經》等等這些,給大家說,就是釋迦牟尼佛當時一生去講法,他講法是有一個次第的。一開始是講的《華嚴經》大家都聽不懂,後來才講的《阿含經》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比較接地氣的所謂小乘上座部的這些經典。

像《阿含經》裡邊也講到說,這個世界是怎麼形成的,人的輪迴,佛弟子曾經怎麼樣跟他一起修學,這些我們也要適當的去了解一下。然後再講方等經,就是慢慢引向大,像《維摩詰經》《圓覺經》這一類的。講多了再慢慢以後開始講《般若經》,我們知道《心經》《金剛經》,包括三十品的《大品般若經》《文殊問般若經》等等這些,現在在網上或者你拿著手機就這麼翻一翻,每天學習一點,不要把時間浪費了,每天學習一點點經教,包括論典。你看包括我今天有問題已經提出來了,在《彌陀要解》《淨土警語》《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等等這裡邊,這就說明你還要看一些祖師們的論著。諸位同修你們知道嗎,如果你們是修淨土的,每天必須要看一點《印光法師文鈔》,否則有可能你就會走偏,這是必須的。所以大家要入解位,一個就是要依教法,經律論而行,今天因為時間關係,我只能就這麼一點一點的提出來,大家做一個思考好吧。

其二,你慢慢解了以後,也要有一點兒悟性。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主和次。對各種平常接觸的經典的這種主要講的側重點,要學會貫通。怎麼叫做貫通呢?比如我主要修這部經典,我很相應對吧。剛才沒講到,再厚一點的大部頭的,比如《楞嚴經》或者《法華經》,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都可以,也可以長時間的去通過學習,我們現在太懶了。但是在這裡邊你又要把主次分開了。比如你說常誦持《金剛經》好嘛,那麼如果你是常讀誦《金剛經》,你就要依著《金剛經》所講的道理去觀照,道理去觀照的時候呢,問題是你又會去讀其他的經。《金剛經》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是如果你常受持再讀一下《地藏經》呢,就似乎你理解不了,說《金剛經》跟《地藏經》講得矛盾不矛盾,衝突不衝突。因為它說什麼都是空的,它又說哪兒哪兒都有這麼多眾生,不知道幾劫幾劫將來成佛,怎麼度,發願等等,不是空的嗎?這就很麻煩。包括我們學習淨土也會有一些問題,比如說,阿彌陀佛叫無量光無量壽,對吧,無量光無量壽其實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兆載永劫,永不會消滅掉。可是還有的經典像《悲華經》裡面就講到說,觀世音菩薩將來在阿彌陀佛涅槃了以後,就要去頂戴成佛,叫普光功德山王佛。那這個問題你就麻煩了,怎麼解決呀?因為明明說阿彌陀佛不會涅槃,無量光壽嘛,又說他涅槃了,觀音菩薩頂戴他,那這怎麼辦呀。

教理上面道理不明白,對於經典不會貫通就麻煩。很多時候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子,你看這部經典裡面是這麼說,那部經典裡面是那麼講,其他的不要說了,就光說空和說有的這兩大類經典,就以《地藏經》為代表的說有嘛,因果相續嘛對吧。以《金剛經》為代表的萬法皆空,就這些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那怎麼用心呢?說觀什麼都沒有,這不是有因果麼?難道因果都沒有麼?矛盾。這就需要我們去悟了,各類經典的融匯貫通。你如果是修學,比如像《金剛經》講的,觀照一切萬法皆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分別不執著,那麼你就慢慢要去用這個道理去面對生活是可以的,但是並不是說就沒有因果了,就在這個因果上你去觀照這個空性的緣起法,能明白吧?就是恰恰正好因為說前因轉到後果,所以才說萬法皆空,如果萬法是實在的話,我們這輩子是真實的我,我們怎麼從這輩子的因轉到下輩子果,因為萬法是空的呀,所以才有輪迴,大家能明白吧。因為一切如夢幻泡影,所以才有因果,前因後果它是轉化的、變化的、不定式的,所以才是空的,是這麼理解的。

那麼在這樣的一種智慧中,我們才慢慢安住到這個教法上,然後才能運用到生活中。大家想想我們能不能運用到生活中。「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都會念吧?那我問一下大家,「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什麼?色受想行識,就是我的這塊肉和我的思想,就是這些東西。所以觀自在菩薩不是離得八萬十萬里遠,說離開到天上或者在哪兒修行,就是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色受想行識就是自我的存在感和一切的世界,所有的內容無非就是色受想行識。對不對。所以說佛法其實是非常靈動,非常多姿多彩的。你要把自己的生活,活成一個佛法的道理的這樣的一個狀態,並不是說就離得遠遠的,我徹底不食人間煙火了,不是這樣子的。好多同修就修得這也不對,那也看不慣,就徹底不食人間煙火了。那麼你能夠躲起來清修也行,問題是我們現在沒有那個因緣福報。所以說現在來講,就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其次除了學習以外,要懂得悟解,言外之音弦外之意。

第三個,就是要正確的領會,不能夠反記,這個內容就多了。我們現在生活中為什麼好多時候,知見不知道,懵懵懂懂的就跟著瞎走。或者跟著今天的這樣一個宗派,那麼一個法門,最近又提倡了,現在還邪知邪見這麼多。我在這裡問一下大家,你們聽過心靈法門嗎?你看這個知名度多高啊,都知道。多可怕呀,這就是現在國際上最大的邪教。我再問一個,你們聽過有一個叫印廣法師麼?邪師。到處給人授記,當場聽一座法,你就能成佛,本身就是佛,說所有的歷代祖師都講錯了,把釋迦牟尼佛誤會了,連釋迦牟尼佛都有過失,這都是他徒弟說的,還不是他本人說的。你想想就不知道我們現在的共業招感的,都是外道,附佛外道,邪知邪見這麼多,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正法太弱了。

所以如果我們常去聽聞教法,你對《楞嚴經》熟的話,馬上就知道了。魔化現成這個怎麼怎麼樣入到心竅裡,說這個是菩薩那個是佛,這就是典型的魔的表現呀。為什麼我們認不出來,還孜孜以求馬上心嚮往著,為什麼?打鐵還要自身硬呀。現在我們自身都不知道,不知所云。來了一個說法,來了一個什麼,自己沒有判斷力。

所以今天呢就是為什麼說這些,這麼粗線條兒的,就是要引發我們的思考。你們覺得哪一步驟有一點兒缺,哪一個覺得還應該補,哪一些有一點點覺得相應,那麼大家就這麼走,這就是今天,我們就希望能夠達到這麼一個效果,就可以了。所以說第一個就是說不要入邪,學法以後慢慢兒就能夠杜絕這些邪知邪見,來了你自己有抉擇的能力。第二是有邪師說法,你自己馬上就判斷出來,不會去護持,很多居士我碰到了,就是誤入歧途以後又反悔了,又覺得原來不知道,結果他們傳法的那個力量很盛,大家知道他們魔也是有福報的,他在那場子,人家那道場比咱們這兒還場面大,下面烏央烏央的講起來話就跟祖師似的知道吧。不這樣他沒法兒攝受人嘛,為什麼?

說白了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嘛,過去學佛學法的時候兒,就心沒有擺正,不知道發心學佛是為了什麼。如果我們想想身為佛弟子,我們發心不是為了了生死,不是為了成佛,你是佛弟子嗎?因為佛就叫我們幹這個嘛,當然我們在幹這個的時候兒,也不是說我們就世間一切都不幹了。可是諸位要知道,如果我們把教法明白了,釋迦牟尼佛意圖明白了,幹什麼都是可以修行。你去發展事業,都可以避免過失,都可以利益眾生,都可以如理如法。你放開了去幹,事業做得越大,福報越大,都沒有不如法。現在就是因為前面是短板。

再一個就是學習教典以後,不要依邪師經典。現在很多時候,我們去流通一些法寶等等這些,把某一個甚至包括出家人吧,不知道他的知見對不對,有一些閉關多少年出來就開始說,那麼我們就往往會追著這些,好像苦行的效應。當然不是全部,苦行當然我們是提倡的啊,不是說苦行不對,但有些是把這作為一個賣點。或者閉關多少年了,或者在哪兒苦行多少,或者多少年不吃油鹽等等,然後給你寫一些說話,寫一些開示等等出來,流通得非常快。大家就喜歡追逐這些,可是釋迦牟尼佛說出來的經典,他都不太感興趣,問題是我們到底是該信佛?還是該信人呢?我們很多時候,連這個道理都想不通嘛。你們知道嗎?是該信佛呢?還是該信人呀?很多時候我也想不通,明明釋迦牟尼佛就說到那兒了,擺著呢,你就覺得這個好,就覺得他好,誰都不如他。而且我們現在有時候,有這麼一種,真的跟流行歌星一樣兒,這段時間誰比較名頭兒大,誰比較火大家都跟著去了,就是他了,最後他被取締了,在這種情況下,又不理了。下一個鴻運當頭的人出來,又跟著去就這樣兒。你想想我們到底要幹什麼嘛?所以說要住到解位裡面,就是要正確領會,不要被邪知邪見給染污了。

第四個就是要有行門,下半場我們會講到行位,就是要以行證解了。用我們的行門,操行來實踐佛法,不然大家會落到幹慧的。能明白什麼叫幹慧麼?講法,包括我宏海法師就特別容易出這種差錯,弊病。為什麼?落到幹慧地,就是道理特別多,可是這個非常高妙的道理特別多,可有一點點事,心就把不住了,還不如一個不學佛的,火氣比人家大,煩惱比人家多。真的特別是喜歡說的人,大家要引以為戒。就像我這樣的啊,這個時候就叫做幹慧,希望大家不要落到幹慧裡邊,還是要念珠拿起來,要常磕頭,折服我慢,要嚴持精進戒律,這幾個保險一旦控制了,就不會出問題,不要落到幹慧,要用佛法要滋潤起來。

(下)

諸位居士同修,上半場講了關於入到信位和入到解位的大概。時間關係只能粗線條的分享一下。初衷也說過了,為了對自他皆做個提醒和清洗。讓我們修學心能夠保持一份新鮮和無雜染,是正確的,是最近的,最直最近的一條路,就算效果達到了。

既然講到要有解,還要有行。下面這個主題,就是要入行位。

入行位,怎麼行?我們學習佛法,一方面具體的法門深入上,每個人的根性不同,喜好不同。好念佛,好持咒,好誦經,好多去磕頭等等都不一樣,這都無妨。最主要是大家要有總持的能力。什麼叫做總持?就是要把大核心掌握住。大核心掌握住,不管修到哪個法上,都不會離開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最後的指歸,一定都匯到一處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法就一個法,不管是淨土法,天台法,禪宗法,密宗藏傳佛教,上座部禪修內觀禪等等,它不會超越釋迦牟尼佛所有的核心。總的來講,一切的法都以明心,一切的行都是以淨行為根本。讓心清淨,讓心明白。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就要反思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要入行位,一種情況是在一門深入的同時,以萬善同修具足資糧。打個比方,修念佛法門,為什麼有的人心比較靜,能夠一直南無阿彌陀佛念下去。但是有些人卻不行,他也知道這個好、這個對,最佳,但是為什麼就進行不下去呢?就是福報不夠。修行需要福報,我們成就,開悟也罷,往生也罷,真的就是福報因緣成熟的時候,輕而易舉順理成章的事。福報不夠的時候,要有加行。加行就講到萬善同修。釋迦佛也都不舍穿針之福。當時阿那律他想穿針,結果眼睛瞎了,動了個念頭說,誰能幫我把針穿過來縫一下。釋迦牟尼佛馬上就用心感知到,這就是如來不舍穿針之福。當時阿那律還說如來您這是什麼意思,佛就說我不能舍棄一點培福資糧的功德。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真的能夠一聲佛號到底,那就九法界的事都不幹了,菩薩不當了都可以。可是事實情況下,現在連人道都不保,所以一定要萬善同修。只要自己能發心,哪怕不去攀緣不刻意去追求功德,到了自己跟前的該擔當的一定要去做。特別是在護持道場,護持三寶上面來講要不遺餘力的做,千萬不要以為這是為誰做,功德都是自己的,人家連一點點針大的功德都搶不走。所以,一門深入配萬善同修,這是第一點大家要記住。

第二點,隨著我們的修行,大家不要小看了自己。你的行門一起來,心念一發,一精進,所有的命運就開始轉了、變了。變了之後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過去造了什麼業,有些境界出來的時候,有順也有逆。順的境界出來的時候,你要馬上警覺到,一切如夢幻泡影,千萬不要通身紮進去了,成了往生障道資糧。比如說世間福報的顯現,要能舍、要不動、要看破。當然有些事情確實沒經歷過,說看破放下,都沒經歷過沒擁有過,看破放下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需要法來支撐,只有法的財富,最大的法財,又歸結到要常聽法,要聞熏。在順境來了以後不要打失,千萬不要得意忘形,或者就忘了往生的事,覺得現前的生活也挺好的,多美好呀。

現在好多的學佛人就關注現前的利益,大家知道現前的利益,跟將來的利益是息息相關的。你在這兒押得多了,那兒就少了,一定要保持平衡。不管是順逆境界,順的不被轉,逆的不要退。最難的是逆事,因為我們都有冤親債主,有的大德說過,他說他不害怕一切的折磨、痛苦和挫折,就害怕對他好的人,一看到這樣的人出現的時候,他就非常恐懼,雖然那會謙虛,沒有成就,我也情不自禁覺得很相應很溫暖,但是他說這是我最害怕的事情。這就叫冤和親。一般逆境是體現在冤上,債主來了,比較小的,稍微一用功就轉了。或者,這段時間被牽引,但是熬一段時間也就過了。但不要忘了我們生生世世的眷屬,有的是欠了情債,有的是財債,像出家人好一點,欠的法債多,我今天也是來還債的,當時許諾下了就必須來。前生後世千絲萬縷我們不知道。可是這個人,特別是我們在家來講,包括所有的道人,過去的眷屬,特別是最親近的眷屬,要麼生自己,要麼自己生的,要麼是一輩子的伴侶,或者過去惱亂了別人,逆境來了一定要撐著,要說服自己,提起這句佛號,把逆境用成道用。

看這個逼迫沒完沒了,一定把心一橫,使勁兒的往上轉。但是這個不好轉,為什麼呢?因為往往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念佛念得很好,睡著了,早上起來還能想起佛號。一旦出現了違緣或者逆境的時候,早上起來就煩這個念這個,一天就綁捆著你不得自在,無時無刻的吞噬著清淨的心念和正念,這個時候就看功夫了。這就是上下之際,如果你下,就一發就不可收拾。如果你上,也是一發不可收拾,就上大境了。不是說積攢那點兒零錢,就等於突然中獎了,就是這樣的上。諸位在行門中如果遇到順逆境界,希望不退不轉要忍,一切得成於忍。很多修行路上的英雄豪傑,忍不住就敗下陣來,敗下陣來了還得重來。要知道這個永遠都得過,怎麼過呢?有的人就跟轉木馬一樣,騎上它幅度不大,起一下伏一下,一圈兒一圈兒就過了,過得慢。有的人跟過山車一樣,心驚肉跳,幅度大,退的雖然大,進的也大。

入行門,一個是要深入法門修行,修行過程中不會那麼風平浪靜,修得越好越苦,這個沒得選擇。我親身經驗,越修得好越苦,苦得最後都覺得任何事情都沒意義,一天都不想活,你還得繼續。不會讓你死的,因為你還沒還完。一個淨土修行人,真的乾乾淨淨拍屁股走人的話,就死一下,不就是恐怖一下,怕一下,再一念彌陀接引,心一安,就走了就脫了。問題是沒到,沒到的時候就忍住,不讓它再續到下輩子還有零頭,一有零頭就下輩子。大家要知道,越修得好其實越苦,但是苦盡甘來也是真的,這是入到行門。

再一個,如果有的人修得比較好,出了境界,這不是順逆境界,出現修道中的境界,見這個見那個,顯現了感應、瑞相、好夢等等,層出不窮,這個時候要注意,不要隨相轉。如果用好了增加信心,說我走對了這輩子真有佛菩薩,將來真會接引,真的會去淨土。千萬不要起自大心,到處說,到處顯擺,沾沾自喜。只要有這麼一念就非常麻煩,因為修到高的時候,心清淨了越容不得一念,一念就會無限的膨脹轉成很大的障礙,大家要小心。修行總歸是心裡的事,不要跟一切人說。我自己講法也深知肚明,說得多了,自己都會折損掉,因為存不住。雖然發心確實是為了利益大眾,希望大家都能起點信心,心念一動它就上來了。在這種情況下一不要隨境轉,二悄悄的繼續過,因為還有更好的。沒到成佛的時候,永遠沒到最好。沒到往生之前,永遠都是幻境。這是從修行上來講,粗線條兒的一個行門。

入了信位,入了解位,入了行位以後,就能夠上道,就要證。說到證,可能我們現在連邊兒都沒沾到。不說境界,因為境界是各人證各人的,我也沒有,但是我想至少有這幾條,可以預示,可以進入到證的果實中。比如說從出離心上來講,還是在講發心,因為發心就意味著證果。只要發心,一定要成無上正覺,世間法裡面任何出來了,諸佛菩薩護法都會為你擋掉,就一心一意發心要無上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首先出離心,有生死的概念。當真要害怕墮三惡道,害怕墮地獄的油鍋劍山刀山劍樹,當真不想抱那個銅柱。這些都要真的怕,不願意入輪迴,再不想這樣無休止的、沒意義的轉。一生又一世,上去下來,這些不要講空,就是真的要害怕,特別害怕,害怕娑婆世界。如果諸位的心量在最清淨的時候,可以感受一下,對這個世界的最好的事物,哪怕是學佛,最舒服法喜的事物,只要有一念感知,一念染著,想托付的時候,心是會覺察的,就知道不應該。因為智慧相續到那個地方,智慧的力量在,就會幫我們杜絕掉。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沾沾自喜,一不小心就進去。所以用什麼力量來提拔呢?就是要害怕墮三惡道,害怕還在輪迴,害怕再跟娑婆世界有染,一點一滴的往出修。很多大德都說,發心暫時不來這個娑婆世界,如果按照通法講的話,大菩薩越發應該到苦海里面來救度眾生。要知道菩薩救度眾生,就是去糞坑裡面救人,也得跳入糞坑,也得沾一身屎一身尿。只有成佛了以後徹底才能抖落乾淨。連菩薩來了也得沾。從這點來講,身為一個凡夫,就一定要這樣。我們在講證,你的心量有沒有發到出離心上。

第二,從慈悲心上來講,慈悲心怎麼訓練呢?首先從自己的六親眷屬,自己的親戚朋友,自己心疼的人。既然心疼他,就懂得最好讓他得度,這是最好的心疼。就利用這個心理,不要說都是平等的,一樣的,現在明明不是一樣的。

先從自己最親近的人,讓他先跟佛法結緣,這個能力你是有的。就讓他誹謗一句佛法,也是跟佛法結緣了,這是現成的。其次慢慢讓他上道,不要強按著,慢慢的引導。再慢慢的把慈悲心輻射到自己能照顧到的因緣,你生活圈子裡的輻射範圍內。如果有的人因緣成熟了,趕緊藉機成就他,給一本書,一個結緣品,念珠等等都可以。不為自己光為他們,這樣成就得特別快,積攢得特別快。

再其次慢慢輻射,比如說我因為我的身份,所以我每到一處還有皈依弟子,我是個凡夫僧,求往生。從求往生來講,我覺得已經成就了,我就覺得可以。從分別心現前來講,還有業,凡夫有分別心,比如說我現在有私心,就我的弟子或者常隨,真的要比素不認識的要上心一些,因為緣分有遠近,那沒辦法,所以把自己輻射到的先照顧好,不要好高騖遠。在共修團隊裡面的照顧好,摩擦能不能擺平,能不能讓著他。就這麼修,不要去吹牛,我都吹了十幾年牛,現在吹不下去了。這樣的話比較現實,也是真實功夫。這是第二個,輻射。

再慢慢的智慧高了以後,才能輻射到一切眾生。這個時候確實如此,希望一切眾生,四生九有,離苦得樂,往生西方,這個心可以發出來,雖然可能見不到他們,可是你的心量廣大能輻射到他。那就算有點感受。這個法,在我們做功課的時候,每天念佛,不要僅惦記著自己這點一畝三分地,真的要發心輻射到整個眾生,整個國土。

其次再大一點,要具足佛菩薩的眼界。佛菩薩的眼界是什麼呢?一個比一個大,從出世的聖人來講,整個三界六道中都是所度的對像。現在雖然是凡夫,心量是可以練的。比如說你雖然是人,要惦記著地獄裡面還有那麼多的眾生,像《地藏經》裡面講的,餓鬼道天天吃不著飯,所以才有盂蘭盆節。畜生道常受血塗要宰殺,慢慢的惦記著它們,就需要一個惦記而已。你的心擴展到它們,太苦了,將來自己得度,一切眾生都不要再受苦,慢慢的就開始擴了。我這幾年去五台山磕頭,不是說光念,在心裡要過一遍,六道眾生九法界眾生,只要沒成佛都還有漏有餘。在這情況下,把心擴大開來,所有的功德我都不要,都給他們,這就等於十迴向的功德了,當即你的心念就是。

有的時候在第一個台階上,但發了第十個台階的心,它就存在那了。這就是慢慢的輻射,心量廣大願力廣大。從親近的人到周邊的人,到人到地獄餓鬼畜生,包括菩薩還沒有成佛,觀音菩薩也可以給他迴向。因為他馬上要成佛了還差一點兒。這是真的,不是我們在演或者必須要怎麼樣,真的要這麼去做。就是立足我是一個凡夫,但是我的心量就這麼想,這麼去迴向,這就上道。這是第二點從慈悲心上來講。

第三,從功夫上來講,要往道上匯。什麼叫往道上匯呢?要把五蘊活在佛法裡面,佛法的五蘊活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今天來說法,如果一個人會往道上匯的,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看到這麼多人來祭祖,就會聯想到六道輪迴苦,死了以後還放鞭炮,驚得他不得安寧,你說這不是愚癡嗎?然後進來這個道場,今天干什麼來了,來聽法,就會覺得佛法難聞,聞法有了受用,回去就要念念不忘,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多餘的要砍掉,沒有的要增長,這就是往道上匯。一定要下意識,你的最主流的思維底盤,是在思維佛法,而且這個佛法不是離開生活的,就活在佛法中繼續活著,往道上匯。比如說我自己,最近去了一次拉薩,按說那個地方對於修行人是非常誘人的,全民信教,到處都是磕大頭修曼紮。

如果一念動的話,就粘在上面了,覺得好,這是佛國淨土。可是我當時在想,咱們這個國土,修行還得那麼吃勁,一頭完了又一頭,要磕十萬大頭,空氣稀薄,我磕一百零八個氣就不夠用,要坐半天。就會覺得在我們國土,一定要有對抗性才能修,要苦。可是在極樂世界,你想苦說實話,上個廁所都修行任運自如,這樣把心匯到道上了。不斷的要讓自己拔高,一刻都不能停,停下來就是退,要精進,念念往道上匯,讓功用現前。拿念佛來講,念著念著自然而然的顯現,不刻意間就會念,或者說原來拚命的說服自己,又忘了再繼續念什麼,念著念著只需要稍微提醒一下,又能夠相續半天,這不就長進了麼,這就叫往道上匯,用功辦道。但不是讓你離開現前,可以吃喝拉撒中都用這個功夫。不是一定入了法堂,腿一盤打起坐來,眼睛一閉才能這樣,不是的,要學會。

現在這樣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古人講法一講三個月半年,一部大經開大座每天都把講法當做共修一樣。你看我們這多麼寶貴的兩小時。所以說要學會不斷在靜中修,靜中練這個功夫,還要在動中去用。就念佛,不能念,就讓他念,不想念,必須念。這時候就又需要理論,因為對淨土法門熟不熟,有沒有去學習淨土三經一論,又需要發問。這樣慢慢的念佛不退,觀照不退,明白清楚這就在上道,這樣下去必然要證果無疑,能得一心不亂,能得念佛三昧。從這些上面慢慢的去用功。

今天也沒講什麼玄妙的話,就是針對現在學佛人的現狀,希望大家憑著自己的根性學佛,特別是念佛來講,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自己活得非常自在,往生有把握,然後相續念佛,這樣就可以了,這是最佳狀態。沒有必要非得今天就必須要怎樣,在佛氏門中沒有必須要怎樣,必須不怎樣。自己相應了,自己自在了,煩惱少了就是指標。

自己往生的心越來越切,越來越有把握,越來越必定阿彌陀佛來接我,這個心已經落停了,一巴掌拍在牆上一樣,就成了,就等著了。所以大家有時候也要做得生想,肯定能往生。大致如此,這就是今天講的一些話,不知道能否對大家有一個功用。來的人,有的我還比較熟,有的是初次。不管深淺,深的再深好好的複習,淺的上道認真的想想。佛法不離世間法,但要能夠出世間。那今天講的呢就到這裡,也隨喜大家的聽聞,阿彌陀佛。

下面我就盡力而為回答同修們提上來一些問題,問題不少,有的問題還挺有代表性的,在此跟大家把這些討論一下,大家再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繼續提。

第一個問題,成道與涅槃的區別是什麼?

這是一個通常的概念,如果泛講,籠而統之的看,成道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成道。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成的道就是成佛之道。修行一直要到成佛才可以歇手。到了極樂世界,只不過是自然而然的任運而修,而且沒有退,也不會有輪迴,修得特別快,所有的功德在一個現前中都能夠具足,自然而然的,不是零零散散,積功累德這樣去修。但是還是為了成佛,並不是一往生就代表涅槃了,這個大家要搞清楚。

成道是有區別的,看成的什麼道。稍微展開來講,我們現在也是成道,成到哪兒了?成到人道了。算過去至少在五戒上,還得有一條是持圓滿了清淨了。保障著我們,牽引著到了人道裡面,這也算是成道。墮到地獄裡也算成道,為什麼?你的十惡業修成了,這也算成道。所以這個成道如果從概念上講,就是成就了一道。

通常意義,成就了佛之道,就是佛道,佛道就是涅槃。

涅槃還有一個概念,有幾種,最基本的涅槃叫做有餘依涅槃。你們聽說過阿羅漢吧?首先要知道,涅槃的概念是什麼,叫做寂滅,又叫圓寂。圓滿了一切功德,寂滅了一切煩惱,就是熄滅了一切貪瞋癡。但聖人還有差別。比如說阿羅漢是一種聖人,最根本的概念就是跳出三界外,還沒有成佛,所以供在大殿的兩邊。菩薩又是一種聖人。還有辟支佛就是緣覺,也是一種聖人。菩薩又是一種聖人。菩薩地位比阿羅漢強比佛差。只有佛才叫覺行圓滿的大聖人,所以佛的涅槃叫做無住涅槃。這是有差別的。

有餘依涅槃就是阿羅漢的涅槃,他已經了了生死,所以叫涅槃。但是為什麼還有餘依呢?就是還剩一點。打個比方,為了說明,這不算妄語。不是說我是羅漢,說實話我還不想當羅漢,我就要往生到極樂世界當菩薩。比如說我是羅漢,現在我證了羅漢果,我壽命還有,今年四十三,還有二十年的壽命,到六十三。我已經證到羅漢位,入了羅漢涅槃,清淨無為了。但是這剩下後面的二十年是因為我過去的業力還沒有發揮完,還必須活完這二十年,二十年的期限就叫做有餘依涅槃。還剩些業要把它受完,得活著,像人一樣活。其實整個心,也已經在法界了,出了三界了。出了三界其實就是把三界打通了。如果我到了六十三歲,我死了,還是一個羅漢的境界,已經到了方便有餘淨土了,羅漢的淨土了,那個時候就叫無餘依涅槃。無餘依就是連剩下的這點色身也消完了,這是羅漢的涅槃。

佛的涅槃,為什麼叫無住大涅槃,真正成佛了,不是真的天天就住在極樂世界。也不是真的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坐在那不動,不是這樣子的。是他只度化眾生,為了度化眾生什麼都能幹,願意幹。在這種情況下,因為他什麼也不幹了他不會住在生死苦海,為了度眾生不會住在涅槃中享受,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既不住此岸也不住彼岸,還不停留在中間。不會把這個度完了,歇一會,這個那個同時度,始終無始無終。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止中流(中間的苦海),也不停止,叫做無住大涅槃。要區別開來,成道如果是成就佛道,就跟涅槃是一樣的。

另外一個問題是,去世以後可以捐獻器官給需要的人嗎?

看你的功夫,我自己不打算這樣。捐獻器官,我不是專業人士。因為人的神識,四大分離的時候跟醫學上死亡的認定是不一樣的。除了大菩薩,不要說去世後,活著都能給捐。提婆菩薩,曾經有一個女人看見他的眼睛長得漂亮,提婆菩薩為了度化她,說你覺得我哪兒好,說看你哪兒都好,最好的就是眼睛,他直接把眼睛挖出來就給她了。結果那個女的一看,原來是這麼不乾淨膿血,就斷了淫慾心。所以人家這就等於活著捐獻。一些大德開示,捐獻器官發心是非常好的,功德是永在法界,將來肯定要感這個果報。可問題是如果你這輩子修行,特別是自己的能力不夠,還想帶業往生的話,就要考慮一下。因為四大分離,本來已經顧不了這個,結果在醫學上一判定你心臟停止跳動了,神識還沒有離開,大卸八塊疼痛無比的時候,更加雪上加霜障礙著你,生起了痛恨心,一念嗔恨落到地獄或者大蟒蛇,像梁武帝的妃子,就得不償失了。不是說不度眾生,不佈施,而是把自己障道了,墮到地獄了,不但自己沒成就,連有可能度的眾生都沒機會去度了。如果有這樣的情況,還是要斟酌一下,就說到這裡。這個沒有對錯,能夠發心當然是好的,那你說我不管自己,墮到地獄我也願意,就希望度眾生,這我真的要頂禮大讚嘆,因為這是可行可做,大家自己去算這筆賬。

第三個問題,丈夫一直要跟我離婚,過了十幾年,我迷茫了,我該怎樣過下去?

你是學佛人嗎?你這佛弟子咋說這麼沒骨氣的話,沒個男的就活不下去了。說到了離婚,男女之間,不管男女老少,只要遇見了都是緣,沒有緣遇不見。遇見了各種各樣的緣,總歸不出兩個字,一個是欠一個是還。欠的就討,還的就報。問題是,有的可能這輩子一直糾纏不清,不知道盡未來際還有九十一劫的夫妻緣分。可是有的可能這輩子是分水嶺,特別是我們現在人來講,夫妻剛開始的時候卿卿我我,難分難舍,一下子就把過去那點緣快速的發揮完了。就是透支,跟花錢一樣,本來你細水長流日子過的還挺順,盡形壽一輩子就跟夫妻兩個的緣分一樣,結果在戀愛的時候,兩年就把這點給弄完了。看看是不是,男女之間隨時隨地,地鐵上就抱著親,只好避諱,我倒不是說什麼,別人看著會說,哎這個和尚怎麼盯著人家看呢。沒辦法,所以你說他那麼卿卿我我,兩天就把這緣分發揮完了。要知道物極必反,親到盡頭就成冤了,這是實話。我當然祝福你,但是你們在一起的時候有沒有珍惜,問題來的時候不是一個人的毛病,兩個人你們沒有相敬如賓。

夫妻相守之道要客氣要尊重,這樣才能長久,古人為什麼叫相敬如賓舉案齊眉。過了十幾年離婚了,迷茫了,那可見你在佛法上也沒有什麼受用,難不成你這是要離婚了,才入的道?那他倒是一位菩薩把你度到這了。如果你還放不下他,就得放下自己,看看能不能去溝通一下,商量商量和好如初,從貪愛變成一種親情,要是還有小孩就繼續下去,這得你自己去爭取,如果你不願意掉這個價,那就把他放下,好好修行。我建議你走後者,隨他去,人家好不容易這些因緣還甩不掉呢,你能甩就甩。我是一和尚,我是站在我的角度,你這會兒讓我去,我覺得正好。這個你自己看,該怎樣過下去,我建議你還是跟著阿彌陀佛,是個挺不錯的選擇,再多我也不說了。

第四個問題,請問佛法有開緣一說嗎?

開緣是佛法裡面,而且特別是在戒律下面。有些戒律,如果你沒有犯,或者說本來規定是你不能這樣,可是你發心不一樣,在發心不一樣的情況下,就可以開緣。開緣就是,雖然這樣了,也開了,就給你往開一面,另外別有因緣,這叫開緣。比如說,我在北京給他們受八關齋戒,吃完午飯就不能吃飯了,水可以喝。但是像果汁裡邊有果粒,粒粒橙是不行的;包括茶太濃,裡邊太多的渣滓也不行,喝的水必須是透明的,不透明就不行。可是比如說你今天生病了,正在吃中藥,中藥也是不透明的。按理說是不能喝的,但是因為你是在病中,格外的因緣喝了中藥就不算犯,這就叫開緣。這是開緣一詞,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特指。但是我不知道泛指是指什麼因緣,就不論了。

請法師開示,有的師兄說……

我真的不愛聽這話,上次在居士林有人跟我來問這個話,我把他呵斥了一頓。他拿了本圓瑛法師講的《彌陀要解講義》,《彌陀要解講義》咱們也不說了,圓瑛法師在民國的時候是教內有名的大德,佛門內都是中流砥柱的人物。講《楞嚴經》,在圓明講堂叫楞嚴王,嘔心瀝血為法護教是有名的大德。他居然跟我說,有師兄跟我說,圓瑛法師哪兒不對,又問我說這對不對。我說圓瑛法師不對你都不能聽我的,還你一師兄,這是哪個師兄說的?你是不是三寶弟子,為什麼不聽法師的,聽那個師兄的,那你就做師兄的弟子去,不要問我。

今天我講了一天,諸位在這又犯了。你們是三寶弟子,盡形壽皈依佛法僧,皈依都守不住。皈依什麼?佛說三藏十二部教典是我所尊。所以師兄他說得對不對且不論,就算說對了你也不能聽他的,你要聽法師的,要聽佛經的,要聽祖師爺的。

下一個問題,每天線上報功課迴向,這是我的一個提醒,沒必要說出來,說出來就沒有功德了。

那不見得,萬一你每天不迴向不上報,就不想修了呢。我覺得每天不報一下,今天一萬就念不夠。我不知道你們的功夫是怎樣的,還是看情況吧,因為這倒不是說我護短,我們也有聞思講堂,也在線上報。可是都習慣了,每天修完了報一遍。當然不要覺得誇大一樣,我慢增加起來,今天修了多少,把它養成一個習慣,就是精進。如果你自己不報,沒人監督,大眾都知道我今天沒念,沒有生起羞恥心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今天一萬明天八千後天五千,最後一百聲就應付過去了。千萬不要吹牛,自己管不住自己的,說出來就沒有功德,如果你能管住自己,可以不報,繼續下去。但是你也不要持著一種知見,人家報的就不好,我不報才是真正的陰德,那你比他們還陽德,因為又是個我慢。

可是弟子並沒有想念圖任何功德,只是真誠的發一份心盡一份力而已。

我覺得這個話倒真的讚歎,報功德可以把它觀想成,微信就是一個道場,參與其中,每天作為道場共修的一份子,參與一下這是個共修,這一念發得很好。如果刻意的報,覺得不對,刻意的不報就好嗎?這兩個水平是一摸一樣的,沒比別人好了多少。如果是真誠的發一份心,能夠暗修,默默無聞的更低調的修,可以,法無定法,契機就可以了,這個沒有對錯。

但是他們的這種說法對嗎?

我告訴你們,誰要說一種法就是適合於任何一種情況肯定不對。因為佛法叫圓融無礙,法無定法,契機則妙。你說這種說法對嗎?就等於說用一種藥看一切病,你說這對嗎?但是這種藥又不是藥嗎?它確實能治病,這個可能是知見,有的是要分開來看。一切法的對錯都取決於發心。要知道有的大菩薩乘願再來的時候,他看到眾生受苦,繼續觀到無量劫以後還在受,就因為現前的癡福太多了,在享福,就製造動亂讓他們吃苦,那你說這是對還是不對呢?一切都看發心,以發心定這個因果成就,這個我們不要給它定見。

下面一個問題,弟子慚愧沒能表好法,自己吃淨素,非常的歡喜,但是身體一直病病歪歪,讓家人擔心,雖然他們都信佛念佛,還是希望自己加雞蛋牛奶來補充身體,更好的修行,而姐姐現在也有吃素的念頭,就是擔心也像我這樣,請師父開示如何化解他們的想法。

首先吃素不會錯,你的病不是吃素吃出來的,為什麼呢?可能是營養不良,吃素也要搭配,要多種多樣。不要有上一頓沒下一頓的,但是絕不會說吃素能吃出來病。這個病要麼是曾經殺生的餘報,要麼是現世吃肉,曾經吃肉的正報,把這個還完了。再一個還有一些可能惱亂眾生或者其它,病因有多種多樣,因緣不可思議因果不可思議,不要歸罪在這個病病歪歪,當然你要想我吃素是為什麼?不跟一些眾生殺業結緣,那過去的在消,以後的不造,這不是很好的狀態嘛。所以這就是道用沒有生起來,當然我也不是說你就認為說病是吃素吃出來的,但是你也覺得慚愧沒有表好法。要知道表法不是給大眾表的,要給自己表法。

心裡能不能過得去,當有人諷刺你吃素,結果你又身體不太好,他又說你這是吃素導致的,心裡還能無怨無悔如如不動,要發慈悲心不吃一切眾生的肉,這才叫表法,這才叫把法表好。你給自己都表不好,還怎麼給別人表呢。如果你實在心力不夠的話,我覺得牛奶可以,還可以做一個諮詢或者中藥調理調理。看到底你的體質適不適合吃牛奶。雞蛋勸你能免就免。姐姐吃素有她吃素的發心,可以勸導,要把這些知見講給她聽。難道吃素人都是健康嗎?吃素人就不死了嗎?大家要知道吃素,一個確實有益於身心健康,要講究搭配營養,還有現在的水果蔬菜農藥也多,這些要預防一下,這也是我們的共業,飲苦食毒,吃素的也在所難逃。另外有一些病,也有基因遺傳,過去造業,四大不調,業障病,果報病等等。可以想想,萬一你這病病歪歪是你吃素所感的重報輕受呢?怎麼沒這麼想過呀。很可能你這會兒得絕症,因為吃素的一念淨心起來了,就這麼輕受了,要往道上匯。

下面我要講一下,這個紙條上面提出來的四、五道題。這些問題在座的有的有了解,有的還不一定能了解,那我們學習一下。

南無阿彌陀佛,頂禮法師,弟子有幾個問題請法師答疑解惑。

第一個問題,天台宗立六即佛。

首先講什麼叫做六即佛,一二三四五六的六,即是即心即佛,煩惱即菩提的即,佛就是佛。六即佛是什麼概念?是從凡夫修到佛的六個步驟。在天台宗下面,依著《涅槃經》裡面的一個比喻總結出來,用比喻而引申出來的一個修學次第,六個台階一樣。這六個台階從開始到第六個,就是從凡夫到成佛的一個圓滿過程,所以叫六即佛。

六即佛,第一個叫理即佛,道理的理。每個人都有佛性,道理就是佛,就是理體上,當體雖然是凡夫,但是我們具足佛性,有成佛的可能性。

第二,名字即佛,叫的這個名字,什麼意思呢?就是開悟了。你的觀點、見解、視野,就跟佛一模一樣。但是你的行為還一點兒都沒跟佛一樣,就叫名字即佛。按平常修學,這個人開悟了大開圓解了,就叫明心見性了,這是第二個次位。

第三,觀行即佛,因為你明心見性才會修。在沒有開悟之前,其實都屬於盲修瞎煉,求生淨土除外。觀行即佛,就是懂了道理了,所有前面的阻擋都一目瞭然,然後看這條道路看見盡頭了,只不過佛已經到了盡頭了,你開始會走了,要往那走,就開始觀行即佛。

第四,相似即佛,因為走著走著,越來越走,跟佛越來越近知見,還是一個過程。

第五,進入分證即佛,就是倒計時了,指日可待了,叫分證即佛。四十品無名一分一分的破,一分一分的見佛性。

第六,究竟即佛,就是徹底跟佛一樣覺行圓滿了。這六個階位就叫做六即佛。

首先跟大家交待一下,不然連這個問題都聽不懂。那麼這個比喻是怎麼來的呢?在《涅槃經》裡面有一個貧女寶藏,是說有一個很窮的女子,她們家後花園裡埋了一個寶珠,寶藏。她不知道,雖然不知道的情況下,可是她家裡面這個寶藏有沒有沒有?有沒有被人拿走?是有的,一直埋在家裡面,這就叫理即佛。雖然她沒有看到寶藏,沒有拿出來用,但是這個寶藏是屬於她的,就代表理即佛。

名字即佛是什麼呢?比如說天眼通的人,或者大聖人來給她指點說,你家後屋有寶藏,就叫名字即佛。然後她拿著東西去刨這個寶藏,一鋤一鋤的刨,就叫觀行即佛。刨得寶藏越來越近了,就叫相似即佛。然後看見寶藏了,徹底進入寶了,把這寶拿起來,叫分證即佛。拿到寶藏以後,自己可以用可以花,可以補貼家用,就叫究竟即佛。就是根據這個比喻。

天台宗的祖師們,根據這個比喻,立了六即佛的意。為什麼六即佛要立這個意思?這個背景很重要,大家要聽明白。為什麼要講六個?就是要一二三四五六的次第,以防止有些人以為一開悟就了生死了,什麼也不修了,無修無證無因無果,要告訴他是有次第的,不是沒有次第。可是有些人一聽修佛,佛道那麼長遠,自己根本沒有這個本事。所以又用了一個即字,就是說其實你跟佛也是相即的。你就是佛,不要氣餒。你看兩保險,所以叫做六即佛。我們再來研究他的問題。

弟子在行策大師的《淨土警語》。

行策大師是一位淨土宗傑出的成就者。他有一個著作叫《淨土警語》,警示的警。

讀到「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

你看他就是這個問題,問題我們等一下再說,先解釋一下,他對行策大師的這個引用是什麼呢?就是說行策大師在給大家說我們修淨土的人,有的人害怕往生不了,這是錯位的,為什麼?你要相信我本具的佛性,怎麼可能往生不了。不是阿彌陀佛給我,是我借他的願力,我自己顯現出來的。那就不會往生不了,因為不是從人家那拿,是我自己有,刨就行。所以說信我是理即佛。名字即佛,就是現在阿彌陀佛指點給我。這個路你好好走,這就叫名字即佛,從淨土法門來講。問題是彌陀是究竟佛,我還得好好念,因為人家已經修到了念到了,我還沒念到。所以還得好好念。「性雖無二」相信我們本性,我跟佛的本性是一樣。可是「位乃天淵」,就是天差地別,人家已經在極樂世界,到處法界去接引眾生,每天還在極樂世界講法。可我還在娑婆世界,苦苦探索苦苦追求,「位乃天淵」。這是他引用的這句話。

第二,《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中,解釋關於蒙佛護念鈔文中也講到,「若往生同居淨土者,未必到相似位,故曰乃至相似已還等也。相似已還乃觀行位,一聞佛名乃名字位」。

這個就是看的書多了,沒把它配到這個關口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是對《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的又一部註釋,對於經的註釋。先解釋一下注,注就是註釋,但是註釋有時候還沒有連貫起來,再把它連貫起來就叫疏。再對疏的進一步細化就叫鈔。鈔裡面就有說疏鈔,鈔的概念是引用古文的比較多,經典裡邊的文多就叫鈔。《彌陀疏鈔》、這個鈔那個疏等等,是概念性的,大家了解一下。這裡講到的一個概念,因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四種土。分別是: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上面的三種淨土,估計這輩子是沒門的。我們帶業往生的人,全部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淨土。

可問題是,我們發現有一個錯誤,因為我們這裡也有這四種國土的次位,它是豎的。就是你在下一個土,就不能夠享受上一個土的待遇。比如說你在凡聖同居土,你就享受不了方便有餘土。在實報莊嚴土,就享受不了佛的常寂光土。是豎的要有次第的台階上去的,不能橫同的享,同步分享。告訴大家,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雖然是帶業往生到凡聖同居土,可是在極樂世界它可以橫的享受,就是往生到最下的土,是帶業往生的人,同步可以享受到最上的土的全部待遇。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凡夫一往生,就圓證三不退,就入一生補處。就在這個殊勝上,所以淨土法門太殊勝了。

我們現在不懂這些教理,都不知道往生以後意味著什麼樣的高難度保險。所以這裡講到,故曰,乃至相似已還。他用這個配,配是什麼?用我們這的教法跟那配,所以說到了相似已還到觀行位,等於說往生到同居淨土者,是從我們斷煩惱的層面來講,還未必到相似即佛的這個地步,那肯定到不了,說實在的,開悟都沒開悟,你連名字即佛都沒到,不要說觀行即佛相似即佛。這是在我們這兒論,從斷煩惱情況下我們沒到那個位置,可是,要知道往生淨土,不是在你斷煩惱多少上論。所以這裡說雖然「若往生淨土者未必到相似位。故曰乃至相似已還等也」。就是往相似已還的這些位次,乃觀行位。用修淨土的人怎麼去配呢?你看說,「一聞佛名乃名字位」,就是說在咱們這修行,要開悟了以後才叫名字即佛,可是大家要知道一個開悟有多難開嗎?虛雲老和尚這樣的人,明著說可以說開悟了。

他老人家一輩子吃了多少苦,從普陀上起香三步一拜往五台山拜,掉到江水裡邊出來了快要死了,渾身都九孔都流血還去燃指供佛。全憑觀音菩薩給他帶了七分還是六分,他自己承擔了三分還是四分。就這樣在高旻寺,管堂還拿香板打他,說他還不出來在那兒休息,不知道他生病了,還拿香板打他。就這樣才業消智朗,在高旻寺禪堂裡說,「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口難開」,開悟了。歷代禪宗的這些祖師們,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就為了開悟,開悟了以後明心見性,就不盲修瞎煉了。算是知見開了,開了智慧。到了名字位。淨土行人來講,只要聽到阿彌陀佛,想求生極樂世界,只要到了這個層面的時候,就等同於已經開悟了。他要說這個殊勝。我不知道這位同修,理解的是不是到這個點兒上。

淨土行人一聞佛名,乃名字位。所以我要告訴諸位,開悟難,對於淨土來講,開悟太難了,成佛比開悟還容易往生西方。開悟的人要大根器,要生死心切,要大丈夫心,什麼都不管不顧,不知有身,不知有事,一句話的時候掛在心頭,一天參不了兩天,一個月參不了十月,一年參不了兩年,十年參不了二十年,一輩子悟不了生生去參,才能開悟。還不知道是大徹大悟,還是小悟。因為《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就是極度的讚歎淨土法門,所以他就講到說,相似已還乃觀行位,一聞佛名乃名字位。那我們來看看這個同修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給大家普點法,普點法倒不錯。

像我等業障深重也未開悟的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世界。未往生前是理即佛還是名字即佛?

這還是妄想,只管往生,還管他理即佛,名字即佛。一聞佛名就名字位,但是也不要沾沾自喜,以為一聞佛名就名字位了,並不是在我們這個國土的名字位,這個名字位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兌現。現在還是生死重業的凡夫。根本不算什麼名字位,理即佛而已。理即佛也不要高興,一個蛆蟲蒼蠅它也是理即,它也有佛性一樣。未往生前就我們此土看,你啥都不是,算個理即佛。就極樂世界兌現來看,你已經具足了名字即佛的功德。這個問題就這麼回答,大家能聽明白吧?能聽明白啊。

好第二個,證得念佛三昧的人,是否等於當下就是在極樂世界?你真會為難我。我這輩子想靠帶業往生呢。證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什麼概念?如是的話,可他的神識並未離體,也不能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呀?

你說這個教理就純粹是亂了。一個親證念佛三昧的人,就不是神識了,是智慧顯現了。都破了我執,你回去看一下《印光法師文鈔》,印光法師講過,過年的這段時間,要打七,要念佛,妄起就是打個妄想,企圖親證念佛三昧。結果他最後說,以期消宿世的業,再又說,誰知宿世業,(怎麼來講忘了),就是與法性同一,不生不滅。人家已經親證念佛三昧,最後說了一句佛光普照法界誰能與我分憂爾。什麼意思?就是念佛三昧,已經整個山河大地現全身了。知道念佛三昧已經不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都不算念佛三昧。親證念佛三昧的人就等於沒有佛為我所念,沒有我在念佛,而且念念在這個念佛三昧中,就是已經住在大禪定了。發智慧得神通,辯才無礙全部出來了。你還用個神識還沒離體來形容。

這個是不是當下在極樂世界呢?我覺得親證念佛三昧的人就得自在了,得自在可以說是一念淨信,當下往生。而且發願往生,和乘願再來都是同步的,不用再繞一圈了。所以我們就是還沒邁步,就妄想我到了那兒該怎麼辦。當然道理可以講給諸位聽,但是現在當務之急,就老老實實,你是個凡夫,不要說一個月掙五千塊錢,你想有五十億我該怎麼辦。五十億的人他住的是怎麼樣,洗手間怎麼佈置的,不要想這些。就算給描繪到極樂你也享受不上。你要想我怎麼去掙五十億,對不對。

再一個念佛三昧的功德確實是屬於總持三昧。還有其它三昧,首楞嚴三昧,般舟三昧等等。大家要知道念佛三昧,其它的三昧禪定,就是對治法門來講,有的人對治貪慾對治不了嗔恨心,有的對治了嗔恨心對治不了淫慾心。只有念佛三昧所有的煩惱等齊對治。所有的煩惱都在念佛三昧中沒法現行,這是念佛三昧的功德,因為它直接把佛的功德拿過來我們自己用,果地覺為因地心。也就是直接把五十億的生活,現在開始就這麼過。那等於我當下過了五十億生活,雖然我只賺五千塊錢,我的品質是那樣。這樣慢慢自然而然就過成五十億的人了。

神識並未離體,也不能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這個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呀是起大用,等於往生以後,一念現前的如來藏性,所有的功德都是隨應念發揮的,已經不是我們這個凡夫心,思想什麼還要造做一番,因為我們這兒都有割裂,這個可以那個就不可以,這個行那個就不行。有分別,就認為這饅頭得先種麥子,再去皮,再磨合成面。其實我們這也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為什麼?你想吃饅頭要先去種地,再去秋收,再去發酵粉,還得蒸出來。不思的話你能幹這個事嗎?一樣的道理,問題是我們這兒要有次第,有前因後果,輪迴無常的遷流性。明白吧?

極樂世界人家當體就受用,就是念頭一至,隨意就是同步顯現的。也就是物化和量化是同步轉化的。不是像我們這兒只能有一半,另一半我們沒辦法。這些道理很深邃,你只能信。解的話不學點科學還不會解釋,可是佛法裡面早就解釋清楚了。對于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它不是說腦子一動,必須兌現。是自然而然就具足這個,就是他的念頭跟外在的物質世界是同步的,我們現在的念頭跟外在的世界不同步,就是念頭先啟動,引導著我們的物質世界才能夠成就。想做衣服才去弄布去裁,才去做,原理是一模一樣的,也不是兩種法。親證念佛三昧不要說他的神識沒有離體了,而是他的心性打開了,已經週遍法界了。

第三個問題,光目女的母親十三歲舍報後,應墮惡道,為何光目女才發大願,佛即告之,「吾觀汝母十三歲畢,舍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恆河沙」。女兒剛發願,母親未來的命運就改變了,這是什麼原因?

這個問題大家能聽得懂嗎?他的問題是為什麼光目女髮了個願,就連帶動她母親的盡未來際,直至成佛已經功德具足。他不明白這是為什麼。那這裡還是你對於佛的教法,還有事事無礙的這種道理,包括佛的智慧,還沒有生起來信心般的了解。我覺得今天的法真的是講得,本來應該是正中下懷的,但有沒有撓到你這個心上,我也不知道。因為每個人的見解不一樣。首先要具足什麼?就是對佛的智慧要產生起決定的信心,佛的智慧產生怎麼樣的信心?不是說我們現在不信佛,我們信佛的能量太小了,就是自己的心太小了,把佛的能量就信的他這麼一點點,佛的其他能量,我們心都打不開,不要說信了。《佛說無量壽經》裡面說,於佛不思議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聖智,不能生信者生到邊地疑城。

什麼叫做佛的不思議智?要相信佛,說白了,就是無所不能。只要相信這個就可以,就是一切皆有可能,一切本來如此。佛的智慧他可以,你想一個菩薩都可以手擲大千,擲手就把三千大千世界扔到十萬億佛土之外。就可以做這種佛事,何況佛呢?佛的智慧已經週遍法界了,不僅僅我們下意識覺得週遍法界一定是充滿了整個世界宇宙,還有豎窮三際,不但是橫遍十方,就是在時間中他也充滿。就說明,過去未來盡未來際,他已經一目瞭然了,到頂了。這就是佛的智慧。在到頂的情況下,其中所有包羅的因果,森羅萬象此起彼伏因果報應,這個果還沒有報,那個因先熟了等等。這在佛的眼裡就是一目瞭然,我們想像都想像不來。

你看在經典裡面講到,三千大千世界下了一滴雨,佛都知道這滴雨是怎麼來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要知道牽一髮而動全局。我們當下起的心,下一世在哪兒報,下一世報的時候又摻雜了一些業力,下下一世在哪兒報,這對佛來講簡直就跟我們現在看杯子裡面一樣。這水裡面的我們還沒講。那麼佛的智慧,為什麼《法華經》裡面有一品叫授記品。授記品是什麼意思?現前告訴你多少劫外成佛,度多少人,法會講幾場,正法多少年,像法多少年,末法多少年,都說得清清楚楚。這憑的什麼?就是憑你現前的一念,現前一念的能量,就輻射到你所有未來的展現,全是現前一念的因果。當然又要講了,因果萬一它下一世沒這麼走,往那兒走了,這時候你就對佛的智慧又有了懷疑了。

為什麼?佛就把你這一世到下一世,可能往那兒走或者不會往那兒走,或者有可能或者絕不可能,都已經在清清楚楚,就是你下一世可能會那麼走,他就知道你可能會那麼走。或者你下一世不是按照原來的走,走錯了又返回來了,他就知道你會返回來。就這一切全部瞭如指掌。所以你的一點點一滴滴,已經鐵板釘釘,唯佛能夠了知,這就叫佛的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聖智,叫正遍知。

第二,我們要相信法界的功德力,就是所有眾生的心,我們現在有分別心了,才有這麼多的眾生,我相人相眾生相。可是大家的眾生是同一個如來藏,同一體的,同一佛性。無我無人無眾生,整個法界就是一體的,一念的。那麼光目女動一念,當然要牽涉到光目母了。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要不然我們現在清明節念經迴向法會,給他迴向超度,就超度不了,不成就。為什麼?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的發心就牽涉到你的緣分,你的緣分就是你家人的緣分。那麼你的這個善心一發,迴向到她那兒,她就具足這個功德,就能夠超拔,所以她的母親未來的命運就改變了。這是什麼原因?沒什麼原因,因為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沒有原因,法爾具此功德,法爾具此神威。

今天在此講法,即將要結束,希望下次有緣大家再聚。每人還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許將來真的在極樂世界門口匯合,所有的這一切已經成就了。不要問原因,就這樣子的,法爾如是。

好,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波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隨喜大家,感恩諸位法師。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從身安道隆的角度,一定要斷除這五種辛菜

那麼這一段佛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生命的變化跟...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

於煩惱中證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問: 淨土法門的修行強調斷惡修善,而有些法門強調可...

在生活中磨練自己,在違緣中堅定自我

什麼是違緣?違緣就是我們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聖嚴法師《認識自己才能有所成長》

從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從自我到無我的...

真實辦道方能獲得法益

往昔古人參訪善知識,動輒需跋山涉水數月,艱辛之至。...

星雲大師《罵人的藝術》

罵人是惡口,罵人是不好的行為,不管什麼人,你罵他,...

每一次的付出,都為心中砌一條大道

有三個工人在工地上砌牆磚,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 第一...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你平常起什麼念頭,臨終就起什麼念頭

佛陀告訴我們生命像無止盡的水流,不是今生才開始,我...

在整個五根當中,耳根是其他諸根所不能及的

縱令在夢想,就是說即使你在睡覺,處在一個夢想的做夢...

了幻法師:看黃色影片是否犯戒

問: 看黃色、色 情影片、閱覽不良網站算不算犯戒?...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做命運的屈服者還是創造者

第一種、命運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觸時心隨境轉,...

擇正業而活命

第一是選擇遠離殺業的事業。 遠離殺業,就是不殺生,不...

苦從何來

有一次,有人問隆波田禪師,怎麼解釋苦。隆波田禪師拿...

不計較與肯吃虧

受人羞辱、親人離世、三餐不濟,因而煩惱,這是合理的...

業果和定業能不能轉?

在《地藏經》第一品裡有一個問題,業果能轉不能轉?定...

悲智等運 嚴土利生——惟賢法師談「人間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了會長擴大會...

人生沒有對錯,還債而已,不要墮入對立

我們必須用心力來引導業力。因為我們無始劫造了很多業...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人每天都在與自己的...

【推薦】戒律中對僧人從事占卜算命的觀點

佛教的基本義理是反對占卜算命的。那麼,這個線索從哪...

諸佛境界,實是吾人各具境界

圓頓大法,塵劫難聞,得與勝會,確是多生善根深厚,切...

自性原來清淨住,三界縱惡亦無懼

藥師法門是特別特別注重你一定要能實踐,光說理論沒用...

和尚遇鬼

傳說中的鬼怪,並不一定都會吃人、害人,有時候他們只...

【佛教詞典】人

(術語)欲界所屬之有情,思慮最多者,過去戒善之因,...

【佛教詞典】現前三寶

三種三寶之一。歷史上實存之佛,即指於印度成正覺之佛...

【視頻】大安法師《華嚴十玄門與淨土法門》MP3

大安法師《華嚴十玄門與淨土法門》MP3

【視頻】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