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的態度與方法

2015/09/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的態度與方法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接物」這一部分可以說是聖賢學問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實、應用,包括處理事情的方法,也包括對待人的態度、方法。尤其是面對一些比較複雜的人和事,怎樣把不好的境界轉變過來,是這一條教我們的。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遇到事情只是一味地鎮定從容,即使事情紛繁複雜,如同一團亂絲,終究能理出頭緒。態度鎮定從容,保持冷靜理智,才能看明白事實真相,條理清楚;如果心思煩亂,感情用事,即使是很簡單的事情,也會混淆是非,處理不好。《大學》開章就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可見鎮定從容是正確判斷、處理事情的基礎。

「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矯」是矯飾、虛假的意思,「山鬼」是指山中的鬼魅精怪,性情多疑狡詐。這句話就是說:對待別人沒有半點虛偽欺詐,只是一味真誠愛護,縱然對方像山中的精怪一樣狡猾,最終也會受到感動,而能以誠相待。如果我用虛偽回應虛偽,互相欺詐,不但不能扭轉局面,必定愈演愈烈,不可收拾。我自己也已經先變成了矯偽欺詐的山鬼一類,怎麼能算一個修養身心、有智慧的人呢?

外面的人與事有時我們無法選擇,但是只要內心有主宰,任何事情和環境都會隨我們的心念而改變,這才是人定勝天的真實含義。

——輯自《格言別錄白話賞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這是經常聽到一般人慨嘆的話...

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學佛

世間是因緣和合的,不能說學了佛法就壞了世間的相,只...

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

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並念佛了生...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人們常常開玩笑說,別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然而我們...

別人對我們不善怎麼辦

問: 別人對我們不善怎麼辦? 答: 諸佛菩薩教化眾生...

中山大學80名學生體驗出家生活

80中大學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認識與實踐公選課組...

怨天尤人只會讓自己更痛苦

有一天我去法鼓山工地踏勘地形,一路上都有帶刺的藤、...

在世間上要做到這四個緣

通過跟三寶學,你就是世間的楷模,就是菩薩。菩薩容易...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心識主宰著業力的方向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 這個地方是說明我...

佛經中開示不邪淫的功德

1.爾時佛告諸比丘:「於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

聊天談八卦是造口業嗎

問: 請問上班如果和同事們聊天談八卦,說人家閑話、...

輪迴的因素與轉變

所以這個地方從唯識學的角度,我們要掌握三個重點:第...

輪迴中沒有固定不變的角色

《親友書》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其...

生活中不能隨便用阿彌陀佛的名號嗎

問: 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用阿彌陀佛名號嗎? 大安法師...

【推薦】虛雲老和尚《參禪的先決條件》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實見...

佛經中說:夢見這四種相最為吉祥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中說:若人夢中見四種相者,...

素食的十大益處

素食的好處極多。至少具有下列十大益處: 1.益壽延年...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顛倒事

一個人生到世間上來,他是有他的標準的。給他吃的東西...

不要總羨慕別人擁有什麼

有一些人總是問我,為什麼這個外國有,中國沒有,那個...

大安法師:修行的高低是看德行

修行的高低看德行,不在於外在的東西,無論是哪畢業的...

這個功夫不要把它看簡單了

我們是一個普通的清眾,住在常住裡,沒有懺室、靜室,...

有這樣的姿態才叫學佛

到佛門裡來,第一個破的就是這個我,就是為破這個我來...

惡緣太多,發願捨壽求往生行嗎

問: 頂禮大安恩師,弟子依止您修學淨土己七八年了。...

擁有感恩的心

人生於天地之間,戴天地之大恩,時時保有一顆感恩的心...

【佛教詞典】依然只在舊窠窟裡

禪林用語。指修行尚未達到解脫自在,仍為原有之迷妄境...

【佛教詞典】所造色

略稱所造。指一切色法皆為地、水、火、風等四大種所造...

【視頻】道證法師《放生:放大光明,生極樂》

道證法師《放生:放大光明,生極樂》

【視頻】肉眼不識地藏菩薩,錯過難得機緣

肉眼不識地藏菩薩,錯過難得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