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者覺也,是覺悟到什麼呢

淨界法師  2020/07/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者覺也,是覺悟到什麼呢

我們前面講到佛者覺也,那麼到底覺悟是覺悟什麼事情呢?是從兩方面和三方面來說。先看兩方面的二義,先看覺察,再看覺悟。

一、覺察,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

二、覺悟,對「所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

佛者,覺也。我們的內心世界有兩個不同的觀照:對內跟對外兩種觀照,所以佛法的光明有內觀跟外觀。

從對內來說,叫做覺察,它能夠覺察煩惱的障礙。就是這個貪瞋癡的煩惱,經常在我們內心當中活動,就像賊。我們好不容易做了很多功課,好不容易布施、持戒,有很多的珍寶,但是你這個脾氣一發,你的這個善根功德就受到破壞了,就像盜賊把你的珍寶偷走了。

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方法,要把這個煩惱的障礙消滅掉,否則你永遠都是在積集資糧,然後又把資糧破壞掉,又積集資糧,又破壞掉,我們就不能把功德加以累積起來,這個叫做覺察。

覺察的智慧是內觀的,跟別人沒關係。就是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第一件事情,先觀察自己,這個很重要!這個次第不能錯!諸位!我們之所以有很多痛苦,就是我們對人生的操作有問題,操作錯誤,這個很嚴重啊!

我們最嚴重的錯誤,就是遇到事情我們先看別人對不對,這個是非常嚴重的錯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永遠「常在燃燒中」。這個操作方式你不改變,你一輩子都沒有希望,你的正念永遠培養不起來,因為你永遠是向外攀緣,你頂多是個好人,你不可能變成一個道人。

佛陀告訴我們,人生的操作,發生第一件事情,先內觀,觀察自己的煩惱是不是在活動,這是空觀的智慧,把自我意識空掉,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內調,你要內觀才有資格外慈,幫助跟度化眾生。所以這個覺察是第一件事情,先把你自己的煩惱賊調伏了,這是空觀的智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在家學佛逆緣多,該如何對待和處理

問: 在家學佛逆緣多,怎麼對待和處理才如理如法?如...

被煩惱賊掠奪

從前,有兩個人結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個照應。...

聖嚴法師《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我們經常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生氣。曾經有人告訴我,...

慳貪的煩惱對治下去,內在心性的寶藏就打開了

一個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麼去修?從哪裡下手?這不得...

凡夫應常繫心觀二十事

佛陀要我們這樣的凡夫常當繫心觀身,觀二十事,它們是...

學了佛之後,煩惱漸漸就輕了

因為信佛,從佛的教化當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處...

【推薦】你有業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當我們在建立佛教的思想來建立正見的時候,當然我們就...

有人遇到鬼神障,應該怎樣幫助她們

問: 師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見鬼神,可是她又...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善導大師--臨睡觀念佛法

淨土人,凡欲入觀及臨睡時,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

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茲據淨土三經及祖師之釋,略明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臨終正念需要有調伏力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念佛幹嘛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心...

人生是苦,化苦為樂

初步接觸佛法的人都知道這句話人生是苦,但通常人們對...

臨終正念是往生的決定因素嗎

問: 印祖多次提臨終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強...

最重要的時光和最重要的人

從前有個年輕英俊的國王,他既有權勢,又很富有,但卻...

我們的色身從何而來

明色陰相 首先看色陰─就是一切的物質世界,包括內在的...

四種惡法能夠令菩薩忘失菩提心

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曾經發過菩提心又忘了、失去這個菩...

供水的表義與方法

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

給自己抹點黑

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國大將王翦率領60萬大軍,即將...

四十八大願——(第32願)嚴飾超諸天人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

何不為自己積點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錢局街做了幾年服裝,店小乾坤大,...

這部經是我們的救命真經

這部經在我們一般的說為救命真經,這個救命啊,不是救...

聖嚴法師:如何說服另一半分攤家務

問: 大部分的婦女都是家庭與事業兩頭燒,一樣是上班...

養好精氣神要做到「三寡」

精虧、氣虛、神怯是疾病與衰老的先兆。唐代醫家孫思邈...

若能作不淨觀,慾火當下冰消瓦解

古時候,長安百姓熱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

【佛教詞典】三劫

(術語)三阿僧祇劫。三無數劫。菩薩修行之年時。【又...

【佛教詞典】執

(術語)固執事物而不離之妄情也。或云執念,又云執心...

【視頻】阿彌陀佛聖誕日祝誕(佛光山唱誦)

阿彌陀佛聖誕日祝誕(佛光山唱誦)

【視頻】觀音靈感真言

觀音靈感真言